小小魯班鎖 展現非遺美

2020-12-21 瀟湘晨報

沒有釘子,古人是如何把木頭固定住的?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你一定要了解中國古代傳統的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器——魯班鎖。

「魯班鎖起源於古代建築中的榫卯結構,通體不用釘子、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摺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武漢市非遺項目魯班鎖製作技藝傳承人李遵酉介紹,魯班鎖的榫卯結構原理已經大量運用於建築設計中,同時,魯班鎖也是中國古老的益智玩具。

「魯班鎖作為益智玩具,對開發大腦,靈活手指好處多多。魯班鎖能讓孩子們對立體幾何空間有初步的了解,對判斷事物的方法有一個認識的次序。」李遵酉說。

李遵酉介紹,疫情期間,當聽說武漢市武昌區曬湖小學希望為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送去一批非遺特色的物資,幫助方艙醫院患者調節情緒、緩解壓力、豐富生活,李遵酉立即捐出400套魯班鎖。

「曬湖小學五年級1班的李宸籽聽說這件事,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連夜錄製魯班鎖微課程,並捐贈了70套魯班鎖給方艙醫院的患者。」李遵酉說,小朋友的善良讓他感動,能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他也很欣慰。

2015年魯班鎖入選第五批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李遵酉期盼魯班鎖能走進千家萬戶、走出國門。(張潘)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李浩:非遺魯班鎖代表性傳承人
    一把小小的魯班鎖,集合了中國匠人的大智慧。這種大智慧,體現在製作工藝上,則是矩矱飛揚間的毫秒精準,體現在營銷策略上,便是在傳承與發揚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精雕細琢彰顯工匠精神立足本地發展文創品牌滕州是魯班故裡,相傳,魯班鎖是魯班為考教幼子而發明的一個榫卯式益智玩具,李浩在此基礎上設計開發的魯班鎖系列文化產品,結構精巧,寓意美好,獨具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不但有很高的觀賞性、更是具有收藏價值的饋贈佳品
  • 龔永明:讓魯班鎖傳統手藝悠悠傳承
    魯班鎖,也叫八卦鎖、孔明鎖、六子聯方,和七巧板、華容道、九連環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智力玩具,不用釘子和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展現了一種看似簡單,卻凝結著不平凡的智慧,被稱作「中國人自己的魔方」。近日,中企視訊記者走進魔方吧拼板版主、民間拼板、魯班鎖和網路遊戲設計師龔永明,共同暢聊魯班鎖裡蘊藏的「大智慧」。
  • 《神都夜行錄》金沙迷影魯班鎖與迷宮攻略 金沙迷影魯班鎖與迷宮...
    魯班鎖 本次「金沙迷影」迷宮玩法中新增道具「魯班鎖」。大人每次點擊迷宮格子後魯班鎖將充能,充滿後可主動使用引爆十字範圍內的格子。 獲得特定法器後還可強化魯班鎖效果。可幫助大人打開迷宮中更多的位置,儘快找到ti子。 需要大人注意的是,「魯班鎖」充能不可溢出,充滿要求為18(可變),請大人即時使用。
  • 魯班鎖究竟是誰發明的?
    2019-19《魯班》(2-1)T孜孜學藝其實魯班鎖也叫孔明鎖、八卦鎖,是中國古代民族土木建築的固定結合器,緣起於中國古代的榫桙結構。相傳,魯班鎖的製造者可能有兩位,從魯班鎖的這幾個名字中也能推測出,一位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字孔明),另一位則是中國木匠鼻祖魯班。
  • 倪剛和他的魯班鎖 - 倪剛和他的魯班鎖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
    倪剛和他的魯班鎖 作者:劉佳旎 劉夢曉 崔瀟 王佳堯    編輯:劉夢曉    來源:吉林廣播網    2020-04-30 21:04
  • 「外公給我做了把魯班鎖」
    湘潭在線客戶端4月7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靜)「看我的魯班鎖,這是六根鎖,這是九通鎖,我外公給我做的。」 魯班鎖,也叫八卦鎖、孔明鎖,起源於古代中國建築中首創的榫卯結構,是古代開發大腦、靈活手指的益智玩具,曾廣泛流傳於中國民間。現在,小孩子的益智玩具豐富多彩,但像這種純手工打造的魯班鎖倒是少見。
  • 長沙新添一座「魯班鎖」,造型如同積木玩具,內部保存重要信息
    站在遠處遙望大樓,仿佛一把立在大地上的「魯班鎖」,層疊繁複,牢牢鎖著內部的秘密。這種設計外形,不僅為了彰顯個性與特色,還和建築的功能有著密切聯繫。長沙不動產信息中心,本身就是專門儲存房屋、土地等重要的不動產權信息的地方,以魯班鎖為形,既能體現「不動如山」般的安全與穩重,也象徵它作為信息存儲、安全等功能的容器。
  • 我的城 我的歌|國禮魯班鎖蘊藏智慧,《遇見棗莊》煥發時代新風姿
    小小魯班鎖蘊含大大的學問和故事;風姿綽約的船妹子選撥標準竟然如此嚴格;紅色文物娓娓道出歷史和英雄故事。本周日讓我們和城市歌曲唱作人丁丁一起,探尋棗莊的聲音。棗莊採風尋找聲音元素 魯班鎖玩法難倒丁丁開場秀一曲《我的聲音》帶著年輕的律動感,丁丁用熱情洋溢的聲線表達出自己的青春與活力。丁丁坦言寫歌簡單,但一定要去採風尋找聲音元素,更有當地特色。
  • 郯城:非遺傳承再現2600年前魯班「瞎掰」手藝
    12月22日,在郯城縣馬頭鎮高冊社區仇高冊村工匠董夫成家裡,我們見到了2600年前魯班的「瞎掰」手藝。  據郯城縣馬頭鎮高冊社區仇高冊村工匠董夫成介紹,這是戰國時期魯班發明的「魯班凳」,又叫「魯班枕」,綽號「瞎掰」。目前,在中國,幹這樣的手藝人,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 王者榮耀:原來紅藍方泉水也有名字,藍方叫魯班鎖,紅方太霸氣了
    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都會下意識地覺得他們兩個的名字為啥會不同,或者都覺得他們就是泉水嘛,怎麼會有名字,其實不然藍方的泉水叫做——魯班鎖,也就是現在峽谷中的魯班大師。而魯班鎖,又叫孔明鎖,在古代乃至今日都是智慧的象徵,玩過魯班鎖的都知道,它是許多人解不開的難題,這裡放在藍方泉水也預示著打不掉的泉水。如果玩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泉水有個魯班的塑像呢。
  • 小玩具有大利潤,積木魯班鎖,如何月入過萬
    一、項目魯班鎖,這個其實是有一定關係到孩子的智力開發的,現在的父母大家都知道,對孩子的一個智力開發是非常看重的,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這個項目也就迎合了一些家長的這樣一個痛點,接下來我們看看是個什麼樣子的東西,我們看下圖可以看到,這個魯班鎖其實就是一個開鎖的玩具。我們自己去一些購物平臺找找魯班鎖,或者是孔明鎖這樣的就能夠找到了,可以看到上面的銷量是很高的,價格挺高的,有的是單個就要7塊錢。
  • 「小小雕刻師」來了 湖南菊花石博物館舉辦非遺傳承活動
    人民網長沙6月22日電 為深入推進菊花石雕刻技藝和工匠精神的傳承與煥新,近日,位於瀏陽市永和鎮的菊花石博物館開展了「文物賦彩全面小康」非遺傳承系列活動,並舉辦了《菊花石的神奇——菊花石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的影響》研學教育專題講座。 此次活動的專題講座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菊花石的神奇、絢麗,讓非遺文化深入人心,對菊花石雕刻技藝的傳承和推廣起到了重要作用。
  • 魯班誕辰2527周年紀念日暨聖匠魯班新品發布會完美收官,引燃2020
    馬館長在現場簡約風趣、極具親和力得講述了魯班的事跡和偉大發明的精彩的傳奇故事,讓現場的嘉賓和滕州電視臺小記者們重新認識魯班。現場馬安源館長對聖匠魯班公司以及品牌創始人李浩的創業成果給予肯定,並講述了作為魯班後人,傳承魯班文化、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表演粵劇、製作東藝宮燈、習蔡李佛拳、製作白沙茅龍筆、學習新會葵藝……為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市非遺保護工作循序漸進,從豐富多彩的「非遺進校園」活動,到開展「非遺在校園」特色教育,讓學生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成為非遺文化的小小傳承人。
  • 歷史上著名的魯班鎖就以它為基礎
    魯班鎖在歷史很是有名,不少人都很好奇魯班鎖到底是什麼做出來的,但其實追根究底魯班鎖用的是榫卯的原理,那榫卯又是什麼呢?榫卯(sun mao),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聽不懂?其實鋼筋、水泥、釘子和榫卯比起來都算是簡單的,裡面全部是直接的堆砌,雖然堅固但卻少了榫卯的靈氣,當然現在用榫卯建房子有些不現實,但折騰一些小物件卻是很值得的,不然魯班鎖不會一直流傳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了。【圖轉侵刪】
  • 規圓矩方推生律《神都夜行錄》SSR妖靈魯班登場!
    尋根匠心之源,解構世間機巧,網易新概念妖靈大作《神都夜行錄》全新SSR妖靈「魯班」今日正式上線!傳奇工匠大師心血之作「魯班鎖」化身毒舌少年,以人類形態遊歷世界尋求「工」之奧義,亦是自身尋心之旅。
  • 「海派之源 非遺新生」 徐匯之美在文博會等你
    展區以「海派之源,非遺新生」為主題,從徐匯承載千年江南古韻、匯聚百年海派文化、開啟東西方文化交流之先河的歷史文脈中梳理出「百年音樂」、「百年建築」、「百年工藝」和「新生新銳」四大板塊,通過非遺精品、非遺技藝、文創產品、文創服務等內容的展示,以徐匯時尚感十足的新生非遺為切入口展現徐匯文創IP的無限可能,讓觀者徜徉其中,體驗「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的氛圍,感受徐匯之美。
  • 「海派之源 非遺新生」 在文博會感受徐匯之美
    徐匯區供圖(下同)徐匯展區以「海派之源,非遺新生」為主題,從徐匯承載千年江南古韻、匯聚百年海派文化、開啟東西方文化交流之先河的歷史文脈中梳理出「百年音樂」、「百年建築」、「百年工藝」和「新生新銳」四大板塊,通過非遺精品、非遺技藝、文創產品、文創服務等內容的展示,以徐匯時尚感十足的新生非遺為切入口展現徐匯文創IP的無限可能,讓觀者徜徉其中,體驗「建築可以閱讀,街區適合漫步
  • 賞指尖上的非遺舌尖上的非遺
    第七屆國際非遺節下月啟幕,將把活動辦到百姓身邊四大板塊一展非遺之美:包括國際論壇、非遺展演、非遺大展、非遺競技等28個分會場創下歷屆之最:包括四川10個市(州)和成都18個縣(市、區)分會場
  • 東方奇技 繡美天下 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交流展將啟幕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曉娟 黃鎣9 月 6 日," 東方奇技,繡美天下——國家級非遺蘇繡傳承人姚建萍刺繡藝術交流展 " 將在石家莊市博物館啟幕。其中,姚建萍大師的藝術精品,不僅表現傳統蘇繡 " 精細雅潔 " 的靈動,更是改寫了蘇繡 2500 年以工為美的定義,展現了以針為筆以線為墨,繡時代華章的大國藝術之美,讓人嘆為觀止。現場將展出的殿堂級精品名作《父親》《長城》,雙面繡作品《螳螂貓》《木槿花開》更是作為國禮的代表,贈送給各國的元首,向世界展示東方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