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釘子,古人是如何把木頭固定住的?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你一定要了解中國古代傳統的土木建築固定結合器——魯班鎖。
「魯班鎖起源於古代建築中的榫卯結構,通體不用釘子、繩子,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就像一張紙對摺一下就能夠立得起來。」武漢市非遺項目魯班鎖製作技藝傳承人李遵酉介紹,魯班鎖的榫卯結構原理已經大量運用於建築設計中,同時,魯班鎖也是中國古老的益智玩具。
「魯班鎖作為益智玩具,對開發大腦,靈活手指好處多多。魯班鎖能讓孩子們對立體幾何空間有初步的了解,對判斷事物的方法有一個認識的次序。」李遵酉說。
李遵酉介紹,疫情期間,當聽說武漢市武昌區曬湖小學希望為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送去一批非遺特色的物資,幫助方艙醫院患者調節情緒、緩解壓力、豐富生活,李遵酉立即捐出400套魯班鎖。
「曬湖小學五年級1班的李宸籽聽說這件事,在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下,連夜錄製魯班鎖微課程,並捐贈了70套魯班鎖給方艙醫院的患者。」李遵酉說,小朋友的善良讓他感動,能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他也很欣慰。
2015年魯班鎖入選第五批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李遵酉期盼魯班鎖能走進千家萬戶、走出國門。(張潘)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