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電網「帶電作業」 居民「無感停電」

2020-12-19 澎湃新聞

宿松:電網「帶電作業」 居民「無感停電」

2020-12-11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融媒體訊 12月10日上午,位於東北新城的宿松縣實驗中學,校園內書聲朗朗,而在旁邊不遠處的國網宿松縣供電公司電力工人正在10千伏金城32線羅漢山路分支線01號杆上採用旁路作業法帶負荷加裝柱上開關,原本需要停電檢修的線路依然帶負荷運行,沒有對學校的正常教學產生一點影響。

按照既定計劃,當天上午8點20多名管理及作業人員就趕到現場就位,根據提前制訂的施工方案和作業指導書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在兩輛帶電作業車協同配合下,先將柱上開關安裝到01號杆上,再在電桿下面裝上旁路開關,用兩部帶電作業車裝好導流線支撐架,先接通旁路開關側的電纜引線接頭,再接通電源側的導流線,驗電、核相,接通旁路開關。然後斷開01號杆頂端的連接跳線,連接柱上開關兩邊的引線,合上柱上開關,拆下旁路開關引流線,完成帶負荷安裝柱上開關工作。整個作業過程歷時4個小時。

據了解,此次開展的是帶電作業的第3類作業,是比較複雜的帶電作業,是在用戶無感知的情況下安裝柱上開關,有效保證終端客戶的不中斷供電。今年以來,宿松縣供電公司已經累計開展208次帶電作業,下一步還將進一步開展帶電作業,提高供電可靠性,服務宿松經濟社會發展。(通訊員 沈新榮 融媒體記者 張歆 孫昭)

原標題:《宿松:電網「帶電作業」 居民「無感停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武漢中心城區將陸續實現帶電作業 明年漢陽四新片區不再「計劃停電」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怡人 通訊員王欣 殷正昇)「尊敬的客戶:因電力檢修、用電工程、市政工程等需要,擬對下列供電設備進行停電,請停電範圍內的客戶提前做好準備……」明年,漢陽四新片區的居民將不再收到這樣的停電檢修通知。作為武漢市的試點,四新片區將率先告別「計劃停電」時代。26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中心、既濟電力集團配網帶電作業分公司掛牌成立。
  • 帶電作業緊急消缺 保障電網平穩過冬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亢旋 記者 馮紅林)12月19日上午8時,國網銅川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輸電帶電作業班接到緊急通知,330千伏池桃II線69號塔B相導線接點發熱,溫度達65℃,已構成電網危急缺陷,需立刻趕赴現場開展緊急搶修。
  • 安徽電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完成「首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7日,國網合肥供電公司首次應用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順利完成10千伏線路的接火送電工作,這是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安徽電網中的「首秀」。抬頭望去,在約15米的高空處,身著全套絕緣服的合肥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童中宇正熟練的操作著鬥壁,精準的調整著位置進入帶電區域。據介紹,當天的接火工作是為了服務合肥市明珠小學的用電增容需求,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採用帶電作業方式則行。在過去至少需要停電1個小時以上,現在則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升級。
  • 電網雷射「炮」上陣,每年減少停電500餘小時!
    電網雷射「炮」上陣,每年減少停電500餘小時!(凡爾賽警告)雷射大炮=雷射清障儀=電網雷射手術刀因外形而得名「雷射大炮」的雷射清障儀,是由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自主研製的雷射遠程清除裝置,可帶電遠距離清除線路飄掛物,堪稱電網雷射「手術刀」。
  • 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帶電安裝智能開關提升電網自動化水平
    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帶電安裝智能開關提升電網自動化水平 發布時間: 2020-12-14 10:20:01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洪琦
  • 湖北宣恩:首次帶電作業戰網改
    12月10日,在宣恩縣城區水文站臺區10千伏長珠線線路改造工程現場,隨著絕緣鬥臂車絕緣工作鬥的緩緩升起,兩名身著絕緣防護披肩的工作人員全副武裝,在不影響客戶用電的情況下,正在實施對2號電桿新舊杆拆換、導線架設帶電作業。
  • 杭州發出首批面向 「三區三州」人員的帶電作業「上崗證」
    在那曲,受地廣人稀的自然條件限制,電網建設多採取長距離輸電方式。沒有環網和開閉所的電網一旦遇到故障或開展檢修,就會出現較大範圍的停電。索朗頓珠回憶:「因為地域大,每次搶修至少開車100公裡,我們國網那曲供電公司只有不到400人,修復故障常常需要幾天甚至更長時間。」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通州區供電公司首次採用「蜘蛛車」帶電作業
    兩臺形似蜘蛛的白色裝備,長長的「手臂」忽升忽降不斷變換角度,兩名供電工人在鬥臂裡作業……12月15日上午,東社鎮鎮北路,新式帶電作業「神器」——履帶式絕緣鬥臂車在我區首次投入帶電作業中。  當天進行的是10kV唐南線自動化開關的加裝和調試。「如果停電作業的話,今天的任務需要停50臺變壓器、4個小時,共200時戶,對生產生活有較大影響。」
  • 商洛:今冬電網最大負荷為950兆瓦,電網供電能力為1980兆瓦
    今冬電網最大負荷為950兆瓦,電網供電能力為1980兆瓦商洛:供電充足有保障 居民用電別擔心隨著冬季氣溫逐步降低,居民用電負荷逐漸攀升,12月18日,國網商洛供電公司發布商洛電網迎峰過冬情況該公司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積極落實各項保障措施,確保電網順利迎峰過冬。針對氣溫驟降、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可能造成電網薄弱區域重過載而存在突發短時停電的風險,該公司全面加強電網負荷監測和調度運行管理。
  • 河北磁縣:積極開展帶電作業保暖保供
    12月14日,河北省磁縣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在10千伏固城040線路32號杆進行新增配變帶電接引。這是該分公司堅持「能帶不停」原則,大力開展帶電作業,在不影響用戶正常用電的同時,全力服務群眾保暖保供,實現多供電量與優質服務雙提升的一個縮影。
  • 長壽供電:帶電作業鏖戰6小時 連夜搶修供電幹線
    「10千伏碗鋸線#1、#2桿隔離開關出現高溫嚴重缺陷...」12月20日,國網重慶長壽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班的值班電話響起,電話另一端傳來急促的聲音。  據了解,35千伏江南變電站此時正因施工停電,負荷全由碗鋸線代供,一旦該線路停電,將會造成江南片區大面積失電。
  • 「老虎膽,工匠心」:高壓線上帶電作業保用電
    31歲的田明傑是國家電網濟南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中心的作業人員。帶電作業極具挑戰性,人體一般能承受的安全電壓是36伏,而帶電作業要在10千伏及以上的高壓線上作業。「這需要我們作業人員有『老虎膽,工匠心』。」田明傑說。為保障安全,他們配備了3層絕緣防護:絕緣鬥臂車、絕緣服和絕緣手套。
  • 高溫下,他們穿著5公斤裝備高空帶電作業
    根據工作任務,南寧供電局要對石西村的17號杆進行搶修,為保證周邊用戶的正常用電,工作人員要採取帶電作業的方式維修,作業對象是10千伏的高壓線路。 南國早報記者呂海鋒攝 在烈日炎炎下工作,作業最大的難度就是要克服高溫。為確保作業安全,配電線路帶電檢修工孫佰岐和梁維偉按照標準的操作規範——在勞保服外,還要穿戴絕緣服、絕緣褲、絕緣手套等專業絕緣裝備。這些裝備加起來約5公斤重,而且不透風,整個人就悶在裡面。
  • 低壓電網接地系統與帶電作業,電工人群需注意了
    問:電鑽能在帶電的銅牌上帶電作業嗎?答:儘量不要,因為鑽銅排時會產生鑽削,會碰到其它帶電體。若不具備停電條件,可開好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絕緣措施,方可帶電作業。問:帶電操作出了事,算工傷嗎?答:工作期間的任何工作出現安全事故,都算工傷。
  • 首臺雙臂帶電作業機器人上崗,降低了作業人員工作強度
    「雙臂全自主帶電作業機器人」正在作業。揚州網訊 (通訊員 管詩佳 見習記者 史盼盼 記者 邱凌) 昨天下午,在揚州中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內,國網揚州供電公司的「新員工」——我市首臺「雙臂全自主帶電作業機器人」正式上崗,完成帶電作業「首秀」。
  • 下雨天停電了,易縣這人卻發朋友圈點讚供電員工
    「昨晚大風導致線路問題整條街停電,電網人員第一時間全力搶修,並派工作人員每家每戶去解釋安撫,為她們的大愛點讚,為她們的細心點讚」。4月16日,河北易縣趙紅星發了條朋友圈,配圖是一張為易縣電網人點讚的畫面。
  • 帶電檢修電力大動脈 他們爬上了80萬伏特高壓線路
    這是浙江500千伏及以上電力主網架復工復產以來的首次特高壓帶電作業。據本次帶電作業負責人紀日升介紹,電力設備的缺陷是在疫情期間的一次巡檢中發現的,隱患為絕緣子均壓環滑落,會引起絕緣子芯棒發熱,極有可能造成特高壓直流線路非計劃停電,影響華東地區的正常生產生活用電,因此亟需一次不影響正常電力供應的帶電作業,去消除這個隱患。「用電不能等,這是我們電網帶電作業工作者的承諾。」
  • 特高壓線上開展直升機帶電作業
    當日,在安徽合肥廬江縣境內±1100千伏吉泉線特高壓輸電線路,一架直升機用吊籃搭載著檢修人員勻速升空,慢慢靠近特高壓線路,將吊籃上的檢修人員精準放置在作業位置。經過近2個小時空中帶電作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完成±1100千伏吉泉線直升機帶電檢修任務,消除了±1100千伏吉泉線上的安全隱患,保障了該條特高壓線路安全運行,為華東能源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 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帶電作業提升供電服務水平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馬彬 通訊員 裘倩)12月17日,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在10kV棗供5、棗供6線、棗供7、棗供8同杆架設四回線路開展帶電作業,在線路不停電、用戶「零感知」的情況下,完成了帶電立杆工作,保證用戶正常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