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成博歐洲藝術大展?莫急,知道這些深度揭秘你就「懂行」了

2020-12-18 紅星新聞

從14世紀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發展史上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首次匯聚一堂,「組團」登陸蓉城!

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將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同臺爭輝。

如此高大上的藝術展覽,肚子裡沒點墨水就去看怎麼行?對歐洲藝術史不是那麼懂的你又如何成為準行家?為此,紅星新聞記者專門為您打探了幾大看點。

「自拍狂魔」倫勃朗:75幅自畫像記錄一生命運

這年頭,要是不會拍照打卡,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那麼,在相機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們要怎麼做才能留下一張美美噠的自己呢?倫勃朗:謝邀,人剛到阿姆斯特丹,請找我畫。

倫勃朗·凡·萊因無疑是荷蘭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也被公認為西方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以肖像畫立業,後又因為充滿戲劇張力的歷史畫和宗教畫而名聲大噪。

倫勃朗的繪畫生涯中有超過75幅自畫像,貫穿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呈現出這位命運多舛的大師從少年順遂得志到年老歷經世態炎涼的模樣,也成為後人探索他人生軌跡與思想變化的一本「視覺日記」。他的自畫像在歷代畫家中無人能出其右,換現在的話說,就相當於「自拍狂魔」。

本次展出的這幅,很可能就是這本「日記」的開篇,也就是他的第一幅自畫像。倫勃朗從聲名赫赫到窮困潦倒的坎坷人生、以及對藝術終其一生的孜孜探尋,從這幅畫拉開了序幕。

自畫像 - 倫勃朗·凡·萊因

戲劇化的布光和陰影效果、斜打在臉上的三角形光,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張意氣風發的年輕臉龐。這幅生動的《自畫像》生動地展示了23歲雄心勃勃的倫勃朗,以及他作為藝術家的自我意識。

之所以保值在本次精品薈萃的展覽中穩居第一,在於這件展品不僅完美體現了倫勃朗的最大特色「倫勃朗光」的運用,更因為這幅作品可能是畫家最早的一幅自畫像。

未完成的大作:克勞德·莫奈《查令十字橋》

莫奈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也是第一位畢生致力於強調外光的畫家。現代藝術重要流派印象主義,即是因其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莫奈不斷觀察不同氣候及時間下的同一景致,捕捉四季晨昏光影與景色氛圍的細微差別,由此創作出乾草堆、魯昂大教堂、睡蓮等備受關注的系列作品。他的創新風格最終對未來抽象表現主義等新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克勞德·莫奈《查令十字橋》

這幅畫尚未署名、僅大致完成、很可能是莫奈打算修改完善的作品初稿,在莫奈去世前,該畫作一直被存放在位於巴黎郊外吉維尼花園的工作室裡。

18世紀的旅遊手辦:喬瓦尼·保羅·帕尼尼《羅馬隨想曲:鬥獸場和其他古蹟》

喬瓦尼·保羅·帕尼尼是18世紀最傑出的城市景觀畫畫家,他在細緻觀察與虛實結合的基礎上加入了對羅馬這座古老城市的懷舊之情,其繪製的古羅馬建築遺蹟圖和充滿想像的景觀畫均頗負盛名。

隨著旅遊的便利,羅馬成為許多北方權貴的旅遊目的地,描繪建築遺蹟和風景的作品成為富裕且接受過良好教育的外國遊客喜愛的旅遊紀念品。到1730年代中期,帕尼尼已經累積了眾多英國客戶,其中就包括這幅畫的前任主人——諾福克公爵。

喬瓦尼·保羅·帕尼尼《羅馬隨想曲:鬥獸場和其他古蹟》

值得注意的是,這幅畫中有兩尊著名的古代雕像《鮑格才武士》和《垂死的高盧人》,以及古羅馬鬥獸場、圖拉真柱和塞維魯凱旋門。帕尼尼並沒有按這些城市遺蹟的原本位置進行描繪,而是將許多重要的建築遺蹟和雕塑組合在同一空間,在一幅作品中,聚集了許多現實中無法同時欣賞的古代建築和雕像,也成為了當時風靡一時的「旅遊手辦」。

親民的「荷蘭小畫派」

一談到歐洲美術,大家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估計不是貴婦名媛在宴會,就是女神天使披綢子,離不開「貴族」、「皇家」、「教會」,非常高大上,重點是——貴得離譜。其實,在17世紀的荷蘭,曾經出現過一批非常接地氣的畫家,看中了普通市民這個廣闊的市場,得到了名留青史的logo——「荷蘭小畫派」。

在17世紀前,藝術確實被貴族與教會獨享,畫作的題材也離不開老三件:神話、教義和宮廷。然而,荷蘭人民通過「尼德蘭革命」獨立,一躍進入全歐洲富豪TOP榜,老百姓吃好喝好,包裡還有錢了,自然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新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的競爭催生出一大批專攻靜物、風景和風俗畫題材的畫家,並將寫實性繪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些商品畫的尺幅一般都不大,因此創作此類作品的畫家們又被稱為「荷蘭小畫派」。雖然是「小」畫派,可這些畫家個個「大牌」:精於肖像畫的哈爾斯,中國觀眾所熟悉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等等,均在此列。

相比一生潦倒的霍貝瑪,半生落魄的倫勃朗,卡爾夫算得上是安得平生的「富二代」。出生於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他衣食無憂,在巴黎學習繪畫後,很快就憑藉紮實的技藝,躍升為靜物畫大師。

中國瓷罐靜物畫 - 威廉·卡爾夫

本次展出的《中國瓷罐靜物畫》創作於卡爾夫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充分展現了他的純熟技藝。通過吸晴的中國明代青花瓷罐、波斯地毯、來自威尼斯及荷蘭的玻璃器皿,卡爾夫展示了荷蘭所擁有的各種奢侈舶來品,映射出流光溢彩的富裕生活。卡爾夫同時也在其中夾帶了不少「私貨」來傳達自己的看法。顯眼位置的削皮檸檬和打開的懷表,暗指世俗追求的可笑和生命的短暫,象徵塵世的腐朽與時間的必然流逝,這也是靜物畫虛空派(Vanitas)常用的表現形式。

相關報導:提香、魯本斯、莫奈、高更……60幅世界頂級藝術珍藏你捨得不看嗎?

紅星新聞記者 胡敏娟 編輯 李學莉 圖片由成都博物館提供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封面「雲觀展」 將走進成博 探訪畢卡索版畫的大師印記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成都博物館3月17日恢復開放,你最想去刷什麼展?網友們在成博開館公告下告白「終於等到你」,大師印記、映世菩提等大展高居榜首,讓人心心念念。
  • 家門口感受歐洲藝術,CUE你來看展!
    家門口感受歐洲藝術,CUE你來看展!作為市政府外辦傾力打造的年度品牌活動之一「成都•歐洲文化季」活動自2017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引入三十多場高品質藝術活動成為成都與歐洲各國文化交流互鑑的重要平臺實現觀眾與歐洲藝術之間的共鳴共振
  •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看點搶鮮揭秘
    經過展覽延期後,今日美術館宣布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將於7月25日正式開放。鐵藝展區展覽囊括了鮑勃·迪倫自1973年以來的6大不同藝術系列創作,涵蓋了手稿、繪畫、雕塑等超過140件真跡作品,將在今夏為觀眾帶來一次豐富的鮑勃·迪倫藝術盛宴。在展覽開放前夕,主辦方公布了展覽看點。「書寫世界」展區收錄了若干迪倫著名的歌詞,每幅作品均為鋼筆手寫,並配有石墨素描。
  • 「博門藝嘉杯」美麗視界全國攝影大展開幕
    | 作者: 中國攝影 | 責任編輯: 李霞 | 來源: 中國攝影 9月19日,「博門藝嘉杯」美麗視界全國攝影大展在江蘇省泰興市博門藝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幕。、張華斌、陳海汶、封建平、胡國慶、庹兵,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及周邊地區攝影家協會負責人,「博門藝嘉杯」美麗視界全國攝影大展入展作者代表。
  • 懂地鐵,強服務:攜手承希科技,做地鐵行業的「懂行」服務人_新華...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除了為列車提供動力的強電系統,在弱電系統上,看劇打電話離不開民用通信系統,指示牌報站離不開旅客信息系統,乘客安全保障離不開公安通信系統,地鐵的安全駕駛與調度離不開信號系統、綜合監控系統等。
  • 懂行買蘋果,半懂買三星?真正懂行的基本選這三款!
    蘋果手機在國內很有人氣,iPhone一度被視為是最佳的數碼產品,當年賈伯斯手持iPhone4s的畫面還是歷歷在目,那時候很難相信一臺手機居然具備這麼多功能,可以實現拍照、播放視頻、聽歌娛樂等,尤其是app store裡面豐富多彩的遊戲,在當時也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有錢人也是非iPhone不買
  • 成博一大波社教活動來襲 動物賞析、垃圾分類、趣味英語精彩紛呈
    截至8月14日,「萬物熙攘:第54屆全球野生動物攝影展」已經圈粉27萬人次,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們來看展,認識野生動物,學習攝影技能。看展覽之餘參與一場社教活動,為野生動物攝影展留下美好的回憶。8月14日,記者從主辦方獲悉,8月16日至29日期間,成博將舉辦5場社教活動,貫穿野生動物攝影展始終。
  • 看懂《信條》你需要知道這些藝術知識
    看懂《信條》你需要知道這些藝術知識 2020-09-14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今年的信息化百人會中藏著「懂行」密碼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出,中國工業體系跨過了工業化初期和中期階段,但工業化大而不強,「卡脖子」的地方還很多。在目前階段,製造業企業主要面臨來自技術、市場、生產方式等方面的四大挑戰: 1、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化,新技術成為必須抓住的機會,否則將面臨競爭力快速枯竭,產業效率嚴重滯後的發展風險。
  • 懂行的人冬天堅決不買三種花,哪怕很便宜,也不白花錢
    買花草需要看季節,有些花草季節性比較強,過了季節再買,就很容易枯死,或者長時間不開花。冬天很多花草都不太適合買,但有些花友依舊管不住自己的手,看到漂亮花花草草,不管家裡環境如何,都會買回家。懂行的人冬天堅決不買三種花,哪怕很便宜,也不白花錢。
  • 周杰倫、周迅、桂綸鎂都在看的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將延至3月8日
    2019年秋季,備受關注的鮑勃·迪倫(Bob Dylan)首個視覺藝術作品回顧展 ――「光/譜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自2019年9月28日對公眾開放以來,在國內地區掀起了一股「迪倫熱」,日前南都記者從藝倉美術館獲悉,為鼓勵更多觀眾踏上迪倫「永不停歇」的創作之旅,該展覽將展期延長至
  • 獲評國家一級博物館,開館4年的成博新館有多牛?
    多元展覽有看頭2016年,一場「倥傯的鄉愁——張大千特展」讓50萬觀眾走進成博,此後的每場臨展,觀展人數更是節節上升。「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帝國夏宮——俄羅斯彼得霍夫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特展」、「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好雨時節——改革開放見證四川四十年」、「文明的迴響——來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寶特展」、「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靈蛇傳奇」藝術展、「映世菩提」特展等高品質特展,讓「博物館裡打擁堂」成為一種熱門的文化現象,僅「絲路之魂 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
  • 捷克國寶級藝術家、新藝術運動代表穆夏特展——《穆夏歐洲新藝術...
    捷克外交部第一副部長考茨基先生致辭中國日報網3月8日電 時值中捷建交70周年,為促進中捷間文化交流,優想藝眾(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捷克共和國駐華大使館Embassy of the Czech Republic支持、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市藝術博物館
  • 尋找握劍的手,青睞懂行的人
    要不是西門吹雪一代劍神,陸小鳳早就不知道倒黴多少回了。此言當時頗以為然,直到長大後工作了若干年才明白,其實人生很多時候想要抓住機會、贏得比賽,關鍵就在於你能找到並請出那雙「握劍的手」。而這十年錘鍊,也讓華為在大量企業剛開始注意行業市場時,已然培養了一大批懂行人。目前,華為中國政企業務已經擁有超過11000家合作夥伴,其中解決方案夥伴超過1000家,聯合構建的行業方案已經超過1200個。這些數字中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是一個或者若干個專家,都是懂行人的一次江湖躍馬。
  •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陣容如此豪華
    今年夏天京城最受矚目的展覽之一,就是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經過展覽延期後,今日美術館宣布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將於7月25日正式開放。在展覽開放前夕,主辦方公布了展覽看點,展覽囊括了鮑勃·迪倫自1973年以來的6大不同藝術系列創作,涵蓋了手稿、繪畫、雕塑等超過140件真跡作品,將在今夏為觀眾帶來一次豐富的鮑勃·迪倫藝術盛宴。一起先睹為快!
  • ...到「又見紅山」再到「唐宋八大家」,遼寧為什麼能連辦現象級大展
    「但在與觀眾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普通觀眾對專業性的展覽既看不懂也不感興趣。」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在採訪中說,「遼博收藏了很多古代的書法、繪畫作品和器物,以往我們辦的展覽大多是從藝術史的角度去梳理和整合這些文物。但是,對藝術史和古代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觀眾畢竟是少數,以藝術史的角度辦展覽受眾面還是很窄。
  •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還剩1個月!超140件真跡揭秘
    一汽-大眾 Golf摯愛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答案在風中飄揚》(1963年)、《像一塊滾石》(1965年)和《愁腸難解》(1975年)等代表曲目改變了文化史的軌跡,證明了流行音樂也可以成為偉大的藝術。 在這些榮譽和光環之下,鮮為人知的是他作為畫家、雕塑家的身份。本次展覽囊括了鮑勃·迪倫自1973年以來的6大不同藝術系列創作,涵蓋了手稿、繪畫、雕塑等超過140件真跡作品。
  • 超140件藝術真跡亮相北京「鮑勃·迪倫藝術大展」
    鮑勃·迪倫「這些畫作是一種最時新的寫實主義——樣式陳舊而大體靜態,外表卻顫動著。它們與現代世界相左,但那就是我的創作。」這是美國傳奇民謠歌手鮑勃·迪倫對自己2016年創作的系列畫作《平凡之路》的介紹。受疫情影響,一再延期的「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終於在7月25日於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展。鮑勃·迪倫的藝術作品和他的歌唱一樣,永不重複。作為一名畫家,鮑勃·迪倫創作了200餘件畫作,而這場展覽就囊括了他自1973年以來的6大不同藝術系列的創作,涵蓋了手稿、繪畫、雕塑等超過140件真跡。通過他的這些作品,展現出了一個更為「豐富」的鮑勃·迪倫。
  • 「用藝術讚美人生」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50周年展
    橫跨百年的傳世經典,丹麥女王與IBBY官方首度授權雲集全球插畫界「諾貝爾獎」大師代表畫作匠心集成《世界插畫大展·安徒生終身成就獎50周年展》5月重磅登陸上海!錯過,就等於錯過半個世紀的藝術之美26位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得主經典畫作不言而喻的珍貴與稀缺328幅作品帶你領略藝術大師恢弘的美學世界趣味展館設計融入炫酷科技與豐富互動體驗打造前所未有的藝術觀展體驗
  • 懂行買蘋果,半懂買華為?內行人基本選這三款!
    >隨著國產手機不斷發展,現在也是很少有人「崇洋媚外」,在不斷投入技術研發成本之後,華為也是在這幾年取得突出成績,尤其是在手機出貨量上達到新高,在國內市場也做到碾壓三星手機,雖然vivo、oppo等在線下手機市場具備優勢,可華為高端手機品牌形象更深得人心,而筆者也是聽到了坊間有這麼一句話,「懂行買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