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2020-11-28 山西晚報

  疫情期間因父母被隔離造成小朋友無人照顧怎麼辦?未成年人用父母的支付寶帳戶給遊戲充值後父母能否要求返還?未成年藝人獲得的巨額收入歸誰所有?如果孩子不隨父母姓可以嗎……
  11月16日,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二級大檢察官楊景海來到孝義中學,以「更好地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聚焦《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保護條款」為題,為600餘名高一學生和全市80餘名德育副校長帶來一堂法治教育課,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告訴大家,《民法典》如何保護少年的你。據了解,這是他2018年12月受聘擔任孝義中學法治副校長以來,第五次來校履職。
  擔任孝義中學法治副校長後,楊景海時刻關注和關心著學子們的學習成長情況。這次他將剛剛頒布的與同學們健康成長息息相關的《民法典》帶入課堂,就是為了結合《民法典》與同學們共同探討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保護問題。
  楊景海以《民法典》概況為切入點,由《民法典》為什麼能夠稱為「典」引出《民法典》的立法結構,講述了《民法典》的基本內容,進而說明《民法典》確實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未成年人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成為《民法典》備受關注的部分。」楊景海講述了《民法典》針對未成年人立法的特點,並以分享典型案例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述了《民法典》中關於未成年人監護和法定代理人制度、保護未成年人防止性侵害的特別保護制度等內容,其中對強制報告制度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規定進行了敲黑板式重點解讀。

本報記者王佳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問答2:《民法典》的主要保護對象是什麼?
    二,所問,民法保護什麼,具體保護的對象是誰,研究對象十分必要。現在,《民法典》生效了,有朋友可能讀過了。眾所明白,任何一部的出臺,發布有一個中心,即立法的宗旨,或者立法的初衷,根本。《民法典》是《憲法》的子法,而《憲法》則是所有法律,法規,規章,條例,辦法,細則等等的源泉。三,《民法典》立法的宗旨見《民法典》第一編:總則。
  • 民法典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民法典 | 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完善了部分條款,並增加了新的規定。婚姻家庭中的「煩心事」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民法典怎麼解答如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 《民法典》這樣保護你我的人格權
    近日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有一個格外醒目的「人」字——人格權首次獨立成編,這被稱為民法典編纂最大的創新和亮點之一。人格權之於人民,是權利的宣言書。隱私權的延續性保護,也是他關注的重點之一。此前上海踩踏事件發生後,就曾在網上掀起了保護死者隱私權的討論。根據民法典第994條,死者的隱私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或者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這樣的規定,捍衛了死者的人格利益,更彰顯了法律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對天理公道的捍衛。」眭泓明說。
  • 用好民法典,讓少年的你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常用的APP比父母朋友更「懂你」,是否有風險......9月4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北京二中開講法治公開課,用生動的案例講述了「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北京市16區的師生代表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雲端」聽講。今天,隨教育小微一起來「聽課」——
  •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
    第一堂民法典直播課來啦!用法治護航少年的你!崔法官圍繞「生命與尊嚴——2021,法律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一主題,以中學生學習、生活中常見的法律問題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分享了民法典如何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導、規範著人們的行為,保護大家的合法權益,例如:在未成年人高額打賞網絡主播,父母要求追回款項的案例中,釋明了民法典關於「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通過網絡名譽侵權案例
  • 共展出漫畫90幅-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本報陽泉12月7日訊(記者郭強)近日,陽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漫畫展開展。  本次活動是今年全市「12·4」國家憲法周的一項主要活動,旨在進一步推動全市民法典的學習宣傳,推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公職人員以實際行動學習憲法,學習民法典,不斷增強自身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不斷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不斷增強運用法律手段處理工作生活事務的能力。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若小張阻止施暴男子過程中,自己的名牌眼鏡被對方打壞,如何索賠?答: 可以直接向施暴男子索賠,若施暴男子逃跑或無力賠償,被救女子應適當補償。《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 周江洪:從民法到民法典,一字之差何以有別
    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日前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自此我國民法制度邁入民法典時代。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民法涉及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眾權利的「宣言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的民法典,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 紮實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全國律師行業掀起學習宣傳民法典熱潮
    北京、天津、湖南、湖北、廣西、黑龍江、貴州等地律師協會通過召開專題會、擴大會等方式,就律師行業如何開展學習、培訓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天津律協要求全市律師抓好民法典的學習研究和宣傳,準確把握民法典的核心要義和重點問題,充分發揮律師專業優勢和職能作用,將律師工作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秦前紅、周航:《民法典》如何保持自己的基本法律地位
    在《民法典》制定過程中關於憲法同民法的關係學界爭論甚多,這些爭論不會隨著《民法典》的出臺而停止,相反還會在實踐中進一步顯現。民法典被譽為公民權利的宣言書,而憲法更是公民權利保障的根本法,若要使民法典得以全面實施,必須對其中存在的憲法問題有全面的認知。本期專題關注《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二):《民法典》如何保持自己的基本法律地位。
  • 民法典,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它將如何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據統計,過去五年間,民法典編纂前後共10次公開徵求意見,有425600多人參與提供意見,總數達102萬條。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充分凝聚了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在分別規定國家所有權、集體所有權和私人所有權,承認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並存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強調了對各類所有權一視同仁、受法律平等保護,更加凸顯了對產權平等保護的基本原則。
  • 民法典 | 提升「四大檢察」品質的新動能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施行。這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嶄新時代的到來,必將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於即將到來的民法典時代,我們準備好了嗎?對於這份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法律專業人士也「心有戚戚焉」,從不同角度對檢察機關如何依法履職、如何貫徹落實民法典提出意見建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典編纂工作專班成員朱虎表示:「民法典明確和保障了人民所享有的各項合法權益,為行政權力的行使劃定了界限。
  • 民法典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01《民法典》"第一編 總則"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
  • 康達原創 | 《民法典》中的綠色限定原則
    《民法典》的頒布實施,體現了現代民法從絕對的「人類利益中心主義」向「有責任的人類中心論」所進行的過渡與修正。[1]關注環境權益的保護是法律應對環境問題作出的適應性調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權益的意涵將會不斷發展變化。權利永遠不可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文化的發展,環境權益保障亦會伴隨著經濟社會及文化的發展進步而逐步完善。[2]現階段,人類面臨著共同的生態環境危機。
  • 雲南:深入學習宣傳實施民法典 線上線下推進民法典普法宣傳
    「高空拋物墜物如何追責?」「離婚冷靜期怎麼理解?」「個人網絡信息和虛擬財產如何保護?」……最近,不少雲南網友紛紛參與到「民法典雲課堂網絡普法」在線答題活動。「民法典雲課堂網絡普法」大型網絡在線答題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和省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主辦,依託「雲南發布」「雲南普法」等政務平臺展開,自10月19日上線以來得到人們的積極響應。「裡面的題目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答對5道題還有可能獲得線上購物券。」不少熱心網友評價這種普法形式很「接地氣」。據介紹,目前已有近700萬網友參與答題。
  • 民法典:提升「四大檢察」品質的新動能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施行。這標誌著一個權利保護嶄新時代的到來,必將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對於即將到來的民法典時代,我們準備好了嗎?
  • 《民法典》課堂 | 民法典:當你老了
    《民法典》完善了遺贈扶養協議制度,適當擴大扶養人的範圍,明確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均可以成為扶養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條規定,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籤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 我國民法典編纂的現代性及其限度
    換言之,民法典編纂的現代性命題意味著,要從社會經濟的整體角度去思考,把民法典當作調整商品關係的基本法,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依據和支撐,推動改革進程,引領改革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劃重點】《民法典》88處亮點解讀與16組數字
    《民法典》88處亮點解讀一、《民法典》"第一編 總則"涉及的重要變化(一)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項重要立法目的《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民法典》。"
  • 法學匯|打開中國民法典的正確方式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如何把握其外在結構的內在邏輯,正確傳播中國民法典精神、理念和價值,精準闡釋其社會意義和功能定位,以及準確適用,筆者給出如下三個角度或者說三條主線,來正確地打開中國民法典。以人為本體現人民至上的理念第一個角度:打開民法典,我們會發現民法典是循著人的成長軌跡而設計的,體現了對人的全面終極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