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是中世紀的代名詞。在現在很多電影中都頻頻出現女巫的影子,往往女巫的出現,就意味這邪惡的事情即將發生。不是這裡少了只雞,就是那裡少了只羊,總之非常邪惡,於是教廷往往會派遣審判官前往事發區域調查,一旦抓住女巫,往往把她們綁在柱子上燒死。
那麼,中世紀的女巫都是壞人嗎?審判官不分青紅皂白的做法到底有沒有錯?首先我們要說明一個概念,邪惡的女巫是影視作品加工渲染之後的一個形象,在中世紀時期,教廷把那些信奉異端的女性基督徒稱之為女巫,可見,其實女巫也是一個有宗教信仰,侍奉上帝的虔誠女性。

但是因為她不信奉主流基督教思想,而被整個基督陣營所排斥。這是為什麼呢?原來是教皇為了維護基督世界的純潔性,異端往往比異教徒還可怕,因為她會在不知不覺間,汙染人們的神性。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就曾經有「孔子誅少正卯」的故事,殺了不算完事,還要懸首示眾三天三夜。為什麼?為了以儆效尤,維護儒家思想的純潔性,不讓小人出現在儒家的門牆內。
而基督世界對於異端的處罰也正是因為如此。可是,在整個中世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層出不窮的異端呢?他們的出現都是為了禍害這個社會嗎?恰恰相反,他們是為了拯救這個偏離方向的基督世界。聖經要求每一個基督徒,要謙卑,過著清苦的生活,去為百姓們做力所能及,去做他們需要的事情。

而隨著教皇權威的與日俱增,教職人員的權利也變得非常大,他們往往居住在富麗堂皇的修道院裡,名下有很多田地,修女們都是他們的私產。而有了這麼多的他們還不知道滿足,常常夥同領主們一起壓榨百姓,逼良為娼的事情不只是在中國古代發生,也是他們的拿手絕活。
正是出於對這個教廷亂象的失望,一部分信徒們開始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基督徒需要做的。他們開始抵制教廷的權威,重新解讀《聖經》的內涵,歷史上的「阿爾比派」基督徒就是這種形式下的產物,他們過著清貧的生活,否定教皇的權威,宣揚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樣有著處理事務的權利,這可能就是現代女權主義的鼻祖。

因此有非常多的女性是「阿爾比派」的信徒,而因為「阿爾比派」的基督徒不承認人世間的一切權利,拒絕繳納稅賦,拒絕宣誓教會,甚至拒絕服兵役,成為了教皇和國王們眼裡的眼中釘肉中刺,開始宣稱他們是異端,為了摧毀這些異端,教皇發起了十字軍東徵,,凡是出現異端的城市,統統屠殺乾淨,寧可錯殺,絕不放過。
而「阿爾比派」中其實有很多女性信徒的,這就是女巫的由來,其實她們並沒有做過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只是因為教皇的私心,而成為權力鬥爭之下的犧牲品,從此世間多了一縷無辜的亡魂。那麼,為什麼要綁在柱子上燒呢?因為基督徒們覺得火能淨化世間一切的邪惡,在他們眼裡邪惡的女巫當然要火燒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