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段視頻暖了無數人的心:
重慶市璧山區一家飯店內,
孫子正一勺一勺餵奶奶吃飯,
畫面非常溫馨。
↓↓↓
原來,讀大學的孫子正好回家,
一家人帶著87歲奶奶出來吃飯。
期間體貼的孫子拿著勺子和碗,
一口一口給奶奶餵她喜歡吃的,
每次餵之前還慢慢吹涼,
再小心翼翼送到奶奶嘴裡。
這暖心一幕,圈粉無數,
不少網友為之感動並點讚!
「像極了小時候她照顧你的樣子。」
「您養我小,我養您老。」
……
孝是人間最純良的情感,
輕易就能讓人熱淚盈眶。
這一次的孝心綻放,值得稱道點讚,
這動人一幕,必將在很多人心中定格。
成立七年多來,在不同的維度,
天天正能量始終尋找著真善美的答案,
而其中最令人難忘和感動的,
必有那些關於親情和孝心的故事。
百善孝為先,敬老尊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到底什麼是孝,
我們無法給出標準答案,
但那些獲獎者的故事,
也許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
01
18歲大學生帶癱瘓父親上學:父親在哪,家就在哪家在河南許昌禹州的郭家寶,母親早年患病去世,5歲時父親高位截癱。郭家寶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父親。今年他以553分的成績被中原工學院錄取。
從小,除了學業,家寶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照顧父親上,洗衣做飯,一天三遍為父親按摩雙腿,不管春夏秋冬,從不間斷。從5歲開始,他就撐起了整個家,
洗衣做飯,照顧病父;
從初中開始,他帶著父親上學,
一路風霜,相扶相依。
如今,他帶著父親上大學,說:以後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把父親帶在身邊,照顧他一輩子。
小小年紀,就嘗盡人間苦澀,
但他披著萬千磨難織就的堅強外衣,
帶著對父親的孝心和責任,
始終朝著生活的光亮處堅定前行。
02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6歲小女孩蹬三輪載奶奶去看病
尚未出生的時候,爸爸因車禍去世,
媽媽在爸爸去世的次月生下她後,
便回娘家改嫁他鄉。
從此,未滿月的山東魚臺縣女孩姚思琪,
便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但6歲時爺爺因意外去世,
只留下她和肢體殘疾的奶奶……
「這麼小的孩子,一個人照顧老人,不容易。」
有鄰居回憶,姚思琪六、七歲的時候,
就蹬著三輪車拉著奶奶去村衛生室看病。
當時個子矮小的她,
腳都夠不著三輪車的腳蹬,
但她還是站起來費力蹬著……
「奶奶愛乾淨,即使用一隻胳膊,
也總是把家收拾得整整齊齊的。」
姚思琪每天回到家後就先寫作業,
然後幫著奶奶洗衣做飯,洗臉洗腳,
特別是夏天還要為奶奶擦身、梳頭,
為奶奶按摩、餵飯、餵藥,
這一照顧便是11年……
「奶奶在,家就在。
我要做奶奶的右胳膊,好好照顧她。」
姚思琪說,雖然從小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
但和奶奶在一起就是幸福。
她把大孝至愛裝在心中,
用無言的行動踐行傳統美德,
讓孝敬二字恆久芬芳!
03
八旬母親癱瘓
的哥帶著老人家開3年出租
「你好,我帶著我母親了,
你看坐後邊行不行?」
這是江蘇泰州的哥田維軍,
每次拉乘客前都要說的一句話。
3年前母親中風癱瘓,
還患有阿爾茲海默症。
從此他每天不僅要照料母親的飲食起居,
還經常帶著80歲的老人家開出租,
一路上和母親聊聊天,
說說沿途風景,談談家長裡短。
車坐久了老人吃不消,
田維軍一有機會就抱著母親下車走動走動。
「長時間睡在家裡很痛苦的,
帶出來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她的痛苦也能減輕些。」
他說,只要將老媽照顧好,
比掙多少錢都開心。
一邊是責任,一邊是生存,
既要為老人盡孝,也要為生活打拼。
但母親在身邊,他就擁有了全世界,
不離不棄,悉心呵護,
這是親情最動人的模樣。
04
抗癌7年女大學生賣花救母:今世賣花,來世漂亮
23歲,正是青春怒放的年紀。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
黃河科技學院新生張小文
如花般燦爛的笑容背後,
藏著與癌魔對抗七年的艱辛。
2013年,還在上初中的張小文,
不幸患上惡性黑色素瘤,
2019年8月,張小文的媽媽汲雲
又被確診患上小細胞肺癌……
從此,女孩開始賣花救母:
「我陪著我媽媽,我媽媽陪著我,
哪怕擺地攤能賺個買菜錢,
我也要堅持下去。」
一束束鮮花在夜幕下熠熠生輝,
如同女孩的堅強和孝心,
即使被黑暗包裹依然閃爍著動人的光。
「今世賣花,來世漂亮,
生活趕著我,讓我抓緊點。」
這是她的救母宣言,
也是一個平凡柔弱女孩,
對生活永不妥協的態度。
歲月像個魔法師,
總有一天,它會讓養我們長大的長輩
漸漸變成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讓曾經在長輩羽翼下躲避風雨的我們,
變成他們倚靠的「大樹」。
如果說,「子欲養而親不待」,
是親情最大的遺憾。
那麼「你把我養大我陪你終老」的畫面,
就是最讓人安心的圓滿。
為天下孝子點讚!
也願世間親情,
多一份圓滿,少一些遺憾。
來源:天天正能量
責任編輯:周珊珊(EK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