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新建公園7座,面積0.63平方公裡;新建綠地27塊,面積1.31平方公裡;開展全民植樹活動,植樹20萬株;在青年大街等100餘處節點擺放花卉1600萬株。突破性實施計劃外增綠,計劃外新增綠地9處,增綠4.31平方公裡,重點改建公園1座。維修提升公園25座,提升景觀綠地132塊,已栽植喬灌木12萬株;完成428條街路的行道樹補植,補植樹木1.9萬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一年是好時節。」這首詩,是61歲的瀋陽楊荔女士的微信籤名。她的微信頭像,是一幅她站在向日葵花海中揮舞著紅紗巾的照片。「我住在瀋陽挺幸福的:春有油菜花,夏有百合花,秋有向日葵……」她經常在朋友圈裡曬自己的美照,抒發著對家鄉瀋陽的熱愛。她說,她的朋友圈,也成為沈城園林綠化卓有成就的「紀錄片」。
邀閨密去拍照
楊荔曾在瀋陽市一家廣告公司任職,去年她退休了。她接受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幽默地說,退休後自己並沒有閒適在家,而是背起相機,邀三五閨密到沈城四處轉一轉,拍攝美照。
「穿上民族風的花裙子,戴上太陽鏡和遮陽帽,對了,一定還要系上那條鮮紅的紗巾。」她一面指著手機相冊中的美照,一面告訴記者,為了能配得上美麗的沈城街道大背景,她和姐妹們每次出鏡前都要精心化妝,每個人都會拎著一隻拉杆箱,裡面裝著若干套服裝。有時候,大家還會相互試穿彼此的衣服,為的是拍出最美的照片。隨著她拍照的足跡遍布沈城大街小巷,她發現,沈城的園林綠化工作一步一個臺階,日新月異地變化著。
家門口變身「花海」
楊荔家住青年大街萬象城附近。「一出家門,就宛如邁進公園花海一般!」她指著一張美照說,「看,這是我今年夏天照的,街頭遍布花海:石竹、紫羅蘭、美人蕉、矮牽牛、豐花月季、香雪球……這些花,能滿足你對任意一種色彩的渴求。」
還有一張照片,是她在文藝路路口 「科技創新」主題花壇前照的,她說:「這裡花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香彩雀、一串紅、孔雀草、百日草、大花金雞菊……街道綠化景觀、生態環境、市民生活、城市文脈實現了深度融合,彰顯出城市街道的獨特氣質和品位。你看,人景合一、人花合一,多美啊!」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唐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