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體育博主在社交平臺曬出了三張照片,講述的是日本小學國語課本裡,描述了日本J聯賽浦和紅鑽隊。大概講的是團隊精神以及認真研究對手並最終取得比賽勝利的意思。我也不懂日文,只是通過隻言片語自己瞎體會的。但毫無疑問,裡面肯定講的是正能量。不出意外的前提下,考慮到浦和紅鑽2017年曾奪得過亞冠聯賽的冠軍,所以在這篇課文裡,大概率描述的就是這支球隊奪冠歷程裡的一些細節。
這個作業中國抄不了
而當中國球迷看到這篇課文後,不禁感嘆道:浦和紅鑽厲害了,上日本小學國語課本了。在日本的語文課文裡夾帶體育精神和足球禮儀的私貨,這個作業咱們中國其實可以抄。
但是我認為,這個作業中國方面真的抄不了。在小學的語文課本裡,其實也有足球的因素,但這與中國足球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性。我記得此前六年級的小學語文書中,好像有關於福勒和西曼的故事,主要描述了足球運動員的誠實。當裁判認為西曼犯規從而判罰點球時,對方球員福勒則主動向裁判表達西曼沒有犯規。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如中國的小學語文課本裡寫中國足球,能講點什麼呢?中國足球本身就是一地雞毛,成為一個反面教材還差不多。廣州恆大雖然奪得過亞冠聯賽的冠軍,但靠得的是南美三叉戟以及不計成本的瘋狂投入。假如把廣州恆大寫進小學課本,或許會引得教育界的一片譁然。
歸化球員的高度融合,或許可以講一講
不過,有一個現象或許可以在未來的語文課本中講一講,那就是歸化球員。主要講艾克森和李可,艾克森的教育價值就體現了他在中國生活滿五年後,對於中國的熱愛和肯定,並積極融合到了中國國家隊的大家庭之中,繼而成為了一名中國足球運動員,而且還是其他歸化球員的楷模。
而在這一點上,現任足協主席陳戌源在2020年4月6日慰問國足時的講話中,充分地肯定了艾克森,也足以說明艾克森具有樹立典範的意義和價值。
而李可,則是具有中國血統的海外遊子,通過足球回歸了祖國的懷抱。體現出李可雖然出生於國外並一直生活在國外,但他的骨子裡仍然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內心深處仍然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而當他正式歸化為中國足球運動員後,顯得如此的興奮,並流下了幸福的熱淚。這麼看的話,越分析越有意思。
作為球迷的你,你認為中國足球有哪些東西可以寫進小學語文課本裡,歡迎在下方留言,都說評論區大神多,發揮您的腦洞,快來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