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太湖豬一種已絕跡 醬排骨等悄然「換料」
近日,一盤正宗的川味回鍋肉,牽扯出四川土豬成華豬岌岌可危的命運。殊不知,以太湖豬為首的江蘇本地土豬們,命運同樣不容樂觀。
太湖豬在幾十年前,曾是江蘇人飯桌上最受青睞的美味。一些經典名菜如無錫醬排骨的糯,揚州獅子頭的嫩,這些口感都得益於太湖豬細嫩肥美的肉質。那為啥幾十年的工夫,這些本土豬卻變得如此蹤跡難尋,到了需要保護的地步?
經典菜的遺憾
無錫醬排骨,雜交豬取代太湖豬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想做口味最正宗的無錫醬排骨,首先想到的,就是選太湖豬的排骨作原料。太湖豬跟國外引進的洋品種豬比起來,個頭小,主產區是江浙地區的太湖流域,共有7個不同的品系,江蘇就佔了4個。業內人士介紹,別看太湖豬的肥肉多,但肌肉纖維細,口感嫩。
而現在,無錫醬排骨採用的豬肉原料清單上,太湖豬早已被取代。據無錫醬排骨老字號企業三鳳橋肉莊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如今主要選用的是二元豬和三元豬。所謂二元就是兩個品種之間的雜交,三元即三個品種之間的雜交。雜交豬一般是用洋品種豬相互雜交,或者與一些本地品種雜交。不是不想用太湖豬,可問題是市場上已難尋太湖豬的蹤跡了。即使有,數量也非常少,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至於現在的豬肉與過去太湖豬之間的口味差別,該負責人表示,除了有一定年紀、嘴巴刁的食客外,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挺買帳的。
揚州獅子頭,吃起來沒過去香了
同樣的尷尬出現在揚州獅子頭上。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於學榮,本身也是一名淮揚菜烹飪大師。他介紹,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做揚州獅子頭,用的都是本地豬肉,例如太湖豬、蘇北黑豬、泰興小冬豬等等。這些土豬的肉質細嫩,肥肉多。
揚州獅子頭,包括清燉和紅燒兩種,不同種類肥瘦肉比例也不同。拿最有名的清燉獅子頭來說,於學榮習慣在秋冬時節,肥瘦肉比例為6比4,到了夏季,為免油膩,可以調整成5比5。別看肥肉比例這麼高,可吃起來卻鮮美得很,「肥肉不多怎麼嫩得起來?」土豬那種特別的脂肪香味兒,經過4個小時的細火慢燉,充分熬煮出來,入口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那叫一個鮮,那叫一個香!
「可惜那都是以前了。」他深感遺憾的是,目前包括太湖豬在內,一系列過去輕易採購到的土豬,如今市場上已難以尋覓。如今的獅子頭,採用的就是市場上最常見的洋品種豬。問到有啥不同時,他表示,香味、嫩度方面,或多或少都有影響。他介紹,一些嘴刁的老饕們,一吃就能吃出其中的細微差別,說怎麼吃著不如過去香了。
於學榮建議,對於一些傳統名菜,應該系統地加以保護,從原材料抓起,否則只能「形似而神不似」。
「土八戒」的消失
太湖豬江蘇4品系之一已絕跡
南京市畜牧家禽研究所高級畜牧師章熙霞介紹,太湖豬、南京山豬等等,這些本土「八戒」的共同特點是,肌肉纖維細,脂肪層比較厚,瘦肉裡還夾著薄薄的肥肉層。這樣即使瘦肉燒熟後,口感軟糯,也不會太硬。跟洋品種比,本土豬的肥肉更加出油,香味也更濃。
蘇太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雪根介紹,本土豬的致命弱點是生長周期長,比如太湖豬10個月長到130斤左右出欄,而洋品種豬5個月就能長到200斤。「養殖戶養殖場一算帳,對比太明顯了。太湖豬一周期,外來豬兩輪都長好了。」而且近年來,人們飲食追求健康,少肥膩多瘦肉,於是瘦肉率較低的本土豬也不被市場看好。
也正是這些特點,讓這些「土八戒」在過去三十年的市場競爭中,被「洋八戒」所取代,一些品種甚至消失不見。
黃雪根介紹,太湖豬共有7個品系,其中江蘇佔了4個,浙江有3個。「江蘇本來有二花臉、梅山豬、楓涇豬、橫涇豬4個,現在橫涇豬已經滅絕了。」
他還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蘇州地區的太湖豬有40多萬頭,現在,數量已經很少了。
同樣的境遇發生在南京山豬上。章熙霞介紹,山豬有3個品系包括獅頭型、馬頭型還有鯽魚頭型。現在鯽魚頭型就沒有了。據了解,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外來品種的衝擊下,山豬很快從數萬頭銳減到幾百頭左右。
保育專家
保育基地相繼建成,政府有扶持
在外來洋豬的衝擊下,太湖豬的出路在哪兒?2003年,黃雪根在蘇州創建了太湖豬良種繁育基地,目的就是「不讓這種豬絕種」。到2012年,該項目被列入農業部綜合開發項目。黃雪根說,目前太湖豬們在繁育基地裡日子過得很好,母豬從最開始的幾十頭擴大到現在的400頭,公豬也增加了一些。江蘇省農委等部門,不定期會向繁育基地撥款扶持。「但目前也就是保證它們不絕種,至於市場化,讓大家都能買得到,還是很難。」
據了解,除了蘇州外,崑山、常熟和太倉,也相繼建成了太湖豬的保種基地,但規模都不大。目前,全省太湖豬的原種大概5000餘頭。
章熙霞說,現在各地都開始注重本土豬的保育工作。就拿南京來說,近年來陸續建成了山豬保種場、山豬保護區等。章熙霞介紹,為了融合山豬味道好、外來豬長得快的優點,近年來分別培育出山豬血統佔75%的、50%和25%的。血緣有50%的,長得快,口感也不錯。「這兩年,我們一直在向全國各地推廣這種融合了南京山豬的新品種。目前市場反應還不錯。」
2006年,蘇南的太湖豬,被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名錄。2009年,江蘇將29個畜禽遺傳資源列入省級保護名錄,其中也包括南京土生土長的山豬。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