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競逐醫藥市場:蘇寧開藥房、京東健康要上市?

2020-12-21 中華網財經

原標題:蘇寧京東競逐醫藥電商風口

蘇寧易購申請「蘇寧健康」商標、京東健康擬赴港上市……巨頭們對大健康領域的覬覦毫不遮掩。11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天眼查了解到,蘇寧易購近日申請了「蘇寧大藥房」「蘇寧健康」商標。巨頭動作頻頻,醫藥電商及處方外流市場是他們的競奪目標。疫情發生以來,網際網路醫療發揮重要的作用,利好政策頻出。隨著處方藥網售政策的放開,醫藥電商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巨頭不會放過潛力市場的增長,但處方外流是從醫院分走的蛋糕,巨頭能拿下多大的市場份額仍不好說。

蘇寧開藥房

蘇寧易購將觸角向健康領域延伸。天眼查App顯示,蘇寧易購上月在南京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江蘇蘇寧大藥房有限公司。隨後,蘇寧易購於11月16日申請了「蘇寧大藥房」「蘇寧健康」商標,國際分類為醫療園藝、廣告銷售,上述商標狀態均為申請中。

蘇寧大藥房由蘇寧易購100%控股,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龔震宇。從經營範圍來看,該公司將從事藥品零售、藥品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以及保健食品銷售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蘇寧易購成立蘇寧大藥房並申請商標,旨在切入醫藥電商;蘇寧健康則切入網際網路醫療,建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線上問診業務並與線下藥店銜接。

蘇寧易購在大健康領域的抱負早已顯現。今年8月底,針對投資者關於「請問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將來有什麼布局」等的提問,蘇寧易購在互動平臺上回復稱,目前公司正在考慮推進與第三方網際網路醫院合作,通過蘇寧易購POP平臺開通醫療問診業務,同時整合全國線下藥房的供應鏈,為蘇寧易購用戶提供在線複診開具處方,以滿足用戶購藥需求。

一位上市連鎖藥店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可以看出網際網路企業已開始追求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在對服務有要求的大健康行業,線下門店必不可少,提早布局有助於開拓老年人市場。另一方面,從蘇寧易購目前線上問診等布局來看,門店布局的空缺不利於蘇寧易購進一步與地方醫保溝通支付等問題。

針對蘇寧易購醫療健康的業務布局規劃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蘇寧易購,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京東健康IPO?

不止蘇寧易購。近年來,巨頭相繼湧入醫療賽道。作為京東布局大健康領域的平臺,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獨立運營。報導稱,京東健康將於11月25日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目標募資規模為40億美元,估值為290億美元。

面對大健康領域的增長前景,巨頭沒有辦法不動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元。根據網經社披露的數據,2019年我國醫藥電商交易規模同比增長46.68%。反觀電商,《2019中國電商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網上零售增速出現了下降,首次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服務類電商的銷售總額僅為15460億元,同比增長4.44%,而增長率這一數值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是79%和24%。

另據蘇寧易購的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184.23億元,同比下降12.65%;虧損1.67億元。根據最新三季報,公司成功扭虧,營收和淨利分別同比下滑10.02%、95.4%。

醫療健康行業分析師陳喬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商市場在整個社會零售的佔比增幅放緩,而醫藥電商的增長保持良好勢頭。對於蘇寧、京東這些企業而言,擴充醫藥產品等品類也是擴充企業新的增長空間。

分羹不易

隨著處方藥網售政策的放開,醫藥電商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增長。疫情發生以來,網際網路醫療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利好政策頻出。國家衛健委接連發布涉及網際網路醫療的文件,提出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診療優勢,鼓勵在線開展部分慢性病複診及藥品配送服務。而日前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徵求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對業內一直頗為關注的網售處方藥問題明確了條件。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醫療電商相關企業註冊量呈現井噴式增長。截至11月24日,我國今年共新增7.5萬家醫療電商相關企業,是2019年全年增量的近6倍。

艾昆緯數據預測,隨著醫藥分家的推進,處方藥外流規模約為4000億-5000億元,其中零售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陳喬姍認為,處方外流將為醫藥電商市場帶來新增量,這也是巨頭入局盯上的「大蛋糕」。

上述上市連鎖藥店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京東、蘇寧目前的盈利還是來自電商端的網上商城,國內消費者尚未形成為醫療服務付費的觀念。在布局線上問診以及承接後續的複診開方上,企業需要通過檢測或者購藥的形式附加上這些增值服務,這也是京東、蘇寧想要布局藥店的原因。「現在很多企業都瞄準醫院的處方藥市場,但對於長期用藥的患者來講,能不能醫保報銷是比較關心的問題,而網際網路購藥基本是自費。所以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想在線下門店布點,一是考慮到地方醫保是基本不可能跨區域支付;二是很多醫院的合作都要求有一定的線下藥店作為服務點。」

「醫藥電商的市場規模下,巨頭肯定要做,但是願意投入多少、能拿下多大的市場份額仍不好說。」 業內人士如此說道。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提到,處方外流是從醫院分走的蛋糕,醫生在診療的過程中是否願意讓處方流向院外都是現實考題。

相關焦點

  • 京東健康IPO:在線藥房生意 閉環未形成 | 風眼前線
    開盤後,京東健康股價高開33.89%報99.95港元,最新總市值2938億港元。其營收近九成來自在線醫藥銷售,在線醫療業務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京東健康甚至未單獨披露其規模,僅將其與數字營銷服務放在一起,兩者相加佔比不過5.6%。這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在線大藥房,而非醫療健康平臺。但得益於醫藥銷售業務的強勁增長,京東健康在過去三年「罕見地」保持盈利狀態。
  • 美團、蘇寧等電商巨頭布局藥店,專家:專業服務才是根本競爭力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2月10日,已經有屈臣氏、美團、蘇寧易購、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紛紛布局實體藥店,其中,美團的關聯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於近日申請「 美團專業藥房」的商標,國際分類涉及44類醫療園藝和35類廣告銷售,商標狀態均為註冊申請中。
  • 京東健康(06618.HK):醫藥電商龍頭企業,建設「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大...
    集團所處醫藥網際網路行業,深度布局醫藥電商和在線醫療服務兩個賽道,並戰略布局醫療信息化賽道。集團主營業務分為零售藥房業務與在線醫療健康服務業務。截止至 2020 年年中零售藥房業務的自營分支營收為 76.9 億元人民幣,約佔公司總營收 87.65%,自營分支為集團絕對核心業務。
  • 京東「猛獸出籠」,劉強東太狠了!|京東|劉強東|京東健康|...
    有人說,京東是今年資本市場最亮的星,這話不假。6月5日,京東旗下達達集團在美上市;6月18日,京東回港二次上市;京東數科、京東物流上市傳言四起,估計已在路上。現在,京東健康上市昭告天下, 將在12月8日敲鑼。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京東健康布局最早起步於醫藥電商——2013年初,京東首次開展保健品零售業務,2014年2月起,京東的醫療健康業務開始作為京東集團獨立的業務項目進行運營, 2016年,京東大藥房上線,京東正式進入醫藥電商領域,隨後全面發力,布局網際網路醫療、智慧服務等領域,2017年12月,京東健康推出了在線問診服務。2018年11月京東健康成立,並從京東集團的業務中分離出來。
  • 德國百年醫藥批發巨頭Sanacorp與HCP 海德藥房就中國市場業務達成...
    2020年疫情以來,如何保持健康已經成為全人類空前關注的話題。德國第三大藥品保健品批發巨頭Sanacorp集團關注到醫藥+電商的業務模式在各國的迅速發展,尤其在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市場積蓄著的巨大潛力。
  • 京東健康 一家靠壯陽藥和保險套撐起3000億市值的公司?
    兩家公司醫藥電商那條腿,已經開始大跨步了,而線上醫療服務也就才處於剛剛發育的階段,且成長速度相比前者會慢得多。但賣藥就沒技術含量嗎?起碼相比於兩類業務更為平衡、醫療屬性更加突出的平安好醫生來說,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的市值要高出一倍還多,足見醫藥電商業務的值錢之處。
  • 京東健康真的健康嗎
    根據其招股書,京東健康的商業模式為線上零售藥房和在線醫療健康平臺,一邊面向患者(to C)和藥企(to B),另一側連接醫生(to D)醫院(to H)實現醫藥聯動的商業閉環。 但京東健康目前九成營收都來自線上零售藥房,醫療服務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
  • 京東、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混戰大健康,下階段的打法是什麼
    似乎京東健康做到了。   12月8日,京東健康(06618.HK)港股上市首日股價漲幅55.85%超過110港元,市值達3440億港元,躋身港股網際網路醫療市值第一。阿里健康(00241.HK)當日報收股價23.9港元,平安好醫生(01833.HK)則為91.5港元。   三家港股上市公司目前均主打「醫藥電商」模式,並成為主要變現手段,但股價上則存在巨大懸殊。
  • 糖尿病市場消費潛力被激發,拜糖蘋連續多日電商平臺斷貨!
    醫保降價採集後:糖尿病市場消費潛力被激發,拜糖蘋連續多日電商平臺斷貨,供不應求,卡博平電商銷量大增阿卡波糖拜糖蘋連續多日在阿里健康大藥房和京東大藥房斷貨,圖片上為拜糖蘋在阿里大藥房斷貨截圖。圖上為拜糖蘋阿卡波糖在京東商城京東大藥房斷貨截圖。拜糖蘋連續多日斷貨後中美華東醫藥卡博平阿卡波糖片銷量大增。短短一天不到的時間,昨天到現在,卡博平阿卡波糖在京東大藥房的評論就增加了200多條。受到拜糖蘋斷貨的影響,卡博平銷量大增。據不完全統計,拜糖蘋除了在電商平臺斷貨外,在很多醫院和藥店也出現了斷貨。
  • 處方外流:上海醫藥、九州通、國大藥房做了啥布局
    得益於「醫藥分開」持續推進,處方外流正處在全面爆發的臨界點。處方外流實際上是藥品銷售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自然引得各路諸侯下場競逐。圍繞處方外流,藥企、流通企業、零售企業等進行了諸多嘗試,開始跑馬圈地。動脈網總結,處方外流主要有5種模式,我們挑選了上海醫藥、九州通、國大藥房等案例,深度解讀處方外流業務模式。
  • 京東健康3380億上市,「網際網路醫療」三巨頭必有一戰
    2011年,京東和九州通合資成立「京東好藥師」,開始試水醫藥電商領域,2013年,京東收購了青島安吉堂大藥房上線京東醫藥城。由於沒有向個人消費者銷售藥品的資格,京東醫藥城起步時的主要商業模式是B2B+O2O,即依靠2014年上線的「藥京採」提供醫藥批發。
  • 高瓴下注京東健康:劉強東的第三隻獨角獸值300億美金?
    因此,在隨後的數年間,京東成立了第三方醫藥B2B批發平臺「藥京採」,並試水在線診療、健康管理服務等領域。如今,京東健康已形成了醫藥健康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解決方案、健康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其中,醫藥電商業務依靠京東商城的數億級流量與強大的物流供應鏈體系,已成為京東健康的核心,其營收佔比達90%以上。
  • 詳解京東健康估值 網際網路醫療三巨頭齊聚港股 誰主沉浮
    目前,京東健康收入主要來源依舊是線上非藥產品銷售收入,真正的健康服務費收入佔比很小,而市場給予京東健康目前的估值不只是簡單將其定義為一家「線上大藥房」。京東健康的主營業務為零售藥房和線上醫療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於2019年按收入計,京東健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錄得總收入人民幣108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於2019年按收入計,京東健康亦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市場份額為29.8%。從收入機構來看,商品收入來自藥品及非藥產品的銷售。
  • A股連鎖藥房企業再擴容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或改寫競爭格局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也已關注到了巨大的醫藥零售市場,阿里健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健康",00241.HK)、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健康",06618.HK)以及蘇寧等企業已相繼入局,並開始著手與頭部零售藥房企業進行資源整合。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加入,無疑會讓醫藥零售市場的競爭進一步加劇。
  • 僅用14個月,超越瑞幸咖啡,500億獨角獸擬上市,系京東旗下公司!
    1 京東健康或打破瑞幸咖啡最快上市紀錄 馬雲曾經說過,下一個超過我的人很有可能出現在大健康領域。 大健康領域最大的優勢就是市場足夠大,大到可以是數十萬億。
  • 京東健康也上市了,但網際網路醫療的路仍然很長
    所以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頭部平臺依然要深入發展,而不是被當前的成績和資本的重視所「迷惑」。 一、京東健康被資本看好,但「醫輕藥重」未必是好事 京東健康於2019年5月宣布獨立運營,僅一年之後就掛牌上市。從時間上來看,雖然其上市晚於阿里健康和平安好醫生,但就其自身的發展速度而言,京東健康在京東體系中的上市節奏已經很快。
  • 京東健康即將上市,這家年收入破百億元的獨角獸是如何煉成的丨時間線
    11月15日晚,港交所官網公布了京東健康聆訊後資料集。繼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之後,京東健康即將成為第三家上市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受京東健康獲準上市影響,今日,港股京東集團大漲5.63%,報368.0港元,創歷史新高,最新總市值為1.15萬億港元。
  • 藥品網絡銷售《意見稿》消息利好大型電商和醫藥專業平臺
    由於藥物收入與醫院業績直接掛鈎,所以在過去患者大都會遇到「多開藥」,「開貴藥」的現象。由於一般人缺乏醫療專業知識,所以買什麼藥,買多少,基本上全都要尊醫囑。這就催生了一些藥品流通環節的不當做法。哪家醫藥企業留給醫院的利潤高,哪種藥品就會被優先推薦給終端消費者。而處方藥電銷模式的獲批會逐步打破醫院的壟斷地位,緩解醫院「過度推銷」的現象。
  • 京東健康什麼時候上市?來艾德一站通看港股行情!
    其中,阿里健康(00241.HK)已於2014年借殼中信21世紀在港股成功上市;騰訊旗下有丁香園、微醫集團、好大夫在線等行業頭部玩家;百度聚焦在醫療AI領域發力,9月25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作為牽頭髮起人,正式成立了一家生物計算技術驅動的生命科學公司百圖生科。 面對網際網路醫療賽道競爭激烈,選擇此刻衝入資本市場的京東健康究竟有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