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谷的特攝歷史,事實上除了大名鼎鼎的《奧特曼》系列,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作品是值得我們一看的,在這其中也不缺乏被粉絲們奉為經典的作品,例如《奧特q》系列,和《怪奇大作戰》等等,而有的作品則沒有那麼好運的,並且還是建立在當初放送反響還不錯的作品也依然如此,時至今日在各大視頻的評論區和彈幕上,依舊有許多對《詹伯A》不友好的言論,那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了這樣的局面呢?
《詹伯A》與奧特曼沒有任何關係
相信很多人會去追這部特攝,無非就是因為三點,其一就是小時候看過,現在去追憶一下,其二就是無意間找到了一部冷門特攝,甚至不知道這是圓谷的作品,其三就是因為賽羅劇場版《貝利亞銀河帝國》的緣故,在這部電影中,圓谷復活了自己曾經的特攝英雄們,而片中出現的戰機機器人詹伯特,其實就是根據《詹伯A》改編而來的人物,因此粉絲看到後,可能會誤認為這部作品與奧特曼有莫大的關係,但在看到真正的作品,不免的會感到失望,因為《詹伯A》和奧特曼最初真的沒有任何關係,只是誕生於同一家公司而已。
並且《詹伯A》所承接的世界觀,其實是與圓谷之前的《鏡子超人》有莫大的聯繫,其定義就是在《鏡子超人》兩年後的1982年所發生的故事,所以說,如果你最開始就將《詹伯A》當作是一部奧特曼,甚至是打算在劇集裡面看到奧特曼出場,那麼無疑就大錯特錯了。你只能是將這部作品當作是一部獨立作品去欣賞,所以說很多去追這部劇的朋友,可以說從一開始就定錯了自己的目標,自然會感覺到失望。
製作具有年代感
畢竟是昭和時代的作品,再加上原本就是圓谷的二線英雄,所以無論是特攝技術還是劇情都非常具有年代感,這也是一個觀影門檻,可能會有人說,為什麼許多人看昭和時代的奧特曼卻沒有這種違和感呢?這就是要說奧特曼系列較為超前的意識了。說得直白一些,奧特曼系列一直都是圓谷的大頭,所以說劇情方面,圓谷也一直秉承著初心,從宏觀的視角來講故事,其中更是不缺對於現實的反思和人文主義情懷,而《詹伯A》這部作品,才是真正符合當時日本對特攝英雄的理解而創作的故事,以《假面騎士》為例,其實昭和時代的故事是很簡單的,注重的是對於英雄人物的塑造,至於其他方面則沒有那麼注重塑造。
而《詹伯A》也是這樣一部作品,將視角放在主角身上,以此來體現故事中的核心思想,所以說看慣了圓谷的奧特曼系列,再看《詹伯A》的時候會有一點不習慣也是正常的,再加上同樣是巨大化的特攝英雄,會有一種奇妙的相似之處,但又不是奧特曼,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一種違和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加上這類作品,圓谷往往會減少經費,所以我們會看到奧特曼系列中的怪獸(皮套改一改就拿出來)。包括怪獸的聲音,大多數也是繼續使用了奧特曼系列等等,對粉絲造成了某種割裂感。
劇情具有昭和特點
就像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部誕生於昭和時期的作品,雖然說昭和時代,奧特曼中也有一種時代感,但好歹還有故事劇情作為支撐,其中更是不缺乏佳作,簡單來說就是故事較為超前,但《詹伯A》完全的昭和情懷,在今天看起來未免就有些過於剛硬了。男主就是滿腔熱血的昭和男兒,為了人類的和平而戰鬥,並且角色本身還一定要帶有一定的悲劇色彩,所以詹伯A第一集就讓男主哥哥去世了,這種具有孤膽英雄的特點在今天看起來確實不是那麼容易讓人們接受的,這也是很多人會感覺不習慣的地方,但卻是符合當時那個時代的。
關於這部作品,我個人也不會因為是圓谷拍攝的就過分的拔高,有沒有優點呢?當然是有的,劇中的特攝技術也是有非常特別的拍攝手法,劇情也是頗有新意,但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有三個點也是必須要克服的,否則你是無法接受的,其一:不要當作奧特曼,其二:接受昭和時代熱血男兒的設定,其三:忽略圓谷的省錢大法,如果拋開這些因素的話,也算是昭和時代的一部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