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星際飛船」能否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等目標?

2021-01-11 博科園

想像一下一個太空旅行者團隊從地球上發射了一架完全自動化的太空梭,把他們帶到環繞月球的一個前哨基地,並在那裡他們將踏上火星之旅。雖然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但這一奇妙的旅程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近:一艘設計用來將人送入近地軌道的自動飛船,最早將在今年夏天完成處女航行(首次)。

波音公司CST-100客機正在飛往國際空間站的藝術概念圖,圖片版權:Boeing

這艘名為「Crew Space Transportation (CST)-100 Starliner」的新宇宙飛船正在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開發,該公司通常與商用飛機有關:波音(Boeing)。這艘星輪能夠在近地軌道上搭載7名乘客,最遠可達國際空間站(ISS)。但是這一裡程碑將是最終向月球和火星飛行第一步,未來專家們將在未來的「星際間:科幻到科學事實」中告訴觀眾們。Starliner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商用太空飛行器,這是一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艙。該項目網站稱,它還將完全自主,減少機組人員的訓練時間。

Starliner最初將把太空人和科學實驗帶到國際空間站,波音公司的軟體工程師吉姆·梅(Jim May)說,該太空飛行器的自動飛行系統只需要一個太空人駕駛,使用平板電腦和觸控螢幕與大多數自主駕駛的飛船進行交互。一旦飛船將人們送往國際空間站,人類將離在月球附近建立一個環繞地球基地更近一步——在通往火星的漫長旅程之前,這是最後的一個前哨基地。這個前哨站可以幫助發射任務,首先從軌道上探測火星,然後最終將研究人員送到火星的表面,進行第一個殖民階段。

Starliner計劃於2018年底發射,可搭載7名乘客或搭載乘客和貨物,圖片版權:Boeing

該公司的材料和工藝工程師亞歷山德拉(Alexandra Deal)告訴該小組的觀眾說,Starliner還將為ISS帶來實驗,目的是改善太空生活,改進種植新鮮蔬菜的方法,以及3D列印工具和設備部件。工程師們也在制定計劃,建造一個軌道衛星基地,即月球軌道平臺通道,或者只是「通道」,把從國際空間站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月球附近。太空人將使用該通道作為一個更遙遠目標的試驗場:火星。在通道上科學家們可以開發一些技術,使太空人免受強烈輻射的影響,而這些輻射不會到達低地球軌道和國際空間站。

從地球出發的5天之旅中,在學習「地球獨立」的過程中也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火星旅行者必須做到這一點。最終這個通道可以作為火星任務的中心,作為一個燃料補給站和補給站,用於運送火星旅行者到地球和月球,以及作為飛往火星的航班的發射地點。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數據,Starliner的第一個任務——由阿特拉斯V火箭發射的一項未被確認的試飛——計劃最早將於2018年8月進行。

博科園-科學科普|文 / Mindy Weisberger / Live Science

相關焦點

  • SpaceX的Starship星際飛船為建立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做準備
    SpaceX的Starship星際飛船和Super Heavy火箭(統稱為Starship)代表了一種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運輸系統,將機組人員和貨物運送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及其他地方。
  • 載人登月飛船有突破性進展,月球基地計劃披露!
    載人登月飛船有突破性進展,月球基地計劃披露!嫦娥五號攜帶著月球樣品已經順利返回地球,這不是終點,而是中國載人登月的新起點。嫦娥五號回家後,我們期待已久的載人登月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中國航天還將進行哪些太空探索?今天波普空間與你講述中國航天的曠世計劃!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新同學請關注,老朋友請點讚!
  • NASA最新登月計劃概述科學目標 建立月球基地可行嗎?
    可能是因為受到了我國嫦娥計劃的影響,NASA又重新燃起了對於探索月球的欲望,近日,NASA公布了一份長達188頁的報告,概述了未來登月計劃想要實現的目標,並最終要建立一個月球基地。人機協同工作NASA在報告中強調,屆時,太空人在月球上最多只能呆6天半,他們將與機器協同執行相關任務。報告稱,近幾十年來,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等任務一直在從上方對月球表面進行檢查,儘管人工智慧和機器成像領域不斷取得進展,但派太空人前往月球表面進行現場勘探是一大進步。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2019年是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美國進行了重大的慶祝活動,我國國內也有報導。儘管美國贏得了載人登月的勝利,但經濟代價是巨大的。雖然有專家統計阿波羅計劃產生了大量的間接效益,但同樣有很多人反對這樣的觀點。從特別是阿波羅計劃本身是不可持續的,美國除了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帶回樣本之外,沒有在月球上建立任何基地,最後甚至連土星五號火箭都無法建造,造成人類登月中斷將近半個世紀。
  • 美國登月計劃加速,NASA公布登月太空人名單,SpaceX星艦飛船入圍
    三家公司的月球登陸器概念圖SpaceX公司目前正在開發一種為登陸月球進行優化的星際飛船,該飛船的原型機目前正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海灘的SpaceX星艦飛船工廠基地積極研發。而近期該公司「星艦飛船」原型機SN8的驚豔高空試飛展示了SpaceX團隊的工程才能。相信有朝一日,NASA的阿爾忒彌斯太空人將搭乘SpaceX的星際飛船登陸月球表面。
  • 月球基地願景:如何建立月球殖民地
    計劃的私人月球基地太空企業家Robert Bigelow(左)與Bigelow Aerospace的首席工程師之一Eric Haakonstad討論了公司月球基地的布局計劃。即時月底Bigelow航空航天工程師通過使用被引導到月球表面的一系列可擴展模塊來看到即時月球基地。
  • 人類屢次登月,卻沒有嘗試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無法生存嗎?
    在歷史上,雖然人類屢次登陸月球,但從未嘗試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對月球進行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這是為什麼呢?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水平,是否能夠在月球上進行長期的工作和生活呢?月球是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也是地球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有趣的是,站在地球之上,我們並不能一覽月球的全貌,而永遠只能看到地球的一面。
  • 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靠譜嗎?
    然而,在持續二十年的探索結束後,有關月球的話題仿佛失去了熱度,人們開始專注於火星探索,並且試圖在此建立太空基地。在有關美國停止向月球發射載人飛船的相關猜測中,有說法認為他們可能受到了外星人的警告,然而目前也沒有任何明顯的證據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線索。
  • 4年後登月!NASA這次將送女太空人上去,還要搭建月球基地
    月球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它自古與人類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到了上個世紀中後期,人類才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載人登月。而自從1969年美國實現人類首次載人登月之後,就沒有其他國家能夠達成這一項成就,就連美國自己在「阿波羅計劃」過後也未能再次登上月球。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前實現目標
    今年11月24日,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五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進行採樣返回。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然後在月球軌道進行交匯對接,航天員轉移進登月艙,飛船在軌待命。
  • SpaceX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馬斯克:將在月球建永久基地送...
    美國東部時間3月3日5時51分,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將為空間站太空人補給物資,5天後返回地球。這也成為該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及其航天團隊的重要裡程碑。
  • 馬斯克與貝佐斯的「登月之戰」,你看好誰?|世界觀
    就在人類首次登月50周年之際,2019年7月20日,美國正式公布了「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目標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存在的基地。在古希臘神話中,「阿爾忒彌斯」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狩獵女神,野獸和荒野的領主,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最重要的是,她也是後來的月神。
  • 我國新一代飛船,有希望在近期將人類送上月球,建立相關基地項目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現役的兩款載人飛船,分別是來自俄羅斯的聯盟號系列和我國的神舟系列。當然目前風頭最盛的還要屬中美俄關於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研發項目,其中依次分別是美國的龍飛船、CST-100 Starliner飛船、獵戶座飛船,以及俄羅斯的聯邦號飛船,和我國新一代飛船。就拿美國的龍飛船來說,和龍飛船搭配的,是SpaceX公司的獵鷹9和獵鷹重型兩款大推力火箭。而該項目也被認為是美國目前所有登月項目中,最具有可行性的一種方案。
  • 這回換俄羅斯出手,核動力飛船即將登月:一舉運上月球10噸貨物
    俄羅斯方面表示將開發以核能作為動力的運輸飛船,將擁有一次運輸最高10噸的能力,未來載人登月之前就可以提前將貨物送往月球,這將大大降低太空貨運成本,給各國的探月計劃提供便利。俄羅斯研發核動力飛船目前各國的探月行動中,航天員跟物資都是一同乘坐飛船前往月球的,這大大限制了每次探月能夠攜帶的物資重量,對飛船的設計也有極高要求。
  • 太空軍新武器連續曝光,美國已經準備好獨佔月球、殖民太空?
    不僅如此,在美國太空軍的徵兵廣告中,還出現了一直神秘的X-37B飛船。這種由波音公司研製的飛行器,官方名稱為「軌道實驗飛行器」,實際上是一款可以重複使用的無人太空飛船。就在上周,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正在起草一份名為《阿爾忒彌斯協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以在月球基地設立「安全區」,防止遭到其他國家和公司的幹擾破壞,同時還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誰挖到礦就算誰的。
  • 500年後,月球將被改造為「旅行者一號」星際飛船!
    人類在基礎物理取得最終突破、科技手段不斷增強、逐步徵服地球的同時,迫於生存環境的壓力,也正在將自己的文明推廣至無邊無際的星際空間。誰也不曾想到,500年後的月球將被人類改造為一艘星際飛船,讓我們來一窺究竟吧!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阿波羅11號是1969年成功發射並且登月,那是在51年前的事情了,直到今天為止載人登月任務沒有國家進行過,因此有些網友對於載人登月的真實性產生懷疑,為什么半個多世紀前人類登月之後現在不再繼續載人登月?其次太空人是如何從月球上乘坐「火箭」起飛,並且最終返回地球的。尤其是第二個問題,一些不太理解阿波羅系列探測器結構的人可能就懷有疑問。
  • 中國月球基地計劃大披露,空間站將取代美蘇
    月球基地計劃是我國探月工程下一個十年的重點任務,屆時將邀請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航天局共同參與,在月球進行長時段,大規模的科學研究,甚至開發月球資源造福人類!  月球基地計劃的第一步是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進行月球調研和技術驗證。其中,嫦娥六號將在月球南極著陸並進行採樣返回, 嫦娥七號將在月球南極對月球的物質成分,地形地貌等進行一次綜合性探測,而嫦娥八號將為月球基地建設進行技術驗證,例如,驗證3D列印技術能否在月球上蓋房子等等。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預計2030年間我國將在月球建立第一個國際科研站。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月球沒有火箭,飛船是怎麼離開月球返回地球的
    早在50多年前,我們人類就展開了載人登月計劃,前後一共有6艘阿波羅載人飛船實現登月,將6批次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還成功將太空人帶回地球。時至今日,還是很多人認為當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騙局」,在網絡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質疑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