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穿雲箭,凡人時尚來相見。關於拖延症這事,我覺得戰國時期的範雎是有記錄的最早患有拖延症的人,他曾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最近秋風瑟瑟天氣轉涼,不少捨不得不露大腿的姑娘都紛紛套上了絲襪。關於絲襪這件事,凡人觀寫的也不少,包括直男絲襪控的心理,還有什麼肉絲絲襪回潮之類的。沒看過的朋友們往前面拋拋墳,保準你大有收穫。絲襪簡直就是女生們換季時候的必備單品,現在的天氣要冷不冷要熱不熱的時候,幾條絲襪是一定要有的。但是絲襪這東西挑人,有的妹子穿絲襪,顯得身材好,而有的妹子穿絲襪,是顯得絲襪的質量很好,同時還證明自己的心態很好。
而在今年的紐約時裝周,網狀絲襪又回歸了T臺。說道這個網狀絲襪吧,相信一些騷年們腦袋中一定早已鬧不出了很多島國的影像資料吧。網狀絲襪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估計男生們比我了解,我每次看見網襪的時候腦子裡只會想一件事情,那就是穿的時候怎麼控制才能讓腳不順著窟窿眼出來呢!。但在紐約時裝周上,網狀絲襪卻和小洋裝、優雅的裙裝、甚至是夾克搭配在一起,它已經不單是性感的象徵,就像普通的肉色絲襪一樣,是一種隨性的穿搭。
總的來說,絲襪之於女人是非常重要的,拋開取悅男性的部分不談,絲襪可保暖可防曬、又炒雞百搭,還能幫忙掩蓋腿上的疤痕和腿毛,也免於鞋子磨腳,這樣看來絲襪簡直是女人的最好夥伴。不過絲襪最初可不是為女性設計的,而是服務於廣大男性的。早在16世紀的歐洲,男人們是不穿長褲的,當時的貴族為了遮蔽他們那一條條長著濃密腿毛的毛腿,才發明了輕薄的長筒襪,後來逐漸才被愛美的妹子們改變和傳播至今。
那麼,那個造福女性的絲襪到底是怎麼是怎麼流行來的呢? 在此給大家科普一下,最早的絲襪誕生於15世紀,那時的襪子生產還依賴於手工,無論是加工工藝還是生產速度上都不可與今天同日而語啦。按照現在我禍禍絲襪的程度,幾乎是一天一雙,這要是純手工生產的話,那我每天賺那點稿費全撒到絲襪廠了。到後來呢,英國人William Lee在 1589 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手工針織機,來織制毛褲。1598年又改制成可以生產較為精細絲襪的針織機,徹底改變了襪子手工製造的歷史。看來這人類下半身的幸福真的要感謝兩個李,一個為男人發明了牛仔褲,一個為女人批量生產了絲襪。不過即便是走上了機械生產的道路,在當時絲襪還是稀缺物資,只能是有錢人的專享。我很好奇那個時候的貴族有沒有「絲襪控」的,那麼貴的絲襪,這要是興之所至還能不能隨心所欲的享受撕裂絲襪的快感?
20到了世紀初,時尚已不再是上流社會的特權,各個階層的婦女都加入了追逐時髦的行列。時尚觀念被大眾廣泛的接受,女裝的造型發生了突破性的變化,女性們也一改往日柔軟的外表,大方露出健美的小腿,此時絲襪更加成為她們必不可少的配飾。但那時用來生產襪子的纖維都取自天然,如棉、羊毛和真絲,材料缺乏彈性,所以織出的襪子也很容易松垮。現代絲襪穿起來掉檔的問題都足以讓女生大抓狂,估計那時候的女性走幾步就需要提一提自己下落的襪褲吧。
說了這麼多,真正對絲襪發展的歷史產生重要影響的是杜邦公司。乍看這個名字,我還以為是杜蕾斯和傑士邦的縮寫呢,請大家寬恕我的無知吧。杜邦公司是個很牛逼的科學企業,涉足了人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1937年的時候,杜邦公司的化學師卡羅瑟斯發現:煤焦油、空氣與水的混合物高溫融化後能拉出一種像拔絲土豆那樣堅硬、耐磨又纖細的細絲——這就是傳說中的尼龍。1940 年第一批尼龍絲襪上市,售價2美元,在短短一天中72000 雙被搶購一空。但後來二戰爆發,尼龍屬於軍需用品,絲襪生產陷入癱瘓。1942 年,尼龍絲襪開始限量發售,想買也買不到。估計那時候誰能穿上一雙尼龍絲襪,跟現在誰背上一個全球限量的包包一樣牛逼哄哄。
珍珠港事件後,一雙絲襪的黑市價格已賣到3000—4000美元。我的天啊,誰借我一個時光機,我去批發點十塊錢五條的絲襪回那時候賺一個盆滿缽滿。絲襪恐慌開始蔓延,沒錢的女人只好用眉筆在腿上畫出絲襪的條紋應急,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虛榮啊!二戰後,尼龍終於恢復生產,女人們又開始搶購尼龍絲襪。後來杜邦公司又發明了的萊卡,彈性是尼龍的4—7倍,絲襪也慢慢的變得普及低廉了起來。看了這麼多,再低頭看看咱那脫下來就再也不想穿第二次,每雙壽命都超不過1天的絲襪,頓時覺得生活在現代還挺好的。
【互動】
歡樂的時光特別快,又到時間講拜拜。大家都來說說你都喜歡什麼樣子的絲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