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批准在阿拉斯加北極動物保護區進行石油鑽探

2021-01-08 環球時報

據法新社報導,本周一,美國內政部批准了在阿拉斯加原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

美國內政部長伯恩哈特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鑽探租約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被拍賣。

環保組織誓言要反擊允許在阿拉斯加東北部偏遠地區鑽探石油的舉動,那裡是北極熊、北美馴鹿和其他動物的家園。

阿拉斯加荒野聯盟執行董事亞當科爾頓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的氣候正處於危機之中,油價暴跌,各大銀行紛紛退出對北極地區的融資。然而,川普政府仍在加緊拍賣我們國家最後的大荒野,將原住民和賴以生存的標誌性野生動物置於危險之中。」

報導指出,三年前,當時由共和黨人控制的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批准了在這個龐大保護區的部分地區租賃石油租約。

伯恩哈特說:「國會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指示,我們必須執行這個指示,我非常有信心,這項工作可以以一種負責任的、可持續的、對環境無害的方式完成。」

由於油價處於15年低點,潛在儲量未知,目前尚不清楚大型石油公司會有多少競購興趣。

阿拉斯加荒野聯盟的科爾頓說:「我們將繼續在每一個地方,在法庭、國會和公司董事會上,與之鬥爭。任何尋求在北極避難所進行鑽探的石油公司,都將面臨巨大的聲譽、法律和財務風險。」

(編輯:WDQ)

相關焦點

  • 即將離任,川普開放更多北極動物保護區用於開採石油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6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星期一宣布,已經制定了開放阿拉斯加北極地區大片區域用於石油開採的最終計劃。川普(資料圖)這一決定將允許在阿拉斯加的北斯洛普開放更多的土地,這是川普政府在任期的最後幾天裡採取的一系列支持鑽探活動的行動之一。周三,位於北斯洛普的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將舉行開採權拍賣。
  • 川普提出北極鑽探石油計劃,北極熊面臨危機,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出...
    據《地鐵報》8月21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出警告稱,美國總統川普在阿拉斯加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鑽探石油的計劃可能會殺死北極熊。
  • 美國在下沉:執政四年來,川普是如何一步步賣掉北極?
    這是美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簡稱北極保護區)。它位於阿拉斯加北坡地區,也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2017年通過的《稅收法案》,是推動保護區開發的根源之一。該法案授權美國內政部制定計劃出售租約。進而啟動一項環境評估程序。最終在去年8月,允許「1002區」進行石油鑽探。作為北極保護區命運轉折點,《稅收法案》出臺前後爭議不斷。北極保護區的開發利益鏈十分清晰。當地公司是共和黨人「主要金主」,共和黨則負責推動開發油田。
  • 美國在下沉:執政四年,川普如何一步步賣掉北極?
    這是美國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簡稱北極保護區)。它位於阿拉斯加北坡地區,也是美國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 北極石油勘探計劃引爭議
    原標題:北極石油勘探計劃引爭議   科學家擔心,今年冬天在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尋找石油的計劃,可能會傷害到生活在波弗特海南部邊緣的北極熊及其幼崽。
  • 宣布撤銷艾森豪一法令,拍賣石油權
    不僅大肆換掉了五角大樓中自己看不順眼的官員,把國防部長的職務換成了自己的心腹,當地時間11月17日,更是直接宣布撤銷艾森豪一法令,直接拍賣阿拉斯加保護區石油權!現在拜登的勝面可以說是已經穩了,雖然川普的團隊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依舊沒能挽回局面,現在川普眼看著勝利無望,就開始自由發揮了,據美媒報導,川普已經下令對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石油權進行拍賣!要知道從1980年開始該地區就被指定為保護區了,之後沒有任何一屆政府對這塊地方的石油和天然氣動手,而現在的川普很顯然是真的紅眼了!
  • 美國首位原住民內閣部長或誕生!哈蘭家庭背景介紹為什麼獲得提名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謝斯河據美聯社周四報導,拜登計劃任命眾議員哈蘭(Deb Haaland)為內政部長,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提名,60歲的哈蘭是來自印第安部落的普韋布洛人,她將成為首位擔任內政部長的美國原住民。
  • 阿拉斯加:153年前美國用「零錢」買的不毛之地到遍地黃金的寶藏
    加上包括阿拉斯加在內的這三個地方均屬於北極圈,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西華德收購阿拉斯加在當時被稱為美國最失敗的一筆買賣。而此後,在阿拉斯加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金礦。人們驚訝地發現,在這塊用冰雪覆蓋的土地下方埋藏著巨大的金礦。與此同時,正是因為把阿拉斯加收入囊中,才讓美國佔有了包括阿留申群島在內的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
  • 阿拉斯加鮭魚也在等美國大選
    (圖說:阿拉斯加的布里斯托灣,也是擬建的礦區所在地 圖源/紐約時報)但對卵石礦的激烈鬥爭並沒有因此停止,該項目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再次被快速推進,並有望在今年年底獲得聯邦的最終批准。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陸軍工程兵團於周五發布了最終環境影響評測報告(EIS),報告顯示,礦區開採預計不會對當地魚類數量產生可見的影響。
  • 俄羅斯破冰船全球第一,總共擁有五十多艘,美國卻只能靠租船度日
    美國是北極地區最大的國家,近年來,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卻在不斷擴大,其他東亞國家也試圖在北極地區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因此美國一直努力保持自己在北極地區的權威。
  • 2架熊式轟炸機猛撲美國本土,距阿拉斯加50海裡,俄軍想幹嘛?
    近期,美國主導的「北極邊緣」演習拉開了帷幕,美國海軍陸戰隊和加拿大軍隊上千號人在阿拉斯加展開了實彈演習項目,按照美軍說法,這是在提升部隊在極地氣候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以應對未來的威脅。其實所謂的威脅不過是美國打算控制北極的幌子,它的真實目的就是威懾俄羅斯,不準俄羅斯獨吞北極地區的自然資源。
  • 俄羅斯當年為什麼要賤賣阿拉斯加,美國又是如何開發阿拉斯加的?
    而在距離美國本土挺遠的地方,就靠近北極的這個地方,竟然還是屬於美國?而且大家也知道,阿拉斯加這塊地方以前是歸俄國所有的,可是怎麼這一下子他就變成美國的領土了?在歷史上,俄羅斯這個國家可是最熱衷擴張領土了,所以擁有最龐大的領土面積!現在俄羅斯雖然經歷了蘇聯解體,被分裂出去了,十幾個加盟共和國以後,他依然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橫跨歐亞大陸。
  • 年輕時別去阿拉斯加,因為那裡風景優美得令人不想走
    一位美國旅行家說過 :「年輕時別去阿拉斯加,因為那裡風景優美得令人不想走。年老時一定要去阿拉斯加,沒看到那裡風景會令人終生遺憾。」阿拉斯加位於北美洲西北角,東與加拿大接壤,西與俄羅斯隔海相望,南臨太平洋和阿拉斯加灣,北接北冰洋,是離開美國大陸、世界最大的飛地。
  • 神奇的動物在哪裡:白堊紀的北極霸王——白熊龍!
    來自阿拉斯加的碎片白熊龍的化石發現於美國的阿拉斯加,這裡位於北極圈之內。在阿拉斯加北部靠近北冰洋的地方有一座名為可卡科·提古斯科的採石場,這個採石場對於古生物學家來說可是一片寶地,因為這裡經常能夠發現恐龍以及其他遠古生物的化石。
  • 海上石油鑽探市場微露曙光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今日油價12月17日報導,由於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需求損失,石油價格陷入危機,埃克森美孚宣布在南美洲東部海岸蘇利南地區獲得了一系列新發現,這對歐佩克產油國和投資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儘管危機不斷,海上石油勘探仍有可能蓬勃發展。在2014-2015年油價暴跌期間,海上石油鑽探是受影響最大的領域之一。
  • 北極持續升溫正在威脅海象及部分魚類動物生存
    原標題:報告稱北極持續升溫正在威脅海象及部分魚類動物生存   [導讀] 由美國政府贊助的一項年度國際評估報告15日顯示,北極正在繼續變暖,今年的陸地氣溫創下過去115年來的新高。   報告稱北極升溫威脅部分動物生存   據新華社華盛頓12月15日電 (記者林小春)由美國政府贊助的一項年度國際評估報告15日顯示,北極正在繼續變暖,今年的陸地氣溫創下過去115年來的新高。北極海冰和格陵蘭島冰架的融化正在摧毀海象的棲息地,並導致部分魚類向更寒冷的北部遷移。
  • 阿拉斯加戶外自然探索營:開啟冰川海釣之行
    在靠近北極的地方出海釣魚,全天海釣後品嘗「戰利品」,觀景火車縱覽北美最高峰,探索阿拉斯加土著文化……人民日報海外網組織「阿拉斯加戶外自然探索營」,帶領您深入感受極地海釣樂趣,深度領略阿拉斯加山脈和山川湖泊的壯美風光。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在1964年中央賦予國家海洋局的任務中,包括「將來進行南北極科學考察工作」;1977年,國家海洋局提出「查清中國海、進軍三大洋、登上南極洲」的目標。由於當時的對象沒有包括北冰洋,且北極地區屬於美蘇冷戰時期的敏感地區,我國開展北極科學考察也不現實。▲ 「雪龍」號科考船行駛在夜色中的大洋上。
  • 軍情瞭望:角力北極,俄不斷加強北極建設
    北美防空司令部消息稱,俄羅斯飛機進入了博福特海上空,距離阿拉斯加海岸45海裡以內,但未進入美國或加拿大領空。自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名為《美國優先海上能源戰略》的行政命令後,美國加大在北極地區的開發力度,並頻頻與俄方在北極開發問題上發生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