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證早知道│今年新能源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國資大手筆劃轉三大...
來源:中國證券網要聞精選□ 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應提升資本市場效率、功能和內在的穩定性,同時,應提升包括證券公司等在內的市場主體的競爭力,還應重視投資端,讓居民財富保值增值。□ 銀保監會圈定2020年工作重點:要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要大力做好「六穩」相關工作,推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引導資金更多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必須全面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
光伏、新能源車ETF吸金明顯 基金經理持續看好大新能源板塊
日前光伏、新能源車兩大板塊接連爆發,相關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場內價格大漲並獲得資金淨流入,3天內20億資金流入光伏ETF。 多位公募人士認為,中國新能源已克服關鍵障礙,未來數年將大舉發展新能源,長期看好包括光伏、風電、新能源車在內的大新能源板塊後市行情。 12月23日,新能源概念表現極為強勢,新能源車產業鏈等板塊繼續走強。
-
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增長 鋰電產業鏈報價提升 概念股逆勢吸金
重大事件新能源車銷量持續高增長 鋰電產業鏈報價提升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16.9萬輛,同比增速136.5%。五菱宏光MINI、特斯拉Model 3等車型的零售量領先,規模優勢逐步體現。報告還顯示,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未來購買新能源車的意願有望持續走高,或將形成對二、三線城市的示範效應。隨著雙積分政策深入推進,2021年的新能源車在高低兩端仍有巨大增量空間。點評:另據上海有色網,工業級、電池級碳酸鋰價格8日調漲1000元/噸,漲幅逾2%。氫氧化鈷、電解鎳、電池級硫酸錳也均有所上漲。
-
特斯拉要普及新能源車,蔚來不降價只想做自己
繼Model Y國產大幅降價15萬後,近日單電機後輪驅動標準續航Model Y已在美國上線, 售價4.199萬美元起(人民幣約27.19萬元),比美國雙電機長續航版Model Y便宜8000美元。特斯拉降價之瘋狂再次刷新了吃瓜群眾的底線,成本控制第一能手非特斯拉莫屬。面對此情此景,自主造車新勢力還有什麼招?
-
鋰電池行業年度策略:全球新能源車加速滲透,鋰電池高景氣持續
1 總論國內新能源車發展由補貼驅動轉換為市場化驅動,2021年將迎來市場化增長拐點。不同於以往補貼影響下的月度銷量大幅波動,2020 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逐月穩步提升; 同時 B 級及以上車型佔比提升,銷量結構優化助力長期發展。
-
新能源車爆發風口再起,歐洲大國剛剛宣布重磅措施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希望到2025年,法國能夠製造100萬臺清潔能源汽車,成為歐洲最大的生產國。另外,德國也在醞釀提高補貼計劃。機構認為,歐盟將舉行會談,商討疫情下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包括前期宣傳的取消新能源汽車增值稅以及其他一系列投資規劃。在系列政策扶持下,歐洲電動車銷量有望大幅增長,並推升產業鏈市場需求。
-
如果Topgear再拍中國特輯,會如何評價現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車?
當年的中國專輯重頭戲之一就是金港賽道試廣汽傳祺GA5和榮威350,當年在這麼多自主品牌英國人卻偏偏選上了傳祺,他們認為這輛車代表著當年中國自主造車的最高水平,至少底盤技術是來自阿爾法.羅密歐166。如果三賤客再來拍一個中國專輯,面對如今的自主品牌車型,例如領克01、長城WEY,廣汽傳祺GS8等,他們會有何感想?
-
2018新能源車企目標:廣汽/比亞迪超額完成
年銷過百萬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細分到各個新能源車企有多少?同時,那些雄心勃勃立下年度銷量目標的企業又是否完了呢?蓋世汽車選取了十多家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流車企,下面一起來具體看看他們的銷量完成情況: 比亞迪:全年銷量247811輛 目標完成率123.9% 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比亞迪共售新能源車46,650輛,環比增長55.1%,全年累計售出247,811輛,同比大增118%
-
比亞迪喜與憂:燃油車崛起,新能源車暴跌 【圖】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讓絕大部分汽車品牌都受到衝擊。4月8日,比亞迪公布了3月份銷量快報,不出意外,銷量出現大幅下滑。3月,比亞迪共售出30599輛新車,同比下降34.7%。整個一季度,比亞迪累計銷量為61273輛,同比降低47.9%。
-
新能源車概念股「泡沫」會不會破?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新能源汽車無論是從銷量增速還是從市場佔有率來看,都遠遠超過傳統的燃油車,這將會給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整車或者鋰電池以及上遊鈷鋰資源股等企業帶來盈利的大幅增長,從而形成戴維斯雙擊,也就是一方面企業的利潤逐步釋放出來,另一方面估值不斷提升。從數據來看,也驗證了新能源車行業迎來拐點。
-
新能源車補貼前售價須低於30萬元;戴姆勒放棄氫燃料電池汽車
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 -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為加快公共運輸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
機構看好新能源車板塊投資前景
,不僅再次推升了上海逾百萬外地車牌車主對於新能源車的購置需求,也為A股市場新能源車板塊帶來了新的「催化劑」。 投資前景被看好 申萬宏源證券表示,參考現有新能源車的行業滲透率,假設當前上海167萬外牌小客車保有量中,每年若有5%-8%的需求轉向新能源車,則將給上海新能源車市場帶來8萬-13萬輛的增量需求,行業帶動效應十分明顯。國金證券認為,截至目前,上海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過30萬輛。
-
2021年新能源產業鏈如何布局?華夏基金跨年策略會最新解析來了!
光伏成為平價能源之後,需求會一下爆發出來,平價區域會越來越多,今年、明年國內裝機會是非常好的一年,就是高增長。可能各個環節會有一些差異,但總體上覺得整個估值水平,明年龍頭公司應該都會在30~35倍的市盈率水平,對一些輕資產和高ROE的環節,估值水平會更高一些。 PART、04 如何看待新能源車未來發展機遇?
-
新能源車市場結構現積極變化 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
一是新能源汽車個人消費比例大幅提升至近70%,而兩年前這一比例僅為20%。二是非限購城市購買比重達到了60%。這些市場驅動因素說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越來越高,未來個人市場增量還很大。而且,我國新能源汽車車型分布較廣,覆蓋高中低端,能滿足消費市場多元化需求。
-
新能源車指數近期再創新高 該指數今年上漲81% 漲幅亮眼
新能源車指數近期再創新高,該指數今年上漲81%,漲幅亮眼。 以新能車ETF(515700)為例,今天創了上市以來的新高,收於1.803,從去年12月31成立以來,已經上漲了80%。 南都記者也邀約了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部總監成鈞對當前新能車行業進行了詳細分析。
-
如果TopGear再拍中國特輯會怎麼評價新能源車呢?
如果TopGear再拍中國特輯會怎麼評價新能源車呢?在TopGear第18季中,有一篇中國特輯。節目中三賤客對自主品牌的幾款車型進行了辛辣的點評,將自主品牌車型的一些缺點毫無保留的說了出來。但是三賤客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速度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並且預計用不了多久,中國製造將佔領全球。這些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世界矚目,從一片空白到分庭抗禮,自主品牌用十幾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外品牌幾十年的積累。
-
2019全球新能源車市成績單出爐:這10款車賣的最好
正是由於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多個車企都制定了詳盡的電動化計劃,大眾、奔馳、寶馬、奧迪等大牌車企都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推出多款電動汽車。 2019年全球共售出了約22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10%。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也進一步提升,從之前的2.1%提升到了2.5%,相當於售出的每40臺車裡有一臺電動車。
-
這些地方新能源車比例不低於80%。。。特斯拉又要火了
10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增長點。 從會議傳達的內容來看,大致內容與《徵求意見稿》類似,主要變化集中在:強調快充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的建設,以及下調公共領域的新能源車比例。
-
EV|我國今年新能源車產銷有望超去年;日本擬將電動汽車購置補貼...
來源:證券時報2、日本擬將電動汽車購置補貼提高一倍 至最高80萬日元日本政府計劃將購買純電動汽車的補貼提高一倍,最高達到80萬日元(約人民幣50470元),爭取本財年內啟動這一舉措,以促進純電動汽車普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也將增加一倍至40萬日元。
-
新能源車市場醞釀變局:降價疾風勁刮 國內車企產銷兩旺
特斯拉工廠的一位保安工作人員稱,最近幾天查車、查人、放行的工廠外圍安保工作量,也已經大幅增加。「目前我這道門每天通過的人流量就有2000到3000人,幾位門崗昨天甚至有些忙不過來。」一位在廠區外泊車後匆匆離開的某生產設備供應商工作人員向記者邊揮手邊說:「不方便多說,總之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