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上了熱搜的這條消息很沉重。
五名大學生見義勇為,手拉手搭成人鏈搭救落水的人,可其中的兩個學生不幸落水身亡。
這兩個還在上大三的年輕人,一個叫何鑫,一個叫羅東來。
他們只有21歲。
01
3月12日晚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一對情侶在河邊吵架,結果爭吵中男的落水,他的朋友趕緊下河去救。
這時路過這裡的五個大學生聽到呼救聲,就想手拉手組成人梯把人拉上來,在這個過程中,何鑫和羅東來不幸落水。
後來,經過消防和公安全力施救,起初落水的兩個人被救起,而何鑫和羅東來卻沒能平安上岸。
3月14日,劍閣縣政法委授予何鑫和羅東來等五個人"見義勇為公民"的榮譽稱號。
消息一出,很多網友都悲痛不已。
很多人贊同「見義勇為也要量力而行」的觀點,危急時刻更要理智應對,最好的辦法就是報警求助,在自己的安全都保證不了的情況之下就貿然去施救,無異於飛蛾撲火。
非但救不了別人,還搭上了自己,讓愛自己的家人朋友陷入了失去摯愛的痛苦,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是件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21歲,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就以這樣一種誰都不願看到的方式結束了。
自己的家人該怎樣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殘酷事實?
一紙見義勇為的榮譽證書再金光閃耀又能換回什麼呢?
也許新聞事件只會喧鬧一陣,我們這些看客會很快遺忘,生活漸漸回歸於平靜。
可對於這兩個孩子的家庭來說,這悲痛如何能歸於平靜?
縱有萬貫家財,不及兒女平安。
對於兩個家庭來說,這也許是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傷痛。
至親至愛就這樣消失,傷痛註定成為一枚緊箍咒,它緊緊纏繞,又時常作響。
逝者已逝,最痛苦的卻是那些還活著的人。
02
很多網友都在討論"手拉手救落水者"這種最糟糕最危險的救人方式。
這讓很多人想起了十年前轟動全國的那個"挾屍要價"的事件。
2009年10月24日,在長江荊州寶塔灣江段沿岸開展野炊活動的長江大學15名大一的學生,為了營救2名落水的兒童,採用手拉手的錯誤救援方式,雖然救起了兒童,但是由於體力不支、人鏈斷裂,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大學生最終沉沒在水流湍急的江水中。
當年這個事件之所以轟動除了因為失去三個年輕的生命的慘痛教訓之外,還因為攝影師在事發現場拍下的一張撈屍人在船頭挾屍要價的照片,讓大眾在悲痛之餘又義憤填膺。
據說當時三個學生遇難後,在場的師生苦苦哀求打撈船儘快打撈屍體,但是船主開出撈起一個1.2萬元的價格,由於現場師生沒有湊夠現金,撈屍人便將已經找到的學生的屍體系在船頭,直到學校的會計把錢送來才把屍體拉上岸。
加之後來那兩個獲救的兒童偷偷離開現場不知所蹤,這件令人氣憤又心寒的事在當時引起了全國範圍的大討論: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的英雄壯舉到底值不值?
03
之後,陸陸續續又出現了很多因為手拉手組成人鏈救人卻最終落水溺亡的悲劇事件。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訓越來越多,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安全救援和科學救援的重要性。
中國紅十字(福建)水上救援隊隊長魏勇生就曾大聲疾呼:
「切記不要手拉手用人鏈的方式救援,這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種救援方式。」
因為人一旦落水就會處於極度恐懼的心理狀態,只要能抓住一個東西,就會當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而抓住不放,這樣,組成"人鏈"救人的前面的人,往往會被溺水者死死拉住或抱住,"人鏈"因此容易斷掉,造成更多的人落水,嚴重者可致群體溺亡,所以說,手拉手下水救人就是玩命。
正確方法的方法是:
首先撥打救援電話,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藉助工具施救,比如救生圈、繩子、長棍、木板、衣物等等拋給落水者讓其抓住,拖其上岸,這樣的辦法是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
可是有的時候當救援安全跟「見義勇為」的字眼放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變得極為渺小不堪。
諷刺的是,就算是現在,當你在網上搜索十年前那場事故的消息,官方認證的百度詞條是這樣闡釋的:
長江大學見義勇為捨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鍛造一條永不斷裂的人鏈!
而長江大學的官網上在十年之後的紀念文章也赫然寫著
"10年來,我們一直用實際行動傳承著'人鏈'精神。10年、20年、100年……'人鏈'精神將永遠延續下去。"
04
於是十年過去了,這樣的悲劇還在上演,我想應該是我們的社會宣傳和學校教育出了些問題。
都說中國的教育欠缺了兩個最重要的內容,一個是生命教育,一個是死亡教育。
其實我覺得兩樣其實是相通的,一個不明白生命是何其珍貴的人是不會意識到一個人的死亡對周圍的人意味著什麼的。
前段時間引起關注的一名高中生因為不堪忍受正在開車的媽媽對自己成績的嘮叨,一氣之下打開車門跳江的新聞。
北京一個16歲的孩子因為家長沒收了手機,竟然從11樓跳下身亡的事情。
去年那起大連10歲女童被未滿14歲的初中生殘忍殺害的案件。
這樣的慘劇還有很多。
無論是傷害自己還是傷害別人,很多年輕人隨隨便便就決定了一條生命的走向,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從來沒有深刻地理解一條生命到底意味著怎樣的價值。
讓人痛心的是,比起升學壓力和題海無邊,
"人命大於天"這樣的最樸素最底層的生命教育的核心觀點到現在竟然成為了我們整個社會教育的盲點。
就像之前說的,他們不理解活著對一個人的意義,更沒有想過失去一條命對那些愛他(她)的人是怎樣的一種痛苦和折磨。
2020年3月12日的那天晚上,如果那個激動落水的男人跟他女友吵架的時候可以多想想自己的命有多重要,如果那五個孩子在跳進水裡之前可以多想想是不是還有更安全的辦法,也許結局會不一樣。
「你沒窮過,你不懂」
你想要的階層跨越,到底難在哪裡?
「鳳姐」因在美感染肺炎謠言再上熱搜,揭秘網紅鼻祖的十年蛻變
華人第一神探李昌鈺,連美國總統都不怕,唯獨只怕兩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