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現象級電視劇《三十而已》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霸佔著熱搜前排
這部聚焦現代女性題材的電視劇
或引起觀眾共鳴
或帶給大家反思
播出後引發了不小的討論熱潮
在《三十而已》裡
小青還發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孔
——
王漫妮的上司不就是咱青島老鄉傅淼嘛!
恰好這段時間傅淼就在青島
在青島的老城區
《青島時尚》專訪了這位青島姐姐
和她聊了一些與女性有關的話題
專訪 | 青島時尚x傅淼
REC
場地提供:August House八月小館(小魚山店)
重走少年路
最近幾年,傅淼回家鄉的頻率還是很高的,基本上每個月都會回一趟青島。問及理由,她說:
「以前覺得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繁華、熱鬧很好,但年紀越大越覺得,家鄉就是家鄉,尤其在你感到累或者心情浮躁的時候,回到家鄉,整個人就會放鬆下來、安靜下來。」
這次回家,傅淼還回到自己的母校——青島39中逛了一圈。
在傅淼心裡,青島是一座嫵媚的城市,它的外在和內裡有一種反差,外在有種硬朗的感覺,但骨子裡是很嫵媚的,尤其漫步在老城區,更能體會到這種感覺,所以每次回家,只要有機會,她都會去老城區,慢慢悠悠徒步逛一下。
愛演戲的青島姑娘
這個海邊長大的姑娘,打小就對文藝感興趣。
「說來也怪,我父母都不是幹文藝這一行的,家裡就只有個表哥是拉手風琴的…」傅淼開玩笑說自己也不知道身上的文藝細胞「遺傳」了誰,但就是喜歡。
喜歡歸喜歡,但她和父母從來沒想過,未來某一天,興趣愛好會變成為之堅持的一份事業。
命運的安排是很奇妙的,小學畢業後的那個暑假,傅淼正在樓下玩兒,鄰居的一句話改變了她之後的人生軌跡:
「藝校正在招生,你不去試試嗎?只有今天能報名。」
聽到這個消息的傅淼,臉都沒顧得上洗,「蓬頭垢面」地就往學校奔!
「得知消息的那會兒已經是下午四點了,當時就想著就試試唄,幸運的是在報名截止前趕到了學校,成為了最後一個面試的學生。」傅淼回憶。因為沒有提前準備,她便在面試現場臨時跳了段舞、彈了段電子琴,沒想到「稀裡糊塗」考上了。
時隔這麼多年,傅淼已經記不起當年告訴自己這個消息的鄰居是哪一位了,但她一直認為,這是自己在演藝路上遇見的第一位「貴人」。
再後來,她考入39中的藝術班,畢業後又考上上海戲劇學院,正式踏上了藝術的道路。
30+的選擇
從1999年參演第一部電影到現在,傅淼已經演了20多年的戲,飾演過的每一個角色,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京華煙雲》中可憐又可恨的曹麗華;
是《神鵰俠侶》中單純善良的綠萼;
是《青島往事》中虛榮的江湖女大嫚;
是《談判官》中的「中國好老闆」;
是《獵狐》中的讓人又愛又恨的白潔;
還是《三十而已》中王漫妮的「貴人」之一——M店店長。
到了30+的年齡,在角色選擇上,「戲痴」傅淼也有了更多新的考量:
「到了一定年齡之後,精力和體力是有限的,我覺得自己的時間就這些,所以會把精力投入到我認為值得投入的角色中去。在選擇的時候首先會考慮團隊,因為在一個專業的團隊中工作是很有激情的。」
工作的時候全力以赴,工作之餘的時間分給家人、分給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傅淼當下的選擇。
說起客串《三十而已》,傅淼坦言也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當時正巧在上海拍戲,《三十而已》的副導演找過來,希望我能過去串幾場戲。因為之前跟導演合作過,知道整個團隊很專業,就接了,本著工作的心態把戲拍完了,沒想到這部戲播出後這麼火。」
這幾年,傅淼演過不少女上司的角色,除了《三十而已》,還在《談判官》中演過楊冪的上司,作為一個「老闆專業戶」,傅淼對這一類成熟女性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我在生活中有幾個朋友也屬於這種高管,她們在工作中可能會給人一種『強勢』的感覺,但私底下接觸就會發現其實就是個小女孩,反差還是蠻大的,這種女性既要兼顧自己的社會屬性,發展事業,又要兼顧自己作為女性的一面,扮演好女兒、妻子或者母親的角色,在這之間做到平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何定義乘風破浪?
今年夏天,「30+」這個詞好像格外火,無論是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熱播劇《三十而已》,都將目光聚焦在了30+的女性群體,在社會中引發了不少熱議。
傅淼作為「30+」行列中的一位,在她看來,社會上對成熟女性的關注度提高這個現象並不是偶然發生的,看起來像是爆發式的,但其實已經在社會內部醞釀了很久,只是《三十而已》這樣的電視劇讓這個話題有了一個宣洩口、一個爆發點。
「這種現象也說明我們的社會進步了,成熟了,大家不僅僅在看一些表面的所謂的顏值、流量、鮮花之類的東西,還會深入到社會現象內部去思考一些比較深刻的東西。」
在傅淼眼中,真正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在於顏值多麼逆齡,也不一定是一個強勢狠角色,應該是像是英劇《福斯特醫生》中女主角Foster醫生一樣,在經歷了感情、事業、家庭等各種挫折和挑戰後,能夠重新站起來,依然優雅自如地面對新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