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論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演化論的一種,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時候,有人比他還早。此人是拉馬克,學理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生物教材上有他的事跡。拉馬克所提出的理論,以用進廢退假說為核心。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爭論,動物長時間不使用某個身體部位,它就會退化嗎?
聽起來還真有幾分道理,拉馬克還大膽預言,說一個動物長時間不使用某個身體部位,這個部位在其後代的身上也會漸漸丟失,或者說不長了。這不僅挑戰了神創論,還引起了以達爾文為首的生物學家的質疑,用進廢退假說有幾分可信度?德國有位學者叫威爾曼,他決定用實驗來求證,他做的這個實驗有點殘忍。
簡單來說就是切掉小白鼠的尾巴,然後再讓它們交配。二代小白鼠依然有尾巴,那就繼續切除。一直這樣重複下去,到了第十六代小白鼠,尾巴依然存在。於是威爾曼否定了用進廢退假說,轉而支持達爾文的進化論。
和用進廢退假說一樣,進化論也遭受了猛烈批判,宗教方面給了達爾文巨大的壓力,好在還有赫胥黎這個「鐵桿粉絲」支持他,還幫他和質疑者們辯論。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選擇支持進化論。
在深入剖析進化論時,他們發現了進化論的致命缺陷:生物體內若存在一種器官,不需要漸進的過程就能出現,那就證明進化論是錯誤的。進化論的核心觀點就是生物進化,每個細胞、組織和器官,都是慢慢進化出來的,不需要進化就能出現,等於是推翻了進化論,事實上達爾文在晚年時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不過他還有僥倖心理,認為這種情況並不存在。而反對進化論的人,想方設法地尋找能證實進化論存在缺陷的理論。別說,還真給他們找到了。我們知道一臺造價昂貴的機器都是由一些精密的零件構成的,而當裡面的一個核心零件壞掉,整個機器都會停止工作。
機器壞掉了,只因為一個精密零件。而在生物學家的眼裡,人體同樣是一臺機器,擁有「不可簡化的複雜性」。不論是機器還是生物體,都是一個龐大又複雜的系統。機器還有簡化的空間,去除部分零件它還能工作,生物體不一樣,缺少一個「零件」都可能導致整個系統崩潰,所以它有不可簡化的複雜性。
反對者們抓住這一點,對進化論開始了轟炸,他們用的例子是細菌鞭毛。不是所有細菌都有鞭毛的,有鞭毛的細菌就靠著它移動,鞭毛相當於細菌的腿。看上去鞭毛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它卻恰好符合了「不可簡化的複雜性」的特徵。鞭毛所擁有的全部功能,都是由各種蛋白質協調完成的。
換而言之,鞭毛系統的全部「零件」,理論上應該都是在同一時期出現的。細菌真的能做到嗎?它是做不到的,細菌畢竟只是種較為簡單的生命體,同時進化對它來說難如登天。
進化論的支持者認為,細菌在擁有鞭毛之前,其體內就有了一些蛋白質,進化出鞭毛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這個問題持續到今天都沒有解決,也不能證明進化論是錯誤的。說白了,細菌在生物界中並不算什麼,比它複雜的生物多了去了。人類能製造出先進的科技,卻沒辦法製造出一粒米。在生命面前,人類的認知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