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貓眼看世界,看貓是如何嘲笑人類的

2020-12-24 0點以後

夏目漱石有句著名的話,「今晚月色真美」。

《我是貓》是我第一次讀的夏目漱石的作品,即使不去追求其深層次的東西,這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在下貓也,名字尚無」。

由此可知,這是一部以一隻貓為第一視角的書。《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雖然書名是「我是貓」,然而書中對貓的描寫卻寥寥無幾,取而代之的是從貓的角度去觀察和評價人們的說話以及行為。

一、貓眼看人類

書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貓的主人——苦沙彌先生。苦沙彌大概就是夏目漱石的原型,因為這本書中貓的原型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

苦沙彌先生是個英語老師,他安貧樂道,深居簡出,是個牡蠣一般生活在個人小天地裡的人。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和其他人鮮有交集。為人比較正直,有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趨炎附勢,不阿世媚俗,並且有點頑固。

但是在這隻小貓看來,苦沙彌這種看不了幾分鐘書就趴在桌子上睡覺的老師:

「教師這一職業可真是輕鬆自在啊。倘若本貓降生為人,鐵定只做教師。既然大白天裡睡著覺也能勝任,哪還有吾輩貓類做不來的道理?」

水島寒月是苦沙彌的一個門生,寒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是一位堂堂的理學士,他研究的內容也是十分的高深。鑽研於「橡子的牢固度及天體運行」,「吊脖子力學」等等。最近更是要準備論文,題目叫《紫外線對青蛙眼球的電動作用之影響》,於是整天在實驗室中磨玻璃球,以求找出一顆符合青蛙眼球的代替品。

然而在貓的眼中,「這傢伙經常來主人這兒玩,來了之後,淨扯些有女人暗戀自己又似乎沒有或者這世道十分有趣又似乎窮極無聊之類不著邊際的奇怪談論。」

這隻貓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吐槽人類的行為,就連人們穿的衣服,也要鄙視一番。

「對於生來就有許多缺陷的人類來說,要求他們像貓那樣一年四季不換裝,也許有點過分。但是他們又何必非把那些亂糟糟的玩意兒套在身上度日不可呢?」

這些我們早已經習以為常的人、生活、事件,在貓的眼裡都是非正常的、荒誕的、戲謔的。而我們生活已久,可能已經麻木到無法體會出這種非正常了。

然而,看似聰明絕頂的這隻貓卻也有滑稽的時候。吃個年糕都能悟出人生真理,大概也就只有貓貓能夠做到了吧。

「雖然我是個貓,可在這一剎那間悟出了一條真理:難得的機會,會驅使所有的動物甘冒風險去做它們本來不想做的事。」

書越到後面,出場的人物也越來越多。迷亭君是小說裡的另一位神仙吐槽者,有著玩世不恭的性格,喜歡故弄玄虛、譁眾取寵。他號稱美學家,是苦沙彌的同學,各種謊話連篇。東風君是一個喜歡作詩的新體詩人,與同好之人組織了一個朗讀會,雖然對此有較高的興致和激情,但卻對作品中人物稱呼的專業術語都缺乏明確的認識和了解。

當金田一家出現時,可以說既升華了人物品質,也點出了書的主題。 面對心中只有金錢的資本家金田,苦沙彌在背後大罵他「算什麼東西!」。迷亭機敏多智,鋒芒畢露,一有機會便嘲諷金田,使他陷入窘態。寒月不慕金錢,拒絕做金田家的乘龍快婿。在他們尖刻、譏諷的語言中,卻也表達了處在黑暗之中的人民憤懣的情緒。

獨仙最後登場,看似神神叨叨,實則是一位消極主義的哲學家。但是他的消極主義過於極端,無法解決問題時最好的辦法便是不去解決,麻煩越來越多,便讓自己去習慣、適應和滿足。

貓眼看世界,看到了人類顛倒黑白、褒貶不一,看到了人類為金錢而拋卻道德與廉恥,看到了人類的妄自尊大、盲目自信,看到了人類社會的冷漠……

「原來人哪,對於自己的能量過於自信,無不妄自尊大。」「人哪,全是些體面的小偷喲!」「人,無論變得狡猾、卑鄙,還是披上表裡不一的偽裝,無不是精明的結果。」

二、「假面文人」的無奈

當時的日本處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下,政府採取一系列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於是便出現了像金田一夜暴富的人家。這時處在資本企業家和下層百姓中間的文人知識分子便非常尷尬。他們既看不起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又不甘與下層人為伍,鬱郁不得志便消沉度日。

書中的主要三個人物,苦沙彌、寒月、迷亭其實他們代表的是當時一種既不滿上層統治者又不與人民為伍的處在社會中間狀態的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夏目漱石借貓的視角批判了知識分子的自負、軟弱,將其視為語言上的巨人與行動上的侏儒。而這些假面書生其實就是社會的邊緣人,在諷刺與憤怒的背後,也隱藏著一種無奈。

三、無法逃離的結局

書的最後,貓貓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死去了——喝醉後跳入水缸中淹死。

水缸的水絕不多,水缸的沿也不高,只有15釐米, 但貓兒的爪子只有10釐米。一番掙扎後,貓兒大徹大悟:

「算了吧。別『吱吱吱』地瞎折騰了。聽天由命吧。」

人生大概也是這樣,有些事情無論去做多少的努力,有一道溝始終越不過去。就像貓的爪子永遠夠不到水缸的沿。這是大部分人的結局,連世人皆醉獨醒的貓也難免。在現實這頭巨獸統治之下,我們還是會臣服在他的腳下。

「本貓死矣。死,而後得平安。非死,不得平安。」

相關焦點

  • 人類的奇葩審美,毀了多少品種貓
    人類的各種奇葩審美,正在親手毀掉數不清的喵星人。表面上看這種著名的貓科動物生活得很好。他們被珍藏在他們的掌心。事實上與身價成正比的,是它們每分每秒默默承受著的疾病、痛苦。因此,無論受到多大的嘲笑、鄙視,還是做一隻健康活潑、無憂無慮的田園貓舒服。「波斯貓眯著他的雙眼,波斯貓踮著他的腳尖……」現實中的波斯貓並不像SHE唱的那樣神秘瀟灑。波斯貓是在16世紀經過多年的淨化和繁育,由喜馬拉雅山貓和安哥拉貓雜交而成。每當我看到波斯貓那張平底鍋的臉,還有它身邊圍觀拍照大呼,「好可愛啊」的兩腳獸,俺都會懷疑喵生。
  • 馴化貓的故事,是人類馴化了貓,還是貓利用了人類
    這是一個男人的墳墓,旁邊的陪葬品是燧石、貝殼和一隻8個月大的貓。賽普勒斯出土的最早的寵物貓這個墓葬可追溯到大約9500年前,這是世界上已知的人類和貓夥伴關係的最古老證據,比4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對貓的熱愛早多了!
  • 貓主子是如何徵服世界的?
    比如說,許多被馴化的動物有下垂的耳朵和捲起的尾巴,而家貓沒有這些特徵。更重要的是,儘管很多貓會很樂意在人腿上蜷著,它們與犬科同居者不同,還是完全能夠做到在野外生存並餵飽自己的。但在某個時點,這些野生的小傢伙們確實來到了人們家中,並開啟了「貓的世界徵途」。
  • 《我的世界》貓如何跟隨 貓跟隨方法
    導 讀 在我的世界中,貓是由豹貓馴服過來,玩家需要拿生魚吸引貓靠近(不能太近,維持在3格之外),保持不動
  • 用貓薄荷影響貓自主行為的做法是否合乎道德?貓薄荷該如何使用?
    很多養貓的鏟屎官一定見識過貓薄荷的威力:平日裡溫柔可愛的小貓竟然會沉迷於幾片「碎葉子」之下,並表現出一種「難以啟齒」的做作姿態。貓薄荷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魔力吸引我們的喵星人?它們又是如何影響貓咪行為?貓薄荷安全嗎?貓咪攝入過多的貓薄荷又會怎樣?
  • 《貓的報恩》:如果是你,該如何選擇?
    這天,小春又一次睡過頭,來不及吃早飯,匆匆趕往學校,結果還是遲到了,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包括她心儀的町田,這讓她很沮喪卻又無能為力。站起身來,用人類語言向小春表示感謝,於是一切都變得有些不一樣了。正在她懷疑人生時,貓信使來了,要邀請小春去貓王國和月牙王子成親。小春一時迷失了自我想逃避這個糟糕的世界,覺得到貓王國也不錯,每天愜意地躺著,沒有煩惱。
  • 成人的世界中的「貓的面具」——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貓和人類的關係 我國貓最早的記載是西周時期的《詩經·大雅·韓奕》,當中內容寫到:「有熊有羆,有貓有虎。」但詩句中將貓與熊、棕熊等並列在一起,似乎不是指家貓。戰國時期的《莊子·秋水》中也提到過,也沒有明確指出是家貓。
  • 《我的世界》貓怎麼跟隨 貓跟隨方法介紹
    導 讀 【九遊攻略】我的世界貓如何跟隨?
  • 《我是貓》:夏目漱石的力作,在貓咪眼中人類是奇怪的兩腳獸
    喵喵喵,我是一隻貓,在我眼中,人類是一群奇奇怪怪的兩腳獸,他們總是自以為是地做出一些讓我無法理解的舉動。人類並不知道,他們的很多行為和文化在我眼裡是如此的荒誕無稽。咦?你不信我嗎?我去找大文豪筆下的貓咪給我作證!
  • 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貓》:未被馴化的貓,用一雙眼窺探了人性
    縱觀人類,也不至於永遠蒸蒸日上,也罷,耐著性子靜等貓時代到來好了!——夏目漱石林少華曾在《我是貓》中說過,為了翻譯這本《我是貓》,他專門買了一隻貓回來觀察。貓,屬於貓科動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日本「國民大作家」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貓》,以獨特的貓視角,冷眼窺探日本社會的眾生百態。這隻貓擁有豐富的見識、並且善於思索、幽默風趣。
  • 《貓的報恩》神隱女孩和貓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如何找到迷失的自我,如何對待過去的自我,由於故事的相似性,這部電影也被許多粉絲稱為《邋遢大王奇遇記》的日本版本。如果拋開故事框架的相似性,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貓的報恩》和《邋遢大王奇遇記》在表層道德或價值取向上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基於中日不同文化背景下兩部作品中不同的世界優勢種的描寫。貓,在日本中是幸運的象徵。
  • 夏目漱石《我是貓》,以貓的視角自述的幽默諷刺小說
    《我是貓》中譯本《我是貓》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不得不說,中譯本有頗多的版本),以一個貓的視角進行自述,兼具幽默與諷刺。以貓為主角的小說,我們容易想到十九世紀初德國作家霍夫曼那部未竟的《雄貓穆爾的生活觀》,夏目漱石的《我是貓》中也有所提及(見最後一章)。這部小說共有十一章,主要描寫發生在貓的主人苦沙彌(職業是一個教師)家中的故事,大抵是苦沙彌與家人,好友迷亭、學生寒月等人之間的瑣事,以談話為主,也夾雜了不少議論。
  • 《貓的報恩》|神隱少女與貓的故事
    作為吉卜力工作室在《千與千尋》之後推出的又一新作,由新導演森田宏幸執導的《貓的報恩》於2002年與觀眾見面了。該作沿用了1995年《側耳傾聽》中的一些設定,由於前作中貓男爵的人氣空前高漲,所以此次特別製作了貓男爵攜手人類少女小春的冒險故事。影片講述了冒冒失失、神經大條的人類少女小春在貓王國的一系列夢幻經歷,並在遭遇了奇妙又不失驚現的旅途後重拾自我的故事。
  • 朋友養貓被我擼到怕,終於讓貓生崽給我挑,可惜奶貓認吃不認人啊
    以上情況還只是局限於只看遠觀而不可褻玩的程度。畢竟貓咪還是一種比較高傲的生物。況且一些貓咪流浪在外,對於人類的禁戒性還是非常強的。於是愛貓的人還得非常的克制自己,沒辦法實現自己的終極目標——擼貓。有貓的人自然可以忍著衝動,回到家中擼屬於自己的貓咪。只是就苦了那些沒貓的人了,就比如我,看見貓咪大呼小叫,背地裡卻沒有一隻貓咪,屬實寂寞空虛啊。
  • 《我是貓》:夏目漱石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之作,全文以一隻貓為主人公,通過這隻貓的眼睛去看主人苦沙彌的一家的家長裡短、交際往來,藉此映射出了當時的社會風氣等現狀,用主流的說法則是「借貓之眼,批判了明治社會迂腐的知識分子和黑暗的社會現實」。
  • 《我是貓》:有文化又深諳人性的日本貓,會解讀出怎樣的人類社會
    早年所作,登在徘諧雜誌《子規》上的《哥兒》,《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那麼這部被魯迅先生大加讚賞的《我是貓》究竟寫了個怎樣的故事呢?這部小說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其別具一格的貓的視角。
  • 孩子受傷,貓媽媽向人類求助,貓媽:請你救救我的孩子
    流浪貓很警惕,尤其是帶著孩子的貓媽媽。它們恨不得會隱身,從此消失在所有人類的視線裡。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安全,跟孩子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所以一般帶著孩子的流浪貓根本不會主動靠近人類。即使有流浪的母貓願意靠近人類,那也是跟這個人類非常熟悉,或者這個人經常給它食物。
  • 《我是貓》:一隻善思、正直、有見識卻又不會捉老鼠的貓的世界
    個人認為,世界上的文學家大致分兩類,一類是關注個人私生活領域和自我的內心世界,關注的是風花雪月、無關痛癢之類;另一類是將眼光轉向外界,本著知識分子敏銳的洞察力,針貶時弊,展開對現實、對社會、乃至對整個人類的反映。夏目漱石無疑屬於後一種。
  • 我尋思著世界上哪有長得完全一樣的貓,直到我看到這些貓……
    喵先生我尋思著世界上哪有長得完全一樣的貓?直到前兩天我分享了下圖後,大家紛紛給我投稿了自家長得一模一樣的貓。 看完大家的投稿後我想問一句:你們確定你們的貓不是複製粘貼出來的?!太像了吧!!!
  • 《我是貓》:在金錢至上的時代,如何找尋人生的美好
    就連苦沙彌家的&34;都能夠一針見血地說:"我現在明白了使得世間一切事物運動的,確確實實是金錢。這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的代表作《我是貓》裡的故事,在這本書中,作者淋漓盡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紀初,日本中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生活,尖銳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開化」的資本主義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