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有句著名的話,「今晚月色真美」。
《我是貓》是我第一次讀的夏目漱石的作品,即使不去追求其深層次的東西,這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在下貓也,名字尚無」。
由此可知,這是一部以一隻貓為第一視角的書。《我是貓》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雖然書名是「我是貓」,然而書中對貓的描寫卻寥寥無幾,取而代之的是從貓的角度去觀察和評價人們的說話以及行為。
一、貓眼看人類
書中的主要人物以及貓的主人——苦沙彌先生。苦沙彌大概就是夏目漱石的原型,因為這本書中貓的原型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
苦沙彌先生是個英語老師,他安貧樂道,深居簡出,是個牡蠣一般生活在個人小天地裡的人。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朋友,和其他人鮮有交集。為人比較正直,有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趨炎附勢,不阿世媚俗,並且有點頑固。
但是在這隻小貓看來,苦沙彌這種看不了幾分鐘書就趴在桌子上睡覺的老師:
「教師這一職業可真是輕鬆自在啊。倘若本貓降生為人,鐵定只做教師。既然大白天裡睡著覺也能勝任,哪還有吾輩貓類做不來的道理?」
水島寒月是苦沙彌的一個門生,寒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是一位堂堂的理學士,他研究的內容也是十分的高深。鑽研於「橡子的牢固度及天體運行」,「吊脖子力學」等等。最近更是要準備論文,題目叫《紫外線對青蛙眼球的電動作用之影響》,於是整天在實驗室中磨玻璃球,以求找出一顆符合青蛙眼球的代替品。
然而在貓的眼中,「這傢伙經常來主人這兒玩,來了之後,淨扯些有女人暗戀自己又似乎沒有或者這世道十分有趣又似乎窮極無聊之類不著邊際的奇怪談論。」
這隻貓可以說是無時無刻不在吐槽人類的行為,就連人們穿的衣服,也要鄙視一番。
「對於生來就有許多缺陷的人類來說,要求他們像貓那樣一年四季不換裝,也許有點過分。但是他們又何必非把那些亂糟糟的玩意兒套在身上度日不可呢?」
這些我們早已經習以為常的人、生活、事件,在貓的眼裡都是非正常的、荒誕的、戲謔的。而我們生活已久,可能已經麻木到無法體會出這種非正常了。
然而,看似聰明絕頂的這隻貓卻也有滑稽的時候。吃個年糕都能悟出人生真理,大概也就只有貓貓能夠做到了吧。
「雖然我是個貓,可在這一剎那間悟出了一條真理:難得的機會,會驅使所有的動物甘冒風險去做它們本來不想做的事。」
書越到後面,出場的人物也越來越多。迷亭君是小說裡的另一位神仙吐槽者,有著玩世不恭的性格,喜歡故弄玄虛、譁眾取寵。他號稱美學家,是苦沙彌的同學,各種謊話連篇。東風君是一個喜歡作詩的新體詩人,與同好之人組織了一個朗讀會,雖然對此有較高的興致和激情,但卻對作品中人物稱呼的專業術語都缺乏明確的認識和了解。
當金田一家出現時,可以說既升華了人物品質,也點出了書的主題。 面對心中只有金錢的資本家金田,苦沙彌在背後大罵他「算什麼東西!」。迷亭機敏多智,鋒芒畢露,一有機會便嘲諷金田,使他陷入窘態。寒月不慕金錢,拒絕做金田家的乘龍快婿。在他們尖刻、譏諷的語言中,卻也表達了處在黑暗之中的人民憤懣的情緒。
獨仙最後登場,看似神神叨叨,實則是一位消極主義的哲學家。但是他的消極主義過於極端,無法解決問題時最好的辦法便是不去解決,麻煩越來越多,便讓自己去習慣、適應和滿足。
貓眼看世界,看到了人類顛倒黑白、褒貶不一,看到了人類為金錢而拋卻道德與廉恥,看到了人類的妄自尊大、盲目自信,看到了人類社會的冷漠……
「原來人哪,對於自己的能量過於自信,無不妄自尊大。」「人哪,全是些體面的小偷喲!」「人,無論變得狡猾、卑鄙,還是披上表裡不一的偽裝,無不是精明的結果。」
二、「假面文人」的無奈
當時的日本處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下,政府採取一系列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於是便出現了像金田一夜暴富的人家。這時處在資本企業家和下層百姓中間的文人知識分子便非常尷尬。他們既看不起唯利是圖的資本家,又不甘與下層人為伍,鬱郁不得志便消沉度日。
書中的主要三個人物,苦沙彌、寒月、迷亭其實他們代表的是當時一種既不滿上層統治者又不與人民為伍的處在社會中間狀態的中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
夏目漱石借貓的視角批判了知識分子的自負、軟弱,將其視為語言上的巨人與行動上的侏儒。而這些假面書生其實就是社會的邊緣人,在諷刺與憤怒的背後,也隱藏著一種無奈。
三、無法逃離的結局
書的最後,貓貓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死去了——喝醉後跳入水缸中淹死。
水缸的水絕不多,水缸的沿也不高,只有15釐米, 但貓兒的爪子只有10釐米。一番掙扎後,貓兒大徹大悟:
「算了吧。別『吱吱吱』地瞎折騰了。聽天由命吧。」
人生大概也是這樣,有些事情無論去做多少的努力,有一道溝始終越不過去。就像貓的爪子永遠夠不到水缸的沿。這是大部分人的結局,連世人皆醉獨醒的貓也難免。在現實這頭巨獸統治之下,我們還是會臣服在他的腳下。
「本貓死矣。死,而後得平安。非死,不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