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推出新的營銷方式,姓朱的免費,有人說是姓氏歧視,你怎麼看?
審題:
判定此類型題是綜合分析題。一般答題思路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考慮到現場,答題時間有限,是什麼與為什麼部分可以結合起來講,怎麼辦部分,也就是提對策這方面,必須要回答詳細。
1.關鍵詞,新的營銷方式
營銷方式對應的主體是商業,商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這種營銷方式,如果是為了賺錢,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且我們要注意關鍵詞前面的形容詞「新」,說明這是一個創新的方式。結合當下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時代背景,這也是值得鼓勵的一點,暫且不論創新的好與壞,能夠敢於去創新,都是值得讚賞的。
2.關鍵詞。姓朱免費
姓朱免費就是一個爭議點所在。而且作為景點是屬於國營單位,再說現在旅遊景點是屬於公共資源,哪怕是當地人都不具備壟斷權力,公共資源屬於全體國民。因此姓朱免費,不管是從法律上還是道德上,一般而言都是很難說的通。但是考慮到是一個新的營銷方式,或許是故意出錯來引發爭議,讓大眾更加關註明十三陵,在爭論中不知不覺已經提高到了關注度,已經實現了營銷的目的。
3.關鍵詞。姓氏歧視。
這是民眾爭議點的論據之一。大多數民眾反對這樣一個新規,他們的理由就是姓氏歧視。對於旅遊景點的免費,我們可以聯想到教師、軍人、警察等特殊職業,為的就是這些職業為社會貢獻巨大,社會作為反饋,給這些從業者以優惠。但是不同的姓氏之間是平等的,不同於過去封建社會的家天下和世襲制。考慮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我們答題時還是應該,承認這種營銷帶來的姓氏歧視影響惡劣,不值得提倡。
答題參考:
我認為,明十三陵推出的這種營銷方式不可取。
第一,飲鴆止渴,不利於景區品牌形象建設。現代社會更加注重軟實力的競爭,特別是品牌形象,作為景區的特色資源本應該好好維護。作為最重要的競爭力,但是,明十三陵推出的新規定,姓朱的免費,這實在是飲鴆止渴。或許暫時能夠獲取很大的關注,但是更多的是批評,暫時的客流量能提高。可是不利於景區的長遠發展,因為景區在旅客中的地位降低了,旅遊景區作為第三產業,是屬於服務業。服務業更講究的是服務,旅客的滿意度降低了,雖然提升了暫時的關注,從長遠來看,也只是賠本賺吆喝。
第二,景區的新規不合法也不合理。景區推出的姓朱免費,實際上是建立在侵犯其他公民權益的基礎之上的。公共資源屬於全體國民共享,社會主義社會每個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利。作為公共資源,卻向特定的群體傾斜,雖然沒有直接侵犯到他人的利益,但是間接上對他人是不公平的。而且片面的以姓氏為標準,讓少數人享有特權,於情於理都不正確。
第三,不利於城市形象建設。旅遊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是當地的招牌,特色旅遊資源,不能單純的為了賺取利潤而存在,旅遊景點更多的應該結合城市的整體規劃。立足於長遠,作為一個城市的形象,如果散發著太多銅鏽味,對城市的綜合發展非常不利。借鑑西湖景區的發展模式,敢於免費開放,表面上損失了一些門票收入,實際上是給整個城市帶來了更大的收益。
針對這樣一個現象,我覺得有如下幾點措施:
第一,明十三陵景區應及時發布公告,糾正錯誤,挽回形象。現代社會更加包容,旅遊景區如果能夠及時糾正錯誤,作為大眾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畢竟景區也是為了爭取到更好的發展,雖然在方式上值得商榷,但是他的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相比較很多景區保守不作為,明13陵敢於去突破嘗試,是很值得肯定的。而且通過這樣一個錯誤的糾正,也是給大眾也是給其他景區上了一堂很好的公開課。
第二,以旅遊景區為龍頭,發展附加產業。中國正在走向現代化,產業也在不斷升級優化,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綜合化和多元化。旅遊景區作為城市的招牌,不能夠單純的以盈利為目的。更多的應該去開發多元發展模式,而不是走傳統的收取門票的路徑。很多城市有很好的旅遊資源,其實應該以旅遊資源為龍頭,發展附加產業形成產業鏈。旅遊景點只是一個形象,吸引更多的遊客,遊客的消費需求也更加追求質量,而不是數量,因此,延長旅遊景區的產業鏈才是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