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村裡很多人家將老宅拆掉建新房,有的老宅年代較為久遠,經歷了2到3代人,門窗是那種雕刻有各種圖案的,還有一些屏風也是有很多造型。那時經常有人上門收,給出的價格也是有一定差異,較為完整的門窗、屏風,給800到1000元不等,不少人家將它變現。
在農村,很多東西看起來沒有利用價值,但卻有人願意花較高的價格來收購,比如說豬槽,以前家家戶戶養豬時,並沒有覺得豬槽有什麼用,而養豬人少了,有的地方一個豬槽能賣上千元,這樣的反常現象,其實存在一定的商機,只不過是很多人缺乏這樣的渠道。有人專門去農村收購舊木頭,究竟有什麼用?微塵微視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變廢為寶,加工成工藝品
農村很多舊木頭,在大部分人眼中認為是沒有利用價值的,但是在一些手藝人眼裡,卻是難得的好料,如果利用得好,加工成其他的工藝品,可以賣更高的價格,從而獲得很大的利潤。比如一些實木,有可能是金絲楠木,或者是陰沉木(烏木),一些農民不清楚其中的價值,往往容易低價出售。有的農民甚至會認為是一塊廢棄的舊木料,當有人願意收購時,反而很高興出手變現,在工藝人眼中,一些看似普通的木頭,也可以製作出精美的工藝品,特別是一些舊木頭,具有一定的年代感,反而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二、打造復古風格,提升整體價值
有的人家書生氣息較重,說的好聽些,是書香門第,對一些舊木材、舊門窗等,往往願意多花錢去收集,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統一設計、利用。如果家裡有條件建房的,會藉助這樣的機會,打造出復古風格從而體現出其個人魅力,當然還有一些城裡的開發商,為了打造出不一樣的格局會藉助一些復古風格,來增加市場競爭力提升商品房的價值,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出現這種現象,往往是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種是出於個人的興趣愛好,自己到農村收集,然後做其他的安排;第二種是具有明確的商業目的,希望用一些復古的東西來實現商業利益最大化。
三、前期較低價收藏,等待後期漲價後變現
有的人把農村一些舊物件作為一種投資的方式,將農村的一些老物件賣到城裡,有時可能獲得數倍的收益,比如100-200塊錢買的老物件,在城裡可能賣到1000-2000塊錢,還有的東西甚至更貴。有的人專門搞收藏,不僅僅收購農村的舊木頭,同時還會低價收購其他的老物件,有的甚至只是為了收購老物件,擬收購舊木頭為幌子,一旦淘到較好的老古董,前期的付出就值得。當然也會有不菲的收益,這種人往往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相應的眼力,憑藉自己的經驗和人脈,來對未來的行情做一個預判,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氣。
四、收購木頭用來當建房材料
隨著新農村的的建設,不少農民有建新房的需求,在建房的過程中,需要用到不少木材,比如做門窗、樓板等,可以節省不少木材,特別是自家材料不夠的,利用之前的舊木頭,自己的建房成本也會相應低一些。還有的人專門將舊木頭加工後用來做租賃,其他人家需要建房時,可以租用相應的建築材料,這也是一種變現的方式之一,畢竟做建房材料租賃。如果全部用新的木頭,前期投入成本會比較大,而且不斷給人家租用時,自己也會覺得挺可惜,使用舊木頭,不僅投入較小,而且損壞了也不會覺得很心疼,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總之,農村有人專門去收購一些舊木頭,必然有它收購的目的,只不過是各取所需,有的村民認為舊木頭沒有利用價值,有人收購可以適當的變現,你有一定商業頭腦的人,會利用這樣的機會,為自己創造較大的利潤。當然,現實生活中,還會有一種用途,那就是低價收購過來當柴火燒,比如一些農家樂,會專門用燒柴火做飯的方式來吸引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