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老人用900根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

2020-12-22 騰訊網

11月26日,在陝西西安,83歲的張天偉花費4個月時間,用900多根竹條,3000多個綁紮,做了一輛長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戰車的動態模型。

畫面中,戰車的四匹馬以及牽繩的士兵可以靈活動起來,士兵佩戴的劍以及弓弩均可取下。據悉,老人親手製作蝸輪蝸杆,利用機械原理,讓戰車可以活動,牽馬的士兵頭可左右擺動。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陝西一八旬老人手工製作微型農具 用技藝留住「農耕文化」

在陝西鹹陽兩寺渡東村有一位82歲的老人馮強仁,他用製作「微型農具」的特殊方式記錄下了農耕文化。「農耕,是祖祖輩輩的記憶,我想把這份記憶保留下來。」馮強仁向記者表示。

馮強仁年輕時是一位木匠,通過做木匠活維持了一家人的生計。如今步入晚年的他,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觀察。馮強仁發現,機械化的農業正在取代傳統農耕方式,曾經生活中的農具也越發的少見,於是他便想到了利用自己木匠技藝,去留住正在消失的傳統農耕記憶。

把農具用木頭製作出來,正好發揮了馮強仁的專長。製作之前,馮強仁會將每件農具畫在圖紙上,然後進行選材。馮強仁介紹,不同的農具運用的木材是不一樣的,主要包括有槐木、松木和花櫚木等。最後再按照圖紙樣式等比例縮小,進行加工。

「你比方做這個鍘子或土車,就要先選木料,選好木料後,再進行繪圖,按照圖紙比例在進行下料製作,經過打磨、加工等技藝後才能完成一件『微型農具』的創作。」馮強仁說,通常製作一件「微型農具」最短需要一天時間,最長需要五到六天時間。

為了更好的展示「微型農具」,馮強仁將家中兩間房子改造成了「農耕文化展覽室」,裡面陳列著60餘件各類「微型農具」。記者在現場看到,農用大車、紡線車、風箱、木犁等農具一應俱全。這些「農具」不僅外形逼真,還能進行操作「使用」,可謂是「惟妙惟肖」。

現在製作「微型農具」已經成為馮強仁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對「微型農具」的痴迷,也感染了身邊的家人。他的兒子馮亞慶平時除了經營水果生意外,閒時都會在各處「淘寶」,收集各類農耕用具。

馮亞慶表示,為了弘揚農耕文化,平時收藏了許多現實版的農耕用具,同時為了繼承父親這門手藝,也在不斷地跟父親學習製作「微型農具」的技藝。他認為,製作「微型農具」就是為了讓下一代人,能夠了解過去的歷史。

馮強仁用技藝留住了農耕文化,為人們打開了一扇了解農具的「大門」。馮強仁表示,會繼續製作更多的農具,深挖農耕文化,把中國傳統農耕記憶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高手在民間系列:老人用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 士兵佩劍還可取下
    高手在民間系列:老人用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 士兵佩劍還可取下時間:2020-11-27 14:05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手在民間系列:老人用竹條做動態兵馬俑戰車 士兵佩劍還可取下 西安83歲的張天偉花費4個月時間,用900多根竹條,3000多個綁紮,做了一輛長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戰車的動態模型
  • 這輛「兵馬俑戰車」,能跑還能飛!
    在陝西西安,一位83歲老人歷時四個月、用900多根竹條做了一個能動的「兵馬俑戰車」,戰車的四匹馬和牽繩的士兵都能靈活地動起來。製作銅車馬風箏的張天偉老人,今年83歲,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氏風箏的傳承人。從1986年,他開始製作動態風箏,將平面風箏與風輪發動機結合起來。這個會動的兵馬俑銅車馬就是動態風箏。
  • 福建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 網友:相信古代有...
    福建木匠爺爺用榫卯工藝製作變形金剛 網友:相信古代有機關獸了  Emma Chou • 2020-12-18 18:04:17 來源:前瞻網
  • 「暖男」熱心服務83歲離家出走老人
    「暖男」熱心服務83歲離家出走老人 本站 駱小偉 揣男
  • 豐縣歡口鎮於堂村:83歲老人癱瘓在床,兩位侄媳的做法讓人動容!
    圖文:紅豔昨天早上8點3分,接到一位網友的爆料,他說在豐縣歡口鎮於堂村,有位83歲老人癱瘓在床,兩位賢惠善良的侄媳婦,不離不棄,孝敬大娘直至終老。聽著他在電話裡的敘述,我深深地被感動了,至今我的心情都還未平靜下來。
  • 83歲老人做...
    嫌孩子性格太內向,父親將9歲娃扔火車站練膽近日,浙江金華警方在巡邏時,發現一名小男孩在獨自哭泣。陝西83歲老人做西遊記動態風箏陝西西安83歲的非遺傳承人張天偉,用3個多月創作了一組動態風箏:風輪轉動,師徒四人以經典招牌動作「動」了起來↓↓老人說,自己10歲時就開始做風箏,做出的動態風箏被世界各地的愛好者搶著收藏。點讚手藝人!
  • 83歲老人因為放音樂擾民被捕,在監獄去世
    歲老人,他擾民的方式是...放音樂!因為擾民,被鄰居報警、多次被判入獄,11月23日在監獄去世了…… whaaaaat,一個83歲老人在家放個音樂就進監獄並且就這麼死了?!這位老人名叫特雷納, 2019年12月17日,警察第一次敲開特雷納家的門,並以擾民為由逮捕了他。
  • 兵馬俑的主人是誰?
    人們一向都認為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因為兵馬俑就在秦始皇皇陵旁邊,可一些人對這一傳統觀點表示了懷疑,認為兵馬俑坑雖然出土了豐富的文物,但卻沒有發現任何資料能證明兵馬俑的坑就是秦始皇皇陵的一部分。細心的人還發現,兵馬俑的俑坑裡沒有當時的新式兵器。為什麼秦始皇不用先進武器來守衛自己陵墓呢?有人還觀察到,兵馬俑坑中的大量武士梳著各種髮髻,並沒有戴頭盔,也沒有護身的鎧甲,不像一支作戰部隊。按照當時的習俗,這是不可能成為秦始皇靈魂的保護者的。另外,在兵馬俑中有許多戰車兵,但在《史記》等史籍中,秦代並沒有戰車的記載,只有使用步兵和騎兵的記載。
  • 濟南83歲老人高分通過科一,立志自駕遊全國
    對於這個問題,濟南83歲的老人趙家生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有,而且很強烈!1月8日,老人在兒子的陪伴下在濟南交警支隊車管所參加駕考科目一考試,以95分的高分順利通過考試。何以在如此高齡還要申請小型汽車駕駛證?老人說:時代好,給了我實現夢想的機會,我就是要學車,學好後還要帶著老伴自駕遊,要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這就是我的願望!
  • 保姆殘忍悶死83歲老人,事後淡定喊人處理後事,卻不知屋裡有監控
    據北晚新視覺網5月12日消息,近日,江蘇溧陽發生一件令人悲憤的事,一個女保姆趁僱主不在,用毛巾活活悶死了83歲的老人。謀害過程中,老人數次掙扎,但保姆不為所動,還一屁股坐在老人胸口悠哉搖扇,直到老人氣絕身亡。更可惡的是,老人過世後,保姆還裝作沒事人一樣,淡定地聯繫僱主幫老人操辦後事。
  •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 羈押中去世_中國網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 羈押中去世 2020-12-02 15:44:58 來源:海外網  |  作者:佚名 |字號:A+ | A-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據《紐約郵報》報導,一名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近日在羈押中去世。
  • 鎮江83歲老人手繪漫畫為抗擊疫情助力
    金山網訊 兩個多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時刻牽動著人們的心,為了打贏這場非常之「疫」,社區裡不僅有網格長夜以繼日地守護居民健康、有醫護人員衝鋒陷陣、有社區民警奮不顧身,此外,還有熱心文藝創作的志願者發揮餘熱,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以筆作槍,創作了一幅幅抗擊疫情的主題漫畫,弘揚正氣,鼓舞鬥志,用漫畫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 兵馬俑識別指南:秦始皇的「手辦軍團」
    一部分將頭髮梳成長辮貼在腦後,一部分戴著麻布做的尖頂介幘。裝備:弓弩、長兵器(戈、矛、戟、鈹、殳)、短兵器(短劍、彎刀、金鉤等)兵種:步兵、車兵技能:戰袍武士俑位於陣表,作為前鋒對敵人進行遠距離攻擊,作為後衛和側翼防止敵人偷襲。鎧甲武士俑位於陣中,和其它兵種協同作戰。
  • 兵馬俑用真人燒制而成?專家對殘缺的兵馬俑進行研究,終真相大白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大家應該聽過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故事,秦始皇也是我國第一個稱為皇帝的統治者,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爭議數不勝數,但不得不承認他在統一六國這件事上起到絕對的作用,功不可沒。
  • 又見人性,保姆捂死83歲老人,稱送走過很多人,隱蔽監控還原真相
    近日,一則保姆捂死83歲老太的消息驚爆網絡,其作案之手段殘忍,面對掙扎的老人之冷血無情。據了解,去世老人姓陳,今年83歲,當事保姆虞某某今年67歲,他們同為老鄉,虞某某從4月25日才開始正式上崗,總共在她家做了8天保姆。
  • 《小巨人運動會》鄭希怡曝女兒7歲前不會寫字,散養式教育引熱議
    該「銅車馬」由83歲的張天偉老人歷時四個月、用900多根竹條製成。戰車的四匹馬和牽繩的士兵都能活動,「銅車馬」與風箏結合能升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