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明天發布:13.3英寸屏幕塞入12英寸機身

2021-01-09 IT之家

IT之家12月9日消息 Redmi官方將於明日正式發布包括Redmi K30系列手機和新款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在內的諸多AIoT產品,今日小米筆記本官方也通過微博再度預告新款RedmiBook的一項給力特性。

據介紹,新款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實現了將一塊13.3"的屏幕放入12"機身中的目標,這樣做也使得新款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的體積更輕薄便攜,同時從昨日官方給出的海報來看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的屏幕採用了窄邊框設計,整體觀感更具衝擊力,屏幕表現值得期待。同時官微也為新款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的屏佔比數據留下懸念。

從官方公布的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配置信息來看,新款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全系標配第十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和MX250獨立顯卡。散熱方面,風扇扇葉重量減輕,還有更大的風量,更小的噪音。重新設計了散熱結構,並使用100%的全銅散熱模組和6mm直徑雙熱管。此外,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採用了全金屬機身設計及定製顯示電路板,做到了四邊框極窄,支持小米互傳功能,擁有11小時超長續航+支持快速充電。

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將於明日同Redmi K30系列一起發布,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做工作中的「全職高手」 華為MateBook 13英寸2K全面屏輕薄筆記本...
    做工作中的「全職高手」 華為MateBook 13英寸2K全面屏輕薄筆記本​僅售6999.00元​ 2019年11月01日 10:31作者:志輝編輯:志輝
  • 同價位段,為什麼推薦14英寸而不是13英寸
    說了這麼多,那麼13英寸和14英寸的筆記本的具體差異到底在哪呢?1,屏幕尺寸屏幕上的尺寸區別不是很明顯但卻是影響很大的要素。雖然屏幕對角線長度只有不到一英寸的區別(很多電腦是13.3英寸),但這幾釐米的區別,可能會讓整個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完全不一樣。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一英寸的區別在觀看體驗上差別比較大,14英寸能夠帶來稍大些的屏幕。
  • 小米Redmibook怎麼用 筆記本還能無線解鎖?
    自從小米官方公布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將於12月10日上線後,小米筆記本微博隔三差五地公布這款筆記本擁有的各種黑科技。根據最新消息,小米筆記本稱,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支持可穿戴設備無感解鎖,讓網友頓時來了精神!為了"迎接"RedmiBook全面屏筆記本的到來,小米筆記本可是連續幾天發消息預熱。
  • 12英寸MacBook復活!最便宜的蘋果筆記本電腦?
    2015年3月,蘋果對Mac系列產品線進行了調整,正式推出MacBook 12英寸。憑藉小巧、輕薄的特點,MacBook 12英寸曾一度被稱為「筆記本電腦的未來」。但是,機身做得如此輕薄是要付出代價的,MacBook 12英寸最大的缺點在於性能非常糟糕,最終使得該系列產品周期只有短短4年。
  • 11區推出超迷你8英寸筆記本:居然內置了12英寸鍵盤
    蘋果的12英寸MacBook已經是全尺寸鍵盤的極限了,但日本廠商King Jim發現了一種讓小型筆記本擁有全尺寸鍵盤的聰明方法。  King Jim最近推出了一款名為Portabook XMC10的便攜筆記本,它配備了2.4GHz英特爾凌動處理器,2GB內存和32GB快閃記憶體。
  • 2020年六款13英寸筆記本電腦推薦
    13英寸是多數人最喜歡的筆記本電腦尺寸,不太大也不太小。把性能、功能、便攜性很好地平衡在了一起。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年最值得推薦的13英寸筆記本有哪些?推薦之選:華為MateBook 1320版的集顯版配備AMD R5,其價格具有競爭優勢。
  • ...其中 5.4 英寸的 iPhone 12 將採用京東方 OLED 屏幕,機身尺寸...
    【iPhone 12採用京東方屏幕】蘋果今年將會發布4款OLED 屏幕iPhone 12其中 5.4 英寸的 iPhone 12 將採用京東方 OLED 屏幕,機身尺寸比 iPhone 9 還小,蘋果計劃在秋季發布四款iPhone 12機型,包括一臺5.4英寸,兩臺6.1英寸和一臺6.7英寸。
  • 小米 筆記本Air(12.5英寸)雲南2849元-小米 筆記本Air_昆明筆記本...
    小米 筆記本Air(12.5英寸)產品亮點為酷睿M系列處理器,輕薄全金屬機身,11.5小時超長續航,支持1C快充。感興趣的朋友可直接前往雲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55號附4號華碩官方店詳詢,關於小米 筆記本Air(12.5英寸)筆記本電腦的促銷信息也可諮詢(聯繫電話:15911577791 QQ:3196503799 )該商家。
  • 16英寸MacBook Pro體驗:蘋果史上最強筆記本電腦
    11 月 13 日,傳聞已久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正式發布,這是今年蘋果第 2 次對同一條產品線做出的產品更新,這在以往可不多見。三年前,蘋果為 MacBook Pro 引入觸控條(Touch Bar),並採用了全新的模具,時隔多年後,MacBook Pro 的設計終於又迎來一次大更新。
  • ROG 筆記本全線更新,地表最強 13 英寸筆記本來了
    ROG 筆記本全線更新,地表最強 13 英寸筆記本來了 2021 年初的筆記本市場註定是風起雲湧的,去年年底《賽博朋克 2077》發布給換機市場增添巨大助力,而英偉達 30 系顯卡來到移動端也是大勢所趨
  • 12英寸大小的筆記本性能到底怎樣 YOGA 720 12
    YOGA 720 12不僅完美的繼承了YOGA系列的經典,還將該系列的尺寸再次縮小,機身尺寸僅12寸,比一張A4紙還小。比上一代的13寸變得小巧不少,並且機身重量僅僅有1.18kg。同YOGA系旗艦產品一樣,YOGA 720 12機身選擇的是航空級優質鋁合金,並採用簡約的流線設計風格再加上金屬噴砂處理,讓機身的質感提升了很多。
  • 便攜觸控之王 細數12英寸以下觸控筆記本
    【PConline 海選導購】對於筆記本市場環境低迷的現狀來說,2012年在移動PC設備上加入觸控功能還是起到了一定抑制銷量下滑的作用。如今已是2013年,觸控類移動PC技術層面越發成熟,而隨著消費者對便攜設備的追崇,觸控筆記本電腦也向著小巧、易用的方向發展了。
  • 5英寸到6英寸 你以為手機屏幕變大很多?其實是比例變了
    黃金三月,在本月有不少手機正式發布,一度成為科技迷的狂歡。而在本月發布的手機中,屏幕尺寸大多都在6英寸以上,讓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感嘆:怎麼又是大屏手機,我想要個5.5英寸的小屏手機就那麼難嘛?筆者看著手中的三星Galaxy S20開始迷茫,6.2英寸的手機不算小屏手機嗎?
  • 科技:2018年13英寸筆記本電腦大盤點
    雖然為這些機器供電的U系列晶片並不像H系列CPU那麼快,但13英寸筆記本電腦可以處理一些最苛刻的任務,如照片和視頻編輯。雖然硬核遊戲玩家可能對集成GPU不滿意,但13英寸設備適合休閒遊戲。以下是適用於各種預算的最佳13英寸筆記本電腦。 1、最佳整體:戴爾XPS 13。戴爾XPS 13不僅僅是最好的13英寸筆記本電腦, 它也是我們最喜歡的整體筆記本電腦。
  • 被停售的12英寸款MacBook,究竟是一臺什麼樣的筆記本?
    記者 | 伍洋宇2015年3月,蘋果首次發布新款12英寸的MacBook。它小巧、輕便,在當時一度被稱為「筆記本電腦的未來」。四年多以後,蘋果7月9日通過官網更新的方式調整了Mac產品線,在發布全新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之外,停售了這款飽受爭議的MacBook。
  • 11英寸遊戲王領銜 五月新品筆記本推薦
    一直以來,筆記本的性能與便攜都是一個硬幣的兩面:為了性能犧牲機身的便攜——比如一些17英寸甚至18英寸的機器,配置雖然很強悍,但是「塊頭」實在太大了;或者為了便攜犧牲了機器的性能——比如一些超輕薄的機器,雖然用來辦公不錯,但是遇到高清影音、大型遊戲還是不足。
  • 聯想發布ThinkPad X390/T490/T590新款筆記本:最高48G內存
    MWC 2019期間,聯想更新了ThinkPad產品線,發布了X390、X390 Yoga、T490、T490s、T590等多款筆記本。X390/X390 Yoga號稱在傳統12英寸體積下塞入13英寸屏幕,前者邊框收窄了50%,後者窄了16%。
  • 超薄機身 蘋果11英寸MJVM2CH/A售5245元
    ,加上超薄機身的設計無疑是我們追求時尚的年輕人的必備品。  蘋果MacBook Air(MJVM2CH/A)採用了蘋果筆記本獨特的精密鋁合金一體成型外殼,配備了11.6英寸屏幕搭載了英特爾新平臺酷睿i5-5250U處理器,集成HD 6000核芯顯卡,同時還配備有4GB內存,128GB
  • Redmibook Air 13輕薄筆記本評測:1.05kg,輕辦公最好的選擇
    先看看我手上這臺Redmibook Air 13頂配版的硬體配置CPU:第十代英特爾酷睿i7-10510Y,四核八線程處理器GPU:intel UHD Graphics屏幕:13.3英寸16:10寬屏,2560×1600解析度,100% sRGB
  • 新品牌麥本本 15英寸小麥2筆記本評測
    115英寸小麥2筆記本  曾經一度流行於DIY市場的公模現象,如今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也開始流行起來,尤其是如今遊戲本領域的種種亂象。不過許多筆記本廠商已經脫離了公模模式,開始有一些屬於自己特色的產品出現,有的改變模具、有的增添功能、也有的在外觀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