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能打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狠人在很多人看來就是爭強好勝,與人爭狠鬥勇的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賦予了「狠人」這一詞以時代特徵,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那些敢於與命運做鬥爭的人,才是真正的「狠人」。
他們或許貌不出眾,或許現在沒有什麼成就,但他們不甘現狀,誓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把自己的一切放上人生的賭桌,欲與天公試比高。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努力讀書,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但很多人卻不屑一顧。
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靜下心來讀書,還有一些人持有「讀書無用論」的思想,不僅自己整日消遣玩樂,還看不起那些努力學習的人。
他們早早地就參加工作,在工作中見識了太多的沒有學歷卻家財萬貫的人,同時受到了他們的影響,認為人脈和機遇是最重要的。
誠然,中國是人情社會,人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少了朋友,人們將一事無成。
而機遇是畫龍點睛之筆,無論一個人多優秀,缺少了機遇,也不可能一鳴驚人。
但是他們過於看重外部因素,而忽略了由努力讀書所帶來的思想和學歷的提升,這無疑是片面的。
努力讀書的學生從來不曾少過,他們或許出身貧寒,但不甘平凡,他們或許身體殘疾,但身殘志堅,「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等詞語是對他們最好的詮釋。
在他們看來,人生的意義就在於顛覆悲慘的命運,他們的一生就是努力的一生,他們知道對於他們這種什麼都沒有的孩子來說,努力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他們敢於對自己「下狠心」,挑燈夜讀,無視他人嘲笑、貶低的目光,因為他們有信仰。
並不是信仰神明,而是最單純的信仰,為了這種信仰,他們與命運作鬥爭,面對失敗也不氣餒,是典型的「內控者」。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努力讀書讓他們心如止水,偶然的失敗也最容易使他們受到打擊,他們喜歡把自己的失敗歸因於能力不足或者努力不夠。
若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他們就會感到自卑,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若認為努力不夠,他們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從而忽略了學習策略和其他因素的提升。
因此對於這種學生來說,命運是要鬥的,但方法也是要用的,只有將與命運作鬥爭的「狠」和注重方法的「柔」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鬥贏命運。
在工作中,也從不缺乏努力提升自己從而改變命運的人。
有些人因為學歷不夠或者機遇不足去了一家很普通的公司上班,他們自覺待在這種地方沒有出路,於是便想方設法地提升自己,其中,考研、考公、考證是最多的選擇。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知識越來越重視,校外自習室逐漸多了起來。
這種自習室以盈利為目的,收取月卡或者季卡的費用,為顧客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空調以及熱水,因此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前去學習的人不僅有普通大學生,也有很多社會人士。很多員工犧牲了自己周末的時間甚至是每天晚上的休息時間而跑來看書學習。
他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而選擇放棄玩耍、旅遊以及其他一切娛樂活動,甚至是放棄了與朋友的聯絡,他們不顧一切地拼命付出,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這不可謂不狠,而且是對自己的狠。
鐵人王進喜曾經說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他們主動創造靜心學習的安靜環境,把手機關機,把飯局推掉,把耳朵塞上,他們制定懲罰措施,沒有完成任務,就要自己懲罰自己。
雖然這些方法有些「笨」,但卻體現了他們憑藉意志努力克服自己欲望、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心和毅力,不可謂不狠
與命運作鬥爭的人從不曾少過,也不曾遠去,他或許就在你我身邊。
觀察那些早睡早起的人,他們或許天生肥胖,但他們樂觀地認為「能減一斤是一斤」,因此每天早起鍛鍊。
看看那些颳風下雨都要戶外工作的外賣小哥,他們或許家境貧寒,也沒有學歷,但他們知道勞動光榮,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創造財富。
他們敢於與命運作鬥爭,他們是真正的「狠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ersonality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