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2020-12-14 36kr

最近經常逛科技展會或者參加科技活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四足機器人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了。無論是11月26日世界5G大會上亮相的宇樹科技的機器狗,11月23日浙江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展覽會上展出的中國電科集團ANYmal四足機器人,還是華為中央研究院在深圳華為線下交流活動中公布的機器狗,都讓參會者頻頻側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另外騰訊也公布了在四足機器人方面的布局和進展。

就在今年10月,專注於四足機器人領域技術研發的德魯動力也宣布,其自主研發的社交機器狗產品 KODA也將在全球開始發售,KODA也是世界首款自然交互型AI智能體。

KODA智能機器狗

提到四足機器人,大家往往總是想到美國的波士頓動力。這家公司的幾個四足機器人產品確實讓人印象深刻。不過其商業化進程也非常緩慢。今天我們發現,不僅像德魯動力等這樣新崛起的AI機器人研發企業在做四足機器人,華為、騰訊這樣的巨頭,以及德魯動力這樣的創新科技企業,居然也看上了四足機器人這個尚未爆發的市場。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四足機器人有什麼魅力,能創造什麼價值?

四足機器人是怎樣的存在?

分析四足機器人之前,我們還是先看看具體的產品吧,這樣會有直觀的認識。

中國電科集團的四足機器人ANYmal,由中電科機械人有限公司和瑞士ANYbotics公司聯合研製,重達50公斤,可負重10公斤,行走速率大概1.2千米/小時,可搭載視覺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氣體探測器、雷達、麥克風等設備,感知和探測周邊環境。資料顯示,ANYmal四足機器人能實現高低臺階跨越、橫跨間隙停滯等動作,可以應用於工農業製造,也可以作為寵物狗來使用。

ANYmal四足機器人

KODA社交機器狗則主打居家陪伴方向。KODA機器狗是總部位於美國矽谷山景城的KODA inc旗下的產品,由研發中心在成都的德魯動力研發製造,德魯動力主營AI創新賦能服務、AI生態運營服務、AI高級感知交互系統開發等業務。

KODA機器狗整體外觀設計與寵物狗的形態基本一致,集成了深度相機,一個高清攝像頭,一個液晶顯示屏,同時配備 TVOC 空氣檢測器、觸摸傳感器等傳感設備,使KODA 社交機器狗具備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可以像真實的寵物狗一樣去感知周圍的物理世界。基於多源傳感器,KODA不僅可以通過聽覺模塊分析語言、語音及語調,還可輔助視覺模塊分析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如手勢,從而形成語義。KODA通過不斷的與人的接觸,自我進化,能更加理解人類的語義,解讀人類的情感。

谷歌旗下波士頓動力公司開發的四足機器人產品已經曝光很多了,在此也不用再做過多介紹了。其產品可以完成多種複雜動作,並在海上巡邏、前線抗疫、公園保安、放牧人等場景開始應用。今年6月,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正式對外發售其四足機器人Spot,價格74500美元起(約52萬元人民幣)。

波士頓動力的Spot

從國內的大公司到創業公司,都在開發四足機器人產品。和大部分機器人一樣,四足機器人也是由機器人主體、驅動系統、控制系統構成。因為具備四足,要實現靈活的功能,對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關節驅動器是比較重要的一環。此外,高靈敏傳感器,高性能大扭矩電機、主控制模塊、AI感知交互模塊、電源管理模塊等也都是四足機器人比較重要的板塊,對於實現優異性能非常重要。

目前來看,四足機器人在技術上的主要難點集中在四個方面:

四足機器人控制模型的建立與優化;

大扭矩電機的開發;

適應多場景的AI感知模型學習與建立;

自主導航與群體智能;

四足機器人看似是新鮮事物,其實研究已經很早了。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科研院所就已經有了對四足機器人的研究。因為四足機器人是仿生機器人的一種,仿生機器人則一直是機器人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因為生物之中有大量的四足動物,且跟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狗、貓是最常見的寵物,馬、牛、驢等則在千百年來一直為人類提供者畜力,在生產生活中作用非常大。研究仿生機器人,肯定不能不研究四足機器人。

價值在哪?

回到前文中的問題,四足機器人看似離我們還很遙遠,為什麼從騰訊、華為,到德魯動力,都看上了這個領域?

理論上機器人可以做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形狀去仿造物理世界裡原有的形態,去實現這些形態所具備的功能。例如工業機器人,其實主要就是在仿造人的膀臂和手去完成製造業中的各種操作,主要就是機械臂。人形機器人也是如此。雖然機器人形態各異,但人形機器人始終是一個重要方向,總有公司去做。這是因為人形機器人有與人相似的形態,可以承擔某些人才能做的工作,比如人形養老機器人照顧老人,或者作為陪伴機器人與人進行情感交流等等。

四足機器人也是這樣,可以看做是仿生機器人,其價值在於模仿四足動物的特徵,從而在一些功能上取代四足動物。四足機器人之所以受業界關注,其實主要原因在於,四足動物是一個種類極其龐大的群體,意味著四足機器人可以模仿很多動物,有很多的應用場景可挖。

例如與人可以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動物,大多是四足動物,比如貓、狗、兔子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寵物。如果仿造它們的外形做出四足機器人,再加上AI賦能的感知能力,就可以與人進行互動交流,從而部分取代真實寵物。再比如狗等動物常常被用來看家,或者在安防、安保等場景做警犬,執行安保任務。仿製狗等動物的外形做機器人,就可以取代真實的狗去執行安保任務。牛、馬、驢等四足動物則是重要的生產工具,代替人類進行勞作。按照形態做成四足機器人,就可以負重、拉重物,在農業、物流等場景進行使用。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劉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採訪時表示,四足機器人是仿生機器人的典型代表。與雙足、輪式等其他移動式機器人相比,四足機器人具有運動靈活、複雜環境適應性強等優勢。因此,研究具有高動態性、高適應性、高穩定性、高負載能力,可被廣泛應用在救援、偵查、安保等領域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逐步成為世界各國仿生機器人研究的重點方向。

具體有哪些應用場景?

四足動物可以做寵物,做安保工作,做生產工具,四足機器人的應用場景也沿襲這樣的邏輯,具體來說,場景主要有以下幾個:

陪伴機器人會是非常重要的方向。狗和貓作為主要的寵物,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撫慰了多少當代都市人孤獨的精神世界。四足機器人可以作為貓和狗的仿生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陪伴者的角色。

與具備陪伴作用的狗和貓相比,陪伴機器人有明顯優勢:不會生病,不會死亡,主人不會經歷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也不用操心按時餵貓糧狗糧,幾天出差也不用送人去寄養,要操心的地方會非常少。這些都擊中了現在養寵物的痛點。養貓狗來陪伴,需要付出的精力會非常多。機器人則不會如此。

另外,藉助AI技術的賦能,陪伴機器人可以具備貓狗所不具備的智能。以KODA狗為例,多種感官融合,通過語音、視覺、動作、環境等多種方式進行人機互動,充分模擬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方式,使KODA狗可以成為AI 智能家庭成員,與主人有越來越深的情感聯繫。KODA狗有很強的跟隨能力,在跟隨模式下,機器人採用重識別+深度相機的方案對主人進行跟蹤,晨跑、散步、逛街都可以實現寸步不離。KODA狗還是移動的攝像機配備1300萬像素智能攝像頭,支持自動對焦、智能構圖、自動美顏、HDR、電子防抖等功能,在口令下,可以隨時跟拍,比手機拍攝更加方便。

醫療康複方面也會有很好的場景。KODA 可以應用於恢復陪伴中,為康復中的患者提供陪伴、安慰和情感支持,幫助患者建立自信,保持堅強心態。它能夠記錄患者康復的所有方面並做出適當反應,在緊急情況時需求幫助,既能夠為患者帶來實時的陪伴,也能夠起到代替工作人員看護患者的作用。而真實的寵物狗只能帶來情感上的寄託,卻不能給患者帶來實質性的幫助。

當然,機器人也有自己的不足。主人往往會撫摸寵物,擼貓擼狗,而機器狗在觸感上可能是堅硬而冰冷,不能給用戶真實感和舒適感。機器人最大的弊端就是無法擁有人肌膚的溫度,但是不過機器人有絕對的靈敏感知度,例如KODA狗可以感知到人在撫摸它,同時給出相應的反饋。

另外,機器人感知並作出反饋,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因此會有一定的反應延遲,給人的感覺是,不會像真實寵物那樣靈動可愛。這一點需要技術來解決。KODA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不同於傳統的機器人行業,為了與區塊鏈產業進行深度融合,KODA搭載了算力驚人的邊緣計算平臺,使用多核GPU加速運算。例如,經過代碼和硬體的優化,人臉檢測算法可以運行到了千分之4秒,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人類的反應速度。

除了陪伴,四足機器人在安保、安防等場景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在大型安保活動中,總會有訓練有素的警犬的身影。四足機器人作為仿生品當然也可以出現在安保場景上。配備了更高能量密度電池以及更大的扭矩電機後,四足機器人可以有更強的耐力,更快的速度與負重能力,有更好的驅動器和控制系統後,四足機器人還可以實現比警犬更快的奔跑速度,從而更好地做好安保工作。

家庭安保方面,四足機器人會更容易上手一些。例如KODA可以設定固定時間及路線進行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主人;可以精準識別人性異動/哭聲檢測/異響監控,實時監測攝像機畫面中的人物,360度高清查看畫面,提供高清畫質,實時查看屋內的情況,掌握家中的動態。此外KODA搭載多源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燃氣洩露和火災煙霧,並立即發出警告。也就是說,四足機器人的感知能力和信息傳遞能力是遠超過動物的。

而且相比於警犬,四足機器人不需要進行專業訓練,直接可以通過程序讓機器人去執行任務;四足機器人不會恐懼和退縮,也不需要退役,服務能力會更強。

當然警犬的靈活性與速度是目前的四足機器人還比不上的,也是下一步技術需要去突破的方向。

在軍事上,四足機器人當然也會有很多的場景可以去發揮,比如排雷、物資運輸,甚至格鬥等。

總結來說,四足機器人前景無疑是光明的,在陪伴、安保等方面將有很好的應用場景。未來的四足機器人將是高度智能體,同時具備敏捷的身手,可以在陪伴、安保等場景上發揮越來越大的價值。當然,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技術與產品的進一步完善,以及成本的逐步降低。當性能足夠好、價格進入普適區間時,四足機器人將迎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相關焦點

  • 騰訊、華為、德魯動力,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騰訊、華為、德魯動力,為何眾多科技廠商入局四足機器人? 最近經常逛科技展會或者參加科技活動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四足機器人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了。
  • 四足機器人將是產業下一個爆發點?
    比如,紅杉資本、高瓴創投、創新工場、字節跳動、美團、商湯科技、聯想、百度風投等。 「投資人把創始人堵在辦公室一定要籤署投資協議,所以,今年無論是 To B 還是 To C 機器人都很火。」前述行業人士說。 三個月前,阿里巴巴發布物流機器人小蠻驢,並發布機器人平臺,正式入局機器人賽道。
  • 對標波士頓動力,「宇樹科技」打造多款高性能四足機器人
    早在2017年,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樹科技)就推出了他們的四足機器人萊卡狗(Laikago),這也是國內首個正式對外發售的高性能四足機器人。
  • 四足機器人亮相智博會,引領智能化生活
    展會期間,過道上有一隻小小的身手敏捷的仿生四足機器人引發觀眾頻頻駐足。 與傳統輪式和履帶式機器人相比,四足機器人具有更好的平衡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因為四足機器人是一種形似機械狗的機器人,它的足形能適應複雜路面的行走,能完成爬樓梯、奔跑、前進、後退、側行等多種動作,因此四足機器人被稱為機器狗。
  • ​機器人爆發,能從「潮玩」開始嗎?
    今年機器人賽道正成為香餑餑。包括大量頭部投資機構湧進,更包括一些網際網路、硬體廠商布局。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極客公園,「今年機器人領域投資情況,與往年相比,事件數量變少了,但實際上熱度在上升。因為今年頭部機構都進來了,整個機器人市場估值抬得很高,包括頭部項目有很多重合。」
  • 服貿會「科技範兒」十足 機器人集體「秀才藝」
    【解說】9月7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正在舉行,作為服貿會上的一大亮點,「科技範兒」十足的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解說】在服務機器人展區,一款搖頭擺尾的「機器狗」成為最具人氣的「明星」。後空翻、測滾、爬樓、跳舞……每做一個動作都會引來人們的歡呼叫好。  【現場畫面】  【解說】據介紹,敏捷靈活的「機器狗」其實是四足機器人,通過模仿四足動物「步態」,「機器狗」能夠適應各種複雜路況,可廣泛應用於安防巡檢、物流作業、勘測探索、公共救援等工作。
  • Solo 8四足機器人:打造成本變更低且對外開源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的Spot機器人頻頻登上新聞頭條,因為其中一些機器人被用於幫助解決新冠肺炎大流行帶來的新限制。這可能會讓人們對四足機器人產生更大的興趣,但Spot的成本很容易就超過5萬美元,而且開發自己的機器人通常需要數年時間且需要幾個團隊協作。 不過日前,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工程師設計出了一種其他人可以在其上構建的四足機器人。
  •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打開APP 騰訊四足移動機器人Jamoca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發表於 2020-12-11 15:20:59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打造了一隻輪滑四足機器人!
    導讀隨著與四足機器人相關的各項技術越來越成熟,似乎做一隻正經的機器狗已經不是各大四足機器人研究機構願意做的事了。他們忙於為這些機器狗們開發各種特殊技能,這不前腳一隻四足機器人猛拉大飛機的視頻餘熱未散,後腳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便為我們呈現了一隻輪滑技能滿分的機器狗。
  • 義大利發表四足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成果 成功拉動3.3噸的飛機
    4 月,來自波士頓動力的 10 只 SpotMini 四足機器人共同拉動一輛大卡車的場景?如今,四足機器人領域又出現了一個「強力」競爭者,而且,不再滿足於拉卡車,而是拖飛機了。 近日,2019 世界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院(ITT)的研究人員在會議上發表了這項四足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成果。
  • 不用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四足機器人「憑感覺」越野:ANYmal登上...
    ANYbotics 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種穩健的控制器,用於在充滿挑戰的地形上進行盲四足運動。該控制器僅使用聯合編碼器和慣性測量單元的本體感受(proprioceptive)度量,這是腿式機器人上最耐用最可靠的傳感器。控制器的操作如下圖所示。該控制器被用於 ANYmal 四足機器人的兩代版本中。
  • 2020,一線基金入局機器人|甲子光年
    其中,雲鯨智能、思靈機器人的同輪次融資中,也有紅杉的身影,且紅杉和高瓴都已分別加注思靈3次和4次;此外,紅杉還投資了梅卡曼德、倉儲物流機器人公司Syrius炬星和送餐機器人公司普渡科技,紅杉中國種子基金投資了四足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而雲鯨也分別在今年4月和6月獲得了源碼資本的兩輪投資。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53萬!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Spot...
    波士頓動力四足機器人 Spot開售 還可遠程診斷新冠病毒波士頓動力公司宣布開始向美國公司出售四足機器人 Spot,該機器人可以爬樓梯,穿越崎嶇的地形。設計師表示,其能夠比其它大多數四足機器人都更輕鬆和安全地工作,預計售價不超過幾千歐元。Solo 8 項目匯集了廣泛的專業知識,全球任何實驗室都可以在線上下載文件和列印零件,然後自行採購其它所需的零件。
  • 四足仿生機器狗外形相當科幻,美軍帶其保衛基地
    文/白夜如今的軍事發展體系已經逐步邁向現代化發展,優秀的武器裝備優於其他裝備的原因就是其具備現代先進科技的支持,能將最新的科技發展融入到武器中,才能實現突破性的發展。此外,美軍此次還展示了一款四足仿生機器狗,主要用於軍事基地和機場的防衛任務。據了解,這種仿生機器狗由美國幽靈機器人公司製造,它的專業名稱應該是四足無人地面載具。此次參與演示的機器狗屬於「Vision 60」型,它的設計功能十分廣泛,主要用於執行檢查、情報偵察、監視、測試、分布式通訊和持續警戒等任務。根據幽靈機器公司的說法,這種機器狗的幾乎是「無所不能」的。
  • 2020,一線基金入局機器人 | 甲子光年
    其中,雲鯨智能、思靈機器人的同輪次融資中,也有紅杉的身影,且紅杉和高瓴都已分別加注思靈3次和4次;此外,紅杉還投資了梅卡曼德、倉儲物流機器人公司Syrius炬星和送餐機器人公司普渡科技,紅杉中國種子基金投資了四足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而雲鯨也分別在今年4月和6月獲得了源碼資本的兩輪投資。今年7月,源碼又與光速聯合領投了斯坦德的B輪融資。
  • 四足智慧機器人HyQReal可拉動三噸重飛機
    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動態腿部系統實驗室自2010年左右開始使用液壓四足智慧機器人--我們首次在IROS 2011上遇到他們的HyQ研究平臺,從那時起他們一直在使用它進行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近日,IIT宣布推出一款名為HyQReal的全新升級的四足智慧機器人。
  • 各大廠商為何熱衷智能手環、藍牙耳機?用戶或「被迫」買藍牙耳機
    仔細看看現在市面上的智能周邊產品,大多都是出自各大手機廠商。那麼為何手機廠商,突然就對智能周邊產品動手了呢?如果說到智能手環、掃地機器人等,很多人都會想起小米來。在很多人心目中,小米本來就在做這些產品。這是由於小米的先見之明,小米10年成立,沒過幾年就大力發展智能周邊產品。這個時候像藍綠廠等,都還沒有及時反應過來。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據介紹,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這兩項進展均來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屬於移動方向上的技術突破,也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
  • 紐約大學展示低成本的Solo 8開源四足機器人原型
    本文轉自【cnBeta.COM】;儘管波士頓動力公司的Spot四足機器人已經上市,但它的售價也高達7.5萬美元(53萬 RMB)。據悉,Solo 8旨在向研究人員提供低成本的開源機器人模型,希望大家能夠分享數據而讓彼此獲益。 同樣的想法,已經在加州Willow Garage發布的PR2機器人項目上提出過。 除了支持多種步態和行走方向,Solo 8的扭矩控制馬達和驅動關節還允許跳躍、在遭到碰撞後恢復行走,以及保持方向、姿態和穩定性。
  • 科幻電影畫面成真,美軍首次採用四足仿生機器狗
    如今,已有類似的科技出現,據美國The Drive網站「戰區」專欄近日報導,在美軍對其「先進戰鬥管理系統」的演示中,出現了一隻吸引目光的機器仿生狗。美國空軍在其保護內利斯基地機場的一個日常任務中,首次採用了這隻四足仿生機器狗。這些機器狗來自「幽靈機器人」(Ghost Robotics)公司,他們的功能包括檢查、情報偵察、監視、分布式通訊和持續警戒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