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玩具設計師,他喜歡把卡通形象都解剖一遍

2021-01-09 好奇心日報

Jason Freeny 是一名玩具設計師。你可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他最著名的「解剖系列」玩具在網絡上已經流傳了很多年了。

「解剖系列」通常是這樣的,它開始於一個大家都不會陌生的形象,比如用氣球紮成的小狗、薑餅小人、甚至是《玩具總動員》中的土豆先生。他們被做成玩具,半邊身子就是這些形象原本的模樣,而另一邊則被解剖露出森森白骨。Jason 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如果這些形象跑去醫生那邊照 X 光片,那麼這就是 X 光片會呈現出來的樣子。

Jason 的第一個「解剖系列」玩具是氣球紮成的小狗。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當時 Jason 住在紐約的一套小公寓裡,以幫別人畫插畫為生。氣球狗對他來說有一些特殊的意義,「當它漂浮在空中的時候,我感覺它就是我的意識的象徵,無拘無束,能夠思考」。

在 Jason 看來,氣球狗是一種活的生物,這讓 Jason 覺得氣球狗身體當中一定存在著一副骨架。於是他就開始自學法醫學和解剖學,試圖找出氣球狗真正的「身體結構」。第一個屬於「解剖系列」的形象就這麼誕生了,在那之後 Jason 又開始探索小熊軟糖、薑餅人的「身體結構」,並陸續畫出了這些形象的插畫。

把這些插畫做成真實的玩具是一年以後的事情了。在繪製插畫之餘,Jason 也同時為玩具做一些概念設計方面的工作,然後試圖把這些設計賣給美泰、孩之寶這樣的大廠商。再加上,Jason 在大學裡學的就是工業設計方面的專業,他對自己的插畫進行了更細緻的調整,以便它看上去真的像是能夠被大規模生產成玩具。

最終一家名為 Fame Monster 的公司接受了 Jason 的設計,「解剖系列」玩具正式開始量產。有趣的是,Fame Monster 本來生產的就是教學玩具,其中對於實物的解剖是他們最擅長的領域之一。

兩年前,Jason 在亞洲找到了一個新的合作夥伴。歐傑盛是一個新加坡的藝術家,在當地創立了一個名為 Mighty Jaxx 的玩具品牌。他很喜歡 Jason 的「解剖系列」,希望能夠和 Jason 合作。

在歐傑盛最初的構想中,Jason 要和另外一個奧地利的藝術家共同開發一個新的玩具系列,但這顯然不能算是一次合作的成功。「要麼他做出一個雕塑,然後我來上色,要麼我來設計,他來上色,」 Jason 回憶說,「這兩種情況下,都會有一個人的角色僅僅只是工具。」最後,在 Jason 的建議下,歐傑盛決定就直接繼續生產 Jason 的「解剖系列」。

兩年過去,Jason 的解剖系列賣得還不錯。「這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系列。」歐傑盛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現在每年的銷量大概有接近 10 萬左右。」按照在淘寶上,每一個玩具的平均售價在 200 元左右,銷售額可以達到千萬人民幣的級別,這對於 Jason 來說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在和歐傑盛以及 Mighty Jaxx 達成合作之前,Jason 的生活並不算太寬裕。「我失去了我的工作,我必須要做點什麼能夠賣出去的東西,」 Jason 說,「這是一種必須。」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拮据的生活是 Jason 的常態。從紐約的 Pratt Institute 的畢業以後,學習工業設計的 Jason 沒能找到一份工作,只能在一家書店裡做理貨員,把書本按照字母排序堆放到書架上。

之後在朋友的介紹下,Jason 進入娛樂業,開始為電影製片廠繪製壁畫,就是在攝影棚中充當背景的那些道具。接下來,Jason 又輾轉 MTV、ESPN 等多個電視頻道,為攝影棚做設計。「然後經濟形勢一下子垮了,我也失去了我的工作。」 Jason 說。

在這種情況下,「解剖系列」對於 Jason 來說意義重大。它不僅是這位獨立設計師的一個得意作品,也為他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即便如此,Jason 對於未來也依舊有些不安:「我總是在思考,如果這一切(解剖系列玩具)都結束了,我能做什麼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不過,暫時 Jason 還不用太關心這個問題。在 Jason 和歐傑盛的合作中,Mighty Jaxx 會負責玩具的製造、銷售等一切除了設計以外的環節,而且歐傑盛表示會和 Jason 長期地合作下去。

另一個好消息是,Mighty Jaxx 這家新加坡公司正在努力開拓中國市場。在不久前的上海漫展上,歐傑盛就把 Jason 帶了過來進行籤售。場面十分熱鬧,一位幫著看攤的工作人員用「忙不過來」來形容銷售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Jason 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的藝術創作之上。他會形容自己有兩個部分,藝術的和不那麼藝術的。在考慮如何把一個設計做成大規模銷售的玩具時,不那麼藝術的 Jason 可能佔據了上風,但更多時候 Jason 還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雕塑家。

在他個人網站的醒目位置有一件名為 Persistence of Existence (存在的延續)的作品,是一片奶酪被做成莫比烏斯環的形狀,而且還在不停地融化。Jason 說,這件作品的意義借用了奶酪在英文中的一個影射 cheesy,意思是劣質的、低劣的,希望能夠從這件作品中傳遞出一種對現實的嘲諷以及幽默。

「就像是那些麻煩的事情永遠都停不下來一樣。」

Persistence of Existence

關於 Jason Freeny 的作品和他本人,我們還和他聊了些別的東西。

Q = Qdaily

J = Jason

Q:你的作品中有一些大公司的卡通形象,像是樂高、米老鼠、Hello Kitty 等等,這些大公司對你使用這些形象的反應是什麼?

J:一開始他們很生氣。我最早使用的這樣的形象是樂高小人,它有一個方方正正的身體,我覺得它會有一副非常酷的骨架。我把樂高小人的骨架放在網上的時候,我真的嚇壞了。我不想冒犯任何人,但是只要我們不大規模生產這個玩具,它作為一種藝術作品是沒問題的。當然很快,這些公司就來聯絡我了,希望我能停止。有些態度很粗魯,有些人會說你的作品真的很酷,但你需要停下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看到了消費者的反應,就開始放鬆下來,開始接受我的作品。

Q:把玩具做成解剖的樣子,你有沒有擔心過會嚇到孩子們?

J:我把我的孩子帶到我們的兒科醫生那裡去。我給他們展示了我做的東西,當時他們大概三四歲左右,他們指著那些身體器官,一點也沒有害怕。我的兒科醫生說你做得不錯。我後來意識到,孩子們並不會對此感到驚恐,反倒是家長們會害怕。對於解剖的物體的恐懼其實是一個習得的習慣,被鬼怪、恐怖片、萬聖節的那些骷髏培養出來的。

Q:你在設計這些「解剖系列」玩具的時候,你是把他們當做藝術來設計的,還是當作可以大規模生產的玩具來設計的?

J: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學的是工業設計。我接受的訓練就是設計工業產品的原型,所以他們看上去像是能夠在商店裡購買到的東西。但我內心還是一個雕塑家,一個藝術家。當我在設計的時候,我的想法是設計這些形象的解剖學模型。我覺得這是藝術,而不是什麼用來大規模生產的玩具。我想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它可以是很美的東西。

相關焦點

  • 恐怖玩具:卡通人物慘遭美設計師扒皮露骨骼
    如果卡通人物有著人類的骨架會是什麼樣的呢?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紐約設計師詹森·弗裡尼(Jason Freeny)將卡通人物的一半外皮剝去,展示了他們如果擁有人類的骨架和器官,身體裡會是什麼樣子的。這些「遭殃」的卡通人物包括芭比娃娃、凱蒂貓、藍精靈和馬鈴薯先生等廣為人知的形象。
  • 生活家丨他肢解卡通人物,不但沒毀童年,還倍受追捧
    來自紐約的藝術家Jason Freen,喜歡對卡通人物進行解剖,米奇、馬裡奧、Hello Kitty…… 這些童年記憶中的可愛角色,經過他的
  • 解剖玩具的清奇骨骼和內臟,你見過嗎?
    拼裝玩具為了增加互動,他還將一部分玩具設計成透明的,內部每個零件都可以拆卸組裝,試問這樣的玩具怎們能不讓人手癢心動呢!Jason Freeny與薑餅人Jason Freeny與樂高關於動漫形象的選取Jason Freeny的腦中有清楚的規劃,從情感層面,他會選擇自己和孩子們喜歡的動漫人物,為了服務於創作,他會側重一些形態怪異,不同於人類骨骼的形象,從商業角度,他也會引入流行icon,這樣就能確保自己的創作處在較高的起跑線
  • 想不想解剖卡通人物啊 | Hyungkoo Lee(李華國)作品賞析
    ▲ 本文轉自52TOYS(公眾號:club52toys)今天我們新開一門卡通動物解剖課
  • 中國香港潮玩設計師劉建文:所有的藝術品都是玩具
    圖說:站在自己作品前的劉建文 新民晚報記者 胡曉芒 攝他照著鏡子設計的潮流玩具劉建文的潮玩作品有足夠的辨識度。他照著自己酷酷的長相,設計出了一款獨一無二的卡通形象:玩偶的腦袋看上去古怪調皮,頭髮被簡化成六個帶鋸齒的小三角造型,向兩側蓬鬆,他自己也永遠保持著這個巨蟹座聖鬥士一樣的髮型。
  • 藝術玩具「三眼貓」將發行 設計師講述創作心路
    由青年新銳設計師謝佰霖先生設計的藝術玩具「Bastet三眼貓」非遺守藝系列將於今年年底發行。首發玩具三眼貓不僅有著玲瓏可愛的形象,還擁有華麗的中國風「皮膚」,通過外傳琺瑯技藝和本土金屬琺瑯工藝相結合,讓600多年歷史的非遺國寶景泰藍與藝術玩具碰撞出別樣的國潮火花。
  • 漫畫 & 美式卡通形象的解剖教程(兒童篇)
    在分析美式動畫之前,不得不說美式電影的一些選題特色,常見的以科幻、愛情、災難、戰爭都以人性、美德、希望、勇敢以及信仰詮釋著他特有的價值觀,在這種價值體系下主角人物也有了特有的表現形式,比較突出的就是英雄主義題材,例如蜘蛛俠,
  • 藝術玩具"Bastet三眼貓"將發行 設計師講述創作心路歷程
    由青年新銳設計師謝佰霖先生設計的藝術玩具"Bastet三眼貓"非遺守藝系列將於今年年底發行。原本有機會成為話劇演員的他,畢業後卻選擇投身自己熱愛的繪畫藝術領域,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公司。謝佰霖從小開始就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素描、國畫、書法都有涉獵。他說自己喜歡沉浸在繪畫的世界裡,可以把想法通過畫畫表達出來,安靜,悠閒,沒有任何外界的聲音、壓力和質疑。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每當工作壓力大時,他解壓的方式就是畫畫。
  • 「玩具解剖展 JASON FREENY ASIA」在華山展出!
    「玩具解剖展 JASON FREENY ASIA」於6月29日已在華山開展!許多潮玩界的粉絲都期待已久,紛紛前來觀展。號稱「潮玩界的怪醫黑傑克」 JASON FREENY,從經典卡通動漫到與各國知名藝術家聯名創作,都逃不過被他拆解與解剖的命運。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潮流藝術?揭秘九個最hot的藝術家
    X眼睛,玩具形象以米奇為靈感,有著和米奇類似的褲衩和四肢。卡通形象也是 KAWS 的重要靈感來源。在Companion 後,KAWS 開始嘗試在藍精靈 、辛普森一家、海綿寶寶、史努比等等經典卡通形象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 新加坡華裔玩具設計師自學成才 自創玩具模型角色
    最左邊是現成玩具,加上膠泥之後,慢慢變成最右邊的完成品。(新加坡《聯合早報》/陳淵莊 攝)   中國僑網8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一般玩具收集者都喜歡電影、動漫相關的玩具模型,而自學製作玩具模型的新加坡當地全職玩具設計師餘文杰從事的是獨立創作,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創造的人物角色。
  • INCEPTION 啟藝出品:「玩具解剖展」向大師致敬的首站!紐約街頭場景移植臺北華山
    INCEPTION 啟藝繼 2017 年帶來韓國設計團隊 SML 黏黏怪物、18 年西班牙設計圈最搞怪兄弟檔 Brosmind,今年暑假再度推出另一國際策展新作:玩具解剖展
  • 王汝剛的垃圾分類卡通形象,原來是他設計的
    阿拉上海有自己的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啦~日前,滑稽戲演員王汝剛受聘成為上海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同時,根據王汝剛形象,「男女老少」四款卡通形象也正式發布。你知道嗎?王汝剛的卡通形象是嘉定企業幻馬群英社的漫畫主筆、藝術總監符子君創作出來的。
  • 正能量卡通形象,家長會給孩子選誰
    小聰仔和超級寶貝JOJO就喜歡吃蔬菜。」「豆豆為什麼不肯洗澡?你看超級寶貝JOJO就特別喜歡洗澡。」「豆豆為什麼要把玩具亂扔?你看小聰仔每次都把玩具放回原位。」只要我拿出這兩個「殺手鐧」,豆豆都會屁顛兒屁顛兒地按照我說的去做了。
  • 美設計師拍攝真人版迪斯尼公主 形象逼真[組圖]
    《美女與野獸》影片中的公主及真人版的形象。  迪斯尼影片中的白雪公主、長髮姑娘、睡美人等美女形象一直以來令無數的小女孩為之著迷,她們金黃色的頭髮、性感的嘴唇以及魔鬼般的身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美國加州攝影師瑞安 阿斯塔曼迪憑藉高超的形象設計技巧和攝影技術,在現實生活中活靈活現地展現出這些動畫形象,逼真程度令人驚訝。
  • 美藝術家製作「解剖玩偶」 猙獰恐怖毀童年(組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8日報導,紐約藝術家傑森·弗裡尼(Jason Freeny)創作了一系列的「半剖玩偶」,將眾多經典卡通人物進行了解剖,用粘土刻畫出卡通玩偶內部的器官和骨架等,面目猙獰。不知這樣的玩偶還能否給孩子們的童年帶去歡笑。
  • 重口味雕塑家「解剖」了超級馬裡奧、芭比娃娃和小丑魚尼莫!
    沒學過解剖的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創意網站theCreatorsProject對他進行了採訪。本文為編譯,有少量刪節。來源:theCreatorsProject Netherlands 作者:Iris Hoekstra       Jason Freeny從來沒有學過解剖,但他清清楚楚地知道超級馬裡奧身體裡每一個細節,就像他肚子裡的蛔蟲。
  • 日本三麗鷗旗下12個卡通形象在中國發行手遊
    中國手遊今日宣布,獲得日本Sanrio公司(中文譯名:三麗鷗)旗下《Hello Kitty》(中譯名:凱蒂貓)等12個知名卡通IP的手機遊戲改編權。《Hello Kitty》為日本Sanrio公司於1974年所創造的卡通形象。推出至今,《Hello Kitty》不僅在日本持續走紅,其風潮更是席捲全球。
  • 最為經典的卡通動物形象:加菲貓、史努比上榜,你最喜歡哪個?
    最為經典的卡通動物形象:史努比:很多人也許叫不出隔壁鄰居小狗的名字,但一定認得它——史努比,史努比身為一隻小獵犬卻偏偏不承認自己是只狗。加菲貓:沒有一隻貓像它一樣好吃、自私、貪婪、膽怯、市儈.它的生命中最大的樂趣就是吃和戲弄奧多狗和自己的主人,它就是個有缺點的普通人。
  • 這是屬於大人的玩具│發現好物
    是精緻美麗的芭比娃娃,還是充滿機械魅力的變形金剛,亦或者是益智趣味的樂高玩具。對於很多人來說,小時候喜歡的玩具買不起,等到買得起了,卻永遠失去了擁有他們所帶來的快樂。就像小時候想坐搖搖車,媽媽不同意。等有了零花錢,就不好意思坐了。 不過這又能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