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總愛哭?你的溺愛很有可能是在害他

2020-12-16 梅梅育兒小講堂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可愛,也就是讓孩子聽話,注意力強。但很顯然絕大多數的孩子並沒有你所想的那麼完美,不少孩子都是愛哭愛鬧膽子還小,時不時還會向你大吼大叫。而哭似乎成了孩子的「萬能武器」,主要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只要哭就能解決問題,讓不少父母十分頭疼。

引起孩子哭的情況有很多種,現在的孩子在得到父母的愛同時,也失去了玩的機會,通過玩具所帶來的快樂同時,也失去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在和別的小朋友之間玩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孩子一點一點產生了抑鬱的心理。而寶寶在碰到壓力的時候並不會像我們大人一樣能夠表達出來,若此時我們不能及時的發現並舒緩孩子的壓力,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患上抑鬱症影響孩子身心健康,而哭就成為了孩子發洩的內心壓力的一種手段。

過度的溺愛更是會讓孩子越來越愛哭,想要解決孩子之間的問題,溝通是最重要的,作為父母我們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哭?

一、受到威脅

孩子的內心通常是脆弱的,在對於解決問題方面上通常處於弱勢,沒有話語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現在想要什麼,只需要直接拿出手機在網上下單就可以。而孩子想要一個玩具可能就要和你說半天,這種弱勢讓孩子很為難。

內心欲望得不到滿足,而哭就成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成了「威脅」家長的一種有力工具,當孩子意識到這點之後,問題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二、發洩不滿

我們大人在面對到困難時,很少會選擇哭來發洩內心的壓力,因為我們會理智的看待問題,知道遇到這種情況我該去怎麼做?

而孩子的思維和我們大不相同,遇到挫折困難會選擇退縮,大哭大鬧是孩子的常態,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就只能通過哭來釋放。

三、想要引起關注

講個小故事,淘淘從小就愛哭,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裡,只要有人碰了她,就會開始哭個不停。由於從小父母就在外地工作,從小淘淘就是跟爺爺奶奶在一起長大的,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機會見到父母,雖然每次見面都會收到爸爸媽媽送來的禮物,但是淘淘卻並不快樂,依舊那麼愛哭。

有人說淘淘是得了公主病,其實並非如此

父母長時間不在身邊,得不到原本屬於同齡人父母的關愛,從而覺得孤獨。

也許她認為,只要我哭了,爸爸媽媽就會注意到我,就會多來看看我。

孩子會哭,有時是問題累積所造成的結果!

四、養成習慣

當孩子意識到,哭是一種解決辦法的時候,那你真的對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哭能持續解決問題的時候,那你真的要注意了,這一旦形成了種習慣,作為家長的你就危險了!要判斷出孩子愛哭是情感上的宣洩還是只為了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比如說不給孩子買玩具,孩子哭了,為什麼會哭?因為孩子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

而此時你買完之後,孩子立馬不哭了

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

1.冷靜對待

孩子一哭不要第一時間上去詢問狀況,讓孩子哭下去,給孩子幾分鐘冷靜時間,作為家長的我們也不要去過於溺愛孩子,要讓孩子知道靠哭解決問題是不現實的!

2.不管不問

要給孩子一種觀念,只要你不哭,我們什麼都好商量。若是還繼續無理取鬧哭下去,其實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理會,要知道你的可憐,才讓孩子覺得有「可乘之機」!

哭沒有錯,但抱有目的性的哭就需要去注意了,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推薦各位父母能夠給孩子看《寶貝你為什麼哭》這套書,讓孩子自己認清楚為什麼要哭?通過孩子的心理特徵去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從而改變孩子做事的行為方式,培養好的抗壓能力。

一套8冊通過圖畫的形式將孩子帶入到故事當中,不知不覺去改善孩子愛哭的毛病,通過多方面培養逐漸改變孩子的行為。家長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孩子做相對應的疏導,從而改變孩子愛哭的毛病!

別怪我沒告訴你^_^

我是梅梅媽媽,一位多年經驗的幼兒園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寶媽;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專業知識豐富;教育兩個娃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我在這裡每天都會與你分享最專業、最實用的育兒知識。如果你也感興趣,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記得關注點讚哦!

相關焦點

  • 男孩子總愛哭鼻子?並非是軟弱,3個原因教你了解孩子
    導語:朋友今天跟我聊天時告訴我她的兒子翔翔特別愛哭鼻子,平時在家稍微說他兩句,唰的兩行眼淚就下來了。前些天老師跟她說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兩個人搶玩具,結果翔翔就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始大哭。朋友特別煩惱,一個男孩子那麼愛哭鼻子,一點男子漢氣概都沒有,以後踏上社會可怎麼辦呢!
  • 愛哭的孩子真讓人煩?其實,愛哭的孩子也有可愛的一面
    如果你家有個愛哭的孩子,你的心情是怎樣的?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煩躁、暴怒、忍不住發火的心情。每次孩子一哭,家長要麼妥協,有求必應,要麼壓制,使勁吼娃,但其實這兩種做法都不是特別妥當,因為都沒有把握住孩子哭的真實心理。
  • 孩子狂妄怎麼辦?可能是父母過於溺愛,良好的引導很是重要
    孩子說道:「他們跟我都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我憑什麼要跟他們玩?」馮先生打死也沒有想到孩子居然這麼狂妄,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一種這樣的想法呢?不過很多父母都表示好奇,為什麼孩子會變得這麼狂妄呢?其實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
  • 總把3句話掛嘴邊的孩子,將來可能是個「白眼狼」,你家有沒有?
    說到孩子,人們總是會把孩子比喻成祖國的花朵,需要老師和家長用心的灌溉,將來才能成才。可是這個過程,誰也不敢保障。因為孩子在成長時總會凸顯許多問題,而孩子說的話,往往暴露出一定的問題所在。如果總是把這四句話掛嘴邊的孩子,長大後恐怕是個白眼狼,你家有沒有?1、「這是你們欠我的!」一個感恩的孩子一定會感謝父母的辛苦。
  • 《虎媽貓爸》溺愛孩子就是害她,孩子該如何教育?
    為什麼突然寫這樣一篇文章呢?趙薇和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有看過嗎?最近刷視頻,看到人家剪輯《虎媽貓爸》一個鏡頭,當時沒怎麼在意,可以好像總留在眼前揮之不去,有個鏡頭是,爺爺奶奶看孫女,小女孩拿著一個魔法棒,爺爺奶奶準備給孩子換衣服時,女孩突然拿著魔法棒對著爺爺奶奶大喊:冰凍爺爺,冰凍奶奶,而然爺爺奶奶對孩子非常溺愛,非常配合,當場就不動了,之後還小公主小公主的叫著,給她穿衣服。
  • 繪本推薦|遇見《愛哭公主》,讓愛哭的小女孩不再動不動就哭泣
    你家的孩子喜歡哭嗎?尤其在她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表示,一旦女兒哭起來還真就招架不住。你勸她吧,她不樂意聽;你不勸她吧,她越哭越來勁兒、越哭越大聲……為什么女孩子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情就哭泣呢?比如,兔子不小心吃了她籃子裡的水果,她就哭了,羚羊騎自行車,濺起地上水坑裡的水,弄髒了她的衣服,她就哭了,所以大家都叫她"愛哭公主"。一天,王后媽媽給愛哭公主舉辦了一個特別盛大的粉紅色的生日派對。就在派對剛開始時,愛哭公主發現粉紅色派對上竟然有一隻黃色的氣球,愛哭公主「嗚嗚」地大哭起來。
  • 孩子愛哭就表示懦弱?可能是性格比較敏感,家長要正確看待
    而這也會讓家長覺得很頭疼,孩子動不動就哭,會讓父母覺得孩子這是不是太懦弱了,以後長大了遇到挫折又應該怎麼辦呢?案例:朋友的孩子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從他出生的時候就是被家裡捧成了掌上明珠。每次孩子所提出來的要求都會儘可能地去滿足他。
  • 7.溺愛孩子的人,往往最不接納孩子
    事實上,不是管, 也不是不管:不是嚴,也不是松:不是多,也不是少;不是溺愛,更不是不愛,而是堅持一個重要的態度;溫和而堅定。我們可以把規則、自由與愛同時給孩子,在被充分允許後變得自律、自信的孩子眼裡,規則是來保護他的,而不是來限制他的,他不需要依靠「他律「中權威製造的恐懼感與人為設定的獎勵和誘感行事。我們還可以把溺愛理解成給予物質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壓迫。
  • 愛哭的孩子有糖吃!
    你是重要的,而我不重要 ,是因為我正常嗎?假如你有兩隻小狗一隻小狗很乖,一隻小狗亂咬人亂叫 ,你不得以要拋棄一隻小狗的話, 你一定會拋棄那隻乖的,因為你知道那隻乖的小狗有人會養, 而那隻亂咬亂叫的人沒有人會照顧。
  • 溺愛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想把所有好的東西都給孩子,但有時候的一些做法已經變成了對孩子的溺愛,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我們一起來看看溺愛都有哪些表現吧,從中反省自己,不要不小心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2.特殊待遇 很多父母都有苦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的想法,他們辛苦賺錢養家,從來不捨得給自己買東西,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通常孩子在家裡的地位高人一等,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是特殊的,就應該所有人都要聽他的話,好東西都要歸他所有,並且容易變得自私、冷漠,不會關心他人。
  • 3周觀察實錄,讓你了解一個愛哭孩子的改變
    但津津依賴性強,且要求得不到滿足時,脾氣很大,例如,回答問題或遊戲時,沒有及時叫到他,他就會大哭大鬧,受到挫折喜歡哭。津津愛哭的小毛病,媽媽說,是她養成的,孩子聰明,好奇心太強,偶爾會「闖禍」,媽媽沒有耐心!有時,他哭時會隨便滿足他,又沒有提出要求,就造成了愛哭的「毛病」。
  • 兒子愛哭就沒男孩兒樣?別指責看媽媽怎麼做,會哭的孩子像男子漢
    這次和大家聊的話題是:#男孩愛哭才像男子漢#家裡有男孩的家長有沒有發現,孩子在6歲以前特別愛哭?而且哭的莫名其妙,有時候一天能哭上3、4回,每次哭的原因都是因為一些小事,就連那些2歲的小女孩都不會哭的原因,男孩卻會為此大哭一場。如果你的兒子正在經歷這個階段,那麼應該恭喜你,因為只要你處理得當,你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會比那些不愛哭的男孩更像個男子漢。
  • 震驚:飯桌上發生的那一幕,看過之後,你還溺愛孩子嗎?
    可是有的父母卻分不清什麼真正的愛,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庭裡有沒有溺愛。有一位專門從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學家,在研究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的實驗,發現其艱難程度令人憐憫。他的妻子實在是不忍看到成為蝴蝶的艱辛,就用手術刀,在蛹的後背上輕輕劃了一道,她看到蝴蝶輕鬆地出來了。
  • 「孩子,我想給你最好的,可沒本事」!六旬阿姨內心告白,看哭了
    做自己喜歡的事,至於孩子,各憑各的良心,受之以魚,不如受之以漁,如果你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看似是愛孩子,但其實是在害孩子。你能陪她走多遠的路?如果有一天你走了,誰支撐他的'夢想',誰慣著他?」阿姨聽完終後悔:「原來,是我自己讓自己痛苦了這麼多年!
  • 愛哭的男孩子該如何引導?
    本圖片來自網絡 愛哭的男孩子該如何引導 一般情況下比較愛哭的男孩子,他的內心是比較敏感的,比較細膩,能夠感受到我們一般人都無法感受到的一些情緒。 所以當孩子作業沒有按時完成,當玩具稍稍移動一些位置,甚至當一句話引起孩子哭泣的情緒的時候。 我們耐心下來問一問孩子,剛剛作業沒寫完,為什麼會哭啊?會觸動了你什麼呢?
  • 孩子一言不合就愛哭,哄到崩潰!教你一招,不吼不叫教出好孩子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一、缺乏自信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爾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學識和專業技術只佔事業成功的15%,良好的心理素質則佔了85%。」有的孩子則從小受著家長「打壓」式的教育,總認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對孩子進行碾壓的方式去教育,而這些行為看似是為了孩子著想,其實背後隱藏了很多隱患。因為當孩子獨自面對和解決難題時,失去依仗的他們會變得懦弱膽小,心理極易自卑、否定自己,從而導致情緒崩潰。
  • 孩子脆弱愛哭鬧,並不是所謂的「玻璃心」,可能和孩子性格有關係
    不過這樣的孩子也擁有著情緒不穩定的一面。比如說他們在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如果遇到小朋友們拿到他的玩具或者是搶他的零食時,就會急得大喊大哭,也會抱著自己的東西不放手,如果在成功地搶過來之後就會和沒事一樣繼續玩耍,如果沒有搶到手之後就會大哭起來。
  • 《正面管教》:3個角度論證,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嚴厲失度都會出偏
    但雙方父母在管教時,一個溺愛放縱一個嚴厲管控,結果孩子長大後都偏離了預期。1、首先看我弟弟家對兒子的管教。得到不易,所以加倍的愛。愛到極致,成了溺愛。我弟弟兒子也就是我侄子出生後,很是聰明伶俐。一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嬌慣有加,對孩子的言行不管對錯,小兩口都會說「你真棒,你最好」。
  • 不能再溺愛你的孩子!
    當今社會,很多家長溺愛孩子,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如何關愛孩子,尤其隔代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當自己的孩子受點委屈或挫折,父母不知如何心疼為好,爺爺奶奶更是如此,口口聲聲「寶貝」、「乖乖」叫著,這樣孩子就會認為「我」是家庭第一,一切為了我,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養成「自我」主義,自私自利,驕橫跋扈之性格,目中無人等缺點。
  • 《巨嬰》:動畫片折射的社會現象,過度的「溺愛」會成孩子的毒藥
    這個短片雖然不是以美好的結局告終,但是其中也是有一定的教育的意義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解析一些這個短片中所蘊含的教育吧。1、 母親的過度溺愛會讓孩子成為巨嬰,短片中:30多歲的成年人竟然需要母親來穿衣、剃鬍須等,就是因為生活在母親的溺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