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喜歡聽經典粵語歌的朋友,一定知道「黃霑」名字,人們還親切地把他「黃霑」稱為霑叔,他是香港華語流行樂壇的一位傑出代表,他才華橫溢,冠絕詞曲,一生創作超2000首作品,他創作的曲意蘊悠長,詞結合俠義精神和人生哲學,可以說是一個充滿中國氣質的樂壇大師。作品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其中《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獅子山下》、《倩女幽魂》、《我的中國心》,《男兒當自強》、《長路漫漫伴你闖》等膾炙人口。「黃霑」除了在音樂界有傑出成就,還身兼作家、主持人、演員等多種身份,被視為香港跨媒體的代表人物,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倪匡、蔡瀾並稱為「香港三大名嘴。
肯定有許多人聽過「黃霑」的歌曲,但可能很少人知道,黃霑是出生在廣州。黃霑在1985在由黎彼得主持的電臺清談節目,曾親口說自己在廣州出生,當時節目中的原話是:「黃霑系不折不扣既燦佬,1941年喺廣州出世,1949落咗黎香港」。這句話的意思是:黃霑是典型的廣州仔,1941年在廣州出生,1949年到香港的。那麼,在廣州出生的黃霑,具體是廣州什麼地方出生?他的出生地現在又是什麼狀況呢?
這天,珊珊三丫頭來到廣州恆寶廣場附近拜訪朋友,在朋友的店,聽到正在播放黃霑的《滄海一聲笑》,問朋友為何在播老歌?原來朋友說他每天從黃霑在廣州的故居,今天經過後,就想聽聽他的歌。就是這樣,我知道了黃霑廣州故居的地址,因為距離我們所在的地方不遠,就決定立即去尋訪與參觀。
「黃霑」故居在十六甫東四巷14號民居,珊珊三丫頭從恆寶廣場出發,經過人聲鼎沸的寶華路後,進入十六甫路,越往內走,街道上的嘈雜聲與人群突然消失了,眼前的這條清靜小巷子,讓人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我進去後來得知道,這條被繁華大街包圍的小巷子內,不但藏著「黃霑」故居,還有澳門賭王傅老榕的故居和西關大屋,所謂大隱於市,「黃霑」故居所在的巷子就是了。
進入十六甫西四巷,看到巷子兩旁有許多老舊民居。在民國時代,西關一帶是新興富豪的聚居地,十六甫成為各界社會精英聚居地。其中賭王傅老榕故居就在這條巷子內,而黃霑故居就在旁邊。根據《荔灣老街》的描述,傅老榕和「黃霑」關係父親特別好,因此兩家就把宅子都修在一起,霑叔也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一直到八歲時,才舉家遷往香港。
出現在珊珊三丫頭眼前的「黃霑」故居已成為一家幼兒園所在地,此時沒有開學,大門是緊閉的。在外面看,宅子最搶眼的是外圍牆被噴上五彩繽紛的塗鴉,廊柱和陽臺也被塗成了彩色,這些塗鴉都是一些充滿「西關」風情的風物。
再往內看,整個建築是一棟兩層半高的西式洋樓,在外能看到樓體上也塗上了色彩鮮豔的圖案,有許多充滿童趣的卡通圖。繞到房子的一旁,能看到牆體都被粉刷過,只有那些木製的窗戶,讓人依然感受到歲月的質感。從考究的門窗雕花以及美輪美奐中西合璧的整體設計,可以推知這棟大宅曾經的輝煌。
在建築正門,珊珊三丫頭看到掛著兩塊牌子,一塊牌子寫著:廣州文物保護單位(內部控制待公布),舊民居建築。另一塊牌子寫著:廣州市荔灣區登記保護文物保護單位,十四巷東四巷14號民居。證明這幢民居已得到了保護。
根據《荔灣老街》的描述,霑叔本人曾回來看過,但到2004年霑叔因病去世,因未帶子女回來看看祖屋而留下遺憾。現在,這間屋被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了保護和維護,同時,空間也充分利用,作為培育下一代的場所。同時,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讓那些喜歡霑叔的人,有一個懷念他的地方,無論從名人角度還是建築角度,這都是一幢頗有意義的古民居。
那麼,你有聽過香港樂壇大師「黃霑」所作的詞曲嗎?你最喜歡哪一首?你知道「黃霑」出生在廣州嗎?你是否知道在廣州繁華的鬧市中心的一條小巷內保存著「黃霑」故居?是否有大隱於市的感覺?如果有機會來廣州,你是否會來廣州參觀一下「黃霑」故居。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