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兩個問題:
減速帶是否必須減速,否則是否傷車如何在保證不傷車的前提下,把車身開上馬路牙子這倆問題應當困擾過很多新手司機,為了避免損傷愛車,建議按照以下建議方式駕駛與停放車輛。
首先減速帶是一定要「減速通行」的,撇開其提醒減速以防止出現交通事故的功能不談,為了保護懸架與輪轂輪胎也應當減速;比如正面壓過減速帶的瞬間,車輪與減速帶會產生相當程度的相互作用力!因為減速帶是不會移動且硬度很高的,那麼車身的慣性作用力就會通過減速帶「反彈」。
01減速帶的方式
分子具備相互吸引的特點,但同時也有互斥的特性;任何物體的摩擦與碰撞都是表面分子的相互碰撞,而減速帶即使設計為坡面,在於車輪接觸的瞬間仍然會有相當的作用力。
重點:反向作用力會有三個作用階段,輪胎作為第一接觸當然會被壓縮,不過在作用力快速傳導的狀態中則會傳遞到輪轂,隨即傳遞給連接車輪的懸架連杆搖臂,以及減振器和各類彈性元件。那麼快速的通過減速帶,影響最大的就是懸架系統嘍——為什麼汽車有「四輪定位」的維修項目?原因就是不斷的衝擊改變了懸架的參數!
其次部分轎車與跑車更要特別注意,因為此類車型使用的輪胎的扁平比非常小,說白了就是輪胎非常薄;比如265/35 R22,側壁的垂直高度只有92mm(不足十釐米)。這種輪胎的可壓縮極限會非常小,高速接觸減速帶則可能瞬間被壓到極限,結果當然是碰撞輪轂。
問題:單邊車輪交替通過減速帶是正確操作嗎?答案100%是否定的,因為低速通過減速帶只是作用力比較小而不是沒有;理論上每次通過減速帶都會對懸架產生衝擊,只是程度大小的區別而已。
那麼交替通行或者養成某一側通過的習慣,兩側車輪的懸架參數就會出現差異,甚至兩側的軸距都有可能出現差值,這是會影響駕駛安全的哦。所以正確的通過方式是減速到低速標準,兩側車輪同時壓過減速帶即可。
特殊類型-「高速公路」白色道路標識會產生振動,而且密度是相當大的;但是這些標識的功能並非提醒減速,同時厚度標準也不會對懸架產生衝擊——這些白線叫做【震蕩標線】!實際功能是在行駛過程中,通過懸架系統和車身的共振,產生高頻率低強度的振動和較大的噪音,以幫助駕駛員「提神」。
震蕩標線嚴格來說也是會有些輕微的衝擊,比如對於減振器可能會有一點點的影響;不過實際程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而且綜合其安全警示功能分析其價值仍舊很高。
02路牙石的操作
在停車或避讓問題車輛時,有很高的概率要將車輛駛上「馬路牙子」;路牙石(也稱之道牙石)的高度標註內是比較誇張的,大致標準有以下五類。
8cm12cm15cm20cm30cm大部分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的綠化帶會選用20cm的道牙石,部分易積水路段,尤其是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的道牙石可能用到30cm,此類標準的道路是絕對不建議嘗試駕駛的;因為絕大多數的SUV都只有18-20cm的最大離地間隙,然而底盤很多位置的高度是達不到這一標準的,轎車則只有平均15cm的離地間隙,強行駕駛很有可能託底。
正確方式:假設道牙石的高度在10釐米左右的話,開上馬路牙子就得以「單邊車輪」的方式操作;因為單邊駕駛時的車身是傾斜的,輪胎與道牙石的的接觸面更大,壓縮變形後更容易抓住道牙石,這樣能夠降低輪胎打滑而嚴重磨損的概率。
如果正面雙輪面對道牙石,車輪的壓縮極限決定了不會有很大的接觸面,車輪就會「別不住」道牙石而打滑;期間輪上功率有多大,基本都會反向作用到懸架。至於下道牙石也要單輪駕駛,速度一定要足夠慢。
停車注意事項-不要單側壓在道牙石上!這點是一定要注意的,因為車身一側高一側低則會改變車輛重心,低側承受的作用力會更大。
同時除專業越野車型與皮卡以外,剩餘適合家用的轎車、SUV與MPV均為承載式車身結構;這種車身在起伏庫面行駛時會扭轉變形,只是在車內不會察覺而已,而且短時間在屈服強度內的扭轉也不會造成不可逆的塑性變形。但如果長時間側傾停車的話,車架真的是可能嚴重變形的,減振器與螺旋彈簧的金屬疲勞程度也會兩側不一致;所以停車還是要找到平整路面才好,關於減速帶和道牙石的問題就聊到這裡了。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