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說
吸貓真的有「毒」
毒癮的「毒」
試過之後你就會發現
實在太上!頭!了!
但是我跟你說
吸貓還是要小心
因為從醫學上來說
它真的可能有毒
「病」毒的毒!
9歲的小星(化名),今天暑假從深圳回了姥姥家過。
姥姥家幾隻新生的喵星人,圓圓的小腦袋,萌萌的眼神,可可愛愛。
每天一睡醒,她就跑去餵貓、逗貓,玩得不亦樂乎。
前段時間,她在與貓咪玩耍打鬧時,不經意間被貓咪抓了幾下,左手中指和左前臂被抓出了幾條血痕。
不久後,小星的左手中指,開始出現了紅疹子,還有一些膿液流出,不過不疼也不癢,大人們也就沒太在意。
然而,一個月後,她洗澡時發現左上臂和胳肢窩下有腫塊。
小星媽媽也是一名醫生,她直覺沒那麼簡單,當即帶著小星來到了深圳市兒童醫院。
接診醫生一看,「傻眼」了:
小星的血常規正常,肝腎功能也正常。她做了頸部淋巴結超聲、結核免疫分析、真菌D檢查,還做過CMV/EBV病原的檢查,可是,都沒有發現異常。
為啥她的滑車上淋巴結(也就是手肘內側淋巴結)腫了一塊,腋窩淋巴結也腫了?
很快,這個病因不明的案例,引起了呼吸科主任鄭躍傑的注意。
「你手指這裡怎麼傷的?」
查體時,鄭主任的目光停留在小星的手指破潰處。一番詢問後,他內心一動——
孩子曾被貓抓傷,之後出現了紅疹子、流膿,接著又出現了淋巴結腫大。難道是…...貓抓病?
事不宜遲,當天,小星的血樣被送去做高通量測序檢查。很快,報告證實:巴爾通體感染。
貓抓病,全稱貓抓病性淋巴結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引發這種病的「真兇」是漢塞巴爾通體,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胞內寄生的需氧桿菌。
貓是漢塞巴爾通體主要宿主。
如果被感染的貓抓傷、咬傷,或是舔到破損的皮膚,又或者被貓蚤叮咬,細菌就會被傳入人體。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貓抓病不會人傳人。
貓抓病發病不分年齡段,但多數集中在 2~24歲。小兒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中招」。
從被貓抓傷到發病,潛伏期一般為3~10天,少數病例可長達數月甚至超過1年,臨床上易漏診和誤診。
一般來說,多數患兒會有單側淋巴結(手肘、腋窩、頸部、腹股溝處常見)腫大,腫脹並有痛感。
部分患者可出現全身症狀,如高熱、全身不適、咽喉痛、脾腫大、結膜炎甚至抽搐等。
曾有媒體報導,美國俄亥俄州託萊多一位叫珍妮莎的女士突然發現左眼失去視力。醫生花了幾個月調查才發現,失明的「罪魁禍首」是她養的貓。
貓舔過珍妮莎的眼睛,貓的唾液裡剛好含有漢賽巴爾通體細菌,細菌造成珍妮莎的視神經炎症,最終致盲。
實際上,失明是貓抓病非常極端的個案。
這需要患者的免疫力極其低下,本身還患有腦部感染,並被攜帶漢賽巴爾通體的貓咪舔了眼睛,才可能加重感染造成視神經炎症。
況且,並不是所有的貓抓傷人就會引起「貓抓病」,貓本身帶菌才會把細菌傳染給人。
一般情況下,家養的「貓主子」比較乾淨,帶菌的機率比較低。
流浪的喵星人,接觸的細菌較多,被感染的機率也大很多。如果被患貓抓傷,才可能引發「貓抓熱」。
而且,即使患上貓抓熱,只要對症下藥就可治癒。
貓抓病的病程雖然較長,但是個自限病。一些患者不經治療,也可以自行恢復。
一般來說,症狀在2~4個月內會自行消退,少數可能持續數月。
即便如此,醫生還是建議,所有貓抓病患者均需進行抗感染治療。這是因為——
立即用肥皂和流動水,衝洗被貓抓或者被咬的部位!然後,請專業醫生評估和處理。
如果孩子被抓傷、咬傷,還出現前面的一些症狀,那就更不可小視了!
當然了,想要避免感染貓抓病,這些事情平時就要做好:
跳蚤、蝨子等體外寄生蟲,是巴爾通體的主要傳播媒介,為貓驅蟲能有效預防貓抓病。
如領養流浪貓,要為其進行全面的體檢和人畜共患病篩查。
擼貓後要用肥皂水洗手,不要讓貓舔到你的傷口。特別是家有小孩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應避免接觸貓而被抓或者被咬。
擼貓時不要過分親密接觸,儘量不要刺激貓貓,以免被咬傷或抓傷。
除了貓抓病
被貓咬傷或抓傷
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病
狂犬病
因為貓和狗一樣
都可能攜帶狂犬病毒
所以和貓一起玩耍
多留個心眼絕不會有錯
信息來源:「深圳市兒童醫院」「深廣電第一現場」「深圳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