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十年,武漢這個數字產業基地,將是武漢的下一個「宇宙中心」

2020-12-15 行在武漢覓城事

光谷被稱為「宇宙中心」大家都知道吧,因為這裡發展很快,集中了很多高新企業,是武漢高新科創中心,所以光谷的網友自豪地稱這裡為「宇宙中心」。但其實宇宙中心這個名號最開始說的是北京的五道口那塊,也就是中關村,所以只要發展快速高科集中的地方都可以說是「宇宙中心」。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擁有高科企業的臨空港(東西湖區),會是下一個「宇宙中心」嗎?看到這肯定有部分網友會不屑地說,臨空港不就是離機場近點嗎?有點食品產業,哪能跟光谷的產業相比。

非也,東西湖雖然是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但是區內主要發展的可不是臨空經濟,現在區內主要發展數字產業,現在這裡有了一個新名字「數谷」,以前人們會因為南邊有個光谷而自豪,未來也會為北邊有個數谷而欣喜不已。

南有光谷北有數谷,東西湖走上快車道

光谷大家都知道,小編就不必多說了,但是數谷大家可能就不太理解,畢竟數谷這個名字從提出到現在也才4年的時間,那麼「數谷」到底是什麼呢?

官方是這樣解釋的:

2016年,重要網信辦批覆武漢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在臨空港經開區打造「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這是一座以網絡安全技術為引領,具備綜合服務功能的數位化產業之「谷」,最終在武漢形成「南有光谷、北有數谷」的全新高科技產業格局。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以網絡完全為基礎,大力發展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超算等產業的創新基地。

這個地方可不簡單,要知道這幾年網際網路飛速發展,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黑科技的發展,未來數位化產業將掀起一輪產業變革,而近年來武漢不斷在探索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發展網際網路,探索數字經濟等高科領域是武漢未來的發展重點,所以「數谷」出生的時候,就註定不平凡。

為了促進東西湖數字產業的發展,推動網絡安全的研究與創新,武漢兩所985高校直接聯合建學,在東西湖開設了網絡安全學院,今年9月學院開始正式使用,一批華科和武大學的頂尖學霸來到這裡學習和研究,未來也將在這裡工作。

截止目前,國家網安基地已註冊企業95家,註冊資本259.79億元;籤約項目52個,協議投資總額3349億元,基本形成網絡安全產業鏈,全國網安行業排名前50強企業三分之一落戶基地,預計在2020年底以前,將打造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功能最全、產能最佳的全面領先的網際網路產業基地。

除了網絡安全,數字產業方面東西湖也做得不錯,目前,中金數據集團與滴滴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於武漢臨空港經開區中共同構建「滴滴全球安全出行數據後臺基地」和「滴滴全國慢行交通業務數據中心」,助力推進武漢數字智慧交通體系建設。

未來,這裡將是武漢發展最快速的地方,有了數谷的東西湖,不再是以前的臨空港了,而是可與東湖高新區比肩,產業雲集,發展迅速的武漢希望之城!

砥礪十年,數谷將是武漢下一個風口

說實話每次寫東西湖的稿子,小編都由衷地感覺東西湖發展太迅速了,從一個滿是菜地的武漢近郊,變成一個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新城,東西湖可以說是交出了非常漂亮的答卷。

2010年以前,東西湖還是武漢的一個普通的新城區,區域內多以食品產業為主,2010年11月11日,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獲批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武漢市三大國家級開發區之一。

2013年,吳家山經濟開發區更名為臨空港經開區,成為全國唯一以「臨空港」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東西湖全域都在臨空港開發區內;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落戶武漢臨空港經開區,這是國內首個、目前唯一「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

2019年東西湖DGP邁過千億大關,以1351億的好成績位列全市第四,臨空港大道成為了繼經開的東風大道以及高新區的左嶺大道後的又一條千億大道。

今年,正好是東西湖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東西湖成功由城市近郊區蛻變為現代活力產業新城,聚集新興產業,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示範全國,「中部數港」的產業藍圖已然繪就。

這裡已成為武漢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工業發展的「第三極」、城市蝶變的「新窗口」、改革創新的「試驗田」,未來,這裡將形成中國規模最大、層級最高、功能最全、產能最佳的網際網路產業基地,引領武漢數字經濟,築夢新時代!

如果說前10年,光谷是武漢發展的一個突破口,那麼後十年,數谷將是武漢騰飛的下一個風口!一南一北,光谷+數谷,兩「谷」齊發力,大武漢復興指日可待!

編輯:筱攸

圖片:網絡

相關焦點

  • 武漢數字傳媒服務產業基地(光谷)項目公示-映盛中國
    來自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武漢數字傳媒服務產業基地項目今日公示武漢映盛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武漢數字傳媒服務產業基地項目位於光谷六路以西、三泰街以北。公示時間:2020年8月17日—2020年8月26日據悉,2017年8月1日,映盛中國摘得中心城地塊P(2017)056號東湖高新區商服地塊,由上海映盛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盛中國」)競得。該地塊東臨光谷六路,南臨三泰街,西臨朝曦路,北鄰中國十五冶。
  • 四環將通,武漢下一個風口在哪?
    距離武漢三環線通車,已過去10年,在這期間,三環內的紅利被逐步吃抹乾淨,而今年即將全線通車的四環線,又能否接棒三環,成為下一個風口?近幾年,青菱板塊依託「1+3+3」城市空間格局,成為武漢南部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洪山區十三五規劃》將青菱新城定位為「科技智造增長極」,片區內坐落有701研究所黃家湖所區、慧力科技園等科研園區、金口通用產業園、武漢強力產業等。另外也有全市中心城區規劃面積最大的都市工業園,該工業園將總部研發、生態產業、汽車製造、綜合服務和現代教育融為一體。
  • 國家電投首期投資16億在武漢建氫能產業基地
    國家電投首期投資16億在武漢建氫能產業基地 發布時間: 2020-05-20 11:32:51   來源:  作者:
  • 武漢啟迪區塊鏈、同方股份武漢長存項目中心一行到訪啟迪網安
    8月20日,武漢啟迪區塊鏈總經理楊驚、同方股份武漢長存項目總監馬宏俊等一行到訪武漢啟迪網安科技園,園區招商運營總監陳潔陪同參觀了項目品牌展示中心和創新孵化中心,並詳細介紹了啟迪控股在全球的創新網絡構建及武漢項目情況。
  • 武漢「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崛起,新興產業園區連成線組成...
    「十三五」期間,武漢下好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堅持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光芯屏端網」等萬億級產業集群,深入實施技改工程,推動技術進「鏈」、企業進「群」、產業進「園」,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爭做高質量發展的開拓者、先行者。
  • 武漢人工智慧產業崛起,行業領軍企業悉數在漢設產業基地
    7月9日,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將在上海舉行。屆時,在漢應用了隨訪機器人、康復護航系統的科大訊飛,用高精度算法熱成像測溫設備助力武漢復工復產的商湯科技都將亮相。人工智慧在漢蓬勃發展,目前,僅東湖高新區就已集聚120餘家從事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企業,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近100億元,人工智慧相關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重點城市前列。光谷未來科技城一個24小時智慧機器人零售店,「店長」是個機器人,它既是分揀員,又是售貨員。
  • 第17屆中國武漢農博會將於12月中旬舉行
    從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繼大健康博覽會、光博會之後,武漢市又一重大展會——2020年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武漢農博會)將於12月16日—18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盛大舉行。高潮迭起的會展經濟,正成為助推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德龍鋼鐵集團董事長丁立國:未來將深耕武漢,加大在武漢產業投資布局
    今年4月份,丁立國和許多企業家一起來到武漢,助力武漢,共同探討武漢未來發展,為湖北、武漢人民和投資湖北、武漢的企業家們提振信心,加油鼓勁,全力助推武漢疫後重振。11月28日,丁立國在2020武漢數字貿易大會上致辭,表示未來將深耕武漢,加大對武漢的產業投資布局,為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丁立國。記者詹松 何曉剛 攝丁立國這次來到武漢,深刻感受到湖北與武漢疫後煥發的強大活力。他深信武漢具有多重優勢,特別是經歷風雨後的荊楚大地更是生機無限。
  • 中金數據集團攜手武漢聯通共助武漢疫後重振
    12月10日,在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指導下,由國家網絡安全與人才創新基地、中國聯通武漢分公司、中金數據集團共同主辦的「創新網安,數據賦能」數據中心產業研討會,在英雄之城武漢的國家網絡安全學院順利召開。
  • 百度對話武漢網際網路企業家,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說,「數字經濟正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老城新生,產業重鎮再現,由長江財經傳媒研究院主辦,武漢都市德雅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智能經濟助推礄口高質量發展新形態論壇,將於12月2日在武漢市新工廠高新技術產業園(礄口區豐碩路28號)召開。
  • 順德建設現代產業城調研考察團東莞、武漢、寧波之行
    日前,武漢調研考察團輾轉數千公裡,奔赴深圳、東莞、合肥三地,在對話政府、高校後,發出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湖北之問。稍後,12月14日至18日,順德建設現代產業城調研考察團也先後走訪東莞、武漢、寧波三地,調研園區、企業、部門,發出建設現代產業城的順德之問。南北兩個城市各有建設目標,決策部署之前,先調研考察,採取他山之石。
  • 聚焦| 武漢又多一處網紅打卡地!這裡將被改造成世界級攀巖基地
    這裡將被改造成世界級攀巖基地 2020-07-06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展望:新一線城市武漢潛力巨大 新發展格局下迎新機遇
    回望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重創,但武漢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一路邁進。武漢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招商籤約吸聚企業布局、加碼武漢,300+家世界500強企業瞄準武漢,武漢正與全球產業前沿同頻共振……如今武漢區位、交通、科教、產業等優勢更加凸顯,新的發展格局下讓人看到了武漢強勁的勢能。
  • ...企業入駐數字經濟產業園 未來十年重慶將成為中西部遊戲產業中心
    11月30日,第二十三屆遊交會暨首屆中國西部遊戲產業交易大會(簡稱「遊交會」)在重慶市南岸區南坪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重慶歷史上第一次舉辦遊戲電競行業大會。據了解,此前南岸區人民政府與網易傳媒集團共同打造的——網易文創數字經濟產業園迎來首批20家入駐企業。
  • 下一個五年,將是武漢江北地區騰飛的機會,黃陂東西湖能抓住嗎?
    作為武漢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區,黃陂本來應該撐起大漢口經濟的半壁江山,但遺憾的是,過去十年裡,黃陂並非武漢重點發展的區域,從下面一組數據就可以看得很明顯。2009年,黃陂的GDP和財政收入還居於六個新城區的第一位(下面資料來自武漢統計年鑑2010版,權威性應無可懷疑)。
  • 搶佔制高點,請看武漢這份清單→
    與此同時,存儲器、商業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等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大健康產業基地支撐起武漢經濟新成長極,為打造光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撐。
  • 武漢大學成立一個研究院!
    武漢大學成立一個研究院!這是武漢大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國際法研究和運用」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也是武漢大學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國家高端智庫建設的重要舉措。
  • 武漢爭創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光谷研發投入強度將達10%
    匯聚92所高校、130萬在校大學生、74名兩院院士、101家科研機構、134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武漢作為中國的科技重鎮和創新之城,正在積極爭創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盛繼亮表示,未來5年,武漢將以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將科技創新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邏輯起點,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統籌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 2021年的武漢,讓我們一起看看!
    回望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重創,但武漢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一路邁進。武漢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招商籤約吸聚企業布局、加碼武漢,300+家世界500強企業瞄準武漢,武漢正與全球產業前沿同頻共振……如今武漢區位、交通、科教、產業等優勢更加凸顯,新的發展格局下讓人看到了武漢強勁的勢能。
  • ...勢正勁·湖北篇」武漢打造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基地 2025年...
    新華網武漢9月19日電(連迅)龍頭企業帶動,關聯企業集聚。近年來,武漢市把握城市軌道交通廣闊發展前景,依託自身優勢在黃陂區打造軌道交通裝備製造產業基地,預計2025年其產值將達千億元。武漢市軌道交通在近幾年也取得迅猛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市地鐵已開通運營總裡程330多公裡,未來還將逐年增加。李寶安說,武漢市抓住機遇,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2020年8月,武漢市選址黃陂區建設武漢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