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商業多面體,作者| 櫻子,編輯|有為
一個是視頻網站,一個是音樂產品,B站和網易雲音樂奔赴在兩條不同的賽道上。但他們還有一個相似的屬性——社區,彼此的商業發展邏輯也多了些趨同。
近日,網易雲音樂宣布了新的音樂達人戰略,構建音樂達人聚集地,在未來幫助超過10萬音樂達人成長,並計劃孵化100個年入100萬的音樂達人,扶持100家音樂MCN機構。
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網易雲音樂在此提出的是「音樂達人」的概念,而非音樂人,後者是傳統意義上的音樂製作人,或者可以簡單理解為創作歌曲的。而音樂達人,按照雲音樂給出的解釋則是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音樂衍生內容創作者,更強調的是他們圍繞音樂所做出的衍生內容,如短視頻。
如果放在B站,音樂達人的概念就是UP主。這次,網易雲音樂也想孵化一批自己的UP主,並利用他們撬起社區生態,維持用戶粘性。
網易雲音樂中的「B站」
社區建設,一直是雲音樂這款產品的核心任務。更是雲音樂在激烈的版權競爭之外,所形成的差異化優勢,甚至是雲音樂的立命之本。
最開始,雲音樂就擁有樂評、歌單、動態、個性化推薦等功能,以此來推動音樂社區的建設。在2019年8月,雲音樂也對社區進行了重要升級。上線「雲村社區」,代替之前的「朋友」板塊。同時在雲村社區中設置「廣場」頁面,以瀑布流形式呈現內容。此外,雲村社區還提供了一個新的音樂創作表達形式——Mlog(Music log,即音樂日誌),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視頻、圖片、文字、音樂等形式結合進行創作。
雲村是一個為用戶提供交流討論、創作分享、情感表達的音樂社區,目前位於雲音樂App的一級入口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了這次改版的宣傳,幾乎不怎麼開發布會的網易雲音樂罕見地舉報辦了一個媒體溝通會,雲音樂CEO朱一聞與產品社區總監翁家琪也悉數到場,為這次的升級改版做出解答。這在網易雲音樂的內部看來,是十分重要的一次升級。
在雲村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戶的UGC內容。
網易雲音樂社區產品總監翁家琪也曾表示,雲音樂更重要的部分是建立一個UGC的內容生態,未來產品迭代的方向也是儘可能的去引導建立更多關係,這一套生態是脫離流量驅動,脫離金錢驅動的。
UGC的內容庫是否足夠豐富、是否足夠吸引人,則要完全依賴於「音樂達人」們的生產力。
在雲村上線初期,內容還並不完善。與其說是一個音樂社區,不如說它帶有音樂背景的興趣社區更為貼切。音樂與內容是分離的,音樂擔任的也僅僅是BGM的功能,用戶是否駐足觀看、是否留存,主要還是根據封面圖與裡面所呈現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多與音樂無關,它們可以是影視劇綜、也可以是情感表達。
但並不能說這樣的內容不重要。抖音的爆火就離不開具有節奏性的BGM和卡點內容,它可以是情景劇、可以是美容變裝,一個「魔音繞耳」的旋律甚至可以產生病毒性傳播效果,更能引領一股潮流。
而如果能生產出類似於《海草舞》、《學貓叫》這樣的「抖音神曲」,並引發全民狂歡的手勢舞,則又能將用戶再次拉回與音樂相關的內容衍生上。
網易雲音樂也在嘗試做直播、短視頻、播客等內容,雖然其內容偶爾與音樂分道揚鑣,但最終或者是大部分內容還是要與音樂相關,而不是相悖,這樣雲音樂的故事才講得通。
也即更多的音樂內容消費的新形式。
音樂達人產生的UGC內容不僅可以吸引用戶,加強社區文化,促進內容討論和互動。或許也還將反哺音樂,正向促進音樂的更多播放上,而這也是雲音樂作為一款產品的核心功能。UGC內容也可以承擔一部分的音樂宣發,就如在短視頻進入主流後,音樂人開始選擇抖音、快手作為打歌渠道的補充一樣。UGC生態的豐富也將為音樂人的成長提供優質土壤。
有音樂人對筆者說過,只要有大V使用、傳唱歌曲,大多都能引起病毒式的傳播。這對於音樂人也減少了打歌的成本。音樂人會將副歌部門上傳至短視頻平臺,供創作者們使用,從而再引流至QQ音樂或網易雲音樂。
當然,這也只是理想化,音樂達人的衍生內容能承擔的作用固然很多,但真的能留住用戶嗎?
我們可以從B站的發展軌跡窺探一二。B站是一個遊戲公司、是一個視頻網站,B站也是一個社區。
在B站破圈的今天,B站的社區氛圍能否保持成為了外界對B站最多的擔憂。但每次B站的財報數據都會說明,體現其社區氛圍的關鍵指標,月活UP主及其投稿量、日均視頻播放量、月均互動數一直在上漲。這裡暫不提新老UP主的流失與流入,就總體的社區氛圍保持上,B站做的還不錯。
對於平臺來說,社區文化具有篩選作用,可以在一個個小圈子裡找到志趣相同的人,不斷地同化,再從小圈子形成更大的共同體。就如B站現在一樣,B站社區文化的代表詞彙是二次元、鬼畜,它們也都是在更細分的領域、加持同化效應而來。
而被這樣的社區文化所吸引的用戶,粘性也會更高。
網易雲音樂也是如此,它的樂評總是能引起共鳴,將用戶連接起來。它所擁有的大量的原創音樂人的歌曲,比如民謠等,在網易雲音樂總有人懂,總會吸引來品味相同的人。這樣的內容讓雲音樂顯得特立獨立,也是它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所以,在B站、雲音樂的社區到一定體量之後,優質的創作者就成為了核心資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長性。
B站:我也在學習雲音樂
有B站人士告訴筆者,在B站拓圈路上,也希望能夠音樂內容促進泛化增長。對比網易雲音樂,可以通過音樂促進UGC生產和維繫社區氛圍。而除此之外,音樂內容還可以促進付費,音樂用戶的付費能力早已在騰訊音樂的財報中有所體現,筆者不再多加贅述。從現在B站用戶的付費來看,提升的並不快,直播打賞也有更多用戶在用愛發電,而從音樂品類入手或許可培養用戶的付費意識。
從B站的音樂區來看,此前一直較為小眾,以古風和二次元為主。但從2019年年末B站發布「音樂星計劃」培養原創音樂人、到與QQ音樂宣布開展深度合作、推廣優質音樂、資源共享,再到與索尼音樂娛樂達成戰略合作拿下旗下曲庫音樂版權,B站在音樂領域愈發用力、音樂內容也愈發變得大眾化。
B站在2019年曾公布一組數據,截至10月底,2019年B站音樂區視頻的累計播放量同比增長超47%。以10月為例,單音樂視頻內容的站內投稿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8%,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近100%。
相對其他品類,音樂內容更容易在用戶中滲透,且也是B站有優勢拓展的品類。也有行業人士對筆者說道,B站用戶對音樂內容的包容力更高,也一直在籌劃新的音樂分區,比如上線說唱專區,而這也是B站平臺內最受用戶喜愛的品類之一。
B站今年推出的《說唱新世代》是B站在音樂綜藝上的一次試水,也是B站更具平臺內容屬性進行的一次破圈嘗試。
據筆者了解,《說唱新世代》的嘉賓、定位到音樂內容品控等都有88rising這個音樂廠牌參與其中,88rising旗下的王嘉爾、Higher Brothers、Rich Brian也是該節目的導師。
在該節目結束時,B站也宣布聯合青年文化代表88rising打造全新廠牌「W8VES」(萬悟),旨在為中國新世代的音樂創作者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包括於貞、聖代、斯威特等在內的八強選手悉數加入這一全新廠牌。
據筆者了解,合作的背後是B站早已與88rising這個廠牌有了資金上的綁定。雙方合作後,可以嘗試製作更多的音樂綜藝節目、也可以孵化更多有潛力的歌手。
有業內人士告訴筆者,88rising是在圈子內比較受認可的說唱廠牌,無論是在專業度還是在知名度上。該廠牌以嘻哈、電子、R&B音樂領域為主,主打亞裔面孔但英語流利的音樂人,在海外擁有較大影響力。88rising旗下有Rich Brian、Keith Ape、Higher Brothers等知名說唱歌手,今年3月,王嘉爾也籤約了該廠牌。此外,吳亦凡發布的進軍美國音樂市場的首支單曲《deserve》88rising也參與了策劃,雙方還合作過單曲《18》。
B站在音樂道路上已經越走越深。B站未來可能會有專門的音樂部門,也會有自己的戰略導向。這也意味著,也將與利用「音樂達人」進行社區建設的網易雲音樂有著不可避免的競爭和衝突。
不過,就現在看來,B站音樂也還在發展初期。據筆者了解,目前B站仍沒有獨立的音樂部門,只有一個音樂區的運營小組,隸屬於主站運營中心-內容運營部,團隊人員也在10人左右。
但隨著B站破圈,未來,一切以爭奪泛娛樂用戶為目標的產品都會與B站成為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