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rce CF011X Pro3 這款便攜屏解析度 3200x1800,60Hz 刷新率 IPS材質 100% sRGB色域 8bit色深。
自此C-Force 的 CF011系列產品已經有橫跨1080P到4K多款產品了。
但在聊這款產品之前我想先聊聊另外一件事情,關於便攜屏是不是偽需求?
我表哥比我大八歲,同為獨生子女,我倆和親兄弟沒太大區別。小時候和他一塊玩小霸王,稍大一些我坐在一旁看他玩魔獸,最近他也入手了一臺 Switch。
不過現在有父母有妻小的他,很難從家中電視分到專屬於他的遊戲時間。更多的情況下,是他把 Switch 支在餐桌上,對著那個比手機大不了多少的屏幕遊戲。
所以便攜屏產品對他來說就價值非凡了。
要知道像我這種,擁有一個大且專屬於自己工作空間的人群並不多,像我哥這樣的人群反而是大多數。
那麼這樣一個15.6英寸,屏幕素質不錯,易攜帶好放置的屏幕,需求面足夠明確,使用場景也更加契合。
屏幕素質的「機動性」
對於屏幕素質我也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試。
首先100% sRGB 色域是完全符合宣傳的,其次在我們常用的亮度區間,即在50%以上的亮度區間內,屏幕的白點值和對比度表現都很不錯。
最後還有一個針對這塊屏幕的綜合評分,平均分拿到了4以上。
可以感受到,C-Force Pro3 無意與專業向的屏幕爭高下,但是還是希望給用戶更好的視覺體驗。
比如 3200x1800 的數據,幾乎接近 4K 解析度了,可以向下兼容足夠多的輸出設備。
其實我們都明白,「向下兼容」是比「剛好夠用」來的更有底氣的,現在超高解析度的內容和設備越來越多,選擇一塊高解析度的屏幕很有必要。
屏幕使用的「機動性」
作為便攜屏產品,C-Force Pro3 以高解析度向下兼容來呈現它的「機動性」,而在「屏」的這一方面也支持到了 HDR,整體屏幕素質也做的不錯。
在「便攜」方面,C-Force Pro3 重 629g,和 iPad Pro 相當。
不僅要帶起來方便,放起來也要方便。
C-Force Pro3 將屏幕保護蓋直接粘到了機身上,摺疊起來又變成了支架。通過不同的摺疊方式,以應對不同的使用場景,還是「機動性」。
我記得第一次見到 C-Force 的屏幕,它最打動我的一個點是,通過 C to C 數據線直接連接 Switch 就能開啟 TV 模式。
C-Force Pro3 不僅僅是一塊屏幕,更集成了 Dock、USB 拓展塢的功能。
可以看見在 Switch 開啟 TV 模式後,屏幕和主機的總功率還不到 20W,但這不意味著隨便找個充電頭就能用。
要想實現直連開啟 TV模式,支持充電協議的充電頭和全功能的 C to C 數據線缺一不可。不過這些無需額外購買 C-Force 在屏幕包裝裡已經準備好了。
屏幕功能的「機動性」
C-Force 也很注重性價比,所以 C-Force Pro3 不可能只是一塊遊戲屏幕,物要盡其用,這塊屏幕也能為你的生產力提供一點幫助。
單終端多模式,很難不談及 Smartisan OS 的 TNT,甚至可以說這是便攜屏普及推廣的一個爆發點。
通過數據線直連,可以開啟類似 TNT 、華為的 PC 模式以及三星的Samsung DeX。
這樣一個輕辦公的使用場景,開始逐漸被消費級市場接受,甚至都開始影響到一部分人的消費決策,手機的機能已經足以承擔的起輕辦公的需求,而大部分人缺少的只是一塊合適的屏幕而已。
有 C 口的筆電,可以更方便的將這塊屏幕作為副屏使用,通過筆電本身就能對屏幕進行供電,沒有 C 口的筆電用起來也不麻煩,C-Force Pro3 5V/2A 就可以工作,低功耗運行。
C-Force 不給產品設限,也不給用戶設限,讓屏幕擔當更多「機動性」。
在通過 C 口與設備相連後,C-Force Pro3 機身的 USB 接口也可以用作數據傳輸。
C-Force Pro3 屏幕左邊的 C 口也貫徹著「機動性」,兩個 C 口都具備電源輸入和電源、數據輸出的能力。
下面的 HDMI 接口則是為了沒有 C 口的設備準備的,可以搭配上投屏器或者電視盒子。
C-Force Pro3 一千多塊的價格不算便宜,卻在1080P 的價格裡塞進了幾乎一塊4K 屏,說性價比是有的。功能上沒有局限,娛樂辦公兼具,還比傳統顯示器更加便攜易用。需求方面是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你可以何處何地專屬於自己的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