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推薦閱讀
【黨報頭條】科技浸潤旱碼頭「匠心精神」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掌中淄博
記者 鄒青山 徐勐 通訊員 何旭東 報導
「推動生態科技新城和全域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需要廣大企業家堅定不移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精專一事,持之以恆』以工匠精神致力提升企業品質、品位、品牌,積極運用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傳統產業賦智賦能,加快讓老樹開新花、結新果。」日前,在文昌湖區組織召開的全區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27家企業受到表彰,體現了文昌湖區進一步營造關心關愛企業家的濃厚氛圍,激發企業家幹大事、創大業的奮鬥激情,堅定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受表彰企業的佼佼者,淄博大亞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的秘訣是什麼?12月1日,本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採訪報導組來到大亞金屬,親身感受科技強企、數字賦能、工匠精神為企業帶來的深刻變革。
綜合實力已經位居全球同行業前三、亞洲第一,2019年淄博大亞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走進大亞金屬,亮眼的成績令記者心潮澎湃,據了解,今年該公司大力發展以智能裝備為主的數字經濟,克服疫情和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的不利影響,各項指標取得歷史最好水平。
「只有擁有自主的頂尖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才有可能做強做大。」淄博大亞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慶吉告訴記者,十幾年來,公司緊跟時代步伐,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制定單位,牽頭制定了3項國際標準和7項國家標準,自主研發了23項專利,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經成為全球金屬表面處理行業的領軍企業。
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創新就是解放生產力的鑰匙。2020年大亞金屬共引進高新技術人才21名,其中博士2名、碩士研究生3名,積極與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開展全球領先的表面處理智慧機器人系統研究,與山東理工大學開展船舶用高技術合金材料的研製開發,並與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先後完成了10多項國家、省重點科研項目。「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投入大量的精力,持續研發以新材料、智能裝備為主的表面處理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以數字經濟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讓產品更加高效、可靠、綠色、節能。」韓慶吉說。
與大亞金屬同臺受表彰的山東嘉豐玻璃機械有限公司是文昌湖區第一家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內生產玻璃制瓶機械的專業廠家,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嘉豐公司以制瓶機械產品為龍頭,先後研製開發了具有當今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具有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六大系列400餘個規格品種的制瓶機系列產品,先後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十幾項獎勵。到目前,已有11項產品通過了省級科技鑑定,30個產品榮獲國家使用新型和發明專利,一個創新產品列入山東省第一批技術創新項目和國家火炬計劃,一個產品列入山東省重大專項計劃和省技術創新計劃,多個產品列入市級科技創新計劃。2018年公司機器人制瓶機項目,列入淄博市英才計劃。
「公司擁有先進的進口和國產加工中心、數控加工設備等近百餘臺,2019年新上進口柔性生產線,鉚焊車間初步採用了機器人焊接,使企業邁入了智能化生產的門檻。」公司副總經理韓克忠告訴記者,近年來,遵循不斷創新,公司研製的八組三滴料制瓶機、六組六滴料制瓶機、特大瓶制瓶機、全伺服制瓶機等十餘項創新產品,均為國內外首創,每個系列單滴、雙滴、多滴之間實現互換,達到高速、穩定、可靠技術要求,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居同類產品國際領先水平。同時,逐步在車間推行「一人多機制」設備操作管理辦法,用「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和產品的智能化」促進「質量」「服務」「環保」進一步提高,解決了人力資源缺乏和節能減排的問題,提升了公司在國內瓶罐玻璃裝備行業的領先地位。
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今年以來,文昌湖區妥善平衡「穩增長」與「提質量」的關係,圍繞文旅、健康、科創三大產業,搶抓省會經濟圈、齊魯科創大走廊、濟淄一體化、功能區調整、周村文昌湖融合發展等重大機遇,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增創競爭新優勢,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實現更好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
【黨報要聞】市政府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十二屆市委第十二輪巡察全面進駐編審:張興蕾
原標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匠心精神」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