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也不發貨,口罩到底去哪了?

2020-12-1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AI藍媒匯(ID:lanmeih001),作者丨韓小黃,製圖丨劉琪,編輯丨顧盼

01

1月31日,知名美籍UP主我是郭傑瑞在B站上發布了一條視頻,這一次他的怒火指向「同胞」——疫情發生後,郭傑瑞發現家鄉紐約的口罩漲價十倍。

於是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郭傑瑞在視頻中驚呼:「他們不該利用民眾的遭難賺錢。」

然而,像郭傑瑞這樣能用十倍價格買到口罩的,已是幸運。隨著疫情的不斷蔓延,即便是高價口罩,在美國也已經買不到了。從AI藍媒匯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包括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在內的大城市藥店中,所有口罩全部脫銷。

「我們最近一周跑了附近幾乎所有的藥店,都買不到,亞馬遜也不發貨。」這是在亞特蘭大上演的真實情景。

2月5日,鳳凰網駐華盛頓記者王冰汝在其微博發布視頻,記錄了其在僅有300多華人的艾奧瓦州得梅因的探訪情況,結果依然是:沒有口罩。

視頻中的店員說,「1月27日就斷貨了」,「我聽說製造商都斷貨了」,「雖然這聽起來很奇怪,你去旁邊的診所裝作要看醫生,或許會提供口罩」……

王冰汝判斷,之所以在美國的「村兒」裡口罩都變得這麼緊缺,一是因為當地的華人可能會買,二是因為華人訪客可能會買完之後帶回國。

無論是出於保護自己還是支援國內的目的,一個事實在於:大洋彼岸的口罩,被我們的同胞搬空了。

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也不樂觀。

德國目前還有部分庫存,但價格早已翻倍,「醫用的差不多1-1.5歐元一個,巨難買。

西班牙貨量比較充足,但同樣價格高漲,FFP2級別5-6歐元一個,一般醫用口罩大概5歐元四個。「雖然貴,但是不難買,巴塞隆納比較不好買,像馬德裡之類的城市進一家超市或藥店總會有一樣。回國的時候還看到一家北京人賣了好幾箱要回來捐了,說已經聯繫好渠道了。

好消息是,不管出於保護自己還是支援疫區,全世界的口罩都在流向中國。但壞消息是,身在國內的我們,依舊買不到口罩。

這是為什麼?

02

這就要從口罩的生產過程談起了。

2月7日,@帝吧官微 發布了一條新浪微博,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口罩卻不夠用」,其中援引央視網採訪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的解釋,每生產一個口罩只需0.5秒,但一個解析消毒的標準流程需要7天到半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大年初一加班生產的那批次口罩,今天還沒上市!這麼簡單的問題,至今沒媒體說明白,真是遺憾!」

不得不說,還是熟悉的味道,帶得一手好節奏。

該條微博迅速引起超過3w的轉發量和接近6w的點讚量,有網友表示被安慰到:「等著大年初一那批上市就有救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對此AI藍媒匯也向多家口罩生產廠商求證,專家所述的情況基本屬實,但結論有待商榷。根據目前口罩廠商的驗證,這種經環氧乙烷滅菌的醫用口罩在經科學處置審慎驗證後,上市周期可以從14天縮短到7-10天。

「環氧乙烷需要的周期較長,我們現在用鈷-60滅菌法也是可以的,周期可以縮短至一兩天。」口罩生產廠商負責人李銘告訴AI藍媒匯。

而這項滅菌技術也得到了官方的站臺。

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印發的關於疫情期間執行《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範(臨時)》(以下簡稱《應急規範》)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採用輻照(鈷60或電子加速器)技術可將時間縮短到1天以內。

所以無論怎麼算,口罩的上市周期絕不像微博宣稱的有半個月之久。

掐著手指算一下,從大年初一至今,全國人民已經被迫禁足20天,除夕夜加班生產的那批口罩早就應該投入使用,所謂的「高峰期」也應該到來了。

所以,關於「大年初一加班生產的那批次口罩還沒上市」的說法是不存在的。

根據工信部、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等多方公開資料綜合顯示,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到2月底每天預計能生產各類口罩1.8億隻。

排除湖北省省長王曉東的口誤,綜合來看預計2月底我國的口罩整體產量將達到2億以上。而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截至2月7日的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為73%,這個數字尚有攀升的空間。

且好消息是,自2月初以來,中石化、比亞迪、富士康、爹地寶貝等大型企業也開始「跨界」生產口罩。粗算之下,截至2月底能為國內提供800萬-1億隻/天的新增產能。

再加上中國人民搬空世界的能力,以及世界各地的物資援助,到2月底每天3億隻的產能,目測是可以達到的。

但你還是買不到口罩……為什麼?

03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上面提到的數字都是預估,事實上無論是從口罩的生產、投放,還是資源分配環節,以及中國人民搬空世界的信念來看,這一切都來得沒那麼容易。

其一,「搬空世界」希望破滅,多國已開始更嚴格的貿易限制。

支援中國的前提,是先保證國內的供給。

在自身庫存告急的情況下,包括美國、日本、韓國等海關政策都愈發嚴格,一網友在此前美國還有貨的時候,代購的20個N95口罩被卡在物流倉多日不能順利發貨,物流顯示2月2日已到達處理中心,至今仍未發出。

根據某對接海外物資的機構向AI藍媒匯提供的《海外防疫物資進口操作指南》顯示,受疫情期間多國航空公司對我國停飛、停航等影響,海外物資想要完成高效報關和運輸,需要協調人幫助客戶完成多項申請表的填寫和資質審核。

這其中包含不算低的關稅:防護服8%、口罩6%、護目鏡7%,外加13%的增值稅。若是定向捐贈,可根據相關政策進行減免。

所以,在平時售價幾元至十幾元不等的口罩,進入到國內市場可以達到30元以上,上述在美代購的網友共計花費760元,加上運費、稅率等平均38元/只。

日本代購口罩10元/只,運費100元。

而目前朋友圈和各大電視平臺最火的韓國KF94口罩也被炒至30元一隻,100隻起售。「目前韓國還算好清關的,所以貨量多一些。」微商表示。

所以,表面上看代購圈、微商圈風生水起,實際上這條路也快走不通了。當然,那些已經被證實是虛假髮貨、多級分銷,三無、假冒產品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其二,政府統一調撥,優先疫區、一線人員的供給量

對普通人來說,2020開年最大的「憂傷」不是出門沒買到口罩,還損失了一個口罩。而是年前下的訂單好不容易熬到發貨,卻被通知已被政府調撥,可申請退款。

「退什麼款啊?我要口罩啊!」好不容易熬夜拼手速搶到口罩的用戶萌萌崩潰道。

但冷靜下來想一下,總有些地方比隔離在家的你,更需要它們,比如武漢、比如醫院、比如派出所、街道、物業等基層幹部。

針對他們的需求,不可能只靠自己拼手速,政府對口罩生產廠商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調撥,才能保證口罩的合理分配。

上述口罩生產負責人李銘也向AI藍媒匯證實,目前其五條生產線中醫用外科口罩產量為10萬隻/日、醫用防護口罩為10萬隻/日。「全都是政府調撥、醫院供應和捐贈政府,沒有市場零售。

根據李銘的敘述,產量的80%供政府採購,剩下20%國藥調撥給所在省的省級重點醫院,價格為醫用外科3.5元/只,醫用防護10元/只。

目前已經宣布「跨界」的中石化、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工程,也是受國資委委託定向生產。

一個事實在於,在AI藍媒匯的隨機採訪中發現,武漢及湖北省一些城市已經能保證口罩供給充足,「只要出門就能買到口罩,但主要是不敢出門。

「我昨天去藥店買,50元40個,還買到了酒精。」武漢居民婷婷表示,「小區也會發一些。」

宜昌某村每戶一天可在村衛生院買5個口罩,1.5元/只,「很薄很薄的那種。」

無疑,這是全世界各地集結物資支援武漢的結果,保證了暴風核心處的風和日麗。

04

但隨著疫情的發展至新的階段,風暴中心以外的地方也開始面臨著不可調和的口罩矛盾。

2月9日,被一延再延的假期正式結束,多數企業開始復工。

但復工有一個前提:用人單位要為員工提供口罩。

據AI財經社報導,一家企業展示的當地政府規定復工清單顯示,復工需滿足口罩、84消毒液、紅外式體溫槍、消毒洗手液、手套等物資齊全的要求。比如,一個工廠要為員工一天準備兩個口罩,開工前要先準備好10天的量。

且即便不是政府硬性規定,沒有口罩等防護用品,大部分企業也不敢貿然讓員工「裸奔」復工。

不僅如此,在通勤的過程中,包括公交、地鐵、寫字樓、超市等各大公共場所都明確規定沒有口罩不得入內。

前不久AI藍媒匯還撰寫了網際網路人沒有延遲復工的資本,現在看來大多數人更是連按時復工的「資本」都沒有。

等等,哪裡不對。

不是說,只要復工了,口罩產量就上來了嗎?

AI藍媒匯採訪到的口罩廠商也表示,現在困擾產能最大的問題,其一是輔料配件和醫用防護級別材料熔噴布BEF99的短缺,其二,就是生產工人的短缺。

「生產線是過年期間購買的,其中有一條傳送帶還不完善,不能完全自動化生產,需要工人盯著。」李銘表示,「有工人復工,或把那條傳送帶修好,就可以了。」

為此李銘已經為工人開出了雙倍工資的待遇。

也就是說,只要復工之後工人及時補位,非醫用級別的口罩產能就可以跟上了?普通民眾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但冷水又隨之潑來。

根據界面新聞的測算,復工以後需求端的激增遠遠超過口罩產能的增長。若是部分復工情況下(第二產業、醫療、交通運輸業復工),每天也有2.38億人需要口罩。若是全面復工,按照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國內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合計就業人口高達5.33億人,按每人每天一隻口罩計算,至少需要每天5.33億隻口罩。

全面復工之後,國內將面臨2-3億的口罩缺口。增長的那部分產能,面對激增的需求,杯水車薪。

不復工,口罩的產能就跟不上,復工了,口罩的需求又激增,口罩的產能就更跟不上了,國人和口罩的矛盾,仿佛陷入死循環。

那麼除了口罩生產商外,其它企業就不能不復工嗎?

不能,無數企業主拿著財務報表告訴你,流水撐不住了。失業還是失去口罩,這是個難題。AI藍媒匯在某中小企業互助群中發現,企業在討論如何自救之前,最關心的還是通過什麼渠道可以採購到口罩。

口罩,成了企業復工的資本。

所以,即便萬般不情願,我們也不得不接受「普通人口罩可重複使用」、「一次性口罩也可重複使用」、「北京地壇醫院醫生教你自製口罩」等事實。

「公司庫存快用完了,發放頻率開始下降了。」「基層公務部門也只能保證一周發兩隻口罩。」「我們公司老闆搞不到,告訴大家靠自己。」……

關鍵時刻,也只有寄希望於政府。

好消息是,目前包括杭州、上海、廣州、寧波等多個城市的市民可以免費申領口罩,但在這過程中也存在城市之間、轄區之間的配給差異。

但其實,帳已經算過了,普通市民想要自由地買到口罩,幾乎是不可能的。

無論如何,省著點用,總是沒錯的。

(文中受訪人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最恐慌的這群人,卻連口罩怎麼用都不知道
    講述人:周潤發 數據分析師27歲薅走羅森最後的口罩1月20日之前,我也在關注疫情,但不知道家裡情況到底怎麼樣。18、19號開始爆發得特別多,才意識到這個事情比較嚴重。20日當天公司開完年會,想著第二天要回去,家裡口罩應該很難買,就先去買口罩。當時問家人口罩買到沒,結果他們都沒什麼反應,感覺不太對勁,家裡人估計沒戴口罩。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都沒有勸我說,今年不要回來了。我心想完了,他們肯定沒有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我不能放任一點防護措施都沒有的家人在疫區中心。
  • 賣家不發貨不退款 法官妥善化解口罩買賣糾紛
    經微信溝通,劉某與範某達成協議,向範某購買一次性醫用口罩40000個,共計貨款136000元,約定次日發貨。當日劉某支付了所有貨款。後由於範某未按時發貨,遂先後退還劉某購貨款共計80000元,剩餘貨款56000元一直拖欠未還。劉某因此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範某退還餘欠貨款並支付違約金等費用共計173000元。
  • 代購來的口罩薄得近乎透明!朋友圈買口罩買來一肚子火 代購稱不退...
    除了這一盒,劉女士還幫同事買了兩盒,一盒在路上,另一盒收到後打開一看同樣很薄,她只能將錢退給了同事,「這種口罩怎麼能給人家戴」。據劉女士介紹,「宸宇」姓朱,是位女士,朱女士在某購物平臺上開有店鋪。近期疫情嚴重,朱女士開始在朋友圈售賣口罩、體溫計等物品,劉女士正是看到這些廣告才下的單。從劉女士提供的聊天記錄來看,她先後3次向朱女士分別轉帳188元,對方收款後稱2月12日下午發貨。
  • 為何買了電動車頭盔賣家不發貨?賣家:就等著買家主動退款
    只不過最近卻發現一些商家有了訂單卻不發貨,這是怎麼回事呢,賣家不想掙錢了嗎?買電動車頭盔,為何賣家不發貨?實際上最近賣家不願意發貨的,都是一些賣頭盔的賣家。他們之所以不發貨,並不是不想掙錢,而是想掙更加多的錢。原因就是在於現在的頭盔漲價了,以前一個頭盔不過才是30塊,賣家也就是掙個5塊錢。
  • 在球鞋平臺買的預售Supreme x Nike,100多天不發貨還不給退款?
    這讓很多線上的陪跑選手也不得不去一些平臺上買預售,大家都知道AF1本身就高危了,再加上與Sup的聯名更是高高危了。本身疫情的原因就導致了買鞋的困難度,於是一位老哥就找到了某牛尖貨競拍,看到平臺給出的價格是1500,心想價格還算是可以,於是就下單了一雙41碼的。
  • 廠家:我只負責發貨!
    前段時間關於假口罩的新聞數不勝數,也很多人在買口罩這件事情上吃了大虧,花昂貴的價格在買了一堆劣質的口罩。這些口罩大多都是在朋友圈內進行銷售,要麼是賣家收了錢之後就刪掉買家的朋友,要麼就是寄來一堆粗製濫造的三無產品。但即便已經有這麼多的前車之鑑,仍然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內上當受騙。
  • 20歲小夥朋友圈「賣」口罩詐騙20多萬
    安徽黃山市的汪大哥開了一家公司,前段時間,為了復工,他和其他老闆一起尋購口罩。當時經朋友介紹,他加了一個人微信,並且交了20多萬定金,約好當天就發貨,哪知道,錢打過去了,口罩卻遲遲不見蹤影,這可把汪大哥急壞了!
  • 賣家不發貨是故意的?淘寶賣家:自己更著急,卻連門都出不了
    最近相信大家都在電商平臺上面買了不少的東西,只不過有一些賣家明明寫著可以發貨,但是如今還是不發貨,真的讓人挺生氣的。有些買家更是覺得賣家是忽悠自己先下單,下完單後人就不見了。賣家不發貨是故意的?淘寶賣家:自己更著急,卻連門都出不了其實有時候並不是賣家真的不想發貨,想是他們沒法發貨。其中一個原因可能還是跟成本有關。畢竟電商件一般都是三通一達發貨的,成本可以低至兩三塊錢。但是如今這些快遞都還沒有全面開工,想發貨是不行的。
  • 現在全國都缺口罩,而微商卻有很多,他們的口罩從哪裡來?
    也正因為口罩缺口比較大,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買不到口罩,甚至從藥店裡面也買不到。比如我在深圳龍崗這邊,想要從藥店買口罩,必須提前好幾天預約,而且即便預約了也不一定能買到,有時候能買到也就幾個。但是在全國口罩都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大家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的朋友圈有各種微商在銷售各種口罩,而且很多微商都是1萬個起批。
  • 郵寄口罩到日本:疫情期間如何寄口罩去日本?
    受新冠病毒感染範圍擴大的影響,在日本口罩持續缺貨。近日,日本推出口罩半成品,讓民眾在家自製口罩。可是儘管如此,口罩依然供不應求,目前國內疫情已經有所緩解,作為製造業大國,口罩界一哥,不少人在國內已經可以買得到口罩,並希望通過國際快遞,給親朋好友寄去一份「安康」。如何寄口罩去日本?
  • 淘寶發公告,這些地區和商品如果延遲發貨,賣家可以免除賠付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這段時間大家對於淘寶有些不滿意,具體來說是對淘寶上的一些賣家不滿,主要的原因就是有些賣家長時間一直不發貨。淘寶最近對賣家提出要求,規定了在春節期間的訂單的最後發貨時間,最遲要在2月15日前發貨。
  • 某寶買了件衣服,老闆居然從某多多發貨,網友收到貨後懵了
    最近,有網友爆料,他花68元在淘寶買的衣服,居然是從拼多多發貨,連訂單號都一樣。跑去拼多多一搜,這件衣服只要38元。這不是個例,有網友也透露,在淘寶下單,賣家從拼多多下單發貨。對此,有人安慰說,這種操作很正常,他曾在淘寶買了本書,結果是當當網發的貨,當時噹噹上要便宜5塊錢。
  • 親身經歷,實測購買兩家的醫用口罩來對比!
    其實,我跟你們說,網上買東西,沒看到實物,也不曉得質量如何?我偶爾也有這種想法,但是想想線(zhu)下(yao)的(hia)價(shi)格(qiong)更不透明,加之也不太會砍價,就還是選擇在網上買吧。
  • 官方+民間版不良假冒口罩商家整理匯總!
    旗艦店】,問題類型:劣質口罩6、店鋪ID:【博息醫療器械專營店】,問題類型:發貨異常,大量不發貨,有網友反饋收到的貨是沒有密封包裝02民間舉報版不良口罩商家名單許諾當天發貨未執行。欺詐降價實則多次漲價。退貨不處理。幾次聯繫tb,tb推諉不處理。大雷!!!
  • 買口罩去哪裡有得賣 口罩的正確戴法
    目前國內疫情暫緩,國外疫情暴發,境外病例輸入時有發生,現在還不到脫口罩的時候。眾所周知,預防新冠狀病毒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佩戴口罩,如今市場上口罩良莠不齊,一不小心就容易買到劣質口罩,很多讀者問到去哪裡可購買靠譜口罩,關於口罩的正確戴法,小編再一次給各位科普一下。
  • 「口述」我去醫院做產檢,醫護戴口罩的不如華人超市裡多
    紙尿褲也缺貨嚴重,不過不挑牌子和價格還是可以買到。水奶定了一直沒發貨,奶瓶UV消毒機,趁勢漲價也不發貨。我預產期5月初,之前囤了一些紙內褲和奶粉,所以不太慌。反正只要有吃的,其它都是有辦法解決的,無非大人麻煩一點。
  • 海外網購口罩最強攻略,來了!(含國際集運指南+注意事項)
    大家常用的電商平臺大多是amazon、gmarket、ebay、rakuten、asos、天貓國際等等,不過配送方式不全都一樣的。比方說,在amazon、天貓國際上買口罩。那麼在配送方面,就可以省心很多。因為都是直郵的,只有你有該平臺的帳號,選好產品、填好地址、提交訂單付款後,就可以靜待賣家發貨了。配送、派送方面都不用操心。
  • 「深度」口罩騙局花樣頻出,為什麼電商上的口罩一隻難求?
    記者 | 林北辰編輯 | 文姝琪1「你能買到口罩嗎?」這是疫情中所有人最牽掛的話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社交平臺上,口罩短缺、賣家不發貨、買到假口罩的消息頻出。但對於更多地區,以及隨著復工需要出門上班的人群來說,作為消耗品的口罩,購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消耗速度。線下滿大街去找口罩,費時還有風險。於是,電商成了口罩需求的最大載體,宅在家中的人們熱切地全網搜索還能夠下單的口罩連結。
  • 11萬元買口罩被騙 武進警方疾速追回 還幫當事人找到口罩貨源助復工
    「有了這批口罩,我現在可以開工了!」近日,常州市公安局武進分局收到市民唐女士送來的錦旗。「謝謝你們,遇到你們是我的幸運。」就在一周前,唐女士還焦急得整夜睡不著,因為她十多萬元買口罩的錢打了水漂。   唐女士是常州市武進區牛塘鎮一家零件製造企業負責人。2月上旬,經申報,她的企業被批准於2月22日復工。
  • 男子網購撿漏,買了26件商品,商家卻要求他退單
    杭州一男子在網購平臺買了商品,在同一家店買了26樣東西,雙方就這些訂單產生了糾紛,商家不願意給這名男子發貨,為何會出現如此情況呢?買了東西之後,他等著商家發貨,可這個時候他卻接到了商家的電話,商家說有的價格弄錯了,希望小趙退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