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記憶與闡釋」國際學術討論會在牛津大學...

2021-01-0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記憶與闡釋」國際學術討論會在牛津大學召開

作者: 文章來源:本站 更新時間:2018年07月27日

2018年7月20-21日,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聯合舉辦,《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協辦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實、記憶與闡釋」國際學術討論會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行,與會者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記憶與比較、史實與闡釋、戰爭與外交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抗日戰爭研究》將對討論會進行詳細報導。 

 

 

 

 

 

 

 

會議日程 

July 20-21, 2018

Welcome Speeches: Rana Mitter and Du Jidong

開幕式:米德、杜繼東致辭         

 

Panel One:  Memories of WWII in Comparison

討論會第1場:二戰記憶的比較視野

主持人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Chen Qianping陳謙平

Rana Mitter

米德

Changing memories of World War II in China and Europe: A comparison

變化中的記憶——中歐二戰記憶的比較

Annie Hongping Nie

聶洪萍

The Joint London Blitz and Chongqing Bombing Exhibition

倫敦重慶大轟炸聯展

 Zang Yunhu

臧運祜

On Reasons of Total Outbreak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Reflecting on the China-Japan Joint History Research

關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原因——基於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的思考

 

Panel Two:  War Memories and Narratives (I)

討論會第2場:戰爭記憶與敘事(上)

主持人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Jiang Pei

江沛

Gao Shihua

高士華

Regional memories of the Resistance War

抗日戰爭記憶的區域性

Huang  Daoxuan

黃道炫

Spiritual History of th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整風運動的心靈史

 

Panel Three:  War Memories and Narratives (II)

討論會第3場:戰爭記憶與敘事(下)       

主持人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Annie Hongping Nie

聶洪萍

Jiang Pei

江沛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living in the occupied region

蒼生何辜——戰時中國淪陷區民眾心態探析

Yumi Ishii

石井弓

Multiple levels of the memories of the Resistance War: memories of the collaborators

抗日戰爭記憶的多層性——以「漢奸」的記憶為中心

Peter Harmsen

何銘生

『Everywhere there is war, war!』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in Joseph Goebbels』 Diaries

《戈培爾日記》中的抗日戰爭

Cheng Hwei Shing

鄭會欣

Gold price rise scandal in Chongqing 1945

1945年重慶黃金提價舞弊案

 

Panel Four: Memories of Atrocities

討論會第4場:戰爭暴行的記憶

主持人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Gao Shihua

高士華

Zhang Lianhong張連紅

Dong Xianguang and the overseas spreading of Nanjing Massacre films

董顯光與戰時南京大屠殺影片的海外傳播

Zhang Sheng

張生

The seven wh- questions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y: a case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歷史書寫中的七個維度——以南京大屠殺史書寫為例

Su Zhiliang

蘇智良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s in research: reconstructing historical facts of 『comfort women』

文獻、口述與研究——重建日軍「慰安婦」的歷史事實

 

Panel Five: Memories of War Strategies

討論會第5場:戰爭策略的記憶     

主持人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Wu Jingping

吳景平

Chen Qianping陳謙平

Chiang Kai-shek and regional resistance

蔣介石與中國局部抗戰

Yang Kuisong楊奎松

Why did Mao Zedong write On Protracted War?

毛澤東為什麼要寫《論持久戰》?

Lu Xijun

鹿錫駿

Changing official narratives and the rising status of the Resistance War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War History in China since 1949

官方闡釋的變遷與「抗日戰爭史」地位的上升——1949年以來「抗日戰爭史」在中國的發展過程芻議

 

Panel Six: War Memories and Diplomacy

討論會第6場:戰爭記憶與外交      

主持人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Rana Mitter

米德

Wu Jingping

吳景平

Collabo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Sino-American financi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sistance War

抗戰時期中美財經關係中的合作與博弈

Pete Millwood米維德

「The bad old days」: American memories of Old China while seeing New China, 1971–1978'.

那些糟糕的日子——美國對舊中國的記憶

Zuo Shuangwen左雙文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a, UK, and Myanmar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ffic blockade in Myanmar and Yunnan

未嚴格執行的禁運——滇緬路封鎖前後的中英緬關係

Group Discussion

綜合討論會

主持人

Rana Mitter   

米德

Closing remark : Rana Mitter

閉幕式:米德致辭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2018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通知
    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2018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通知(第1號) 為促進二戰史研究與交流,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擬於2018年6月中旬在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召開研究會學術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誠邀各位理事、專家、會員撥冗出席會議。具體事宜如下: 一、會議時間:2018年6月15日-17日。
  • 重讀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起源》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年。他曾擔任芝加哥大學及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及美國史講座教授、哈佛大學賴世和日本研究所所長等眾多職務,並獲日本天皇頒發的日本最高榮譽之一的天皇勳章(Order of the Sacred Trea⁃sure)等諸多榮譽。    入江教授之所以在西方得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及承認,與其在國際史學界很少能有人同其媲美和比肩的巨大學術貢獻是分不開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再現二戰
    宏大戰爭的完整再現——評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賀新城     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由軍事科學院編著、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五卷本)再版了。
  • 第二屆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學術國際高峰論壇順利舉行
    11月21日,「第二屆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 UCM)—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學術國際高峰論壇—中美腦血管疾病治療專題」順利召開。UCM是美國排名前10的醫學院──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醫學院的教學醫院,隸屬於1890年由洛克菲勒創辦的芝加哥大學。迄今為止,芝大共有100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包括12位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醫療體系由普利茲克醫學院、芝加哥大學生物科學部和UCM等組成,以臨床、教學、科研為核心,五位一體,並在神經科、心腦血管疾病、癌症、器官移植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 英國牛津大學簡介及研究生申請要求
    牛津大學是英語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其教學時間最早發生在11世紀。它位於牛津中世紀城市中心及其周圍,被19世紀詩人馬修·阿諾德稱為「夢想的尖塔之城」,包括44個學院和大廳以及英國最大的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共有22,000名學生,其中約一半是本科生,40%是國際學生。牛津市四分之一的居民是學生,這使得該市成為英國最年輕的人口。
  • 國際交流 | 2020 「變化中的風景園林」 國際學術論壇(第二次通知)
    前 言2020年儘管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仍將按照原有計劃開展相關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為行業搭建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因此,我會與華中農業大學於8月底共同舉辦線上2020風景園林國際學術論壇,堅持以開放、包容、多元的方式深化國際交流,推動我國風景園林行業的健康發展。
  • 「不確定性與未來」學術討論會舉辦
    日前,在由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的「不確定性與未來」名家圓桌學術討論會上,與會專家紛紛熱議。  原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從世界變化的複雜性、世界變革的劇烈性、世界分化的深刻性、世界發展的多元化、世界變更的偶然性、世界未知領域的擴展性、世界博弈的激烈性以及人類主體感的迷失等八方面,對不確定性進行了系統闡釋。
  • 人類文明的標杆之——牛津大學(圖)
    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牛津大學的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後1167年得到了英國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 牛津大學為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 張海鵬: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宏觀反思
    70年前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二戰」),比較100年前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一戰」)而言,是人類有史以來一次真正的世界性大戰。一戰捲入的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戰場主要在歐洲。日本雖然對德國宣戰,卻藉口德國在山東有租借地,向山東進攻。中國雖然參戰,但沒有派軍隊到歐洲去,而且遭到同樣對德宣戰的日本的侵略。
  • 人在牛津大學Hertford學院,剛下飛機……
    南京大學一直致力於推進學生前往全球各知名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使學生獲得更開闊的全球化視野。在全球眾多著名高校中,牛津大學以其悠久的歷史和過硬的學術能力一直吸引著各地學子的目光,南京大學也積極推進與牛津大學的各項學術合作。
  • 牛津和埃默裡過來人怎麼說
    今年被美國埃默裡大學錄取的Jacqueline,出於疫情安全的考慮,她計劃下半年在上海的家中上網課來開啟自己的大學生活。而被牛津大學醫學系錄取的Iris和已在牛津大學化學系就讀的Franklin,近期他們將赴英國正式上學。就讀於國際高中的他們,最終收穫世界名校offer的秘訣是什麼?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編輯推薦《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曾榮獲上海市2001-2002年度優秀引進版圖書。李德·哈特是英國著名軍事思想家,一生著述宏富,作為其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更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書出版後,風靡全球,受到了讀者的好評,是一部公認的著作!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2020世界十大名校排行,牛津劍橋斯坦福優質的教育資源在美國英國
    成立於1209年 ,坐落於英國劍橋,最早是由一批為躲避毆鬥而從牛津大學逃離出來的教師建立的。八百多年的校史匯聚了無數名流,牛頓、開爾文、霍金、達爾文、圖靈等。共誕生120位諾貝爾獎、11位菲爾茲獎、7位圖靈獎得在數學,物理,醫學等領域有崇高的學術地位。第六名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簡稱蘇黎世理工,是公立研究型大學。
  • 長沙17歲女孩圓夢牛津大學
    華聲在線1月16日訊(科教新報·華聲在線記者 董以良 通訊員 蘇曉玲)今日記者從湖南師大附中獲悉,該校高三女生蔣品已被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college)數學專業錄取。北京時間14日19時,守在電腦前一整天的蔣品和媽媽在收到錄取通知郵件後緊緊相擁,激動得淚流滿面:「夢想實現的感覺太美好了。」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20年...
    12月12日,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主辦、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學術討論會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來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河北師範大學以及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的近30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
  • 清華大學只有3485名教師,你知道牛津大學有多少教授嗎?
    而在世界上,有這麼一所大學,教職工高達13454人,教授、準教授(介於教授與副教授中間)、副教授合計佔比超過九成。而這所大學,培養了64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所大學就是——牛津大學!一、機構介紹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最早成立於1096年,是一所譽滿全球的世界頂級研究型大學,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 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英中經貿關係是除英歐以外經濟體緊密合作...
    英國牛津大學現當代中國歷史與政治學教授,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英國科學院院士拉納·米特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英中經貿合作潛力巨大、人文交流密切,英中兩國關係是英國與歐盟以外的經濟體緊密合作的絕佳範例。這意味著中國尋求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貿易貨幣的旅程,現在只走了一半。倫敦在這方面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夥伴,因為倫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主要金融中心都有更多的經驗,在處理外匯交易以及找出對不同類型的經濟體特別有用的東西方面,倫敦具有獨特的優勢。所以,金融領域的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是非常積極和有益的。
  •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的聲明
    新華社莫斯科11月10日電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的聲明我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在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5周年之際,謹向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拯救世界免遭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奴役殘害而蒙受巨大犧牲和損失的民族和國家深表謝意
  • 牛津劍橋錄取容易了?2020年英國大學預錄取深度解讀
    2020年英國大學預先錄取結果已出來一段時間了, 其中一個最大亮點就是今年牛津劍橋大學在中國大陸錄取人數有了跨越性增長,雙雙預錄取超過百人,那麼這種結果如何進行深度解讀呢?今天董博要和大家聊下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