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怎樣的兩個人最合適?用心理學檢測下,你倆合適麼

2020-12-18 青雲心理工作室

兩個人在一起總是需要一點點感覺,兩個人在一起不是平白無故的湊合的,愛情需要的就是在一起的感覺。

今天跟一個粉絲聊天,問她想找個什麼樣的男朋友。

她說:其實沒有什麼硬性要求,合適的就行。

這個回答讓我突然想到了兩個更普遍的問答:

很多人被問到為什麼還是單身的時候,會回答:沒遇到合適的。

很多人被問到為什麼分手的時候,會回答:性格不合適。

當荷爾蒙褪去,剩下的是什麼?

是卸下了光環,揭開了偽裝,甚至面具後,一個真實的人。

面對漫長無味的人生,兩個不再有荷爾蒙衝動的人怎樣才能做到包容彼此,不離不棄?

你或許說是責任,是義務,是你們的孩子,是家庭的期望。

但高質量的感情婚姻裡,維繫的東西絕不只是這些。

我們總說:「我要找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才會談戀愛。」

當對方問你,怎樣才算是很愛很愛的時候,你卻無法回答他,因為你自己也不知道。

沒錯,我們總是以為,我們會找到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

可是後來,當我們猛然回首,我們才會發覺自己曾經多麼天真。

假如從來沒有開始,你怎麼知道自己會不會很愛很愛那個人呢?

其實,很愛很愛的感覺,是要在一起經歷了許多事情之後才會發現的。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需要怎樣的另一半?

是能給你一個堅實肩膀,時刻可以依靠的TA?

還是一個擁有無數鬼點子,隨時給你驚喜的人?

又或者是能和你有精神共鳴,一起有思想上的碰撞?

千萬別說你理想中的TA,必須擁有以上所有要素。

因為,你的性格已經決定了你最適合哪個類型的人。

越是年輕時,越覺得不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

或者換個說法,有些人總是換對象,換戀人

卻一直找不到他(她)認為合適的對象

怎麼才算合適?你心裡有個底嗎?有條件嗎?

是門當戶對,還是自身條件相當,或是性格合拍

那些物質的現實的條件,可能還更好找一點,因為明確

但是那未必也就是合適的人。是不是真的合適?

有時候還得相處之後才能確定

若你談了多次戀愛,卻個個相處不久後,就覺得不合適

那一定是自己也有問題。

在沒有經歷過時間的洗禮和社會的摩擦之前,總是對愛情和伴侶抱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合適」、「差不多的」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成了嘴上搪塞敷衍的託詞,而「完美」、「靈魂伴侶」才是內心真正的不可一世的高傲的準線。

般配這兩個字就像愛情中塞壬,那種追求思緒相通、靈魂契合的執念,就是心中揮之不去的旋律魔咒,最終會把每一個途經愛情之地自命不凡又狂妄自大的天才人物,拉入無盡懊悔的深淵。

唯一的標準: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在一起後變得更好了!

一段美滿的婚姻愛情,一定是輕鬆自在,妙趣橫生,不用費盡心思,不用苦心經營,跟他在一起,就覺得很放鬆,可以做真實的自己。

愛情不是依附,是互補和啟發,雙方都是獨立的人,在這種前提下的愛情,才真正能夠成為讓人變得更好的力量。

愛情是追到手的嗎?不是。

真正的感情根本不需要追的。

兩個人的默契,在慢慢將兩顆心的距離縮短,在無意識中漸漸靠近彼此。

從好朋友到情人,真正的感情是用不了多久的。

從你喜歡上他的那一刻起,也許他也在那一刻喜歡上了你。

同節奏的愛情往往能奏出最和諧最動聽的樂章。

真正的愛情需要什麼?是兩個人在一起是輕鬆快樂的,沒有壓力。

愛一個人就是毫無保留地付出嗎?不是。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我們首先是屬於自己的,我們有思想,我們有個性,而不是把我們的全部都給對方。

我們可以有保留,比如你不願意說的隱私,有秘密的人才是成熟的,不是嗎?

有時候不說出來反而更好。

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說過:

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正視自己在親密關係裡的需求,不隱藏,不閃躲。

在伴侶關係的衝突,這個是正常的。

而在關係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衝突的導火線來自不同的見解。

如果男女雙方提出分手時非常痛苦,說明還有重新和好的可能。

如果沒了這種痛苦,雙方都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了,那麼這是愛情的最大敵人。

仇恨表現的只是愛和痛苦的另一面。

如果某人在愛情方面受到傷害,就會產生仇恨。

解決辦法是說:「我非常愛你。所以分手對我來說非常痛苦。」

伴隨著這句話,恨也因此消失,和好也就有了可能。

而在仇恨後面並沒有和解的位置,因為說了氣話之後,人們恰恰失去了本來想得到的東西。

婚姻是為了更深的東西:

為了親密,為了一種相互歸屬,為了要去做一個人無法單獨做的事,為了要去做兩個人可以一起做的事,為了要去做一種需要兩個人在一起、深深地在一起才能夠做的事。

來看看吧,你和你的另一半是否匹配:

能不能聊到一起(情感親密、智力親密);

能不能玩到一起(興趣愛好、朋友社交);

能不能吃到一起(民以食為天);

能不能睡到一起(嘿嘿嘿);

能不能花到一起(金錢觀)。

如果兩個人在以上方面契合度高,自然衝突更少,相互之間的不可替代性也更高。

從個人成長的角度看,親密關係上的挑戰,其實折射出個人內在成長的挑戰,是內在某些狀態的浮現。

改善關係——改變一個模式,也源於你的決定,這是一個要比以前的「決定」更加堅定的決定。

對於任何關係中的問題,不要試圖改變他人,與其談論他人的原因,不如談論自己的原因。

對於成長,談論他人沒有意義,談論自己才會改變。

當你懂得自己,愛自己,給自己自由你才會成熟。

然後才會懂得他人,愛他人,給他人自由。

最後:你對了,世界就對了。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諮詢師、塔羅牌佔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賢弘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真正相愛的兩個人,彼此是有「生理反應」的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當一個人愛你的時候,你無需尋找任何蛛絲馬跡,因為他(她)所做的一切都給足了你安全感,就像你花錢買了一個很喜歡的東西,不管你怎麼去想,它始終都是你的。
  • 心理學:為什麼你總是遇不到合適的人 答案值得深思
    小編先說下一部分人的想法,感覺遇不到合適的人沒什麼,一直 一個人也挺好的。其實這麼說的人心裡是不想找一個愛自己的人嗎,每個人都有一顆需要被人關心和愛的心。只不過總是這麼去想,就算剛好遇到那個合適的人,也會忽視了這份感情。緣分沒到使你總是遇不到合適的人。
  • 心理學:你喜歡哪一款鐲子,測試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愛情
    心理學:你喜歡哪一款鐲子,測試你喜歡什麼類型的愛情 你喜歡讓自己慢下來,不被外界環境所打擾,用自己的慢節奏去享受生活。你非常喜歡細水長流的愛情,你希望兩個人相識的慢一點,彼此了解的慢一點,相互喜歡的慢一點,陪伴的時間久一點。你嚮往的愛情是從一而終,細水長流。
  • 心理學:夫妻會不會離婚,在結婚前就已「註定」
    本文是《夫妻生活那點事》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夫妻正確相處的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以及婚姻、情感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更懂對方的真實心理,了解夫妻相處的真諦。
  • 實用心理學丨人為什麼會恐懼,怎樣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
    身陷恐懼情緒中的時候又該怎樣擺脫呢?可以試試以下心理調節的方法。克服恐懼心理最重要的是,清楚恐懼的來源。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來源於不可預知風險的恐懼感,會在人類豐富想像力的助推下,呈幾何級數的增長。這就是人為什麼恐懼的主要原因。其次恐懼還可能來源於不可控的感覺。
  • 心理學測試:第一眼,你最討厭哪一個眼鏡?測你最容易放棄什麼?
    心理學測試:第一眼,你最討厭哪一個眼鏡?測你最容易放棄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謝謝~ 選擇A 你最容易放棄愛情
  • 學心理學有什麼用?
    學了心理學有什麼用?最簡單粗暴的從就業和實用性出發來說說有什麼用。一、教育工作者,不光是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還包括教育機構。現在的學校教育機構等都需要設立心理諮詢師,突然需要的崗位人才,但是心理學人才一直都是有缺口的,面對國家的政策要求更是擴大了缺口,這時候學習心理學的人自然可以迅速加入就業大軍。二、考研方向選擇心理學,做專業心理醫生,心理醫生的收費大家都知道。有個段子不是說「覺得自己有心理疾病想去諮詢,看到價格表心理疾病竟然自愈了。」
  • 戀愛心理學丨分手後才發現TA是真愛?教你如何與前任複合
    (標題:戀愛心理學丨分手後才發現TA是真愛?教你如何與前任複合)想要提高複合的概率,那你需要一部《複合寶典》!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為什麼分手?成年人的戀情結束一定存在一些無法抗拒的原因。常見的一般有以下幾種:1、兩個人在一起後發現性格不合。當熱戀的感覺退卻之後,彼此身上的一些小缺點也被無限地放大,以致彼此無法忍受而分手。
  • 你心裡「隱秘的角落」藏著什麼?聚焦心理學分析,心理學專業是什麼...
    從定義上來說,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以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簡而言之,就是研究你在想什麼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這麼想的一門學科。很多人對心理學感興趣,是因為看電影裡面有一些人會讀心術,覺得十分炫酷,然後就覺得心理學是一門教你怎麼猜別人心思的學科,或是教我們怎麼跟別人聊天的學科。
  • 心理學修己以安人,她想把最美好的學科讀透徹
    心理學讓人擁抱多樣性、認知更靈活讀心理學於Hailey是修己以安人的過程。接受了本碩7年的心理學訓練,在專業實踐中,Hailey在陪伴、支持來訪者成長的同時也實現了個人成長。來訪者於她如同鏡子,看到自己的同時也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
  • 心理學:有一個問題,能讓不愛你的男人原形畢露
    本文是《女性課堂:愛情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愛情心理學知識,解決愛情發展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學會如何正確對待愛情,以及更懂男人的心理特點,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愛情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如果時間長了你會發現,愛情真的和婚姻不一樣,嫁給婚姻的不一定是愛情,但是嫁給愛情的一定是婚姻。
  • 心理學、基督教心理學、聖經輔導的區別
    評論:心理學只是一種變相的推卸責任。弗洛伊德的最根本的前提是,一個人不需要為他的行為負責,應該為此負責的另有其人。所以如果被輔導者表現不好,他切不可因此受到責備。 傳道書11:9 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 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
  • 新祥旭一對一:考研找什麼樣的研友最合適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研友能夠和你互相檢測當天掌握的知識點,指出彼此的問題,那麼你的複習效果到底如何就有了明確的一個反饋,複習思路和方向就會清晰很多。一個好的研友會和你分享整理好的資料,彼此支持,這樣在複習上你們是能夠節省很多時間的,而遇到考研的心理崩潰期,研友的鼓勵比家長和朋友的更有意義,因為他們要考研或者考過研,能夠站在你的立場給你最需要的建議,而不是簡單的安慰,安慰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解決自己情緒問題的最終辦法還是要有所為,通過實幹解決問題才能緩解焦慮。
  • 《分手心理學》:療愈受傷的心靈,帶你走出情感沼澤,重建自我
    曹雪敏女士的這本《分手心理學》,恰恰像是給許多陷入分手泥沼的人,一部必修的寶典,可鏡鑑,可觀照。01情緒急救,本書用腦科學和心理學,幫助你停止失控和自我封閉。有不少人會在與戀人分手後,從身體上或精神上傷害自己,亦或傷害他人。
  •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心理學?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心理學理論?
    即使有人給你介紹相親了,一般都有點問題,快節奏的生活讓他們把相親看成是快餐,一點不重視,可能一眼看不上就不來往了。如果是農村,就不會這樣,會慢慢的、耐心的考察對方。只要不是太差勁,一般都會結婚。心理學這個時候就有用了,它首先會給你緩解壓力。
  • 《想見你》:用心理學剖析「禁果效應」下李子維的高效戀愛方案
    其實,李子維的這一系列做法,用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戀愛效應「禁果效應」就可以很好地進行解釋。而「戀愛體」李子維的優質戀愛方案具有極高的模仿性與實操性,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李子維式」禁果效應。那麼在看完《想見你》後,識破了「戀愛體」李子維的戀愛秘訣,收穫到「李子維式」禁果效應的優質戀愛方案。
  • 試著用心理學的方法來選擇你的老闆
    這裡給你提供一個心理學的方法來給你多一種選擇。一般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人是如何進行判斷的呢?憑藉個人好惡、直覺,還是說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別人的日常生活細節來判斷呢?今天我們談到的這個心理學的方法是判斷它自我組織力的高低。什麼是自我組織力呢?這裡先賣個關子,稍後再提。先來說說三國裡的一個謀士郭嘉郭奉孝。
  • 心理學:5種浪漫戀愛法,讓你成為戀愛達人
    但是,還必須遵循必要的安全技巧——如果對方沒有對你的眼神做出回應,那追求將可能面對險境。2.讓身體「訴說」你的衷情經驗表明肢體語言比普通語言可以表達更多信息和情感。因此,如果你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沒有信心,那麼在第一次約會時,你所說的話幾乎不會讓人有驚喜。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我們之前做的一項基於80萬高中生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心理學是他們感興趣的學科第一位,排在所有理工科其他學科之前。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其實,這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驚訝,因為這個調查中,我們問的問題是你對哪些科學問題感興趣。也就是說,你是否想通過系統的學習深入地了解自己。系統地學習,深入地了解自我,這本身是心理學的問題。那麼,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呢?
  • 致遠塾日本考試乾貨:心理學最全解析在此!
    心理學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這兩部分研究涉及認知、人格、人際關係、人工智慧,性格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