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傳出,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正式下線,時速可達600公裡,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懸浮技術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時速600公裡磁懸浮列車,也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之一。
為此有人提出了疑問,中國已有了高鐵,為何還要修建磁懸浮列車?到底原因是什麼?其實高速磁懸浮是目前軌道交通技術的制高點,軌道與列車間僅有10毫米間距,可以說達到了真正的貼地飛行,而且技術含量極高。
在很早的時候,高速磁懸浮列車在我國還處於技術封鎖時期,而如今他的下線也讓我國處於了領先地位,而軌道交通工具在最早的真氣到如今的電力,從時速幾十公裡到如今的幾百公裡,唯一不變的就是它依舊需要輪子在軌道上行駛。
而磁懸浮列車就是可以讓上百噸的列車懸浮在軌道上運行,1922年時,德國工程師發現了電磁懸浮原理,並且申請了專利,隨後德美日蘇聯等相繼開展了磁懸浮列車的研發,1971年的時候,德國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輛磁懸浮列車,而隨著磁懸浮技術的發展,它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
而磁懸浮列車與普通有輪列車不同,因為整個列車都是懸浮在空中的,如今我國高鐵總裡程數已達到2萬多公裡,處於盈利狀態,但為何還要發展造價更高的磁懸浮列車呢?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各種中長距離交通工具中,高鐵時速一般為300公裡,飛機一般為900公裡,而磁懸浮列車時速600公裡,正好處於這兩者之間有速度的優勢。
但是從我國建設的高鐵來看,時速在300公裡左右,要是在提速,無論從安全還是節能方面來看,都不太合適,而要追求更高的速度,那麼磁懸浮列車就是最好的選擇。
【本文由旅行新看世界原創,喜歡本文歡迎點讚留言關注我。註: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