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抒寫一首《清平樂》,僅46字,一氣呵成,道盡世間滄桑

2021-01-12 一盞茶吧

寫文章,對於孩童時期的我們而言,老師們教導的,極其重要的,就是「語句通順」,並不一定非得用上多華麗的辭藻。而重點在於把事情簡單明了地講清楚,梳通順了。

但是,越長大了,文章越寫越多了之後,我們就容易陷入誤區。認為最開始所學的「通順」,已經不需要了,小兒科,如今追求的是「華美」、「高級」。後者似乎才是我們評判文章好壞的標準。

而對於真正有能力、會寫詩詞文章的古代文人墨客而言,他們更多秉承的,還是最初的標準,「簡潔」、「順暢」。如同千古大詞人辛棄疾,他的一首僅46字的《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就被不少後世人評價說,「語言流暢通順,可讀性強」、「句意連貫,詞境不絕」。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

這首詞寫的大致意思是:飢腸轆轆的老鼠,圍繞著床,上躥下跳,蝙蝠圍著昏暗的油燈,上上下下不斷飛著。屋外的狂風怒吼著,還不時夾雜著松濤,加上大雨瓢潑,急促地拍打著屋頂,糊在窗子上的紙都被風撕裂了,就像是它們在自言自語一樣,呼呼地響著。

詞人辛棄疾從塞北輾轉江南,如今歸隱到了山林間,已是華發蒼蒼,面容衰老。一陣悽冷的秋風吹來,單薄的布被涼透了。這突然之間,也把自己驚醒,看見的眼前世界,依稀還是夢中的萬裡江山。

辛棄疾在這首詞當中,先是描述了自己房屋的景象,小生物上躥下跳,各自在房屋中歡脫。而這並不屬於它們的生存之地。而屋子之內是這般模樣,屋子之外,還風雨交加。面對著這樣破敗蕭條的居住環境,居住於此的人,想必身心都不會健康與快活。的確,這個時候的辛棄疾,思緒也尤為複雜。

之後,辛棄疾又說到了自己被罷官,歸隱到山林間。這時候,年紀也漸漸大了,夜間被秋風的寒意吹醒了,想到的、看到的,卻依舊是「萬裡江山」。在自身現狀得不到保障的時候,辛棄疾心心念念的,永遠是國家。

所以說,為什麼當我們在提到辛棄疾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前綴「愛國詞人」。因為當遭逢此種境遇之時,還能夠忘卻當下,心繫國家,實在是少有人能如此。

在這首詞當中,詞人辛棄疾用非常簡短的話語,描繪了自己周邊的環境,多麼破敗與蕭條,與「家徒四壁」,其實也大同小異了。即使當時所出境地不過是「借宿」,但也能夠從一戶人家中,感受到整個國家的興盛與衰敗。

上片的這四句,讀下來,畫面感就非常強烈,而且每一句都是一種動態事物的展現。它們組合在一起,喧鬧但寂寥、蕭條。而且,在這些景象的結合之中,辛棄疾只是作的事物位置的安放,並沒有加上「連接詞」,但卻使得詞句連貫有序,意蘊深刻。

下片,同樣如此,只不過辛棄疾把自己的境遇添加了進去。寥寥幾字,就包含了自己為官、被罷官、歸隱、年老等的意思在裡面。

下片的前兩句,說的是這些年的境遇,而末尾的兩句,說的就是內心,理想破滅和依舊抱有追尋的心態。寥寥幾筆,一氣呵成。辛棄疾在這首詞中,蘊含了太多的現狀與自己所追尋之事。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更深的含義,這是辛棄疾詞作的偉大之處。非常簡短的幾十個字,能夠道盡人世間的滄桑,這也是辛棄疾在經歷了數十年鬱郁不得志地而生出的蒼涼之感。

語言平平淡淡,氣氛卻在字裡行間中都渲染透了。其實,這亦是辛棄疾的詞作風格。在數不盡的詩詞大家中,辛棄疾的詞作,風格多樣,內涵也深刻。

他總能夠在一篇篇的詞作當中,讓我們感受到他內心心緒的強烈奔湧。這都源自於他對國家、對土地的那份永恆不變的忠誠與愛的守衛。

相關焦點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壯雄心的佳作——《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
  • 倉央嘉措深情的一首情詩,28字道盡世間無奈,情根深種卻只能相望
    他的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成為了網紅情話。寫下如此美麗作品的倉央嘉措,是一個非常悲傷的少年。他之所以被稱為少年,是因為倉央嘉措的一生極其短暫,他只有21歲,卻在最美好的年華戛然而止。當倉央嘉措14歲進入布達拉宮時,他一生都與佛陀為友。按道理,為什麼一個和尚寫了一首絕美深情的詩,要從一個傳說說起。
  • 辛棄疾的《清平樂》,寫盡了滄桑,訴盡了惆悵,讓人讚不絕口
    而多數的文人則是風流暢達的,一首首風韻濃厚的抒情詩詞,造就了一段段傳奇,但他們卻是極不擅長兵戈戎馬之事的。同時兼顧文武雙方面的歷史人物,更是屈指可數的。在這極少數的人之中,辛棄疾是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在南宋與金國的戰火再次被點燃時,弱冠之年的辛棄疾一戰封神。年少成名的他在21歲這一年,初入官場開始了自己的官宦之路。少年的意氣風發令他鬥志昂揚,懷滿腔熱血忠貞為報效祖國家。
  • 電視劇《清平樂》落幕,這15首經典《清平樂》詞,一定要讀一讀
    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傷春、惜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融情於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 「詞中之龍」辛棄疾最經典的10首詞,驚豔千年!你最喜歡哪一首?
    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辛棄疾的《稼軒詞》收六百二十餘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乃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下面這10首是辛棄疾筆下最經典的詞,每一首都堪稱造極之作,你最喜歡哪一首呢?
  • 古詩文學習016:四年級下冊,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注釋①〔清平樂〕詞牌名。「樂」,這裡讀yuè。②〔村居〕詞題。③〔吳音〕這首詞是辛棄疾閒居帶湖(今屬江西)時寫的。此地古代屬吳地,所以稱當地的方言為「吳音」。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涼與感慨的佳作——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讀完讓人潸然淚下。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秋風秋雨秋魂,孤身孤影孤人;秋雨,是飄灑在我心裡的一首詞
    秋雨秋雨雖然不那麼纏綿,卻美得悽涼優雅。秋雨洗刷了過往的悲涼與孤單,仿佛在用滄桑的聲音,敘述自己經歷的風風雨雨和數不盡的傷痕。《太常引·秋雨瀟瀟》(詞林正韻第八部 辛棄疾體)陰雲密布雨瀟瀟,處處見蕭條。落葉逐風飄,可憐樹,殘枝亂搖。
  • 電視劇《清平樂》刷屏多日,來讀讀晏殊、晏幾道、黃庭堅這幾首經典
    也有學者根據「解舞清平樂,如今向誰說」等詩句,認為《清平樂》同《霓裳羽衣曲》一樣,是唐代教坊樂官創作的舞曲。關於「清平」二字的含義,有學者認為,溫庭筠《清平樂》詞中有「新歲清平思同輦」之句,詞中「清平」即班固《兩都賦序》中「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之意。
  • 七首辛棄疾的詩詞,鐵血與壯志並存,最後一首少見但經典永流傳
    >願你周末愉快,工作的人順利,休息的人順心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人。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報國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一生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一直以年輕殺賊為目標,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辛棄疾與勵志抗金收復失地的宗澤老將軍相提並論。辛棄疾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 許渾的一首七律,若刪去中間兩聯,氣象雄渾,不輸李白的絕句
    英雄一去豪華盡,唯有青山似洛中。許渾,字用晦,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他一生專攻律體,抒寫懷古和田園之作,藝術上以對仗工整、詩律純熟為特色。詩人進士及第之後曾在江南遊歷,並希望可以早日進入仕途,並才盡其用,這首詩就反映了許渾當時的心境。
  • 辛棄疾感悟人生的詞,嘗盡世間酸甜苦辣,太有深度,難怪傳頌千年
    也難怪,年輕的我們並沒有什麼人生經歷,對世間萬物都充滿著好奇,殊不知大人眼中的憂愁,卻還在故作憂愁,現在的我們嘗盡了世間百態,如果讓我們現在說出心中的憂愁,我們還真的無話可說。嘗盡了世間的酸甜苦辣,才懂得了過去的才是最美的。辛棄疾是一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從小出生於金國,年少時抗金歸宋,為宋朝的國防立下了汗馬功勞。
  • 清平樂村居注音版 辛棄疾村居古詩原文注音
    《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翠綠的小草。
  • 南宋詞人20年後回憶往事,寫下一首《臨江仙》,道盡了世事滄桑
    南宋詞人陳與義,20年後回憶往事,寫下一首《臨江仙》,道盡了世事滄桑。和李清照一樣,陳與義是個橫跨兩宋的文人,他出生於北宋哲宗皇帝年間,經歷了那場對很多人來說的噩夢——「靖康之難」。一個夜裡,輾轉難眠的他登上了小閣樓,想起20多年前北宋繁華的洛陽,一時感慨萬千,便寫下了這首詞,道盡了世事滄桑。詞的上半闋是對昔年美好生活的回憶。他想起當年常和友人在洛陽南面的午橋宴飲,座中全是英雄豪傑。
  • 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文化藝術解讀
    導讀: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歷史文化藝術解讀辛棄疾的詞拓展閱讀: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讀辛棄疾)
    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讀辛棄疾)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辛棄疾,字幼安,別號稼軒,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一生力主抗金,為恢復中原而殫精竭慮,一腔赤誠全部傾注於詞作中,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 當你感到煩躁時,不妨讀一讀蘇軾的這首詩,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
    當你感到煩躁時,不妨讀一讀蘇軾的這首詩,28個字道盡從容的力量《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蘇軾首先用「荷盡」、「菊殘」描繪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用強烈的對比,突出菊花傲霜鬥寒的形象。緊接著用「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五代最深情的一首詞作,受到王國維盛讚,詞尾3句道盡相思之苦
    總而言之,相思就是一首在深夜裡唱的歌,聽的人永遠只有自己。今日,與大家分享一首五代最驚豔的一首相思詞,受到王國維盛讚,詞尾3句道盡世間相思之苦。歷史上,關於他的記載不多,其生卒年、字、號,均無從考據。但是,根據現有歷史資料記載,其大約生活於前蜀王建時期和後蜀孟知祥時期。很明顯,這首單調小令也是一首描寫男女豔情的詞作。然而,它卻寫得情真意切,質樸動人,稱得上是一首佳作。詞作上片抒寫「怨」情。開篇「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兩句直抒怨情。
  • 北宋才子的一首禪詩,僅是最後10字,就充滿禪意
    下面介紹北宋才子的一首禪詩,僅是最後10字,就充滿禪意。曉出響應山過靜林道中奉寄琳老北宋:毛滂曉色開霜坂,飢烏啄麥畦。山腰餘雪瘦,天面冷雲低。寒意梅花北,禪心柏子西。窗前借殘月,照我度前溪。毛滂,字澤民,北宋詞人,自幼酷愛詩文詞賦,曾與蘇轍交好,擔任過知縣、知州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