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追涼、江樓消暑、池邊染露,古代詩人度過的愜意夏夜讓人忌妒

2020-12-24 傲劍寰宇

夏日裡,白天若烈焰炙烤,酷熱難耐,繁忙的工作與焦躁的心情相互交織,讓人無暇顧及路邊的風景。到了夜晚,涼風習習、月明星稀、蛙聲陣陣,原來夏夜竟然如此美麗!難怪,眾多的古代詩人在夏夜能生出閒情逸緻來,寫出膾炙人口的詩篇!現在,請隨我去古詩中看看,古代詩人是如何度一個愜意的夏夜的?

圖片來自網絡

01《江樓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夜幕降臨,在江樓上極目東望,海天相連,茫茫一片;整個山川形勢,又闊又長,連綿不盡。城的四周亮起了萬家燈火;一道銀河映入水的中央。風吹參天古樹的響聲,在晴天聽來,好像是在下雨一般;月光灑在廣闊的沙地上,好像為這個夏夜鋪了一層秋霜。能不能到江樓來消消暑氣呢?這裡比起您的茅屋來,可要清涼得多。

圖片來自網絡

詩的首聯,詩人寫仲夏之夜登樓遠眺,呈現在眼前的茫茫夜色以及夜色掩映下,朦朧壯闊的山川,寫出了城的外圍之景,為寫城中之景作了鋪墊。頷聯承接上聯濃墨重彩寫江城夏夜的繁華之景,燈光倒映如銀河墜落凡塵,足見江城之美。頸聯轉入寫清涼的氣息,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兩個形象比喻,藝術性地加深了「風吹古木」、「月照平沙」帶來的涼意。

尾聯以問答的形式作結,親切、詼諧,雖問而不尋求答,卻意猶未盡,令人聯想:這詩魔擺下的酒局,既可消暑、又能觀景,還會吟詩作賦相互切磋,豈能錯過!白居易交友廣泛,嗜酒成性,常邀朋友飲酒,在這夏夜白居易江樓招客共享清涼,足見其對朋友情真意切,這首詩不僅呈現了畫意之美,更體現出了人情之美。

圖片來自網絡

02《夏夜》

宋代:方嶽

河漢微明星乍稀,碧蓮香溼襲人衣。

夜涼如水琉璃滑,自起開窗放月歸。

銀河中泛出淡淡的光亮,星星也比較稀少;碧蓮散發出來的清香夾雜在露氣中,一陣陣地侵襲人的衣裳。如水般清涼的夜晚,晶瑩的月光從空中灑下銀輝,像琉璃一樣;我情不自禁地打開窗子,讓美妙的月光照進來。方嶽喜愛寫農村生活與田園風光的詩,這首詩質樸自然,將夜色寫得空靈美妙、涼爽宜人,呈現出了一個最好的夏夜。

圖片來自網絡

詩的首聯,從天上寫到地下,以河漢、碧蓮緊扣「夏夜」這一主題,既有自然之景,又有人之感覺。一天的暑意,入夜盡消,使人感到特別愜意。此聯詩人寫自然之景,著意於夜空的美,未寫月卻突出了月,銀河淡而星稀反襯出了月光的皎潔;寫人之感覺,則著意於嗅覺與觸覺的感知,「香」襲人、「溼」浸衣,凸顯了碧蓮和露氣在夏夜帶給人的舒爽之意!

尾聯轉入對月光的特寫,用擬人化手法寫出了對月亮的喜愛之情!如水一樣清涼的夏夜,月色晶瑩剔透,空靈如幻,此情此景,是多少的令人陶醉。也許詩人坐在池畔很久了,衣服微溼、人也涼快了,當該回屋睡覺了!但總還有些不舍,於是移坐回屋,打開窗戶將月光請進來,這樣就可以繼續與月相伴了。方嶽這首詩寫得真切動人,流露出自己悠然閒逸的心境以及對鄉村生活的喜愛。

圖片來自網絡

03《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南宋文學家楊萬裡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夏夜追涼》這首詩就寫出了作者閒居鄉間,夏夜納涼的逸趣。此詩的大意是:到了夜晚,想不到還是與正午一樣盛熱難耐;於是我打開門,移步去月光下站一會兒。幽深的竹林和密樹叢中,蟲子鳴叫正歡;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這並不是風。

圖片來自網絡

這首詩,簡寫熱的感受,重點著墨於「追涼」。起句寫明了追涼的原因「夜熱」。次句寫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呼應起句,因「夜熱」而難眠,只得開門「追涼」排解悶熱。第三句營造清幽靜謐的環境:蟲鳴啾啾於竹深樹密處並引出尾句中詩人在此處體驗到的涼爽之感。結句寫詩人感覺到的陣陣清涼「不是風」,寫出了靜中生涼的意趣。

《夏夜追涼》這首詩,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生活中的夏夜再平常不過了,然而作者卻能抓住夏夜月光、竹林、樹蔭、蟲鳴等自然生態的描寫,來揭示靜中生涼之理,使得原本平常的夏夜美妙無比。欣賞這首詩,感覺非常接地氣,如果作者沒有親歷實感又如何寫得出如此生動的詩呢?一首古詩就是一個啟示:生活的精彩或許就在身邊,要善於發現!

相關焦點

  • 這三首詩,能滿足你對夏夜的所有幻想
    [宋] 釋雲岫夏夜追涼月滿庭,謝家池上舊山青。三首詩中的夏夜有一個共同特點——「涼」,只不過,張良臣、方嶽詩中的涼,偏向指自然環境給人帶來的清涼之感,而釋雲岫詩中的涼則偏向指「心靜自然涼」。同樣寫天氣之涼,張良臣主要從聽覺著手,通過「蛙鳴」和「點滴聲」,來營造一種雨後清幽的氛圍,進而凸顯一個「涼」字;而方嶽則主要從觸覺下筆,通過「香溼人衣」、「琉璃滑」,來直接感受夜涼意,可謂細膩、真切。釋雲岫是方外之人,當然會去追求一種自內而外的涼。
  • 宋代詩人蕭立之的一首夏夜納涼詩,詼諧的話語,表達沉鬱的寂寞愁
    ——宋代:詩人《夏夜納涼》詩人簡介蕭立之,宋末詩人,理宗淳祐十年進士。南宋亡後,隱居不仕。在宋末詩壇上,蕭立之的詩歌被譽為「南渡以後之高品」,有著獨特的藝術造詣。作品大多爽快峭立,自成風格。長知識竹夫人竹夫人又叫青奴、竹奴,中國民間夏日取涼用具。是一種圓柱形的竹製品,長約一米,中空,四周有竹編網眼。根據「弄堂穿風」原理,是熱天消暑的清涼之物,可擁抱,可擱腳。
  • 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本詩講述了詩人在月夜探訪友人未遇卻被沿途景色打動的一件小事。詩中以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雲根等尋常景物,營造了清幽閒適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這種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
  • 望月,聞香,觀星,除了脫,古人是怎麼想辦法度過這炎炎夏日的
    烈日當空,室內的人尤可享受片刻清涼,室外的人可就分分鐘變成「水人」,看到陰影地兒就想去躲一躲。古人無電風扇亦無空調,他們又是怎麼度過這惱人的炎熱之夏的呢?脫沒有什麼比脫更能向夏天致敬了。巾帶一拉,長發一散,長袍一敞,席地而臥,任它熱浪襲,任它清風吹。脫,是跟炎熱和解的方式。
  • 夏養三伏,祝君靜心愜意清涼一夏
    楊萬裡的《夏夜追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綠水濃陰正是消暑的好去處。夏屬火,在五臟與心相應,炎炎夏日,要注重心神調養,心靜自然涼。入「伏」,亦是入「福」。祝君夏日安好!靜心愜意清涼一夏!
  • 夏夜晚風稍涼,正定夜色正好…
    夏夜晚風稍涼,正定夜色正好… 2020-05-31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層衣服還能見胸口的痣,古代紗衣如此清涼?細數古人的降暑策略
    又到一年中依靠空調、西瓜和wifi續命的季節,左手西瓜、右手冰棍,好不愜意。然而想想,古代的人既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怎麼度過這炎炎夏日呢?難道就只能依靠「心靜自然涼」,佛系度過充滿激情的盛夏嗎?其實不然,古人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像,古人的精緻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今天就讓我們沿著時光隧道,回到古代,看看古人到底是怎麼消暑的。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為何改用敲字,便成千古名句?
    語言的精煉與形象,是古代詩歌的基本特點。為使詩歌所用的語言,能夠獲得精煉與形象的表達效果,詩人常常會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心的挑選和創造性的搭配。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性加工的方法,便是所謂的鍊字。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就是鍊字的典範。
  • 散文《夏夜裡的天馬行空》
    網絡圖片,謝謝作者共享夏夜獨坐庭院,雖月色朗朗,然卻暑熱難耐。摺扇輕搖亦難以消減,索性讓神思之馬,去尋找涼爽的所在吧!想想一個庸俗的人,即使他生活在富足、舒適的環境裡。如果貪心很重,就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相反,如果你生性樂觀豁達,則即使生活清貧淡然,你也就不會悲觀怨惑的。
  • 李白《月下獨酌》:酒、月意象下詩人的浪漫與孤獨
    李白是唐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繼屈原之後,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最傑出的代表。他的詩作,常常藉助奇特的想像,極度的誇張,以及排山倒海式的抒情手法,有力地彰顯詩人那種熾熱的感情,強烈的個性,充滿著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華。
  • 大暑丨預防中暑:涼食敗火,願君夏安;節氣民俗與美食有啥講究?
    每當夜幕降臨,暮色蒼茫,星星點點的螢火蟲,裝飾著夏夜。二候土潤溽暑暑是熱,溽是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天氣開始變得沉悶鬱熱,土地也變得溼氣濃重。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一種是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溫養。福建人吃荔枝、羊肉和米糟「過大暑」;山東地區「喝暑羊」,俗稱「吃伏羊」;而湘中、湘北素有大暑吃童子雞的習俗。
  • 「詩詞鑑賞」你聽,那美好的回憶襲來,是夏夜的蟲鳴!
    在夏天,最美的不是濃綠的樹蔭,也不是紅日欲出的黎明,而是繁星點點、蟲鳴陣陣的夏夜。夏天的夜晚最是浪漫。月色如水,蟲鳴唧唧,晚風吹來,帶來陣陣涼意,別有一番歲月靜好的感覺。在這美好的夏夜,一起欣賞最美的月色,欣賞最美的詩詞,伴著蟲鳴聲一夜安眠!
  • 孟浩然在夏夜乘涼之時隨手寫了一首詩,卻成為經典,被選入教科書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如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如"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給人一種空曠高遠,又不失自然清新,帶給人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又可以開闊的胸襟。達到詩中有景,景中有詩,人生處處有詩意,風景處處可成詩。這首詩是作者在一個夏天傍晚乘涼時寫的,看到夕陽落下,明月漸漸升起,想到遠方朋友。
  • 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好酒好詩來相伴
    在有些悶熱的夏夜裡,備一些冰鎮的小酒,做幾個消暑小菜,或是呼朋引伴,或是月下獨酌,或是與良人共飲,都不失為一樁樂事。既可以緩解白天工作的疲勞,也可以增進朋友或者愛侶之間的感情。古時候的文人,很多也是極愛喝酒的。要說起其中的緣由嘛,無非幾點。第一,酒能激發文人的靈感。文人大多感性,酒也屬於比較感性的,二者自然惺惺相惜。第二,酒能排遣文人的情懷。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名句家喻戶曉,全詩你會背嗎?
    唐代詩人賈島,作詩以「苦吟」著稱。何謂苦吟?就是在一字一句上反覆斟酌,精心打磨、極度認真、嚴謹,一絲不苟地苦心推敲,直至創作出最好的作品。除去賈島,苦吟派代表詩人還有姚合、孟郊、周賀、劉得仁等。「推敲」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其實為作詩衝撞別人的事兒,賈島可不止幹過一次。我們先複習一下「推敲」再說。
  • 夏夜,閒看星光與流螢
    夏日,是詩人熟宣上的落筆:「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是農忙時的汗水,人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辛勞。還是曾與奶奶坐在門後庭院,於樹下搖著蒲扇納涼時,夜裡點點的星光。人言夏日苦,我謂夏日涼,薰風自南來,桂殿生微涼,夏季最美好的莫過於夜裡,此時陽光被收斂進了暮色,萬物在黑夜中靜謐,蟲鳴在草叢裡長一聲短一聲,叫得綿長而歡快。天空有月時,可以與門前看月光如練,無月時,便可以看星辰漫天。
  • 「詩詞鑑賞」最美的夏夜,醉美的古詩詞!
    夏夜宋-朱淑真花底杯傾演漾金,月邊風細竹陰陰。故人清遠更真絕,消盡煩襟爽氣深。夏夜宋-孔平仲更漏沉沉人響絕,唯有松風韻清切。是非榮辱不相關,獨臥南軒半床月。夏夜水亭宋-周密月滿方湖夜氣涼,曲欄吟罷自徜徉。飛螢照水驚魚躍,露滴荷心動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