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裡,白天若烈焰炙烤,酷熱難耐,繁忙的工作與焦躁的心情相互交織,讓人無暇顧及路邊的風景。到了夜晚,涼風習習、月明星稀、蛙聲陣陣,原來夏夜竟然如此美麗!難怪,眾多的古代詩人在夏夜能生出閒情逸緻來,寫出膾炙人口的詩篇!現在,請隨我去古詩中看看,古代詩人是如何度一個愜意的夏夜的?
01《江樓夕望招客》
唐代:白居易
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
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夜幕降臨,在江樓上極目東望,海天相連,茫茫一片;整個山川形勢,又闊又長,連綿不盡。城的四周亮起了萬家燈火;一道銀河映入水的中央。風吹參天古樹的響聲,在晴天聽來,好像是在下雨一般;月光灑在廣闊的沙地上,好像為這個夏夜鋪了一層秋霜。能不能到江樓來消消暑氣呢?這裡比起您的茅屋來,可要清涼得多。
詩的首聯,詩人寫仲夏之夜登樓遠眺,呈現在眼前的茫茫夜色以及夜色掩映下,朦朧壯闊的山川,寫出了城的外圍之景,為寫城中之景作了鋪墊。頷聯承接上聯濃墨重彩寫江城夏夜的繁華之景,燈光倒映如銀河墜落凡塵,足見江城之美。頸聯轉入寫清涼的氣息,使用了「晴天雨"、「夏夜霜"兩個形象比喻,藝術性地加深了「風吹古木」、「月照平沙」帶來的涼意。
尾聯以問答的形式作結,親切、詼諧,雖問而不尋求答,卻意猶未盡,令人聯想:這詩魔擺下的酒局,既可消暑、又能觀景,還會吟詩作賦相互切磋,豈能錯過!白居易交友廣泛,嗜酒成性,常邀朋友飲酒,在這夏夜白居易江樓招客共享清涼,足見其對朋友情真意切,這首詩不僅呈現了畫意之美,更體現出了人情之美。
02《夏夜》
宋代:方嶽
河漢微明星乍稀,碧蓮香溼襲人衣。
夜涼如水琉璃滑,自起開窗放月歸。
銀河中泛出淡淡的光亮,星星也比較稀少;碧蓮散發出來的清香夾雜在露氣中,一陣陣地侵襲人的衣裳。如水般清涼的夜晚,晶瑩的月光從空中灑下銀輝,像琉璃一樣;我情不自禁地打開窗子,讓美妙的月光照進來。方嶽喜愛寫農村生活與田園風光的詩,這首詩質樸自然,將夜色寫得空靈美妙、涼爽宜人,呈現出了一個最好的夏夜。
詩的首聯,從天上寫到地下,以河漢、碧蓮緊扣「夏夜」這一主題,既有自然之景,又有人之感覺。一天的暑意,入夜盡消,使人感到特別愜意。此聯詩人寫自然之景,著意於夜空的美,未寫月卻突出了月,銀河淡而星稀反襯出了月光的皎潔;寫人之感覺,則著意於嗅覺與觸覺的感知,「香」襲人、「溼」浸衣,凸顯了碧蓮和露氣在夏夜帶給人的舒爽之意!
尾聯轉入對月光的特寫,用擬人化手法寫出了對月亮的喜愛之情!如水一樣清涼的夏夜,月色晶瑩剔透,空靈如幻,此情此景,是多少的令人陶醉。也許詩人坐在池畔很久了,衣服微溼、人也涼快了,當該回屋睡覺了!但總還有些不舍,於是移坐回屋,打開窗戶將月光請進來,這樣就可以繼續與月相伴了。方嶽這首詩寫得真切動人,流露出自己悠然閒逸的心境以及對鄉村生活的喜愛。
03《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裡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南宋文學家楊萬裡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夏夜追涼》這首詩就寫出了作者閒居鄉間,夏夜納涼的逸趣。此詩的大意是:到了夜晚,想不到還是與正午一樣盛熱難耐;於是我打開門,移步去月光下站一會兒。幽深的竹林和密樹叢中,蟲子鳴叫正歡;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這並不是風。
這首詩,簡寫熱的感受,重點著墨於「追涼」。起句寫明了追涼的原因「夜熱」。次句寫詩人月下獨立的形象,呼應起句,因「夜熱」而難眠,只得開門「追涼」排解悶熱。第三句營造清幽靜謐的環境:蟲鳴啾啾於竹深樹密處並引出尾句中詩人在此處體驗到的涼爽之感。結句寫詩人感覺到的陣陣清涼「不是風」,寫出了靜中生涼的意趣。
《夏夜追涼》這首詩,體現了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生活中的夏夜再平常不過了,然而作者卻能抓住夏夜月光、竹林、樹蔭、蟲鳴等自然生態的描寫,來揭示靜中生涼之理,使得原本平常的夏夜美妙無比。欣賞這首詩,感覺非常接地氣,如果作者沒有親歷實感又如何寫得出如此生動的詩呢?一首古詩就是一個啟示:生活的精彩或許就在身邊,要善於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