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號就這樣四分五裂地消失在海面,如同一朵菊花慢慢沉入海底

2020-12-05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畢業於美國的海軍軍官學校,這個學校在馬裡蘭州的安納波利斯市,所以又叫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很有名。不過馬漢更有名的是他寫了《海權論》一書,這本書被世界各海洋國家學習借鑑,發展自己的海軍。馬漢認為,許多的國家的海軍艦隊要麼是「存在艦隊」,要麼是「要塞艦隊」,按照馬漢的理論,這兩個方面要兼顧。

二戰時的日本海軍,從一開始偷襲珍珠港時的威風八面,到後來「天一號作戰」時兵力的捉襟見肘,僅僅不到三年時間;這也是日本海軍從一個太平洋上無處不在的「存在海軍」到只能龜縮於本島變成一個沒法出擊的「要塞海軍」所用的時間。我不想浪費口舌來討論戰爭的對錯,只是作為一個軍事愛好者,特別是作為一個對大艦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來說說二戰時這艘不凡的戰列艦「大和」號的經歷和它最後一戰是怎麼打的,怎麼沉的。也希望馬漢家的海軍知道,「存在艦隊」到「要塞艦隊」其實有時很短。

一、兩年換了三個司令

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在日本軍界有著很高的威望,他本人參加過對馬海戰,是巨艦大炮的擁躉,但航空兵出來後,他看到了未來海上戰爭的變化,又反對造「大和」這樣的巨艦。山本五十六在美國擔任過武官,他本人特別信服馬漢的《海權論》,也親眼見證了美國的工業水平,所以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以後,他就制定了對美國的海上作戰方針,就是「漸減邀擊」,即從美國西海岸到馬裡亞納群島之間,不斷地以水面艦艇和潛艇給美軍以打擊,使他的艦艇數量和戰鬥力漸減,最後在南太平洋的群島一帶主動邀請戰鬥,來一次海上決戰。在山本的認識裡,美國的戰爭潛力是日本沒法比的,所以要快速主動進攻,在戰爭初期就重創美軍,美國遭到重大損失後,能談判最好,不能談判,日軍也有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鞏固自己的海上戰場建設,並佔有足夠的石油資源。

偷襲珍珠港可以說達到了初步設想,但從珍珠港之後,日本海軍的日子過得一年不如一年。1943年4月18日,山本的飛機被美軍截擊,死在了南太平洋的群島上,這對日本海軍是個慘重打擊,他們稱之為「海軍甲事件」。4月21日,日本天皇任命古賀峰一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擔任過駐法國武官,他不同意和美國開戰,輕易不發表自己的意見,日本海軍都叫他「厚道的古賀」。

他到任聯合艦隊時,海軍內部還有許多人沉迷快速打敗美軍的思想。剛一上任,古賀就在指揮艦「武藏」號的會議室裡說出自己對下步戰爭的判斷,他認為取勝的概率不大,大家要做好「玉碎」的準備,讓參加會議的高級軍官們嚇了一跳。古賀常常說:山本死的正是時候,我羨慕他呀。1944年3月31日,他和他的參謀長福留繁中將分乘兩架飛機,結果古賀的飛機遇到暴風雨而墜毀,古賀喪命。出發前古賀對福留繁說:「咱們一起出擊,一起捐軀吧!」結果一語成讖。海軍把古賀之死稱作「海軍乙事件」。

古賀的繼任者是豐田副武,這人是個大炮筒子,資歷很老,什麼話都敢說,山本五十六生前挺討厭他。聽說要他當聯合艦隊司令時,他對來傳話的海軍大臣島田繁太郎說:這個時候了我當不合適吧,仗都打成這個鳥樣,司令長官還能做出花來?我很久沒打過仗了。又說:南云為什麼不當啊。島田繁太郎一一說清:海軍大佬伏見宮親王推薦的;南雲資歷淺了。不過這傢伙一直活到戰後。這就是兩年裡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換了三個司令,可見當時的頹勢。

二、中途鎩羽、「阿號」受驚、「捷號」不捷

「大和」號於1941年12月16日編入日本聯合艦隊,1942年2月12日,聯合艦隊司令部從「長門」號搬到「大和」號,大和號成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5月29日,山本五十六坐鎮大和號,帶著長門、陸奧等大艦組成主力艦隊開赴中途島,結果大敗,這是大和號第一次參戰,連開炮的機會都沒有就鎩羽而歸。山本五十六死後,古賀把旗艦設在「武藏」號上,期間,大和號一直無所事事,還在菲律賓的特魯克島附近挨了美國「鰩魚」號潛艇三枚魚雷。古賀峰一死後,繼任的豐田副武即不上大和,也不上武藏,他一般在岸上,指揮艦偶爾用「大澱」號巡洋艦。

豐田富武一上任,就在以前的「雄作戰」方案的基礎上制訂了尋找美軍的機動兵力作戰的「阿號作戰"計劃。5月20日,大和與武藏編入第一戰隊參加了這場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作戰,這場戰鬥最後滑稽地失利了,本來想在海上與美軍好好來場大炮互轟的大和根本沒法前出進攻,因為小澤的第一機動艦隊居然油料不足,如果走得太遠沒法回來,並且艦隊受到美軍航空兵猛烈的輪番攻擊,大和號的460大炮換上三式對空彈一口氣打出27發,這是世界最大口徑艦炮的第一次戰鬥,還是打飛機。後來的「捷號作戰」更是沒法說,居然要大和號去打雷伊泰灣的登陸部隊,慄田最後沒有突入雷伊泰灣,不然那一次大和就成了岸上的炮臺,大和的姊妹艦武藏號卻永遠留在了錫布延海的海底。

三、清明節這天,定下大和號的命運

1944年底,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航母基本被打得沒有了,艦隊的燃油也所剩無幾,豐田副武把新造的「天城」、「葛城」和有傷在身的「鷹隼」、「龍鳳」航空母艦一起編成第一航空戰隊,「大和」號也與第一航空戰隊一起編入第二艦隊。三年前,聯合艦隊還是無所畏懼的存在,今天,只能龜縮在各個錨地,不敢出遠海一步,怕敵人的飛機,怕沒有油回來。1945年4月1日,美軍在衝繩島登陸了,海軍上下都有末日來臨的感覺。大本營陸軍決定4月8日對美軍展開反攻,海軍決定,在6日和7日發動發動航空兵「菊水作戰」,就是自殺式攻擊。

4月5日,在聯合艦隊的地下室裡,首席參謀長神重德大佐和幾個年輕參謀提出一個瘋狂的計劃:大和、長門等戰列艦「組成第一遊擊部隊毅然突入」衝繩海面,用大炮攻擊敵人,炮彈打光了,軍艦衝上海灘擱淺,所有艦員變為陸軍與敵人戰鬥。這麼瘋狂的計劃由神重德提出一點也不奇怪,「一億玉碎」、「神風特攻」都是他的傑作,問題是這個計劃被豐田同意了,被軍部通過了,只要不是傻子,他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這是死路一條。也許他們感到時間不多了,是時候把大和送到前司令山本那裡去了,古賀的武藏已經早一步去了。

當天下午,作戰令下達到大和號上,艦長有賀幸作召集會議,傳達了作戰計劃,做了簡短的講話:「出擊在即,無法改變了,所有人都在看著我們,只能竭盡全力滿足海軍的期待。」然後,他把剛剛上艦的實習生留在了陸地,因為這些人是幾天前來到艦上實習的,這樣的任務沒有必要讓他們去。

四、大和號最後的出擊

1945年4月6日下午,第一遊擊隊出航了,不像以前出航那樣,有人相送,有人高喊口號,這一次他們慢慢地、沒有更多聲音。最先駛出的是「矢引」號巡洋艦,後面接著的是8艘驅逐艦,神奇的「雪風」號就在裡面,「大和」號最後駛出。10艘軍艦在壓抑的氣氛中小心翼翼地開出山口縣的海域,向衝繩海域進發。

其實大和編隊一出航,美國人的飛機、潛艇就發現了,7日天一亮,就不斷有偵察機在編隊附近飛來飛去,美國人知道日本已經沒有航空兵力了。看著敵人飛機,知道甩不掉,指揮官伊藤正一中將索性不管了。下午12點32分,兩架美軍SB2C俯衝轟炸機從雲層中鑽出,接著又是一批,大和號上的副炮首先開火,戰鬥打響了,這是一場航空兵對水面艦艇的戰鬥,美軍的11艘航空母艦在奄美群島附近,他們放出的飛機在偵察機的引導下不斷地趕來,美軍指揮官米切爾還給大和號準備了6艘戰列艦,如果航空兵攻擊後還沒有沉沒,大和號想的炮戰就累了,只要大和號的炮還能響。這有點像美軍在和日軍搞小一號的「漸減邀擊」。

12點35分,大和號發出了最後一封報文,內容是:我正在和100架以上飛機戰鬥。

五、沉入水下的菊花

下午14點20分,大和號一直在躲避著飛機的進攻,但是已經被炸彈遍體鱗傷,它的左右舷已經挨了11枚魚雷,艦體上最少中了10顆炸彈,高高的桅杆沒有了,前後甲板以及副炮炮位上都是屍體,電探室是第一個挨炸彈的,裡面8個電探兵被炸得支離破碎;由於進水,艦體左傾30°,引以為傲的460大炮只打了三發對空彈,一些絕望的戰士坐在前甲板上吃著餅乾,抽著煙,偶爾看看空中如同大蝗蟲一樣的飛機,沒有一點恐懼。

覆滅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大器晚成的伊藤正一中將萬念俱灰,他帶著詭異的微笑和身邊每個人都握了一下手,然後回到自己的住艙,幾分鐘後,傳出一聲槍響。14點23分,大和號不斷地加大傾斜,士兵們有的掉到海裡,有的在傾斜的甲板上往上爬,不斷地有爆炸發生。突然,這艘大艦如同迴光返照一樣猛地震動一下,幾秒後,中間位置冒出巨大的火光和沖天的蘑菇雲,低沉的轟隆聲打雷一樣傳出很遠。大和號四分五裂地閃了一下,然後消失在海面,留下一個巨大的漩渦,附近漂浮著的士兵和一些物品不斷的被吸進去。漩渦慢慢消失,如同一朵菊花慢慢沉入海底。

大和號沉沒了,再也沒有這麼大的戰列艦出現,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從這次戰鬥中看出,海上再不是巨炮大艦的天下。日本其實還有建造類似的造艦計劃,準備上艦的是510大炮,隨著戰爭的結束,這個計劃永遠停留在了圖紙上。三年前,一個威風的存在艦隊,打敗了無敵的沙俄,打跑了橫行海上一百多年的大英艦隊,炸毀了強大的夏威夷軍港。短短三年,可憐到想成為要塞炮臺而不可得。「好戰必亡」!

今天,世界的海上好像也有個巨大的「存在艦隊」。

相關焦點

  • 可能沉入海底的國家,吐瓦魯:世界欠我們一個道歉
    這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沉入海底的可能性最高的國家,這個國家是吐瓦魯, 面積只有26平方公裡的國家,正在慢慢轉移到紐西蘭。吐瓦魯當地資源貧乏,土地貧瘠,只能生長少數植物,幾乎沒有天然資源,其主要收入來自外國援助之手,而且賣郵票也是吐瓦魯的財政來源, 圖瓦海拔平面最高為4.5米,地勢極低,加上持續上升的溫度和海面,嚴重威脅吐瓦魯,有專家預測吐瓦魯將面臨國土沉入海底的危險。
  • 沉入海底80年的鐵達尼號:被海水慢慢「吃光」,圖9鞋子質量好
    沉入海底80年的鐵達尼號:被海水慢慢「吃光」,圖9鞋子質量好 事實上,鐵達尼號乘船殘骸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被發現,早在1985年就有科學家拍攝了海底殘骸照片。這是一組反映鐵達尼號沉入海底80年左右時的照片,殘骸已經面目全非,被海水慢慢「吃光」。
  • 世界上將會沉入海底的城市,下沉速度25釐米,可能在2050年消失
    隨著全世界急速發展的隨著全世界都在飛速的發展高樓大廈,不斷的在建造,不過對環境你有很大的影響,全球的氣候都在不斷的變暖,這是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事情,城市發展非常的迅速,經濟越來越繁榮,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城市正在慢慢的下沉,甚至最終將會消失,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是哪裡呢?
  • 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不幸的是,這些國家不久以後便出現腐化現象,特別是開始不斷地對外侵略。眾神之首的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晝夜間沒入海底,它的文明隨之也在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 海洋裡的「死亡冰柱」,從海面直入海底,堪稱「動物殺手」!
    說到海洋中的頭號殺手,相信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鯊魚,鯊魚確實是海中霸主,幾乎沒有 它殺不了的魚類,而被稱為海洋裡的「死亡冰柱」,則比鯊魚更恐怖,它悄無聲息地從海面直接進入海裡,所到之處 幾乎沒有動物能存活下去,因此「死亡冰柱」 則是海裡絕對的殺手,
  • 世界最悲催的一線城市,每天下沉17釐米,50年後可能沉入海底
    但除了這些繁華的一線城市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悲慘的一線城市,它每年就會下沉17cm,房子每半年就會有裂縫出現,50年後很有可能會沉入海底。 而這個一線城市其實是因為一些原因才變成如今模樣,它位於印尼首都雅加達,這個城市是一個漂浮在海面上的島嶼
  • 北美輪船消失百年後,出現在了加拿大海底,未知的力量出現了?
    這些幽靈船突然在海面上消失,過了數百年後重新出現。其實這不僅僅是小說中的片段,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這樣的幽靈船,這艘船在北美的海域中出現,但是後來卻出現在了加拿大的湖泊中,經過了數年,這艘船並沒有太大變化,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世界有個爛尾的工程,花費800億建造的人工島,正在慢慢沉入海底
    說到杜拜,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因為杜拜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城市,事實上,它是中東的經濟金融中心和全球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被稱為中東和北非的「貿易之都」,而且杜拜的很多建築其實都很震撼,但杜拜還有未完成的項目,今天我們就聊一下世界有個爛尾的工程,花費800億建造的人工島,正在慢慢沉入海底。
  • 遠古時期,沉入海底的高度發達的亞特蘭蒂斯文明,是否存在
    在他的《對話錄》中這樣描述:公元前9000年左右,在直布羅陀海峽對面,穿過一群島嶼後,離大陸很遠的海洋中,有一片被海水包圍的陸地,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後來,因為地震和海嘯,這片陸地永遠沉入了海底。更神奇是,亞特蘭蒂斯曾經擁有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其先進程度和現代的我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 從「大和號」的沉淪,看歷史上新興大國的折戟
    1934年,日本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而這個時候的美國已經一百多年沒有經歷過像樣的戰爭,甚至在部隊訓練時手持掃帚這樣的物品。這當然更遭受到日本的嘲諷。次年,日本在倫敦海軍會議上提出軍備建設的平等要求,改變現有的狀態,但遭到其他國家的拒絕。
  • 如果海平面上升,日本沉入海底,哪個國家會是日本人的避難所?
    1973 年,作家小松左京寫了一部名叫《日本沉沒》的小說,講的是日本列島將會在一年之內全部沉入海底的故事。這部小說 一面世即受到熱烈歡迎,並被翻拍成電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收入。《日本沉沒》說的是某天日本的南部海面突然沉沒了一個荒島,日本政府通過調查,發現日本所在海域的海溝底部的地殼發生了變化,太平洋下的地幔正在發生快速的變化,日本列島將在一年之後沉沒。日本政府召集了地質專家,制定相關應對的措施,決定開展由田所博士帶頭組織並展開的 「D 計劃」。日本首相向國民交代了將要面臨的危機,並制定了 「D2 計劃」來疏散國民到國外避難。
  • 世界最大的海底博物館,雕塑就像水下「兵馬俑」,參觀必須會潛水
    在海面下8.4米的地方,來到這裡,海底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人偶,每個雕像的樣子和表情都不一樣,靜靜地呆在海底,看起來就像睡著了一樣,第一眼看上去有點恐怖,但感覺像海底世界,像一個兵馬俑在水中沉睡。每個雕塑一開始看上去都很恐怖,但是這些雕塑真的生活在海底,這個水底博物館不是歷史性的遺蹟,而是英國藝術家製作的雕刻,特意沉入海底,藝術家的這個展示被命名為「沉默的進化」,也許有人認為這些雕刻在海底生態環境惡化的可能性很高,但實際上這些雕刻材料沒有毒性,長期佇立在海底反而對這裡的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好處。
  • 著名古城突然消失,千年後在海底被發現,經歷了什麼?
    傳說在數千年的古代埃及,存在著一座法老城,不過,這座城市在一夜間,莫名其妙消失了,法老城的下落,引起了後世許多學者的猜想。而2000年的6月,由多個國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地中海海底發現了一座海底城市,這座城市,經過考古學者的分析,確定是消失千年之久的法老城。那麼,這座城市有何來歷?並且,因何沉入海底?
  • 鯨魚死亡後沉入海底,3年內身體會產生什麼變化?
    在世間的所有生命,歸根到底都逃脫不了死亡兩個字,包括深海裡的鯨魚也是如此,在電視裡我們經常會看到有許多魚類的屍體被衝到沙灘上然後慢慢的歸於塵土,那麼鯨魚死亡之後會怎樣呢?也會回到沙灘上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海底有人居住?海南海底發現72座村莊,生活跡象明顯
    引言滄海桑田,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有可能億萬年前,大家腳下的土地原來是一片汪洋大海。這種地質變遷活動很正常,因為人類本身也在遷移。02後來,村民停掉上貢活動這一舉動觸怒了海底的龍王,引得它對人們十分不滿,於是怒火中天的海底龍王便出現在海面上,施法將周圍村莊盡數淹沒,將這裡變成了大家看到的海底72村落,這些村落就這樣在一夜之間消失殆盡了。
  • 世界上第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當地人渴望舉國搬遷到中國
    隨著溫室效應加重,海平面一直在上升,有人預言幾十年內或有國家將被海水淹沒,現在這個預言實現了,吐瓦魯將因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沉入海底的國家。 按照這個數字推算,50年之後,海平面將上升37.6釐米,這意味著吐瓦魯至少將有60%的國土徹底沉入海中。 也就是說,吐瓦魯將滅亡,因為漲潮時吐瓦魯將不會有任何一塊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 1公斤重鐵球丟進大海,沉入11000米海底要多久?看完長知識了
    11000米深海底呢?  一個物體能否沉入海底還是浮在海面,取決於它的密度,密度比水大,就會下沉,反之則會浮在水面上,比如木材密度比水小,自然就浮在水面。  眾所周知,水的深度越深水壓就越大,水深每增加10米,水壓就會相應增加一個標準大氣壓,到了11000米深海底,水壓增加到1100個標準大氣壓,那麼海底水的密度是不是比海面要大得多呢?
  • 探索《藍色星球2》的拍攝地,南非幽深的海底藏著一座絕美的森林
    從海面折射進來的微光在旋轉中變成了一團刺眼的亂線,和飛快亂轉的小氣泡一起佔滿了視野。我記不起自己是否用力地蹬過水,試圖逃離下沉流,即使有過嘗試,也一定是徒勞的,就像運轉的老式洗衣機裡掉入的一隻飛蛾,在漩渦中做無謂的掙扎。大海那時正像我看著那隻飛蛾一樣看著我。就這樣了吧……意識如同一張白紙,上面白底黑字地寫滿了這句話,再被混沌染花,糊作一團黑。
  • 曾為日本最大戰艦的「大和號」殘骸視頻公開 日右翼興奮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昊】日本共同社23日報導說,日本廣島縣吳市當天公開了沉沒於海底的二戰時日本海軍戰列艦「大和」號的影像視頻,這是該戰艦的海底殘骸首次被公開。「大和」號戰列艦是當時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戰艦,於二戰末期被美軍擊沉在日本近海,在日本侵略戰爭歷史上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目前,廣島縣地方政府正推進對該艦殘骸的水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