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寺廟很奇怪,不燒香火,神社的大殿裡更沒有神像

2020-12-01 騰訊網

這次疫情,日本對中國的援助有目共睹,也受到了很多讚揚,不過現在日本的情況也很不樂觀,很多人說目前對待疫情韓國魔系、日本佛系。很多日本人現在也買不到口罩,但好像他們還很淡定。說日本佛系不光是對待疫情,平時生活他們也是如此,而且不光是上歲數的人,年輕人更是,不結婚、不生子,無欲無求,當然這和生活壓力大有很大關係,但或許也與他們的城市氛圍有關。

記得幾年前去日本九州玩的時候給我的感觸頗為深刻,日本的南方城市比東京的節奏要慢很多,但福岡市也是九州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是全日本人口第六大的城市,但讓小娘子沒有想到的是,在這樣一個市中心竟散落著很多的神社與寺廟,日本的寺廟都沒有香火味,若不是寺院特有的米黃色圍牆,真不敢相信它們就坐落在這樣一處鬧中取靜的地方。

創建於天平寶字元年(757年)的櫛田神社是整個博多的總鎮守,一千多年來深受當地市民的愛戴,並被冠以「櫛田桑」的暱稱。不過門口的樣子和色調都相當樸素,就連經常以橘紅色示人的鳥居都是少有的原色。

穿過鳥居,進入大門,整個院子都很樸素,這倒很容易讓心也安靜下來。在手水舍的水池中舀一瓢泉水洗手、漱口,讓心也淨下來。洗淨了,便可以在主殿前參拜許願了。

不用下跪,輕輕鞠躬至敬,學著當地人的樣子,搖一下神殿門前由上垂下來的拉鈴繩,大概是叫醒大神的意思。90度鞠躬再拜兩下,爾後雙手合十連拍兩下,應該是再次引起大神注意的意思,然後繼續保持雙手合十,心裡默念願望,再輕輕鞠躬至敬便可。

好奇心驅使,總想看看神殿裡的櫛田桑到底長成什麼樣,是否像中國寺廟內的佛祖或菩薩?可殿中央的臺階上既沒有神像,也沒有牌位。想起上一次在福岡去太宰府天滿宮,神殿裡面也沒有神像,卻是一面鏡子,原來日本的神殿裡都沒有具象的神。突然想起《一代宗師》中宮二小姐說,「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與我國寺廟的規矩一樣,殿中也請不要拍照)

櫛田神社裡還有很多寶,這個「靈泉鶴之水井」據說含有豐富礦物質的,傳說可以長壽延年。還有一棵被福岡縣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的千歲「夫婦銀杏」樹,寓意是保佑「夫妻圓滿」。

最出名的是這個奉納每年7月上半月「博多祇園山笠祭典」的大「山笠」,「山笠」高十餘米,正反兩面有著不同的裝飾與人偶,都是博多人偶工匠們手工雕琢出來的傳說人物、古代武士和花草樓閣,充滿了濃厚的本地傳統鄉土色彩。7月祭典期間,櫛田神社將成為最熱鬧的舞臺,多支不同流派的精壯男子會上著號衣、下系兜襠布組成團隊,傾盡全力抬起重達1噸的華麗「山笠」花車飛奔競逐。

東長寺是真言宗九州教團的主寺院,山號南嶽山,是弘法大師在日本建造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廟,最初在海邊,由福岡第二代藩主黑田忠之遷移來,如今已是福岡市指定的歷史遺蹟。寺內有昭和63年開始雕刻的日本最大的佛像,高10.8米,重30噸,卻沒有壓迫感,面容極為祥和。

院子的一端是造型獨特的六角堂,抹茶綠似的屋頂配著一旁朱紅色的五重塔,讓整個寺院都斑斕起來,漂亮可不失莊嚴。黑田家幾代人的墓地也奉在這裡,伴著和風松柏,看花開花落。

被牆內的一顆孤柏吸引,隨性走進乳峰禪寺。庭院很小,但古樹婀娜,石草考究,連地上的白沙石都接收了禪意的點撥,小小一副枯山水,卻讓人看得心靜神凝。

承天寺與和前面提到過的「山笠祭典」有著深深的淵源,它的開山祖師是聖一國師。相傳仁治2年(1241年)博多瘟疫橫行,人們抬著國師乘坐的施餓鬼轎遊街祈禱,驅除病魔,抬山笠的習俗即起源於此,如今每年7月的抬山笠也都要巡迴至承天寺門前。聖一國師曾於嘉偵元年(1235年)渡海到我朝大宋修禪養晦,六年後歸國。除了佛法教義,他還將宋朝時期的烏龍麵、蕎麥麵、羊羹、饅頭等做法帶了過來。

慕名而來的人們多半是為了方丈室前的那片枯山水——「洗濤庭」,但庭院並不對所有人開放,只對禪家弟子。可庭院也並未完全封閉,無論從方丈正對牆外的大門口,還是與承天寺院內相通的小門處都能看到,不會拒絕任何人領會禪意。灰白的砂石地被鋪成波濤微蕩的大海,三顆枯石散落其中,一簇還未完全返綠的半黃小草環著中間石頭的頭部,幽玄、空寂。正可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一笑一塵緣。

相關焦點

  • 外國朋友在日本旅遊很疑惑,為什麼日本那麼多神社?
    很多外國遊客去日本旅遊,難免會對日本的神社產生好奇,那麼,日本的神社到底是怎樣一種文化呢?在日本,神社隨處可見,神社是崇奉與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在日本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跟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
  • 寧波「最有」價值寺院,沒有香火,與故宮同列重點保護單位
    人們一般用「香火旺盛」一詞來表達寺廟,香火旺盛的寺廟一般很受歡迎, 寧波不僅沒有香火,附近還有禁止使用火的寺廟,我來說說寧波這個有名的寺廟,這座寺院離寧波市區15公裡,為國家把旅遊勝地AAAA水平,那是寧波江北的保國寺,相信在寧波的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座寺院, 保國寺建於漢代,是唐代聞名的保國寺
  • 中國一座「奇怪」的寺廟,不收遊客香火錢,還不擔心吃穿!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中國最「奇怪」的寺廟,500年來從未開門,不收遊客香火!它不僅起源高貴,而且被公認為中國最神秘的寺廟,即北京的承恩寺,據報導這座寺廟自建成以來,一直沒有開門,到現在好像有500年了,一直沒收到香,然而寺廟裡的和尚從不擔心吃喝。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 為什麼所有日本電影和漫畫裡都會出現神社?神社和寺廟
    看過和日本有關影視作品或者漫畫的時候基本不能避開日本的神社。不論日本的宣傳還是去日本旅遊,神社也是必去的地方。神社在日本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它和日本人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去了解一下日本的神社文化。最早關注日本神社是在一部叫《犬夜叉》的日本動漫裡,因為這個神社屢次出現,而且故事也是從神社旁邊的御木神樹上開始的。《犬夜叉》裡的神社叫日暮神社,這個神社在現實中也是存在的,位於日本靜岡県伊東市,地址是櫻木町1丁目2番10號,這個神社旁邊有御木神樹和裡面有一口井的小房子,而且還賣《犬夜叉》限量版的幸運籤,相信《犬夜叉》粉一定很想去那個地方吧。
  • 東京最不像日本寺廟的寺廟,酷似歐洲教堂,卻是日本人自己設計的
    不過在佛教到達日本之後,日本的寺廟建築風格都已經被日本傳統和式建築所同化,類似於神社,一般採用木質和式的雅致建築。首都東京的許多寺廟也大多如此。但是在日本東京的這個地方,你卻能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日本寺廟。那就是東京的築地,在這裡我們能看到東京唯一一座看上去完全不像日本寺廟的寺廟——築地本願寺。
  • 日本給這三位中國立下神社祭拜,除徐福外,另兩個人都讓人很意外
    神社是日本的傳統建築,日本人一般在裡面供奉神靈,神社每隔幾十年就會重建一次。神社中不設香火,前去祭拜的人們首先要在神社前面的水池裡面淨手,然後再往箱子裡面丟香火錢,之後就可以直接禱告了。
  • 日本人「奇葩」觀念,出生、結婚都去神社,卻要埋葬在寺廟裡面
    日本同樣也信仰佛教,據了解日本的佛教是從唐朝時期傳入日本,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在國土面積不大的日本卻存在著上萬座寺廟,幾十萬尊佛像。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殿古書都保留在日本。日本除了信仰佛教外,還信仰神道教。在很多人心目中宗教建築應該是莊嚴肅穆的,每到走進主殿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威壓,讓人進去之後肅然起敬。
  • 了解這些寺廟和神社的禮節,你的日本遊會更精彩
    正文共:3528字 39 圖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公眾號又挺長時間沒有更新了,齊林老師已經對我的更新不報太大希望了,為了讓這個春天能更有希望一些,我整理了一些資料,開始慢慢更新,希望大家多多鼓勵,但請輕拍磚,別催稿,哈哈。
  • 山西香火最旺的寺廟,曾經因香火太旺香爐被燒塌,有求必應很靈驗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五臺山還有這樣一座廟,被認為是山西最靈驗、香火最為旺盛的寺廟。那便是和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相依為鄰的五爺廟,它佔地面積達到了2040平方米,布局是典型的坐北朝南,寺廟裡常年蒼松掩映,香菸繚繞,遊客也是絡繹不絕。
  • 日本之旅必去的「神社」、「神宮」、「大社」、「寺廟」有何區別?
    神社,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代表之一。其信奉的是日本自古以來固有的民族宗教——神道教。 不少神社寺廟更是到日本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無論是走在日本的大街或是小巷,都有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神社」、「大神宮」、「神宮」、「宮」、「大社」以及「寺廟」。
  • 1800座寺廟!日本寺廟最多的古城京都,應該怎樣玩?
    不過要是和日本京都的寺廟體量比起來,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的佛寺只是小巫見大巫了。那麼京都的佛寺到底有多少座呢?訪問京都府的官方網站,可以找到答案——1877座,這裡面還不包括當地大大小小的神社!參觀當地一些著名寺廟景點的傳統建築時,總能感受到濃濃的唐宋風情,其中又夾雜著一些日本的和式文化元素。個人感覺,如果你在京都有兩到三天的時間預算,基本可以覆蓋到當地最有代表性的寺廟、神社和人文景點。以下特別給首次去日本京都旅遊的朋友推薦一條2日內的特色人文觀光路線,按圖索驥就對了。京都的行程起點推薦從京都東部山區徒步開始。
  • 日本超靈驗「貓神神社」,成為世界貓奴聖地,遊客:太治癒了!
    日本有著非常獨特的寺廟。他們的寺廟被稱之為神社。並且在日本供奉著的神位可謂是各種各樣的。作為日本宗教建築當中最古老的一種類型,這裡供奉著的不僅僅是我們中國供奉的佛像,神仙。而是祭祀神道教當中的各種神靈,並且是不設香火的,每隔幾十年就要重建一次,與日本人民生活聯繫非常的密切。
  • 《千與千尋》隱世之門 日本「鳥居」:日本的神社文化!
    日本民間經常會在靈異事件多發地點樹立「鳥居」,以警示世人,不要隨意進入「神界」。沒有抱著敬畏之心進入隱世的父母,在「神隱世界」中丟失了自我。作品中那句「千萬不可以丟失自我」也是對很多人的警示。 《螢火之森》中,迷路的小女孩瑩遇見了戴狐狸面具的少年銀,一直生活在山神的森林的銀將人類小女孩瑩送出了森林,瑩卻和銀約定再來找他玩。
  • 寺廟常見1.6米高度花崗巖石雕像佛像神像分類情況匯總
    其中以佛教信奉者居多,以記錄在冊的數據來看,我國浙江佛教場所4057個居首,其次是閩南地區福建省3396個,那麼在這麼多的寺院裡,1.6米高的花崗巖石雕佛像廠家的有哪幾種呢?首先毫無疑問是大日如來佛祖,石雕釋迦牟尼佛不管在哪座寺廟中都是供奉在主體建築大雄寶殿中,或稱正殿。佛像高大,或坐想或立像或臥像,神態莊嚴肅穆。
  • 日本神社裡祈福求的御守都有什麼講究?
    神社作為日本特色之一,經常出現在各種動漫和日劇之中,也成了很多人去日本時必打卡的景點。之前我去京都旅行的時候自然也不能免俗,可以說是逛遍了京都大大小小的神社。既然都到了神社嘛,當然得求個御守啦~而對這些做工精美顏色各異的御守,不知道有多少喜歡買買買的人跟我一樣,瞬間失去理智,瘋狂掃一波想要帶回國送給朋友們。然而!敲黑板!之前知行攝旅行就被科普了日本御守的四大禁忌,現在也有必要告訴你!壹 · 不要一次性買太多!
  • 北京「最反常」的寺廟,500年不開寺門,不要香火,還供奉關公
    這個承恩寺現在很少人知道,但是它的故事卻是很傳奇,別的寺廟是巴不得名氣越大越好,香火越多越好。而它卻500年不開寺門,不要香火,恨不得沒人理它才好,低調的不能最低調了,很是反常。如今的承恩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將近2萬平方米,是一個四進的院落,主要的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鐘鼓樓等等,在大殿兩側還有東西配殿,在後院還有數間廂房,法堂的北處事一塊6千平方米的平地,上面不栽種花草。在寺院內,還有兩座明朝時期的碑座,其中的一個碑座記載了皇帝的敕賜口諭。承恩寺比其他寺廟多了一個奇特的建築,簡史在寺院的四角處,有四個用磚石堆砌的碉樓。
  • 長沙香火很旺的一座寺廟,1000多年歷史,菩薩靈
    開福寺是長沙最古老的一座佛寺,它是佛教臨濟宗楊岐派的一支,這在中國很多佛寺中,楊岐派是比較少的,楊岐宗的發源地是江西楊岐山,雖說是中國的支流,但楊岐派被日本發揚光大了。日本佛教徒很多都是屬於楊岐派。開福寺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北宋時期發揚光大,距今也有1000多年歷史。
  • 日本神社寺廟常見漢字總整理:參拜必知15個常見漢字、小知識
    日本旅遊時大家一定都會去神社、寺廟拜拜與觀光。但大家知道日本人大年初一去神社拜拜的「初詣」意思是什麼嗎?前往神社、寺廟參拜求個好福氣時,你一定會看到許多日文單字,這次「樂吃購!日本」就幫大家整理常見單字像是「辭儀」、「寄付」、「初穂料」的意思與念法,讓大家下次去日本的神社寺廟拜拜,就看得懂啦!▋日本人新年必去的「初詣」是什麼意思?
  • 日本網友去神社,發現裡邊有尊高達,有的寺還供著初音和奧特曼呢
    如果了解日本民俗習慣的朋友,應該知道他們那邊習慣新年去神社參拜什麼的,在不少動漫作品裡,也有主人公們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審核參拜啥的這類橋段。神社裡邊一般供奉著各種神,還有可愛的巫女小姐姐,不過有時候也有一些不尋常的存在,之前就看見有位日本網友吐槽,說去了附近的神社,結果裡邊供著高達。在這位網友吐槽下面,還有朋友解釋說他理解錯了,這裡放的不是供的東西,而是「納奉」的東西,意思是其他人送過來的東西,可能並不是神社裡供著的,只是他趕巧碰上了。
  • 奇特的日本,到處都是神社,很多新人在裡面結婚!
    ,日本雖然有很多佛教寺廟,但更突出的是各種神社,日本神社是當地一種泛神論的信仰機構,供奉各種地方神靈和有功祖先,其性質有點像中國的道觀,更像廣東潮汕地區的"老爺宮"。相較於京都的古樸,大阪的現代摩登,神戶則展現了富有海洋氣息的港灣文化,其中神戶港是現代化的海濱風光,北野外館街則是充滿歐陸風情的別墅建築,而生田神社則保留了日本人的傳統信仰,該神社在眾多旅遊推薦名單中。參觀中華街後,我們徒步去了南京。生田神社位於神戶繁華街三宮町,周邊地區曾是神社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