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有味道的文章:太空人是怎麼便便的?

2020-12-18 造就

自阿波羅11號登月至今已經過去了50多年。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標誌性的足跡仍然留在那裡,沒有絲毫改變。因為月球沒有大氣層,沒有風把它吹走。

但是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更大足跡,是阿波羅6次登月任務留下的96袋人類排洩物。

是的,我們勇敢的太空人在去往月球的路上,甚至可能是在月球上拉粑粑,然後把髒尿布裝在垃圾袋裡,留在了人類通往更廣闊宇宙的門階上。

50年前的髒尿布,也許能解開地球生命起源之謎

袋子還留在那裡,沒人知道它們現在怎麼樣了。然而現在科學家們想重返月球,解開一個對未來探索火星有著深遠影響的問題:袋子裡還有生命存在嗎?

這些腳印還留在月球上,同樣留下的還有太空人的排洩物

人類的排洩物可能令人作嘔,但其中約50%是由細菌組成,充滿了生命。這些細菌來自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1000多種微生物。可以說,一堆排洩物就是一個完美的生態系統。

在過去39億年裡,地球孕育出了這些細菌和其他生命;而與此同時,月球卻始終是一片不毛之地,毫無生機。

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把地球上的微生物帶到了有史以來最極端的環境中。人類的排洩物、裝在袋子裡的尿液、食物殘渣、嘔吐物和其他垃圾都可能含有微生物,陰差陽錯地成為了一個自然實驗。

在環境嚴酷的月球上,生命的適應能力究竟如何?這個實驗將給出答案。如果微生物能夠在月球上存活下來,它們是不是也能在宇宙穿梭中倖存下來,在火星上、在宇宙中播撒生命?

太空人在月球上排洩,然後就把排洩物扔在那兒了?!

阿姆斯特朗從鷹號登月艙上走下來,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類。從他在月球上拍攝的第一張照片來看,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上躺著一個白色的袋子。

我不能確定這個特殊的袋子裡有沒有排洩物(阿波羅11號上的太空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但據NASA歷史項目辦公室所說,在月球上肯定有一個類似的袋子,裡面曾經裝有或依然裝有人類排洩物。

1969年,阿波羅登月艙下躺著一個白色垃圾袋

1972年,阿波羅16號上的太空人查理·杜克(Charlie Duke)在月球上度過了 71個小時。在最近的一次電話採訪中,他證實了機組人員的確在月球上留下了排洩物。

「這是真的,」他表示。「我們在一個水箱裡小便,然後把水箱留在了那裡……我記得我們有過幾次排便——對於這一點我不是很確定——裝在一個垃圾袋裡。我們在月球上扔了幾袋這樣的垃圾。」

你可能會想,「等等,他在月球上呆了將近三天,他不確定他是不是在那裡大便過?」

就像他告訴我的那樣,「三天不排便也很正常。」聽起來很有道理,不是嗎?

他們把垃圾留在了月球上,以為太陽輻射會給它們消毒。他說:「如果有什麼東西倖存下來,我真的非常驚訝。」

當然,把它們帶回去並不是什麼好主意。佛羅裡達大學太空生命科學家安德魯·舒爾格(Andrew Schuerger)表示:「登月任務設計得非常仔細,重量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你撿起了月球上的巖石,扔掉一些不必要的東西來確保安全,這是合情合理的。」

NASA稱,在飛往月球的路上,太空人是用「綁在屁股上的塑膠袋來裝排洩物」。聽來整個過程非常繁瑣,還有點噁心。

太空人會用一件「吸收能力強大的布料」作為「排洩物容器」。簡單來說,就是一塊尿布

2019年7月20日是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紀念日,人們對在不久的將來重返月球的興趣也再次燃起。川普政府計劃最早在2028年實現這一目標。

NASA出於預算方面的考慮,也打算建造一個「月球門戶」,一個可以環繞月球運行的宜居空間站,為未來的長期月球任務和以後的火星任務做準備。

當我們為以後的旅程做準備時,排洩物也是我們必須回去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排洩物中的細菌已經死亡

科學家們正在思考:這些垃圾袋裡是否還有生命存在?儘管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愚蠢,但它可能會讓我們對生命所能承受的極端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

但當我們探究這個問題時,它也會告訴我們人類汙染天體的潛力——甚至是在天體上播種生命的潛力。這些理由足以讓我們重返月球,採集一些樣本。

舒爾格說,這些垃圾袋「是地球真菌、細菌和病毒含量最高的物品中保存最好的」。真菌是另一種可能存活下來的微生物。對天體生物學家來說,這些袋子才是月球上最有趣的研究課題。

儘管如此,在這些垃圾袋裡,任何生命存活下來的希望都很渺茫。舒爾格和同事最近完成了一項分析,模擬了地球上的微生物在月球上的宇宙飛船表面存活下來的可能性。密封的垃圾袋可能會保存得很好,但面對的環境同樣苛刻。

從各方面來看,地球是如此適合生命生存,月球卻恰恰相反。它沒有保護性的磁場來偏轉破壞性強大的宇宙輻射,也沒有能夠吸收太陽紫外線的臭氧層。月球上的真空環境不適合生命生存。因為沒有大氣層,溫度會隨著晝夜變化而劇烈波動:晚上可能是-173攝氏度,白天則會飆升至100攝氏度。

月球表面的壞境非常惡劣

輻射和極端溫度的雙重打擊,很可能會殺死垃圾袋裡的微生物。舒爾格認為,它們活下來的「可能性很低」。「但卻是所有登陸月球的生命中最有可能活下來的。」

如果排洩物裡的細菌還活著

雖然月球上的環境很惡劣,但仍有一線希望。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生物學家瑪格麗特·雷斯(Margaret Race)指出:「微生物無需太多保護也可以生存下來。」

畢竟,細菌在地球上幾乎無處不在:海洋的最底部,灼熱的火山口,格陵蘭島冰川下2英裡。在阿波羅16號登月時,太空人在飛船外進行了一項實驗,讓9種微生物樣本暴露在太空中的惡劣環境下。它們中有許多倖存了下來(雖然幾天和50年不是一個概念)。

搭載在阿波羅16號上的微生物生態評估裝置,這項實驗旨在檢驗微生物能否在太空中存活下來

「我們不是在給生命下定義,說『它永遠不可能在這個溫度,這個鹽度,這個酸性水平下活下來,』」雷斯說。「無論環境多麼嚴苛,生命無處不在。」

乾燥的人類糞便的組成成分

這些微生物要想活下來,或者至少可以復活,仍然需要許多前提條件。沒有水分,細菌無法複製。因此,人類的排洩物必須包裝得非常嚴密,這樣細菌的生存環境才能保持溼潤。

NASA科學家馬克·盧皮塞拉(Mark Lupisella)說:「在潮溼的密封尿布中,細菌可能會複製。」 為了以後重返月球取回垃圾袋對其進行研究,盧皮塞拉正在做一些初步的準備工作。

垃圾袋必須完好無損,但考慮到月球上劇烈的溫度波動,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很可能在反覆的加熱與冷卻中破裂。

袋子的大概位置

「此外,我們也不知道袋子暴露在陽光下時內部溫度會達到多少,」 舒爾格說。如果內部溫度超過100°C,細菌可能只能存活幾天或是幾周。

盧皮塞拉表示,即使垃圾袋裡所有生命都已死去,這些袋子仍然具有研究價值。也許科學家能搞清楚這些微生物在月球上存活了多長時間,以及它們究竟是否進化或適應了環境。

「這是一種延伸,但我們有可能辨別出這些生命形式是否在早期發生了突變。」

盧皮塞拉認為,自然選擇在垃圾袋裡發揮作用,導致微生物進化生存下來的可能性很小。但只要排洩物中有少數微生物能夠在月球上存活下來,它們可能已經在繁衍擴散了。

月球可能是這些生命遇到過的最極端的環境。我們需要研究它們在這種環境下的適應性(或不適應性)有多強。也許,一些微生物可以復活。也就是說,在月球上休眠了幾十年之後,在合適的條件下,一些微生物可能會被重新喚醒。

北極的細菌孢子(形成保護層的休眠細菌)在冰凍數千年後又復活了。如果排洩物中的細菌孢子在月球上待了幾十年後能夠復活,研究價值非常大。這些猜想對微生物學來說很有趣,能夠評估微生物生命的極限,對火星之旅來說也意義重大。

月球上的排洩物,對未來的火星任務至關重要

如果微生物能在月球上存活一段時間,那它們更有可能在火星上生存下來,因為火星上的環境沒有月球那麼惡略,有稀薄的大氣,還有流水存在的證據。

科學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或者存在過生命」?

普遍的看法是,如果那裡存在生命,可能看起來很像細菌,或其他某種非常簡單的單細胞生物。

糞便在月球的大概位置

但是,如果我們到達火星後不小心用排洩物汙染了這個星球,可能就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了。我們怎麼知道在火星上發現的生命是真正的火星土著,還是來自地球的外星移民?

如果地球上的微生物適應了火星環境,在火星上繁衍傳播,我們沒有任何辦法能消除它們帶來的影響。

1967年,在阿波羅11號登月前兩年籤署的《聯合國外層空間條約》規定,成員國「應避免對空間和天體造成有害汙染」。但如果我們到達火星,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排洩物就會跟到哪裡。

月球上的排洩物與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之謎

隨著新的登月計劃展開,我們需要仔細考慮是否需要保存阿波羅著陸點遺留下來的東西。近日,NPR新聞的內爾·格林菲爾德博伊斯(Nell Greenfieldboyce)宣稱,只要降落在阿波羅著陸點100米以內,就有可能對其造成破壞。

保護人類在月球上探索的歷史痕跡也意味著保護垃圾——它們的歷史價值同樣巨大,科學價值也非同凡響。我們需要保護好這些遺址,有朝一日科學家才能重返這裡採集我們需要的樣本。

對我來說,知道月球上有一袋袋完好無損的人類排洩物為我的想像插上了翅膀。也許,生命根本不是地球孕育出來的,而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微生物播下的種子。

假設一顆小行星疾馳而過,撞向月球,並將阿波羅任務遺留的排洩物拋入太空深處(當然,這種假設非常極端)。這些微生物能在更廣闊的宇宙中孕育出生命嗎?也許吧。

在這種情況下,地球上的生命會不會是從一些外星太空人的排洩物中繁衍而來的呢?

「據我所知,沒有哪個流行的生命起源理論涉及太空人的排洩物,但從科學角度來說,這個想法是完全合理的,」盧皮塞拉說。如果微生物能在月球上存活,即使處於休眠狀態,也意味著微生物能在太空深處存活很長時間,甚至可能在宇宙中穿梭,沿途繁衍傳播生命。

行星科學家菲爾·梅澤爾(Phil Metzger)最近在推特上問了一個問題:「簡單的生命能否像無線電波一樣在宇宙中傳播(僅僅是自然地在宇宙中傳播),還是需要等待數十億年,直到乘著宇宙飛船的科技物種來傳播它?」「這只是我們返回月球後試圖回答的重要科學問題之一。」

生命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即使是排洩物中的生命。生命可能在月球上存活,這個事實不得不使我們感到敬畏。這意味著生命的種子可能會在一個死寂的世界中發芽,無論這個世界有多小。

月球上遺留的裝糞便的袋子

阿波羅11號留下來的垃圾還在月球上。我們應該保護好它,以供未來的科學家研究。

相關焦點

  • 漫畫科普:男生的便便,和女生的有什麼不同?
    今天咱們來聊一個有味道的問題~吃的多拉的多這句話你們一定都聽過畢竟便便的本質是食物未被吸收而產生的殘渣一般情況下每100克的漢堡也就200多千卡所以從食量上分析男生確實會比女生的便便多正常情況下女生每個月都會有一次痛苦的大姨媽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有沒有覺得自從有了娃之後,口味越來越重?據說,沒有一個媽媽逃過研究寶寶的便便。每次寶寶拉完不但要認真看,還要用心聞,甚至遇到可疑便便還要拍下來,四處詢問:寶寶為什麼會拉綠色便便?粑粑裡有奶瓣,是消化不好?
  • 拉不出便便能不能怪地球沒有萬有引力?
    有一句網絡流行語叫「拉不出屎怪地球沒有萬有引力」。拉便便的時候與地球施加的萬有引力有關係嗎?當然有關係,畢竟便便受到的地球施加的萬有引力是向下的。有人可能有這樣的體會,早晨躺床上一點也不覺得有便意,起床後沒兩分鐘就覺得要拉肚子了,這就是萬有引力把便便聚集到直腸附近的原因。
  •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我是老王,今年48歲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規律,身體健康……可最近,在我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中出現了一點小變化:01 便便的時間變了02 便便的狀態也變了作為生活的觀察家每次拉完我都會「回頭瞅一眼」結語體檢結果有異常時,可能身體還未出現明顯症狀。若因此忽視「異常結果」,待到出現明顯症狀才去診治,可能為時已晚!
  • 外太空是什麼味道?或許你可以試試這款 NASA 為太空人研發的香水
    記者 | 婁曉晶1外太空會是什麼味道?這個以前只有太空人才能知道答案的問題,現在或許可以通過一款香水來解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多年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聘請專家開發了「太空氣味」,以幫助訓練太空人在發射進入軌道之前全面模擬太空環境,儘可能消除太空人在外太空可能遇到的任何意外情況。
  • 一條有味道的科普!那些被你憋回去的屎和尿,最終都會去哪裡?
    這時本應該排洩出來的便便和尿液只能硬生生的憋著。有些人的「憋功」很厲害,有些則會出現腹痛等症狀,特別的痛苦。一條有味道的科普!那些被你憋回去的屎和尿,最終都會去哪裡?1、便便向上逆流人們吃下去的食物最終都會進入腸道之中,腸道是便便生成的地方,它會將食物殘渣中的營養再吸收一遍,最後將有害物質從肛門排出去。
  • 為寶寶便便抓狂的粑粑麻麻,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粑粑麻麻很抓狂 寶寶便便愁斷腸 兄弟姐妹莫悲傷 黃哥科普送良方 經常有許多家長為孩子的便便發愁,今天來科普下。為了方便記憶,我按顏色分了類。
  • 動物便便新成語圖鑑
    這真的是個很深刻而有內涵的問題 因此 我們決定結合中華傳統成語,和便便的話題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頒發給了Patricia J.
  • 寵物知識:貓咪為什麼會埋自己的尿和便便?
    貓咪從小就會埋自己的尿和便便,這好像是一種不用貓媽媽教就會的本領,一般貓咪不用教就會使用貓砂了。在人類養家貓之前都是野生的貓存在,逐漸被人類馴化,才有了今天的家貓。野生的貓本身就有野性存在,它們需要捕獵生存,埋自己尿和便便以防獵物發現它們在某些地方出沒。另外,它們處於不熟悉的環境中,膽小謹慎的性格使得它們不得不保持警惕,埋自己的尿和便便可以保護自己不暴露自己的蹤跡。這種本領似乎從它們祖先一直延續下來,到現在即使家養貓咪仍然保留著這種習慣。有人說,貓咪會埋自己的尿和便便是因為貓咪愛乾淨。但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人給它定義的。
  • 禮炮七號空間站,曾有太空人看到「天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禮炮七號空間站,曾有太空人看到「天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部電影,那便是2017年俄羅斯所拍攝的《太空救援》,這部影片以俄羅斯的航天部門為背景,講的是太空人目睹的天使事件。如果不了解這部電影的人,認為這是我們製作方杜撰出來的,然而在歷史上卻真實地發生過目擊天使事件,那便是禮炮7號事件。現在的我們都相信科學,神仙天使鬼魂這些都是傳說罷了,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仍然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這些現象超乎了科學解釋的範疇,就像太空人所看到的天使世界一樣,這起事件在當時可謂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 寶寶便便裡藏著健康信號,形狀、顏色、氣味的異常情況,一次講透
    幾乎每位新手媽媽都有過研究寶寶「屎尿屁」的經歷,「哎,今天的粑粑怎麼是綠色的?哎,今天的粑粑怎麼這麼稀?哎,今天的粑粑為啥一點都不臭?」。 關於便便的這些問題,讓寶媽們完完全全化身成為福爾摩斯,拿著放大鏡也要從便便裡發現點蛛絲馬跡。
  • 為什麼家裡的貓咪便便會「這麼」臭!
    給貓咪鏟屎這件事是每位鏟屎官天天都要做的事情,不知大家有沒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家的貓咪便便這麼臭啊?雖然大部分動物的便便都是臭的,但是如果你家的貓咪便便特別臭的話,那麼鏟屎官就要特別注意了,這也許會反應出一些貓咪的身體問題哦!
  • 貓咪拉便便後要不要幫忙擦屁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鏟屎官每天伺候貓咪的衣食住行可是操碎了心,這不,除了清潔衛生之外,已經上升到給貓咪擦屁屁的新高度了。不過,今天的文章好像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我已經儘量把標題寫得賞心悅目了)。不過,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從此之後可能就告別給貓咪擦屁屁的苦差事了哦。
  • 這是一條有貓酸臭味的文章!
    ——貓咪每zuo一次爪爪,就有一顆山竹消失了。——人類每吃一顆山竹,就有一隻貓失去它的小爪爪。有沒有鏟屎官,要跟著喵一起zuo一下味道真的很香,不信你試試!這貓爪味道也太香了吧!簡直是貓間美味啊!zuo了就完全停不下來。
  • 這是一條有味道的推送
    事先聲明這是一條有味道的推送據不完全統計人一生中有三年的時間公廁雖小,卻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文明最近金金偶然發現小區門前多了一個公廁指示牌於是決定代替大家去體驗下金堂的廁所(有味道廁所周圍圍有籬笆,種植有翠竹還有藤蔓,感覺更添童話意味。廁所內部設施還是很齊全,且清潔到位。讓金金注意的是它門口專門設有防滑示意牌,估計為了提醒周邊鍛鍊的老年人注意入廁安全。
  • 貴賓犬便便有白色蟲子,怎麼辦?
    在飼養過程中,難免會遇上一些問題,比如說貴賓犬便便出現白色蟲子,到底該怎麼辦呢?便便有白色蟲子怎麼辦?其實貴賓犬便便出現白色蟲子,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腸道寄生蟲實在是太多了,才會直接通過排便來排出。這也說明了情況非常嚴重,必須得立刻驅蟲。
  • 為什麼我們認為便便不是香的,而是臭的?
    父母的愛總是非常深刻的,為孩子把屎把尿沒有任何怨言,這種愛甚至超過了對便便的厭惡,然而在這次派對上,父母對這樣的巧克力仍然會覺得噁心。可見,我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抗拒便便。便便確實有味道,但是臭是香,因「物」而已。關於糞便氣味,最簡單的答案就是細菌。
  • 讓四名太空太空人告訴你,無人陪伴的數月隔離期怎麼度過才不孤單
    沒錯,讓我們來聽聽太空人們講講,一個人的日子該怎麼過,才能既高效工作,又不覺得孤單。第一條建議來自在國際空間站待了將近一年的太空人Scott Kelly,他說:「我當時一連刷了兩整遍《權力的遊戲》。」Scott Kelly曾在《紐約時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談論過他在太空生活的感受,並坦言:「這並不容易。」
  • 史上最貴的馬桶即將上天,更好地滿足女性太空人的需求
    史上最貴的馬桶即將上天,更好地滿足女性太空人的需求責任編輯:科幻世界雜誌社更新時間:2020-09-27 17:28:00 當太空人飛上太空
  • 這本「有味道」的繪本有趣又漲知識
    無獨有偶,後來幫同事帶小孩,發現他好奇地看著自己的便便,一臉求知若渴的表情。於是特地上網搜了一下,發現這還真是孩子們普遍的好奇點。比如,據科學研究的結果顯示,3歲多的孩子就很喜歡討論關於屁和便便的問題。在了解到這樣的情況後,我總是會無意識地關注起家裡的小男孩對便便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