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前段時間,美國總統軍控事務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針對俄羅斯研究新型核動力推進的飛彈一事,發表了自己的言論。這個馬歇爾認為,俄羅斯應該停止開發這種帶有核發動機的新型飛彈,還將這種飛彈比喻成會飛的車諾比,可能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十分嚴重的核威脅。美國這話咋一聽還十分有道理,聽起來似乎是在為全世界考慮,不過,也有人認為,美國之所以這麼「好心」,完全是一種酸葡萄心理,因為他自己沒有!
不過,不管美國是什麼心理,有著戰鬥民族之稱的俄羅斯,回懟的態度還是一貫的強硬,我研製什麼你管不著,還是先管好你自己吧!
會飛的車諾比,美國為何如此忌憚俄羅斯研發核動力飛彈?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好奇啊,不就是核動力推進的飛彈嘛,能有啥厲害之處呢?現在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都有啊,也沒見美國有多忌憚呀,為什麼就偏偏害怕核動力飛彈呢?還將其稱為會飛的車諾比,這車諾比又是個啥玩意?
在這裡咱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車諾比是一個核電站,現在在烏克蘭,以前還屬於蘇聯。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這場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核爆炸可了不得呀,受核輻射的影響,人們的患癌機率大幅度上升,不僅影響到烏克蘭,就連一些西歐地區的人們都受到了影響,因為放射性物質它是會飄散的,所以說這次核事故是非常嚴重的。
美國人將俄羅斯研發的核動力飛彈稱為會飛的車諾比,可見他們對這種飛彈是十分忌憚的。雖然馬歇爾沒有明說,但很多人猜測,他口中的核動力飛彈應該就是俄羅斯正在研製的「海燕」巡航飛彈。要說起來,這種武器的確存在核洩漏的風險,你說它產生的核廢料,如果處理不當,那豈不是飛到哪裡撒到哪裡,活脫脫一個核汙染的布設呀,這還得了?而且其他國家也會擔心,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俄羅斯發射了這種飛彈,那到底該不該攔截呢?攔截吧,會有核汙染,不攔截吧,就得眼睜睜看著飛彈襲擊自己,所以這些國家很糾結。
俄羅斯強硬回懟,你管不著!
要是這樣來看,美國人呼籲俄羅斯不要再研發這種飛彈,似乎還是為了世界好,但是向來驕傲自大的美國,會有這麼好心嗎?所以有人認為,目前核動力飛彈項目算是俄羅斯的秘籍,而美國並沒有類似的武器,所以才會說這種武器恐怖,又浪費錢,建議停止研製。
面對美國的提議,俄羅斯是怎麼回復的呢?要說這俄羅斯不愧是戰鬥民族,就連回懟美國的話都那麼乾脆利落。你說我研製這種武器不符合人道主義,那你研製的那些新型核飛彈就符合人道主義了嗎?你美國現在應該考慮的是研究核武器控制的機制,而不是來對我們研製的新武器指手畫腳。
當然,俄羅斯自己很清楚這種飛彈的殺傷力,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相信俄羅斯是不會發射這種飛彈的。對於俄羅斯來說,這其實與核武器是一個道理,我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而且我還要讓你知道我有,這樣你動我之前就得慎重考慮一下,如果你真的對我造成嚴重傷害了,那我也沒在怕的,該用哪個就用哪個。因此,這可以說是俄羅斯的一種戰略思維,非常高明也非常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