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11月也要結束了,時間真的是過得飛快,這一年也要接近尾聲了。年初疫情導致的影市低迷也在八佰、金剛川、我和我的家鄉、奪冠等大片的火熱上映下有了往日的熱鬧跡象。
如今,10月23日上映的《金剛川》也已放映滿月,最終票房險過10億大關,票房31億的八佰也可以免費在線觀看了,再看兩部電影後,終於明白了,同樣優秀的電影,為何金剛川票房少了20億。
兩部影片的內容就不多說了,八佰講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400多散兵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戰役,而金剛川講的是抗美援朝中一個非常小的敵我戰鬥、是敵人炸橋我方修橋、保證大部隊及時順利過江的故事。
兩部片子的演員都很豪華,這是八佰的部分演員。
下面是金剛川的部分演員,張譯、魏晨、李九霄、歐豪等兩部都有參演,可以說是非常幸運的演員了。
從貓眼評分可以看出,金剛川的評分要更高一些,而且直到現在評分也沒有波動,可為何金剛川的票房和八佰差了20億呢?再看之後我明白了原因。
首先,兩部電影都非常好看。先說八佰,演員都很出色,很多人都寫過了,我就不多說了,我就說說劇情。八佰表現出了戰爭的殘酷、和普通人面對戰爭時的恐懼,非常真實。人們一開始不明白為何要有張譯演的那個逃跑的慫瓜老算盤,覺得這是在抹黑軍人和人民。
但其實這就是面對強大又殺戮成性的日本兵時,很多普通人的真實反映。因為他們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死亡,影片最開始的混亂和大部分人畏懼的心裡才是最真實的人性,因為沒人願意死。
再有,老算盤的存在,也反襯出後面人人浴血奮戰的轉變的合理,以及那些能夠不逃跑英勇殺敵之人的可貴!有些人之所以被稱為英雄,是因為他們真的很勇敢。
八佰,有很多淚點,舉兩個有代表性的例子。一個是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看到敵人用鋼板擋住我方子彈,來到倉庫樓下,準備炸牆(牆有一米厚),情況危急,如果牆被炸開,日本兵進來那就都完了。
於是他決定身上綁滿手榴彈,自己做人肉炸彈,去炸死敵人。當鄭凱說他去炸敵人時,很多人瞬間就淚崩了。這裡也和老算盤等人的慫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鄭愷的陳樹生是有原型的,犧牲時年僅21歲。鄭愷犧牲後,綁著手榴彈慷慨赴死的人站成了一排!
這段鄭愷演的確實好,徐崢、黃渤、唐藝昕、張譯等都看哭了。有人說為何不直接扔手榴彈?因為手榴彈會被鬼子舉著的鋼板彈開!所以才用整個人去撞開敵人舉著的鋼板,把敵人炸死,有疑問的真的不要亂說了,那些戰士不是傻子,如果可以誰會去死呢?埋怨前自己長長腦子。
還有一個淚點就是王千源飾演的羊拐和大家升國旗護旗的片段。沒看之前,不知道為何八佰宣傳照有那個王千源手握國旗的照片,看過後才明白。
敵人說三小時拿下四行倉庫,可是這八百勇士不但堅持了好幾天,還要把國旗升起來,讓全世界看到雖然70萬正規軍撤退了,但是中國還是有人在抵抗的!也要讓全國人民看到,給國人鼓舞,讓他們看到打敗敵人取得勝利的希望!
有個母親帶著孩子看八佰,然後母親在鄭愷綁著手榴彈跳下去的部分哭了,而小孩子看到升旗的時候也落淚了。
除了淚點多,戰爭的真實和殘酷也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比如很多人瞬間就被不知道哪飛來的子彈打得血肉橫飛。比如歐豪拿著槍打跑敵人飛機後,高興地喊著,敵人跑了,高度緊張下竟沒感覺到身體已經被打了一個大洞,等他發現後,很快內臟都流出來了,歐豪的端午就這樣犧牲了,這就是戰爭。所以很多看電影的都說,我們活著的沒資格替先烈原諒日本人,這句話很對。
歐豪的端午死後,13歲的小湖北幻想端午是騎著白馬拿著長槍的趙子龍,面對千軍萬馬,給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遐想,就像他冒著槍林彈雨拿著槍隻身去打敵人的飛機一樣,有人說這是小湖北的英雄夢,也有人說這是每個熱血男兒面對戰爭時都會有的英雄夢。
結尾戰士往租界撤退時,有人說為何要撤退?前面豈不是白打了?怎麼都是死,還不如接著打。這麼說的是沒看明白,打是上面讓的,撤退也是上面讓的。
再有,正如影片中說的,這不是幾百人犧牲就可以勝利的戰爭,這是需要四萬萬同胞一起戰鬥的民族戰爭,這些人如果可以活下來,哪怕一個人也是值得的,所以目的達到後,才要撤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是一種理想,現實中需要全國人民一起戰鬥才有勝利的可能。
八佰還有個強烈的對比,就是蘇州河對面的租界,租界裡的人間百態是諷刺也是現實。一河之隔,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要在洋人的租界才有安全感。
再說說金剛川,金剛川看過的都知道,戰爭場面慘烈程度比八佰有過之而無不及,張譯這次不再是逃兵,而是高炮排長張飛,和吳京飾演的關磊、李九霄的劉浩被稱作劉關張,是戰場上可以託付彼此的兄弟。
抗美援朝的老兵回憶,那些兵都十七八歲,和13歲的小湖北一樣,還都是娃娃。可是他們必須保家衛國,他們這次的任務就是修橋,保證大部隊過河。
一座橋,被敵人炸了,瞬間就被修好了,美國人覺得不可能,可是中國人做到了。影片非常好看,張譯、吳京、歐豪、魏晨等也都表演出色,圈粉無數,但是影片有兩個被吐槽最多的點,影響了口碑。
第一個就是說前期介紹背景鋪墊劇情時比較拖沓,可小編覺得八佰也被吐槽前期混亂,所以個人覺得這個理由不是影響票房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個吐槽就是說一個故事,拍了三遍,雖然是不同角度拍的,但重複鏡頭太多,我覺得這個是主要影響原因,但其實對於金剛川來說,這個真的有點冤枉,因為很多人沒看懂,這些鏡頭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從不同人的視角呈現戰爭的殘酷、戰士的頑強、敵人的強大。
還有一個原因,網友沒有說,就是兩部都是比較沉重的戰爭題材,看八佰被虐了一次,可能有些人想緩一緩,也影響了金剛川的票房,所以說八佰作為疫情後第一個定檔的大片是押對了,而金剛川因此失去了天時。
順便說一下,兩部電影裡除了都有共同的演員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就是都出現了白馬,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在激烈戰鬥的影片裡放一匹白馬。
其實這是個隱喻,電影常用的手法,2部影片裡的白馬跑了以後,他們到底死沒死都沒有交代,給人想像空間,白馬象徵著純潔、和平、自由,小編很喜歡這個隱喻,而且印象深刻。
張譯說金剛川不比八佰差,其實他說的沒錯,金剛川無論從故事、演員還是拍攝,都不輸給八佰,可是失去天時、又有些容易被誤解的重複鏡頭,影響了口碑,導致了金剛川的票房失利。
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看電影最深的感受就是,落後就要挨打,吾輩當自強,還有就是,感謝先烈的犧牲,才有今天的和平。這種電影其實應該多拍一些,讓孩子看看,自己的歷史堅決不能忘記。
你看過金剛川和八佰嗎?你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