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然博物館主體結構今日封頂 進入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階段

2020-12-16 瀟湘晨報

封頂儀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樊承志 攝)

央廣網成都5月31日消息(記者樊承志)中國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成都自然博物館主體結構全面完工。今日上午舉行的封頂儀式標誌著該工程進入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階段。

成都自然博物館項目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與成都理工大學在校區內共同策劃、籌備、建設一所自然博物館,落成後將成為城市重要的文化地標,從而進一步提升成都「三城三都」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項目位於成都理工大學西側,按照成都自然博物館展陳大綱,館內將會以文化教育為主線、科普教育為核心、地學展陳為特色、典藏建設為基礎、應用技術為紐帶,圍繞「 認識地球家園,探索自然奧秘 」的主題,對生命起源、地質作用、礦產資源、浩瀚宇宙等課題進行科普與展示。

總建築面積50520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其中展廳17005㎡。建築空間劃分了展示區、教育區、公眾區、業務區、行政管理區等功能區。規劃有五大展廳,分別是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恐龍廳同時配設臨時展廳、4D影院、學術報告廳。

成都城投集團所屬統建城開公司工程技術部部長陳丹介紹,成都作為中國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建於此處的自然博物館會對外講述中國西南地區,從喜馬拉雅山脈到四川盆地廣闊地域的自然演變和歷史進程。它的意義不僅是填補西南地區綜合類自然博物館的空白,更是國內博物館系列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成都自然博物館效果圖(央廣網記者 樊承志 攝)

據中鐵建工集團介紹,成都自然博物館設計靈感來源於成都平原地域特色——蜀山、蜀道、蜀水,「自開工以來,項目施工過程中克服了市區場地狹小、連續雨季施工、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交叉施工等多種挑戰,在今年1月順利進入到了地上鋼結構施工階段。」中鐵建工集團成都自然博物館項目黨支部書記夏清說,「我們迎來了最大的挑戰,為了表現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蜀山造型,成都自然博物館六個不規則單體的屋面網架採用了大跨度異型多折面結構,這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據了解,折面網架達到78米的最大寬度,需要焊接球網架分片共36片,總重760噸,展開面積9000餘平方米。網架分片大小不一,小的20.21噸,最大的37.2噸,面積最大可達370平方米。鋼柱最大傾角達到33度,對安裝精度和鋼構件加工焊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面對吊裝難度大、體量大、構件多、布置複雜等情況,200餘名建設者,連續作業60天,順利完成1500餘噸屋面鋼結構地面預拼裝和吊裝。

據介紹,為能夠儘快進入復工狀態並做好防疫工作,成都自然博物館項目採用了科學的防疫方式,聯繫派出所進行十四天的軌跡追蹤,對返崗員工採取了隔離十四天的有效方法,積極協調有關專業醫療檢測機構對項目管理人員、後勤人員及勞務人員共計225名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只有核算檢測達到標準的項目員工才準予入場;除此之外,嚴格落實封閉式管理,禁止員工擅自外出,加強辦公區和生活區消毒,禁止人員串崗,切實做好復工復產工作,開工即決戰,全力完成2020年下達的各項任務。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項目工期滯後一個月,我們先後克服工人短缺、人員分散、工人返崗困難、物資設備進場難等問題,率先實現了復工滿產。」中鐵建工集團成都自然博物館項目經理肖蕾說,「接下來的裝修裝飾施工也是一塊硬骨頭,僅掛件定位精度誤差就要求控制在3毫米之內。為保證裝修效果和裝修質量,我們堅持樣板先行,目前已經完成了砌築、石材幕牆等樣板製作。」

成都自然博物館此次主體結構順利完工標誌著項目建設再獲重要成果,接下來將持續有序推進餘下工程建設。該項目作為成都市文博類建築中的又一精品工程,將在2021年第31屆大運動會期間為來自全世界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展現巴蜀文化與風採的「窗口」,同時,作為成都獨具魅力的文化地標建築,將為公園城市建設注入新活力,打造探索性、參與性、觀賞性的公共空間,努力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來源:央廣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封頂
    人民網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 陳然)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合作推動的文化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18日舉行大樓主體結構封頂儀式。這座糅合傳統與現代藝術風格的建築佇立於維多利亞港畔,為西九龍文化區更添一分矚目色彩。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 預計2021年底完工
    18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舉行主體結構封頂儀式。主辦方介紹,項目封頂後還將進行內部建設裝修等工程,預計2021年底完工。封頂儀式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工地舉行。主辦方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項目於2017年6月29日由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標誌項目正式啟動。項目由中建集團旗下中海集團負責承建,歷經三年多的建設迎來了封頂的重要時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表示,現在正在進行機電設施設備安裝工程,包括發電機、機電裝置等的安裝工作。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亞沙村首棟樓房主體結構封頂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16日訊(記者沙曉峰 文/圖)5月16日上午9時,2020年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運動員村首棟樓房(5號地塊5號樓)主體結構封頂
  • 三亞亞沙村第一棟主體結構封頂
    5月16日,三亞亞沙村第一棟主體結構封頂。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據北京城建六集團總裁助理、亞沙村項目負責人孫啟剛介紹,目前,除了已經完成結構封頂的5-5#樓之外,其餘13棟主樓主體結構已經整體完成地上13層以上,地下車庫完成90%以上,商業及配套正在同步進行施工。為了進一步提高施工速度,在全面進行結構施工的同時,也在對已完成結構施工的樓層,合理穿插進行二次結構和室內裝修施工。
  • 洛陽地鐵附屬麗景門站首幢附屬結構主體封頂
    12月18日,中國中鐵七局三公司洛陽地鐵附屬3標項目部段麗景門站1號附屬配套工程主體框架結構完成封頂,為項目部承建的6幢附屬配套工程中的首幢框架結構封頂。該項目麗景門站1號附屬配套用房位於中州路與黃梅路交叉口東北角,沿中州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上二層建築,1號風亭頂板上局部設置地下室,採用混凝土框架結構。此次封頂的是該項目麗景門站6幢附屬配套工程的首幢框架結構。
  • 甘肅簡牘博物館項目主體封頂
    隨著最後一個施工段屋面板被澆築完成 甘肅簡牘博物館主體結構順利完成封頂 在鞭炮齊鳴的施工現場 在所有參建單位的矚目下 大家共同見證了
  • 曉峰近距離 | 三亞亞沙村第一棟主體結構封頂
    5月16日,三亞亞沙村第一棟主體結構封頂。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據北京城建六集團總裁助理、亞沙村項目負責人孫啟剛介紹,目前,除了已經完成結構封頂的5-5#樓之外,其餘13棟主樓主體結構已經整體完成地上13層以上,地下車庫完成90%以上,商業及配套正在同步進行施工。
  • 烏魯木齊市寶能城項目一商業辦公樓主體封頂
    6月10日,烏魯木齊市玄武湖路施工現場,塔吊司機將一根長約10米的鋼梁從地面小心翼翼吊裝到樓頂,至此,高度達251米的烏魯木齊市寶能城項目一商業辦公樓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天山網訊(記者段小利 鄒懿 豆興軍 通訊員劉軍攝影報導)隨著最後一根鋼梁吊裝完成,6月10日,高度達251米的烏魯木齊市寶能城項目一商業辦公樓主體結構順利封頂,工程建設全面進入二次結構、裝飾裝修階段,這也意味著目前新疆最高建築單體框架落成。
  • 環球影城結構封頂,騎乘與表演設備啟動安裝調試
    城市綠心項目園林建設已完工,遊客服務中心等新建設施及配套市政道路9月將全部完工,園區正加快各項運營籌備,精心策劃宣傳和開園活動,確保9月底有序開園。綠心「三大建築」等工程於6月底開始主體結構施工,地下共享配套設施同步建設。
  • 下賽季CBA全明星賽落戶成都 成都球迷將在家門口觀賞中國籃球饕餮...
    近日,備受市民、球迷關注的四川金強男籃新主場——金強國際賽事中心項目砼結構封頂。新球館將在明年建成,四川省籃協主席、四川金強藍鯨籃球俱樂部投資人周仕強今天告訴記者,下賽季CBA全明星賽已經確定將在這個按照NBA標準修建的球館舉行。
  • 京瀋高鐵北京星火站主體結構封頂
    日前,北京星火站最後一根長13.5米、重10.8噸的鋼結構杆件在37米高空完成合攏,火車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作為京瀋高鐵的始發站、北京七大交通樞紐之一和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規劃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星火站工程建設過程中採用了哪些新技術、新工藝? 記者走進星火站施工現場進行了探訪。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信息時報訊(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林丹賢 )隨著16層高的科研樓完成封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主體結構宣告全部完成。6月17日,記者從中建八局華南公司獲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項目總投資48.23億,總建築面積約50.6萬平方米,其門急診醫技綜合樓、住院樓、教學行政公寓綜合樓、科研樓、動物實驗中心及國際醫療部等主要建築已陸續完成封頂,現已啟動幕牆、精裝修、機電安裝等施工,預計2021年5月30日實現項目整體竣工驗收,2021年7月1日投入使用。
  • 北京環球影城結構封頂,2021年上半年試運行
    城市綠心項目園林建設已完工,遊客服務中心等新建設施及配套市政道路9月將全部完工,園區正加快各項運營籌備,精心策劃宣傳和開園活動,確保9月底有序開園。綠心「三大建築」等工程於6月底開始主體結構施工,地下共享配套設施同步建設。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封頂(香江在線)
    11月下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大樓主體結構封頂儀式。薄薄的綠紗下,這座承載著文化互鑑之美的香港新地標雛形初現,既傳統又現代,既厚重又簡約,將為維多利亞港畔增添一分亮麗色彩。
  •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今天順利封頂
    央廣網上海12月31日消息(記者林馥榆)經過三年多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項目今天順利實現主體鋼結構封頂,為2021年完成工程建設、移交展陳裝修打下了紮實基礎。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主體鋼結構封頂現場圖(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上海博物館東館是「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建設的重大文化項目。項目選址浦東聯洋社區10號地塊,西臨楊高南路、北臨世紀大道、東臨丁香路。佔地面積4.6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1.3萬平方米,擁有地上建築6層,地下2層。
  • 豐臺站一期北區主體結構封頂
    8月18日16時,最後一根19.9米長,14.9噸重的次桁架在雨中完成吊裝,北京豐臺火車站一期工程北區主體結構封頂。豐臺站一期工程北區主體結構封頂後,將全力推進普速場站臺層5-9站臺區間內的線間柱、屋面吊頂及站臺石材鋪裝等裝修安裝工程。同時,將儘快啟動既有京廣線、京滬線普速鐵路轉線及二期工程的開工建設。
  • 成都大運會各項籌備工作紮實推進中 13處新建場館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成都市全國重點桌球運動學校體育館 本報記者 馬丁 攝  場館  改造場館36處:  已開工33處,計劃2021年2月底前完工  其中,市全國重點桌球運動學校已完工  新建場館13處:  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 雄安容東片區G組團G3標段安置房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中國雄安官網12月8日電(李元闖)12月5日,由中鐵建設承建的雄安容東片區G組團G3標段安置房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成為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中首個實現全面封頂的標段,標誌著項目正式進入結構裝修階段,為明年6月底全面交付奠定堅實基礎。
  • 金強國際賽事中心封頂 溫江多項目並進為「三城三都」貢獻溫江力量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3日訊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四川金強男籃新主場——金強國際賽事中心項目(體育館)砼結構封頂,此外,現代服務業園區多個項目也在加快推進,疫後,溫江區不斷加快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為「三城三都」建設貢獻溫江力量。
  • 川南城際鐵路自貢東站站房主體結構封頂 預計明年6月交付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12月6日,隨著川南城際鐵路自貢東站側式站房鋼結構屋蓋整體提升的順利完成,標誌著自貢東站站房主體結構封頂,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據悉,自貢東站預計明年6月30日交付。據了解,側式站房屋蓋為焊接球網架結構體系,通過支座與鋼柱連接。屋蓋網架最大標高+37.6米,全屋蓋面積6820.8平方米,此次提升區面積為3712平方米,提升重量為335噸。提升過程中的變形控制及提升的同步性,為本次提升的難點。鋼結構屋蓋提升採用的是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現場設置14個提升吊點,4個泵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