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PC顯示輸出設備之一,顯示器在應用中的角色不可忽視。無論是看電影、玩遊戲,還是圖形設計、動畫製作,擁有一款上乘的顯示器非常關鍵。而目前市面上的顯示器琳琅滿目,細分市場越來越精細化。
在應用定位上,有針對電子競技、影音娛樂,也有面向商務辦公、設計製圖。但無論在何種應用下,解析度始終顯示器最為關鍵的性能參數。在5G網絡已經來臨、4K資源越來越多的當下,為自己的PC配上一臺4K超高清顯示器已經成為必然。
所謂4K是指超高清解析度,在此解析度下,觀眾將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4K也是新一代好萊塢大片的解析度標準。影院如果採用4K解析度,無論在影院的哪個位置,觀眾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畫面的每一個細節。
在超高清數字電影領域,4K多數情況下指解析度為4096×2160的數字電影,即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4096個,2160表示垂直方向的像素數。但在實際的數字母版製作和數字放映中,可根據不同的畫幅寬高比來對圖像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像素數進行調整。
對於4K解析度來說,通常是不考慮畫幅比的,因此除了標準的4096×2160外,根據使用範圍的不同,4K解析度又衍生出多個版本:如Full Aperture 4K的4096x3112、Academy 4K的3656x2664以及UHDTV標準的3840x2160等版本,它們都屬於4K解析度的範疇。
理論上,標準4K解析度正好是2K解析度2048×1080像素點數量的4倍,也是1K解析度1024×540像素點數量的16倍。從實際放映效果來看,在標準4K(4096×2160)的影院裡,我們能看到885萬像素的高清晰畫面,實現電影級的畫質,但由於每一幀的數據量都達到了50MB,因此無論解碼播放還是編輯都需要頂級配置的PC,否則發揮不出4K優勢。
而除了解析度外,刷新率高低也不容忽視。所謂刷新率是指屏幕圖像的更新速率,在液晶時代,LCD屏幕對刷新率的要求並不高,一般達到24Hz就可以保證圖像的流暢。但在4K應用中,如4K電影、4K遊戲,想要輸出流暢的4K解析度動態圖像,刷新率最好達到60Hz,高要求用戶建議選擇120Hz、144Hz甚至更高的屏幕刷新率,以獲得更流暢的視頻畫面。
此外要完美體驗4K應用,無論是PC主機還是顯示器本身都必須擁有支持4K傳輸的視頻接口。目前,能完成4K輸出的接口只有HDMI和DisplayPort,其中HDMI接口想要輸出4K解析度,必須支持HDMI 1.4a或更高標準,而DisplayPort接口需要達到DP 1.2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