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大家到了退休年齡而且繳費年限滿足要求之後,都可以正常領取退休金,而且對於企業職工來說,每個月還會有醫保返還。
假如退休職工社保卡突然不打錢了,這裡面具體是什麼原因要分不同的情況,對企業職工退群老人來說,社保卡能夠收到兩筆錢,一筆是養老金,一筆是醫保返還,至於這兩筆錢為什麼突然不打錢,原因是不一樣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養老金突然停發是什麼原因造成。
如果大家之前養老金都正常領取,突然某一個月養老金不再發放了,這裡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沒有完成社保生存認證。
按照我國的有關規定,假如一個人去世了,那麼從去世的次月開始就要停發養老金,但是以前有很多人去世之後都沒有進行登記,結果導致老人去世了,家人還能夠領取好幾年的養老金。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最近幾年時間我國各地已經建立起了社保生存認證機制,每年在4~6月份的時候,各省都要求對所有老人進行生存認證。
目前生存認證也很簡單,大家只需要登錄各省社保APP,然後找到相關的入口進行人臉識別就可以。
假如在生存認證期間,大家沒有完成生成認證,那麼社保部門就有可能認為大家已經不再世了,這時候從次月開始就可能停發。
對於這種情況,大家只需要到當地社保部門反映情況並完成生存認證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之前停發的月份也會補發的。
2、司法凍結
很多人都說退休金是老人的養命錢,所以司法部門不能凍結這些養老金,這是不對的。
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36條也規定:「被執行人在有關單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向該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其協助扣留或提取」。依照前述規定,社會保障機構作為養老金發放機構,有義務協助人民法院凍結、扣劃被執行人應得的養老金。
這意味著如果大家在退休之後涉及一些債務糾紛被對方起訴到法院了,法院是隨時有可能做出財產凍結處理的,在法院作出凍結之後,當地社保機構就要根據法院的要求,把相應的養老金劃扣到專屬帳戶上。
只不過是社保部門在劃扣養老金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當事人的生活費用,只有扣除退休老人必須的生活費用之後,剩餘的養老金才能劃扣用於償還債務。
再來看一下醫保突然停發是什麼原因。
按照目前各省的規定,如果醫保繳費滿一定年限,大多數省會是25年,有的是30年,那麼在達到條件之後,就可以每個月獲得一定的醫保返還,至於這個醫保返還是多少,每個城市規定不一樣。
假如某一個月醫保返還突然停發了,這裡面最大的原因有可能是大家保存在違規行為。
我國的醫保卡是只能在指定的單位刷卡買藥或者進行住院報銷,但是現實當中有些人為了貪圖便宜,會去一些醫療合作機構通過非法手段進行套現,這種行為如果被系統檢測到了,那是有可能對醫保卡進行凍結處理的,這樣大家的醫保返還費用就有可能停發。
針對這種情況,大家需要按照醫保部門的有關規定完成相應的處罰之後才能恢復正常狀態。
當然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這幾種情況之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社保卡過了有效期。
對於社保卡的有效期很多人都可能不知道,因為有些地方的社保卡上面是沒有標有效時間的。
但目前有些地方的社保卡是有有效年限的,比如廣州市。至於有效期是多長時間,要看不同的年齡段,其中16周歲以下為有效期為6年,16周歲到26周歲有效期為10年,26周歲到60周歲,有效期為20年。
假如大家的社保卡有效期到期了,那麼這個卡就不能正常領錢了,至於社保卡有沒有到期,大家可以到當地的銀行查詢,如果有效期過了,那麼重新辦一個新的卡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