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12月15日,微軟共同創辦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所領軍的民間研究團隊,通過持續對菲律賓周圍海域搜尋二戰沉船,發現了日本二戰時期聯合艦隊最快的驅逐艦「島風」號的海底遺骸,全身布滿了海葵等海底生物。
圖片:從時間看,應該是艾倫的潛水員在12月1日發現的「島風」號。
保羅·艾倫與比爾·蓋茨創立了微軟公司的前身。現任Vulcan Inc.的創始人和主席。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到2006年,他在福布斯雜誌排名第六,擁有資產大約227億美元,其中50億是微軟股票。他的私家遊艇八爪魚號是全世界最奢華的私家遊艇之一。
圖片:保羅·艾倫其實本身也是一個軍迷,有錢任性能夠讓他完成很多軍迷做不到的事情,
圖片:保羅·艾倫的「八爪魚」號遊艇,從前後兩架直升機的尺寸就可以看出該船的巨大。
這次找到的「島風」號是二戰中日本著名的一艘驅逐艦。
該艦注重高速和強大的魚雷攻擊能力,原本設計時是希望安裝2組不具再裝填機能的7聯裝發射管發揮最大規模的魚雷投射能量,最後考量發射管重量無法在危急時刻使用人力轉動的限制,改為3組5聯裝發射管。
圖片:「島風」級的最終形態。
圖片:「島風」號的模型,注意舯部的3組5聯裝魚雷發射管。
同時,該艦還注重高速性,在1943年4月7日的過負荷全速公試中,排水量2894噸的「島風」號以輸出79240匹軸馬力的功率達到40.90節的高速。創下日本海軍除魚雷艇外的大型艦最快航速。這個航速到現在還沒有被打破。
所謂的公試航速,是在軍艦的燃料與補給品裝載量2/3的狀態下所測的航行成績,但也有搭載一半裝載的情況下測試的的案例,大抵上仍是以2/3為常態。
圖片:「島風」號驅逐艦在高速行駛。
雖然「島風」號功能強大,但是在太平洋戰爭開戰以後,由於對艦戰術變更的緣故,使用艦艇魚雷攻擊的可能性越來越低,加上該型艦的生產複雜程度非常高,不適合戰時的大批量生產。因此。原計劃建造的16艘,最後只建造了「島風」號這一艘,分類為丙型驅逐艦。
所以對於二戰研究者來說,「島風」號是比較珍貴的一型戰艦。
圖片:這張模型封面圖可以看到「島風」的3座主炮炮塔和3座5聯裝魚雷發射裝置。
艾倫的團隊擁有一艘長76公尺的研究船「海燕」號(Petrel),配備有可潛入水下6000公尺深的裝置。
艾倫的團隊不但發現了「島風」號,在上月底還在菲律賓周圍海域陸續發現了包含戰列艦「山城」、「扶桑」等在蘇裡高海峽(菲律賓南部島與島間的海峽)遭美軍擊沉的西村艦隊的5艘軍艦。
圖片:在被稱為戰列艦落幕之戰的「蘇裡高海戰」中,戰列艦「山城」、「扶桑」被美軍完美的T陣揍沉海底。
而艾倫團隊最大的收穫是首次發現了「島風」號。並拍攝了包括「五連裝93式重型氧氣魚雷發射裝置」、「127毫米雙聯裝炮」、「推進螺旋槳」等的照片。
當年一次可以發射出15枚93式重型魚雷的「島風」號曾經是二戰日軍最致命的驅逐艦之一,現在只能在海底與海葵、小魚為伴!
在1944年11月雷伊泰灣海戰期間,「島風」號負責掩護增援菲律賓雷伊泰島的運輸船。被美軍發現後,遭到了超過350架飛機的輪番攻擊下,「島風」號被美國戰機掃射地渾身是洞,最終進水過多沉沒在奧爾莫克灣(Ormoc Bay),全艦僅21人生還。
圖片:當年令人生畏的五聯裝魚雷發射管,現在安靜地躺在海底!
圖片:沉沒海底的「島風」號(日本網友的艦娘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