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證「大國糧倉」!天津臨港經濟區糧油物流中心一期筒倉項目順利封頂

2020-12-10 騰訊網

倉廩實,天下安。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要研究和完善糧食安全政策,把產能建設作為根本,實現藏糧於地、藏糧於技。」

在天津臨港經濟區的糧油基地碼頭,一艘從海外駛抵載滿大豆、小麥等糧油原料的貨輪正在卸貨,新鮮的材料經過衛生處理後,經設備壓榨等幾十道工序,流出了金燦燦的豆油,千家萬戶餐桌上的「福臨門」就這樣誕生了。

近日,由中建安裝承建的天津臨港經濟區糧油物流中心一期筒倉二階段總承包項目成功封頂,並順利通過主體驗收。作為天津臨港糧油產業「前碼頭、後工廠」的首要環節,該項目建設內容為8個鋼筋混凝土立筒倉,建成後,倉容大豆量可達28.8萬噸,屆時,天津臨港糧油產業園將成為北方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基地,為北方糧食安全、穩定居民糧食供應提供有力保障,預計明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

深根固柢 夯實糧倉「底盤」

天津臨港經濟區地處海河入海口的灘涂淺海區,是一個填海造陸而生的港口,屬淤泥質海岸帶,地質及水文條件較差。而筒倉外徑為28米、高44米,要讓「八大巨頭」穩穩坐落於碼頭上,確保地基穩固是項目團隊築穩「百姓飯碗」的第一步。

開工前,項目部多次組織專家現場勘測,經設計、研究、討論,最終決定採用樁筏式基礎方式,先用鑽孔灌注樁工藝打樁,再鋪設圓形筏板基礎,穩穩託起筒倉「身軀」。由於筒倉體積龐大,樁基最深需鑽孔至地下43米,但每個筒倉間最大間距僅2米寬,時刻面臨著垮塌的風險。中建安裝團隊在反覆研究論證後,決定在基坑周邊設置40根支護,固定已建筒倉地面,防止開挖時地面坍塌。隨著5臺打樁機24小時連續作業,項目團隊僅用36天打下了1120根灌注樁,築牢了筒倉的「根基」。

樁基「站穩」後,需鋪設一層1.7米厚的筏板基礎,項目團隊創新採用槽鋼焊制支撐體系代替傳統的鋼筋馬凳,搭建起筏板的「骨架」,解決了鋼筋馬凳焊接量大、成本高的問題,且拆裝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澆築混凝土前,項目團隊在每個筒倉裡預埋了3個測溫點和15個導線探頭,澆築完成後,連接外部測溫設備,即可監測相應位置的混凝土溫度,通過在混凝土表面覆蓋毛氈、蓄水養護等,有效防止大體積混凝土開裂。項目團隊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8800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龐大的筒倉「穩坐如鐘」。

固本拓新 築穩糧食「保護倉」

筒倉由倉壁、漏鬥和倉頂組成,考慮到場地狹小,作業面有限,項目團隊決定採用滑模工藝進行倉壁施工。雙倉同時滑升,每澆築30釐米,待混凝土初凝,便將架體模具上提一次,不僅工序複雜、技術難度高,且滑模一旦開啟,晝夜不能間斷,任何環節卡殼都會對滑模施工及筒倉質量產生影響。

為保證施工質量,每提升一次,巡檢人員都要仔細檢查確認兩個筒倉的滑模平臺是否變形,水平度垂直度是否一致。經24小時連續施工,各專業密切配合,8座筒倉倉壁近9600立方米混凝土,最終僅用40天澆築完成,提前7天完成筒倉「身軀」建設。

筒倉頂為錐殼型,是主體施工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由於倉頂施工在44米高空,施工人員沒有落腳的作業平臺,常規方法是搭建滿堂支撐架輔助施工,但傳統滿堂支撐架體體量大、周轉材料多、搭設周期長,影響施工進度,項目總工趙亞飛反覆研究,分析支架體系的承載力和穩定性,演算了100多遍,最終創新研發出一套貝雷架支撐體系裝配式施工平臺,由牛腿、中心柱、頂託、貝雷梁及槽鋼五部分組成糧倉的「保護傘」,為作業人員提供了安全的落腳平臺。該平臺安拆簡單快捷,既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質量,也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45天工期,此項創新技術還獲得了國家專利。

匠心堅守 築牢糧倉「安全防線」

項目經理孔凡鋒已在天津臨港碼頭駐紮了6年,他帶領的9名平均年齡28歲的年輕人,曾負責筒倉一期項目的機電安裝工作,但筒倉主體施工領域也是他們的「空白區」。「咱們把筒倉建好了,國家的大糧倉才牢靠。」這支年輕團隊乘風破浪、戰天鬥地,探索破解糧倉「施工密碼」。

都說在碼頭施工得「靠天吃飯」,尤其夏季的海風和雨水瘋狂「拍打」碼頭,給施工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倉壁滑模施工時正值盛夏,項目部早早準備好防雨物資,並提前在現場地勢低洼處增加防汛沙袋。眼看滑模澆築即將完成,突然天色陰霾、雷聲滾滾,豆大的雨點砸落下來,碼頭瞬間開啟了「看海模式」。雨越下越大,已澆好的混凝土還沒完全凝固,摻雜著雨水往外流淌著「黑水」。

「這樣下去混凝土與模板粘在一起怎麼辦?必須每隔30分鐘將平臺抬升50毫米,讓模板與已澆築的混凝土脫離開!」項目總工趙亞飛坐不住了,頂著狂風衝到液壓控制臺,顧不上撐傘,通過控制臺操控滑模架體緩緩上移,其他人員見狀也紛紛跑進雨中,一手拿起擋雨塑料布,一手操起旁邊的板材,齊心協力在液壓控制臺上搭起「保護棚」。大家默契地接過趙亞飛的「接力棒」,在雨中堅守著,保證滑模架體勻速上移。

雨過天晴,項目團隊立刻對混凝土強度和2臺塔吊、108個千斤頂設備進行全面「體檢」,保證滑模架體穩穩攀升。海風凜冽,刺痛了他們黝黑龜裂的雙手,浪濤洶湧,拍打著他們匠心築造的糧倉,歷經18個月的夙夜堅守,中建安裝團隊高質高效完成了主體施工任務。

建證「大國糧倉」,守護糧食安全。國企中建安裝助力建設世界一流、國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糧油碼頭!(孫麗 沈茹瑩 洪彥)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天津臨港經濟區糧油物流中心一期筒倉項目順利封頂
    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人民網天津11月6日電 近日,由中建安裝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天津臨港經濟區糧油物流中心一期筒倉二階段總承包項目成功封頂,並順利通過主體驗收。作為天津臨港糧油產業「前碼頭、後工廠」的首要環節,該項目建設內容為8個鋼筋混凝土立筒倉,建成後,倉容大豆量可達28.8萬噸,屆時,天津臨港糧油產業園將成為北方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基地,項目預計明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
  • 臨空經濟區人民醫院項目主體建築封頂
    本網訊(記者王永建 特約記者熊聰)11月17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臨空經濟區人民醫院(含疾控中心)項目4棟主體建築全部封頂。  臨空經濟區人民醫院(含疾控中心)項目位於一號路與鄂東大道交叉口東北角,是該區疫後重振補短板的重大民生項目,是補齊該區傳染病檢測、診治和救治能力短板的現實需要,建成後將極大提升全區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和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加快推動建立和完善全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 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國際商務綜合體本月封頂
    國際商務綜合體部分樓座已結構封頂,今年年底將具備使用條件;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預計2021年1月中旬全面投入使用;綜合保稅區一期(北京部分)已基本完成卡口、道路等工程建設,計劃2021年6月份全部完成本市境內的建設工作……過去一年,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片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
  • 建證幸福 獻禮國慶!
    喜迎國慶 建證幸福 塞爾維亞怡海Z65商業住宅項目 第一塊筏板順利澆築,也標誌著中國建築在巴爾幹地區的第一塊商業住宅項目筏板順利澆築。
  • 佛羅倫斯小鎮正招商、企業服務中心已封頂...沙坪垻重點項目建設...
    佛羅倫斯小鎮正招商、企業服務中心已封頂......沙坪垻重點項目建設進展看這裡!磁童路已開始半幅斷道施工NO.3產業園區建設進展企業服務中心A棟主體封頂,B、C棟局部封頂,D、E棟11層主體施工。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推進產業項目落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綜合保稅區一期項目已基本完成卡口、圍網、道路等工程建設,計劃2021年6月份全部完成本市境內的建設工作;自貿區創新服務中心預計2021年1月中旬全面投入使用。永興河滯洪溼地是保障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及周邊區域防洪安全、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項目,一期工程按50年一遇防洪標準設計,佔地面積約128公頃,蓄洪量約330萬立方米,2020年汛期已投入使用。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禮賢站項目位於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禮賢片區的核心位置,是城際聯絡線一期建設的4座車站之一。
  • 我縣楚峰糧油有限公司糧食風乾立筒倉項目通過省級評審
    7月29日,我縣申報的沙洋楚峰糧油有限公司糧食風乾立筒倉及其糧食風乾系統項目,通過了省糧食局組織的專家評審和公示。該項目是我縣首次申報的糧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項目投資220萬元,建設7個單倉300噸的機械風乾倉(合計容量2100噸)及配套輸送設備。
  • 澳前物流保稅園區(一期)3號倉庫已實現封頂
    物流貿易是實驗區著力發展的特色產業,而倉儲正是現代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昨日,記者在澳前物流保稅園區(一期)項目施工現場了解到,3號倉庫已經實現封頂,而辦公樓和另外一座倉庫也正全力推進建設中。
  • 金井灣跨境電商物流園區二期 2、3號倉庫順利封頂
    近日,金井灣跨境電商物流園區二期2、3號倉庫順利迎來封頂,提前完成節點目標。當天上午,隨著最後一塊屋面層的澆築完成,金井灣跨境電商物流園區二期2、3號倉庫全面封頂。金井灣跨境電商物流園區二期2、3號倉庫自2018年10月份進場以來,整個項目就處於「敢拼」的狀態,在人力、物料全力支持下,項目建設每月都能如期完成預排進度。林東明 實驗區交通集團副總經理為了順應時間節點的目標要求,我們進行了合理趕工,採取了一系列趕工措施,計劃今年9月份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 臨空區聯東U谷項目一期封頂 將引進30至50家優質企業
    臨空區聯東U谷項目一期封頂 將引進30至50家優質企業 大字 日期:2020-12-03 來源:南昌新聞網
  • 梧州臨港經濟區管委會到訪政信投資集團 助力打造廣西開放發展「東...
    2020年11月17日,政信投資集團領導一行到訪廣西梧州臨港經濟區,對精品高效鋼材生產及配套建設項目進行實地考察後展開深化交流。11月25日,廣西梧州臨港經濟區管委會領導一行受邀到訪政信投資集團北京總部,針對如何以政信金融模式助推經濟區向好發展,快速推動雙方項目合作進行了再次商討。
  • 政信投資集團赴梧州臨港經濟區考察 助力「東融」樞紐門戶產業建設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1月17日,政信投資集團領導一行到訪廣西梧州臨港經濟區,對精品高效鋼材生產及配套建設項目進行實地考察,並與臨港經濟區管委會及臨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相關領導,就如何通過政信金融服務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深入洽談交流。
  • 奮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臨空經濟區成立一周年
    同時,組建專班做好審批服務,減流程、減材料,開闢綠色通道,容缺辦理房建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確保了機場飛行區工程、空管工程、航站區工程、供油工程、順豐分揀中心等全面合法開建,其中,兩條E級跑道基本建成,航站樓春節前可封頂,機場2021年年底有望投入試運行。另外,機場項目被自然資源部核減的1050畝項目用地已獲省政府批覆並正式掛網。  抓發展謀劃有思路。
  • 臨港經濟區:打造全閉環循環發展新模式
    12月14日,在梧州臨港經濟區簡一大理石瓷磚生產項目現場,施工車輛來往穿梭作業,儘管天氣很冷,現場仍是一派加緊項目建設的火熱景象。簡一大理石瓷磚生產項目穩步推進,是梧州臨港經濟區招商引資出成效的一個縮影。
  •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綜合配套區「低塔」封頂
    伴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澆築到位,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面對新冠疫情對工期的挑戰,近日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工程一期綜合配套區工程中的塔樓1、塔樓4(寫字樓和酒店),如期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戰疫情,歲末「低塔」完美封頂。
  • 舟山定海打造「港口糧倉」
    原標題:舟山定海打造「港口糧倉」 本報電 (程磊)日前,浙江舟山發布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位於舟山市定海區老塘山港的舟山國際糧油產業園區通過打造立體物流體系、增強糧食接卸和中轉能力、推動企業產能釋放,實現經濟逆勢上揚。
  • 廊坊臨空經濟區與工行河北分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為推動廊坊臨空經濟區重點項目融資取得更大突破,3月10日上午,廊坊臨空經濟區與中國工商銀行河北省分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臨空服務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河北)一期項目等項目進行深入對接洽談。
  • 打造集體留用地開發標杆,石井運達商業廣場項目一期封頂!
    打造集體留用地開發標杆,石井運達商業廣場項目一期封頂!<>/ 定位原創服飾採購中心 /在廣州白雲火車站周邊,兩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這是石井街集體留用地開發樣板——潭村運達商業廣場項目一期,也是石井街轄內服裝設計研發辦公總部大樓——廣州長盛服裝大廈的第三期項目,建築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
  • 廣州空港經濟區在建重點項目全部復工
    新華社廣州2月25日電(記者田建川)記者從廣州市政府新聞辦24日在廣州空港經濟區舉行的通氣會上獲悉,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已有144家企業復工,佔比超過九成。廣州空港經濟區8個在建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    位於廣州空港經濟區內的企業包括航空運輸、飛機維修、航空物流等,均屬全天候產業。
  • 耀世封頂,美好可期|綠地深圳首發之作——綠地新都會一期榮耀封頂
    12月11日上午,綠地香港在深圳首發之作「綠地新都會」項目一期迎來封頂儀式。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各部門協調配合,加班加點,克服疫情等重重壓力,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此次順利封頂意味著距離項目竣工更進一步。他對項目建設單位、設計單位、質量監督部門精誠團結合作,共築精品表示感謝。他表示,經過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使該工程順利封頂,取得了工程建設的階段性勝利。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按照合同和約定,如期交付一個讓業主滿意、放心且盡善盡美的優質工程,為光明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隨後,廣東粵建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張立軍上臺致辭。